主页 分类 小说园地 圣母峰史诗

第20章 第十七章其他结论

北坳以上必须有第二个营帐(一个大约在二万五千呎,另一个大约在二万七千呎),以便不用氧的攀登能够成功这是探险获致的结论。在山上,前进必然是很缓慢的,无论那些登山家多有效率,也无论他们多么适应当地的水土,每移动一步都得喘好几口气。他们须留意精简努力,维持平衡,保持精神抖擞,并让动作具有韵律性。即使这么小心经营,我们还是不能盼望他们在最后那二千呎上,速率超过每小时三百呎。在这么高的海拔,一大早出发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到达峰顶后,他们必须让自己有时间下来,可能的话最好回到北坳营。行速率可能会是上行的三倍,但须准备四至五个小时以供下行使用。所以,攀顶一搏的出发点必须尽可能接近二万七千呎。而这意味着什么,任何曾经从喀什米尔望见二万六千六百呎高的南迦帕巴达峰(Nanga Parbat)的人都会了解。那么就必须找到挑伕,将应用物品带到那巨大的高度上,登山者才有可能从那儿上达山巅。这就是结论。

从这次经验习得的另一课是:登山者必须不可太老不可超过四十,而应尽可能接近三十。如果太老,就不能很快适应水土。这是一项很有价值的经验,因为以前并不知道什么年龄层比较好老一点或年轻一点。情况必定曾是这样:老一点的,更沉稳,更有历练,便更能受得住操劳。但无论他们多能吃苦,就是适应不了高山环境,不能在高海拔的新情况中迅速调适过来。结果,在极高海拔上的登山能力就不如较年轻者。 另一方面,如果登山者太年轻,则虽然可能较快适应高海拔环境,却可能因身体过劳而崩溃;他可能没有那样的耐力。三十岁上下,似乎是攀登圣母峰最理想的年龄。 而且,他必须是个子高、腰身短、四肢长那一型,也就是说,他本身没有多少重量需要携带,而有一双长腿可以撑起身体。

良好的肺功能显然是必要的。马洛礼和芬奇都表示:在高处,必须做深、长而且强力的呼吸。另一方面,索默威尔却发现:快速而短促的呼吸最适合他。下断论还嫌太早。每个人都必须仔细研究自己,然后采取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法。但无论做深长或短促的呼吸,强健的肺部都是必不可少的。 登山者只要能够平稳地向上跋涉,就会有不错的速率,但如果必须致力于较不寻常的努力,则行进将因精力分散而大受影响。煮顿饭、穿上靴子、走出帐篷去系紧拉索甚至上床都可能把他们弄得很狼狈。能找到人做好这些事情,避免他们为此分心,是极为需要的安排。 另一项显然少不了的安排,当是一支奥援队伍。第一梯次探险团便因缺少这项安排而蒙受很可怕的痛苦。做出极大努力的人必须能够觉得:当他们身处困顿时,有人在后面准备好前来支援他们,至少,在那最伟大的日子,在从事了此生不太可能再度从事的工作回来后,会有顿热食等着他们。

谈到圣母峰探险可能遭遇的障碍与危险,现在大家都已公认圣母峰以英国登山协会的语汇来说是一座平易的岩峰。其北壁凸出的岩板,特别是积载了雪的时候,固属险恶,必须小心应付,但并不构成超越不了的屏障。而且最后尚未被爬过的半哩,并没有什么障碍在那儿;它就站立在人们上山的路径上。 山本身不是障碍。拦阻进程的是天气可怕的风,以及那酷寒,那雪。酷寒能以温暖的衣物抵御,但索默威尔提出一项警告说,在水土适应的过程中,已经适应的人会更容易罹患冻疮。因此未来的探险应针对这一点预作防范。 关于雪的危险,探险团曾有过的可怕经验将对未来的探险具有警示作用,此处不拟赘述。 风的危险不及雪的危险,却是较为持续的阻碍。这些狂暴的风是那么频繁,以致登山者做出这个结论:必须将狂风怒号当作是那儿的正常状态。它们肆虐到极端险恶的程度时,移动是不可能的,但考虑到登高能合理进行的时间是那么短暂,登山者实在等不起无风的日子。无论有没有刮风,都必须往上爬,除非刮的是飓风。但如果要这么做,他们就必须为自己、为挑伕准备适当衣服越不透风越好,并供应同样不会被风雪穿透的帐篷。凡是不像钢铁那般坚硬的物质,都无法真正顶得住圣母峰山上的风。但还有其他具有不同可透性的物质,现在就是要选出最不可穿透而又可以穿在身上、可以携带的物质。

这些都是有待取得的可贵经验,而如果下一次探险能够从中受益,成功的可能性将大为提高。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