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小说园地 向海派学习

第4章 第二章胡雪岩奇招迭出

向海派学习 馮兩努 7173 2023-02-05
勤动脑筋创新招数 正当欧洲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时候,中国内部也发生了变化,最显著的莫如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的主头人是洪秀全,他因为屡次考功名而落第,对于满清的制度很不满意,刚巧基督教传入了中国,洪秀全便因为传教的关系,聚集了一班群众。人多自然有力量,洪秀全的反抗力量,居然淹没了大半个中国。当时的满清政府,也没有力量应付这场动乱,只好借助地方力量去平乱,地方的民团领袖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利用地方维护传统文化的心理,抗拒太平天国带入来的反传统文化,组织民团和太平天国斗争。 太平天国兴起得快,却因为成功得快而堕落,短短十数年间便灭亡了。 负责管治浙江福建广东等省份的大官是左宗棠。左宗棠擅于打仗却不会创造经济条件。他明白,要搞活经济要靠商人。当时最积极进取的是杭州商人胡雪岩。

胡雪岩知道重建经济的大权落在左宗棠手上,他便主动地去找左宗棠,向他推销自己的才干,经过一番研究之后,左宗棠也相信胡雪岩是一个有办法的人。 左宗棠自从打败了浙江的太平天国军之后,便将杭州以至浙江灾后重建的工作,委托胡雪岩办理。 胡雪岩是商贸奇才,要办好这件振兴市面的工作,虽然绰绰有余,但由于人手不足,也使他忙得不可开交。除了要办好这些大众建设,胡雪岩还要兼顾自己的生意:钱庄生意及丝茶生意。面对公私两方面的业务,胡雪岩真恨不得多生一对手,每日多两三个工作小时。 虽然是忙碌,但胡雪岩也时常和左宗棠保持一定的接触,他明白,要官商合作,才有能力振兴市面。某一日,左宗棠写了一封亲笔信,邀请胡雪岩去逛西湖。胡雪岩可被这位大官弄得啼笑皆非,大家这么忙,哪有空去逛湖?不过,既然左宗棠有约,他不能不去。他只好通宵不睡,将案头的工作清理一下,将本应明早处理的文件,匆忙在半夜办理好,办完后他已倦得伏在书桌上睡着了。次晨的太阳光将胡雪岩照得整个人也醒了。他心想时间不早了,便急急漱洗换衣,跳上轿子飞快往西湖赴左宗棠的约。

走向西湖的路上,有很多行人。轿夫打探回来的消息是,大家也去看西洋大轮船。 胡雪岩这才醒觉,左宗棠也不是请他逛西湖,而是看那条小轮船。半年前,左宗棠也曾向他提及聘请洋机匠,建做小轮的事,当时他琐事太多,也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殊不知,三几个月后,小轮便造成了。 现在能够做小轮船,他日也能做大轮船,中国人能够起轮船,岂不是也能造其他机器?胡雪岩越想越远,轿夫早已停了脚步,他这时才醒过来。出了轿,胡雪岩发觉自己显然来得迟了。 这里是西湖四大名刹之一的昭庆寺。湖边已经筑起了一个蓬帐,篷内除了左宗棠和几名大官,还有二名法国来的洋人,这二人胡雪岩也认识,其中一位叫日意格,穿西装,本应协助打太平军,现已弃武从文,被委为宁波海关的税务司。另一位叫德克碑,因军功而升到参将,这时他居然放弃西服,穿上一件三品武官服饰,大帽子后面,还缀了一条假辫子。他们两人已经归附左宗棠。吃尽外国人苦头的汉人,对这两名亲中洋人,当然极之器重。

胡雪岩下轿,首先走来向左宗棠道喜,说:没有早来侍候,见罪见罪。接着他又说,曾国藩和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上,虽然讲求船坚炮利,今次肯定落在大人的后头了。 左宗棠一听胡雪岩奉承,笑得合不住嘴,说:只有你才明白我。好,好!胡雪岩明知曾左李三人,竞相搞洋务运动,力求振兴中华,又要在明争暗斗之中,突出个人成就。胡雪岩在这时并没有再说话,因为他明白这些恭维的话不可多说,况且今日洋轮试行,他对于这方面一窍不通,讲多便会错多。胡雪岩深深明白,献丑不如藏拙。 一声令下,躺在湖中心的小轮,发出卜卜卜的响声,船尾激起了一大片水花,机器声时断时续,好像老人家咳嗽一般,有点上气不接下气,只见船上的工程人员,走上走落,忙得不亦乐乎。忙了大半天,机器的发动声比较畅顺了,突然之间,轮船往前一冲,旁观的人都欢喜地说:真的开动了,谢天谢地!

船是开动了,但总是老牛拉车般,走得一点也不快。左宗棠见状,只好大派利是,将工作人员打发离去。 待众人走了之后,左宗棠邀请了胡雪岩和两名法国人一同午饭,研究航业的发展。 只要我们好好改良,用多点外国人的机器,船是可以行的。左宗棠说。 大人的意思是胡雪岩本想问,左宗棠早已插嘴说:我想借助洋匠,建一间船厂。说完,左宗棠便托翻译的代传话。 只见那名翻译,跟那两名法国人倾谈一会之后,便向左宗棠报告说:他们见太平军已经平息,都说如果有需要,可以返回欧洲代聘洋匠,而且又可以代买材料,连监工施行,都可以一手代办。 左宗棠听了,深深点头会意,然后望着胡雪岩。自从和左宗棠做事以来,胡雪岩都明白,左宗棠只是将计划拍板,自己则负责筹办经费,于是,他便透过传译,向两位洋人反覆询问,重心都在费用多少这方面。经过一番对答,胡雪岩对于造船一事,心中也有个大概。送走了两名洋人之后,左宗棠将胡雪岩留了下来。

他说:雪岩,我想自己起一个船厂。左宗棠很肯定地说。 胡雪岩一听,吓了一跳,心中暗想:这谈何容易。但他嘴里却说:造一个船厂,起码也要五十万两银的投资。他望了望左宗棠,见他没有反应,又说,一条船也要二三十万两银子,建一个船厂,起他十条船,岂非最少要两三百万两? 胡雪岩又说:闽浙两省,再加上两江,也未必有这个财力 胡雪岩虽然显得很担忧,但左宗棠却满有把握地说:你不用急,也不用担心。 当日洋务运动开始,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极力要求表现,在朝廷争功。左宗棠说:李少荃(即李鸿章)的学问,也是读一两部经书而来,文章虽然写得好,但对于造船的经验,我是从道光十九年开始,便下过功夫。 当年林则徐打完鸦片战争之后,国人掀起了学习西洋科技的热潮,左宗棠当年居住在两江总督陶澍家中,有机会读遍自唐宋以来有关海运的书籍,所以谈及汪洋大海中的艨艟巨舶,他也不算全是外行的。

其实,李少荃买船,全中了西人的奸计。左宗棠很感慨地说。 当年为了学习洋务,李鸿章等人急急向洋人买来船只,殊不知道海船不能行走内陆的江河,因此而搁浅。内陆的航运便呆滞不前。左宗棠语气很重地说:他们实在不懂! 咸丰末年,他们跟英国人买船那件事,你还记得吗? 哪一件事?胡雪岩明知左宗棠要说下去,便装作记不起,好让左宗棠说下去,这最讨好不过。 这件公案的奏折,我全部看过了。当年英国人李泰国和赫德在捣鬼,英国代办中号火轮三只,小号火轮四只,船价说明是六十五万两银子,李泰国擅作主张,一加再加,加到一百零七万两银子。至于火轮到后,轮船上的官兵和船员,每个月的粮饷杂用,几乎达十万两银之数。这还不止,船上一切有关人员,全部由英国人担任

当日李鸿章等之所以全听英国人的话,在于要平息太平军,其时英国人说购买洋船洋炮,对消灭太平军最有利,因此之故,他们急于表功,便听了英国人的话,中了计蚀了钱。 用火轮入江河追贼,好比健儿持长矛于短巷之中,行动更为不便。左宗棠叹息地说,他们实在不懂! 他又说:我责无旁贷,雪岩,我一定要办一所船厂。 只要有经费,当然应该办。胡雪岩答。 经费不必愁,可以向各海关筹借。我打理的福建浙江两海关,当然要格外用力协助。 胡雪岩想起那巨大的经费,早已愁眉不展。左宗棠也明白,便很有把握地说:慢慢筹画,事情总有方法的。 左宗棠说得满有把握,因为他自恃军功极高。在浙江、福建、广东三个省份内,他一口气将太平军驱走了。单是这份军功,已经令他威震天下。这三个省份又临近海洋,发展船务,是必然的。何况粤闽浙三省,以富庶见称,只要各海关肯负担费用,也不是没有办法的。

左宗棠明白,建一间船厂,是破天荒第一次,为要争取朝廷的注意力。若能建成,便能为自己立下大功劳。 建船厂这事,当然由海关抽款支付费用,我们南方一共有五个大关:上海的江海关,广州的粤海关,福建的闽海关,厦门的厦门关,以及我们浙江的宁波关,胡雪岩一边说,一边在数手指,将军兴建船厂,这几个海关,多少也要负担一些费用。 对了,雪岩,你是明白人,希望你花些心机,代为筹画,写一个报告,让我向朝廷说明白吧!接着他又强调说,上海这个江海关,很重要,总不能给李少荃霸着,你要好好想办法,挖他多一点。 我是有办法的,不过,最好不用老方法。胡雪岩说。他是生意人,左宗棠是做官的,大家在思想上有很大的分歧。做官的人,着重于执行已定的法律,一般来说,甚少主动去动脑筋创新,做生意的人则着重创新,因商场上的招数一用之后,便不能再用,要竞争便要转招了。

要用方法赚人家袋里的钱,好比用杀虫药对付昆虫一样,一种药试过之后,便不管用,原因是昆虫有了一种免疫能力,要想昆虫死,一定要用新配方的杀虫药。做生意也是一样,要天天创新,一招用老之后,如客人不肯掏腰包,便要即时转变招式了。因此之故,左宗棠吩咐胡雪岩用老方法去赚人家的钱时,胡雪岩就不愿意。 有什么方法?左宗棠追着问。 不敢说,怕你骂。胡雪岩答。 不用怕,不用怕,你我还有不可以说的话吗?左宗棠很热情地说。 可以跟洋人借债。胡雪岩以钱庄老板的经验向左宗棠说,借债要担保。各个海关如果说一时之间筹不到钱,不要紧,他们总有可拨到钱的时候。我们就指着海关某年某年收入多少为约数,作为还洋债的款,这就是担保。胡雪岩说完方法,又有点担心地说,我们天朝大国,向洋人借债,一定有人提出抗议。那班言官大老爷,肯定会群起攻击,那么,大人岂非受不了吗?

左宗棠听了这个建议,并没有即时说话,来回在厅上踱方步兜圈子,之后又向胡雪岩递上一份奏折,说:你看看这里。 这份奏折是恭亲王写的,说李泰国为了促成购买火轮一事,向恭亲王建议向外商贷款:中国如欲用银,他能代向外国商人借银一百万两,中国分年带利归还!可是恭亲王又下了结论:其请借银一百万两之说,中国亦断无此办法。 由此可见,朝中是不批准借外债的。胡雪岩说。 雪岩,做大事的人,一定要拿得定主意,有了主意之后,便容易找寻理由了。左宗棠说,正是此一时,彼一时也。当年恭亲王想借洋债,但他既不愿事事受洋人掣肘,又知道言官们会批评,他便只好打退堂鼓,说没有前例可援。 而我们呢?却不同了。我们是发展专业。借钱是主动的。理由大可说:第一,洋人愿意借钱给中国,是仰慕我们大国天朝;第二,洋人愿意放债,是说明对我们信赖,因为他们深信我们有发展的希望。只要话说得好听一点,朝廷哪会不赞成呢? 胡雪岩听了,也不禁点头,摆出了一副肯学的态度,左宗棠见他既然明白,哪肯放过,便继续说下去。 我再跟你谈谈办大事的要诀。我们有句话,叫做与其待时,不如乘势,很多人等待机会去做事,却等到自己心灰意懒,也等不到机会。但有些人呢?本应是没有机会的,但只是样样抓得紧一点,便造成了一个势,将本来做不到的事,顺顺利利完成了。这就是乘势的缘故。什么是势,让我问问你,雪岩。 这个我可不懂了。胡雪岩深明讨好别人之道,他知道在这个形势下,不宜插嘴,便挺起双耳说,请大人多多指教吧。 有些事,比如做生意,我要向你请教,但有些事,我比你清楚,便当仁不让了。势,是因人,因事,因时间而形成的。做事不顺利,是因为自己的势及不上人家。如果自己处于弱势,争取也是枉然的。今日呢?我打了几回胜仗,便做成一个优势了。 当今朝廷最紧张的,自然是清剿叛军。军情紧急的关系,他们不能不听。所以,我们有一个说话的势。 加上大人的战功,他们当然要听。胡雪岩又说。 我说话,他们当然要听。我说的军事,他们更加要听。除此之外,要看时机了。开口的时机,一定要把握得恰到好处,别人才会言听计从,说迟了是坐失良机,说早了别人未加重视,左耳入右耳出。 左宗棠说了一大套道理,胡雪岩也心领神会,左宗棠做官的道理,和他做生意的道理,大致相同。人家说做生意要赶潮流,宁买当头起,也不要逆着潮流去买货,这个跟左宗棠所说乘势的道理,也是相同的。 左宗棠说完了,很有成功感地大笑起来,他又说:办船厂一事,要看准时机才提出来。当军务紧张,众人也谈及海防一事时才提出来,朝廷一定会同意。不过,我们也要好好准备,以免机会来了而自己却写不出一个建议书,便坐失良机了。 胡雪岩听了,也心领神会。胡雪岩对此事热心参与,是因为他的事业,决定在左宗棠身上。如果左宗棠能漂漂亮亮地打几场胜仗,胡雪岩的生意事务,自然是畅顺无阻了。 胡雪岩接着说:大人的雄心壮志,我是明白的。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我也心里有数。现今大人打仗剿匪,首先要着眼的是什么呢? 自然是军饷。左宗棠说。 军饷方面,我定当为大人筹措。建船厂这等大事用钱自然多。只要大人预先吩咐,我定当奔走,筹足经费。胡雪岩说。 好极了。左宗棠说,放手去做吧!一切事情,有我担当。 两人的友谊,又深化了一层。 左宗棠打算自己造轮船,决定了之后,当然一力推行,但他既然有任务,负责督军入广东剿平叛军,筹画兴建船厂一事,便只好拜托他最信任的胡雪岩了。 胡雪岩因此跑去跟一位叫古应春的人商量,古应春是汇丰银行驻上海的买办。古应春对于各国的情况很熟,路子又广,他认为办船务、铁路,未必一定要找法国人,刚刚崛起的美国人,不但有后来居上之势,而且没有英国人的狡猾、德国人的顽固、法国人的横蛮、日本人的阴险,同时美国人又积极进取,比较上容易应付。 胡雪岩听了古应春的意见后,略作分析,结果还是维持原意,仍然用法国人日意格与德克碑,因为他们两人是最先提议向外贷款的人,如果他们没有背叛的心的话,理论上是不应该采用了他们的建议却又背弃他们的。 此外,当时李鸿章和左宗棠两人斗得很厉害。李鸿章比较信任英国人,而在中国的势力,也以英国人为大。如果这事也倚仗英国人,不单加强了他们的势力,更为李鸿章打出了一条路。这个借债造船厂的计划,岂非益了李鸿章吗? 经过一年多的筹画,已经有了一个大概。当左宗棠由广东打完仗回来的时候,胡雪岩即时拉了他去福州,参观一个叫马尾的海口,这个马尾,海清水深,最适宜于开槽建船坞。中国著名的福州马尾船厂,便在这儿建造的。 左宗棠看了环境与计划,相当满意,满心高兴地批准推行。剩下来的,是资金的问题,买机器造船厂,聘请洋工程师等等,随便也要花上三十多万两银子。至于每月开支费用,大概也要五六万两银子,一年下来,便要六七十万两银子了。预计建好了船之后,起码要投入一百五十万两了,而且大概要五年时间才见成绩,这样就要投上三百万两银子不可。 这三百万两银,如何筹集?根据左宗棠的意见,是先筹集一百万两开始建厂,然后再作打算。他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只要做开了头,不怕朝廷不肯,至于银子方面,广东、福建、浙江三省的巡抚,碍于左宗棠的面子,也会作出贡献,粗略计算资金方面没有问题的。既然如此,左宗棠便呈上奏折,请朝廷批准购买机器,聘请西洋工程师试造轮船。 朝廷覆旨亦同意试造轮船是当务之急,所需要经费,可以在福建海关酌量提用,如果经费不足够,可以提用福建省的。在圣旨的末段还写着:所陈各条,均着照议办理,一切未尽事宜,仍着详悉议奏。 既然得到批准,左宗棠便密锣紧鼓地大干一番,决定在马尾地方兴建船厂,至于筹画的细节,全权委托胡雪岩代办。 正在起劲地办理兴建船厂事宜,左宗棠突然接到朝廷上谕,要调派他到陕西甘肃地方平定乱事。左宗棠收到了这道命令,比之获准兴建马尾船厂更为兴奋,露出了雄心万丈的气概。 对胡雪岩来说,却有点扫兴,各项事情已经准备就绪,正在从速兴建马尾船厂,突然间失去了一位大靠山,面对世事的无常,胡雪岩真有点没有把握之叹。 其中一位幕僚名叫吴观礼的,见胡雪岩这么落寞,很关心地问:你怕失去了左大人这位靠山吗? 是的。胡雪岩见对方问得直接,便也答得老实。胡雪岩继续说:左大人这么一去,至少也要三五年。这么来说失去了这位大靠山,日后的工作,随便也会被人挑起了骨头。胡雪岩深深明白,做事顺利,左宗棠的军功气势,是很重要的。 吴观礼问:你读过《圣武记》吗? 这是胡雪岩的短处,读书不多。这时胡雪岩无言以对,只好听这位吴观礼的指点。 清朝武功最盛,应数乾隆时代。乾隆因为十大武功而自封为十全老人。一向以来,对西域边疆用兵,都是派遣亲贵或朝廷重臣担任的。吴观礼说:今次派左公出兵,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呀! 胡雪岩当然是一点就通,好像拨云见青天般,得到一丝希望。吴观礼见他明白,又说:平息太平天国乱事,以军功来说,曾国藩之外有李鸿章和左公。世人以曾李连说来论军功。但自此之后,只要平回乱有成绩,将来便是曾左齐名了。 说得对,说得对!胡雪岩很高兴地说,我要好好筹画,将眼光放远点看。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