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小说园地 向海派学习

第8章 第三章杜月笙由流氓变大亨

向海派学习 馮兩努 4098 2023-02-05
拼命工作争取成绩 什么是海派作风呢?我们看看雄霸上海的大商家杜月笙的行事作风,便知一二。杜月笙最风光的年代,正是包玉刚成长的年代。当年杜月笙的一举一动,变成报纸的头条新闻,而杜月笙经营的银行和航运事业,对包玉刚肯定有极大的影响,要明白包玉刚的成长经过,让我们先看看杜月笙吧。 杜月笙出身寒微。他是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孤儿。但杜月笙没有被现实世界打垮,虽然他过着的是受人欺凌,偷呃拐骗乞食过日的童年,但他却很坚强,没有被社会踩死,反过来呢,还在社会建立了很高地位。 胡雪岩是上海杭州内第一代的生意人,相信他是创立海派风气的祖师爷,杜月笙是将海派作风发扬光大的人,至于包玉刚呢?其手法可以算是一脉相传。希望各位从这三位成功商人身上体验一下什么是海派作风。

杜月笙在黄浦江口西南大概十里远近一个叫高桥的小镇出生。当年是一八八八年八月二十二日,他的父亲叫杜文卿。当时八月十五中秋节刚刚过了,杜文卿坐在屋檐下乘凉,等待太太肚中作动,突然间哗的一声,一个婴儿诞下了,杜文卿刚巧举头望明月,因此而为儿子取了名字月生。 杜月生真是生不逢时,当时英人输入的鸦片烟,正在蚕食中国各地的民间经济,整个满清政府经济大气候,已经逐步衰退。杜月生出世的那一年,更适逢洪水灾祸,一连四十五天的霪雨,不但将农作物完全摧毁,还使存在谷仓的谷种也发了霉。正是祸不单行,雨灾之后,又来了个瘟疫。因为饿死的人太多了,随街也是死尸,收尸不及的时候,便会惹出瘟疫。乡下人又缺医少药,高桥乡一带,浮尸饿殍,随处皆是。

杜月生的妈妈生了孩子之后,不单止没有好好补养身体,为了家计,还要到纱厂去做挡车工,每天劳动十二小时。这时她又怀了第二胎,不到半年,便因工劳动而带出了一个早产,为杜月生生下了一个妹妹。但她因为失血过多,产后又失调,掉下了未足两岁的杜月生和妹妹便死去了。 面对生活上的压力,做米铺劳动谋生的杜文卿,当然挨不住这个家,只好忍痛将女儿送给一个姓黄的商人。杜文卿不忍将月生送给人家,因为杜月生身负延续子孙的责任。杜文卿白天背着孩子站柜台做米铺的生意,晚上哄儿子睡觉,喂水喂奶换尿布。有位堂兄弟不忍他这么辛苦,到处央求找来了一位姓张的女士,嫁给杜文卿作为填房。 张氏对月生也很好,当他是自己的孩子一般照料。杜月生大概五岁左右,杜文卿因为出外籴米的关系,染了一身风寒,因此而一病不起,抛下妻儿去世了。张氏带着月生,一方面节衣缩食,另方面又替人做刷洗补浆衣服的工作,总算可以糊口,碰上稍微有余钱的时候,还送月生上学去。到了杜月生八岁左右,张氏因为有事出门,被人拐了去。

当时上海很流行拐带,有一些流氓,常给妇女介绍洗衣补衣的工作,施小恩惠,专门拐骗单身女子,然后转卖到上海或其他大埠的堂子去当妓女。 这个时候,杜月生的的确确变成一名孤儿,每天只是在街坊邻里中挨门倚户地乞食过日。有时靠舅父,有时靠叔伯。总之,小小的杜月生,没有一天好日子过。没有父母照顾的孩子,自然学会了一种生存的方法。他好结交朋友,为人又有义气,不过,坏的门路却多了,拐骗嫖赌等门路,杜月生当然是箇中能手。 到了杜月生十五岁左右,有一位从上海滩回来的叔伯,见这个孩子也长大了,理应学一门手艺,便有心栽培他,介绍他到上海十六铺水果摊档做学徒(即是学做生意)。老外婆见这个孩子在乡下也是没有出色的,便让月生出门一试。为了图个吉祥,她给月生改名为月笙。

一九零二年春天的一个早上,老外婆在瘦小的杜月笙的扶持之下,一步步地走出村口。杜月笙穿着外婆特地为他新缝的土衫裤,背上斜挂着一个包袱,拉着外婆的手慢行。他们四目相望,都流出眼泪来。老外婆说:我们村里穷,容不下你老外婆早已泣不成声,还是勉励着杜月笙说:你要争口气,生性做人呀 我要出人头地,否则,我不回来!杜月笙眼中充满泪水,很坚强地说。 老是这么大口气。老外婆很有点怪责地说,只要你不学坏,比什么也重要在千叮万嘱底下,杜月笙登上了船,和外婆话别,望上海滩头去了。当时的外婆和杜月笙,对前途毫无把握。不过,踏前一步,总比待着等机会实际得多。只有勇敢的人,才不肯待着等机会,而机会往往找一些大胆的人投怀送抱的。肯踏出去的人,便是勇敢的人。

上海滩很适合杜月笙,因为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地方,是个集中了全国的赌档、鸦片烟档、妓院的地方,是一个充满机会和陷阱的地方,是光明和黑暗的交接点,又是令人堕落和冒升的都市。 十六铺的生果摊档,更是三教九流地痞流氓的集中地。杜月笙在乡间早已练好了一套生存的本领,自小以来,他就有慷慨豪爽的性格,如果他身边的朋友挨肚饿,而他身上又有一毫几分的话,他会毫不考虑地掏光钱袋,拿出钱来向人塞:拿去吃饭吧,有钱才还我。他宁愿自己挨饿,也要照顾朋友。 这种黑社会大阿哥的气概,一定要在现实社会中打滚过才会有的。经过几年的功夫,杜月笙闯出了名堂,变成十六铺一带地痞的大阿哥,水果月笙的外号,便因此传了开去。 杜月笙除了够义气之外,为人又有胆识,在黄浦滩码头一带内,他和一班地痞已经组成一个集团,专门欺行霸市,强行兜揽生意,硬欺软哄地强抢金钱。当地一带的店家,因怕了他而交保护费。

有些比较硬直的店铺老板,不肯买他的帐,杜月笙便和同伴们专门在人家店铺门外勾斗,乱抛粪便,令客人争相走避,直到店家付上保护费才算了事。 杜月笙因为想法奇特,主意多多,在小流氓堆中,还赢取了军师爷、诸葛亮的绰号。 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爆发了,此后改朝换代,满清政府被国民政府取代了,除了将黄色的黄龙幡变成了五色旗之外,什么东西也没有变。租界仍是租界,流氓还是流氓,唯一变化的,是人人都割掉了脑袋后好像猪尾巴的辫子。当年杜月笙是二十三岁,已经是一名很得人心的地痞大阿哥了。 到了一九一八年,当杜月笙三十岁时候,他才开始转运。杜月笙在烟花间混了这么多年,认识了一位名叫大阿姐的鸨母。通过大阿姐的介绍和安排,杜月笙参加了正式的帮会组织,在黑社会上,算是由一名游离浪荡的独行侠,变成帮会的会员。

杜月笙认识了当时黑社会大阿哥黄金荣,在他公馆内担任跟班,代老板挽皮包等。黄金荣是很有头面的人,而杜月笙也是出色的小头目。虽然他身材较瘦,但身板却颇长而挺拔,面容虽然清瘦,但五官端正,双目机灵有神。更因为肯为黄金荣卖命,很得黄金荣信任。 黄金荣虽然是黑帮大亨,却要依赖一位幕后英雌,这便是他的太太林桂生。 林桂生是一名出谋定策、运筹帷幄的人物。黄金荣的事业有这么大的发展,全凭妻子指点。在黄公馆内,她才是主要人物。但林桂生很特别,她为人孤浊,不喜欢见人,等闲的人物,根本没有机会和她说话。 林桂生住在二楼一个房间中,不论春夏秋冬,门口长年挂着一条白竹布绣边长帘,一日三餐都由丫头送去,没有她同意,谁人也不能闯进她的房间。她的生活,好比一个待字的闺女一般。

由杜月笙的成长中,我们可以看到另一个人物,这是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的主角韦小宝。杜月笙和韦小宝的成长如出一辙。金庸先生曾经说过,他第一本小说《书剑恩仇录》中的乾隆皇的故事,便是从故乡中听回来的。杜月笙的成长,对于这位海派大作家来说,肯定有影响。我相信韦小宝这个角色,即是杜月笙这位大商家。 有一次黄金荣的妻子因打通宵麻雀患了感冒,黄金荣见杜月笙做事很交带,便将他暂时借出,负责看护林桂生这位正宫娘娘。 杜月笙是一个很卖命的人,他认为这是自己的黄金机会,便每天晨昏早晚,寸步不离地站在房门口,林桂生身体上稍有不适,口中发出声音,甚至呼吸大声一点,杜月笙务必耳到、眼到、手到、心到地去照料,或者是他自幼丧母的关系,对于黄金荣太太这位师娘,很有点孝顺的意思。

黄金荣太太当然感动,病好之后,更向杜月笙交托任务,比如收些私房钱、利息等等。杜月笙为人勤快,能保守秘密,做事一丝不苟。林桂生在亲朋戚友面前,更大赞杜月笙能干又人品好,后来更将自己的女侍沉月英嫁了给他。 杜月笙获得重任的机会,是自己争取回来的。 某一天晚上,黄金荣出外应酬,林桂生依旧留在房中,突然间她接到一个消息,说在码头上搬运的鸦片,居然被人抢了一大麻包,时值在一万洋之上。 上海滩黑吃黑早已是惯常的事,但今次居然在黄金荣的势力范围下手,则属罕见。林桂生心想如不好好教训对方,黄金荣就颜面无存。但林桂生毕竟是女流之辈,丈夫又不知在哪里,身边的尽是一些打杂的小脚色,这个当家的林桂生,虽然为人深沉,但这时也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在这危急的时刻,杜月笙自告奋勇地说让他试试。平时一般受雇的保镖,有事的时候,总是退缩的,而这名杜月笙,碰上这件与己无关的危险事,居然自动请缨,林桂生心中自然十分感动。 在进入黄金荣公馆做事之前,杜月笙根本是干着在码头抢货的勾当。这件在林桂生眼中的大事,对于杜月笙来说,却是小事一件。 杜月笙拿了林桂生的私人手枪,跳上一架黄包车急奔而去。据他估计,贼人在黄金荣势力范围的法租界抢东西,一定是朝英界逃去。杜月笙二话不说,便命黄包车插入英租界,果然不出所料,窃贼是逃到英租界去。杜月笙不仅将他们追回来,还把他们押解到了黄公馆来。 黄府上下,顿然轰动起来。对于杜月笙这种敢作敢为的作风,黄金荣夫妇十分欣赏,他们认为自己的事业,也要拜托杜月笙,才可以发扬光大。 碰上机会,当然要拼命去搏,这是杜月笙以及其他成功人士的秘诀。好比包玉刚当年开始航运生意时,为了小小问题而亲自飞赴日本解决一样。当你付出精力和劳力之后,别人是知道的。同时,你的卖命表现,又会变成别人歌颂的故事。杜月笙这次表现,在上海之中慢慢流传开去,对于孩童时代的包玉刚,肯定造成深刻的影响。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