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小说园地 圣母峰史诗

第19章 第十六章氧气的使用

氧气的使用有某种借口。人类有多少能耐登高至二万五千呎的高度? 在一九二二年时,我们对此所知甚少,因此,当有氧气可用而不去使用,或许后来会被证明是很愚蠢的行为。然而,氧气使用的结果却形成圣母峰探险行动的障碍。在第一次用氧登山中,除了索默威尔之外,芬奇是主要的倡议者。悲剧却在于:这么杰出的登山家,俱足经验与技巧、绝对不可征服的意志,以及想藉由登上圣母峰赢得荣耀的企图心,很可能会是不用氧气就登上圣母峰的那个人。将他导入歧途的,是科学界人士在圣母峰探险行动开始之前所持的信念:人不可能生存于极高海拔地区的稀薄空气中。因此,身为一位科学人,不使用氧气对他而言似乎很愚蠢。有了氧气,如果能找到携带上山的手段,便将确定能够登峰造极了。同时,不用氧气似乎确定到不了山巅。我们想一举攀顶,于是明摆在眼前的方策便是赞成使用氧气。这就是他的思维路线。他是位科学家,他会去应用他的科学,他会去使用氧气。而且依照他的性格,一旦立意使用氧气,就不会对这个想法有所迟疑,即使事实证明人类可以在二万三千呎的海拔上迅速适应过来。

探险结果教给他的,不是水土适应的价值,而是氧气的价值。他比较了先后两次的高度攀登一次是五月二十二日的无氧行动,一次是五月二十七日的有氧行动,然后持着比较的结果加强自己的主张。他说:经过六个钟头以上的攀爬,马洛礼、诺顿和索默威尔到达了海拔二六九八五呎,所以自从他们离开高地营区以来,已经做了一九八五呎的垂直上升,速度每小时三百三十呎。他们返身折回的地点以水平距离而言,大约离山顶一又八分之一哩;垂直距离则在山顶下二千呎。下午二时三十分,他们开始循着原先上行的路往回四点回到高地营区,因此他们下坡的速率是每小时一千三百二十呎。四点过后不久,他们在摩斯海德的陪伴下踏上返回北坳的行程,晚间十一点三十分到达北拗;下行速率每小时二百七十呎。然后他描述在次日一早遇见他们的时候,也就是他们走回第三营区时的状况:显然到了体力耗竭的最后阶段。

他拿自己的用氧登山经验与此相较:五月二十七日早上六点,在两夜一天没有休息并遭受尖锐饥饿之苦的情况下,他和乔佛瑞.布鲁士从他们的二万五千五百呎营区出发,满怀攀顶成功的希望。半小时后,泰吉比倒地不起。在二万六千五百呎他们转而走上圣母峰的山面,在一个半小时内从营区爬升一千呎,也就是说,尽管各自负重超过四十磅,仍有每小时九百呎的上升速率。从这里开始,他们垂直上升不多,但稳定而持续地接近峰顶。他们最后折返的地点距离峰顶的水平距离不到半哩,垂直距离大约一千七百呎。他们所达到的垂直高度仅比无氧队高了三百呎,但他们与峰顶的距离比无氧队接近了两倍。 总结这两次登高的结果,他说:第一队在海拔二万五千呎处扎营,住了一夜,最后到达的地方海拔二六九八五呎,距离峰顶一又八分之一哩,未稍停留就回到北坳。第二队在二万五千五百呎海拔处扎营,在那儿过了两夜又近乎两天,最后到达的地方标高二万七千三百呎,距离峰顶不及半哩,回程没有休息直奔第三营。他并坚定声明:用氧队所经历到的天气远较第一队所经历者恶劣。

因此他结论道:人工供氧在负重上的不利,抵不过其产生的利益,这种论调并无理由,该被扬弃了。于是他假设:如果再有任何攀登圣母峰的尝试,氧气设备将构成登山者最重要的一项装备。 所有这一切或许完全正确。登山者使用氧气便确定可以登上圣母峰峰顶,如果他们能找到足够的挑伕,不仅背负帐篷和补给品,还运送氧气筒,并且,氧气设备到了极高海拔也都不出差错。还有,如果不用氧气就没有丝毫的机会爬上去,那么氧气的的确确是该采用。但重点在于:一九二二年的探险活动已经显示:不用氧气也有机会到达山巅;再将整个情况挑伕的缺乏、氧气器材的缺陷等等纳入考量后,用不用氧气在成功机率上已无多少差别。况且攀登圣母峰这件超凡的绝技,不用氧气去成就将比使用氧气有价值得多。对于科学界的人而言,那会是人体适应能力的实证。而不用氧登山,所带给一般人的精神上的满足,是用氧登山永远无法比拟的。

若说一九二二年探险活动的经验的确显示出什么的话,那就是:圣母峰可以用氧攀也可以不用氧攀登,但若在这两个方法之间游移不定则无法攀登。这两种方法必须选定一种才行。登山者不能一心二用;在攀登过程中,他必须专心致志。他的计画必须很单纯。 再者,有两种考量与用氧说大为冲突。第一点:真正实用的供氧器材尚未被发明出来。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携带氧气筒和供氧器材上山必须雇用许多挑伕,而他们原应被雇用来为登山者搬运帐篷和补给品。挑伕的数量并不是无限的。如果一种方法比另一种方法需要较少的挑伕,便应考虑优先采用。 或许会有一队致力于用氧登山实地教学的热心科学家前往圣母峰,一路口衔氧气管、身背笨重累赘的供氧器材上山,终于坐上了巅峰,在那儿吸着氧气。但如果有人想知道他凭己力能做到多少,那么便应自己来一趟。他或许会为了医疗目的携带一瓶氧气筒,正如他也可能带一瓶白兰地,但他不会依赖它。他靠的是自己,而到目前为止,所有的经验皆显示:他有足够的适应力可资凭借。

这次探险结束时,索默威尔说他在二万七千呎高时,觉得情况非常好。挑伕既曾将重物带到二万五千和二万五千五百呎,便很有希望诱使他们至少带一顶小帐篷到二万七千呎。如果那有可能做到,那么两名起步时情况非常好的登山者便应能够不带氧气爬完那剩下的二千呎。如果这有可能做到,其结果当远比氧气辅助下的成果更令人欢喜、满足,并更能激励人心。它将显示出:单单高海拔效应不必然会拦阻人类去爬世界上任何其他山峰。 拥氧人士很有理由主张:如果上次探险集中于用氧登山而且仅仅集中于此策略应该就已攀顶成功了。或许真的如此。但,果真如此的话,我们就错失了人可以适应高海拔水土这一项可贵的发现。我们将一直不知道人类竭力一拼时,能够扩张极限到什么程度。而且攀登高山时,我们将越来越倚赖外在刺激品,而弃置自己本有的能量不用。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知道我们有那么大的潜力。科学界的一个分支容或赢得了成功,但全人类将失去一次了解自己的机会。

然而,这些功课是我们尚未从一九二二年的探险学会的,得通过第三次探险来教导。我们在相信自己还是相信氧气之间游移。我们太过倚仗物理与化学所能为者,而太不看重自己能为自己做的事情。所以下一次探险仍将有氧气供应。 不过,正如我们将看到的:那是一次灾难性错误。它将出击的计画复杂化,而登山计画高于一切必要的必要则是尽可能简单。况且那么一来,本可更有效使用于运送帐篷和食物的挑伕员额也被削减了。 然而,这不过是事后的聪明罢了。在这当儿,不用氧气似乎很笨,至少也要备用才行。直到现在,或许还有氧气热心人士会鼓吹氧气的使用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