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小说园地 完美的和谐

第21章 十九鸡

完美的和谐 Roger A. Cara 3166 2023-02-05
在每一个碗盘里 ★起源 鸡属(Gallus)之中的原鸡有四个种:红原鸡、锡兰原鸡、灰原鸡以及绿原鸡。这些种类对于现代的鸡的诞生都有所贡献,但最大的功劳应归于红原鸡。我们的晒谷场上的鸡至今仍沿用这个学名。 红原鸡的分布范围很广,从印度、南中国,延伸到东南亚、菲律宾、爪哇和苏门答腊。家鸡便是源自于这个广大区域中的某处;绿原鸡也来自爪哇、峇厘岛及附近岛屿,所以它在现代鸡的演化过程中,至少也有小小的贡献。当鸡被人类控制并往西移动时,印度西部与南部的锡兰原鸡及灰原鸡,或许也为畜养的原始红原鸡带进了一些基因。在这个混合种终于朝西及朝北进入中东与欧洲之前,我们不知道它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动物,不过其行进路线似乎不难重建:

越南西元前八〇〇〇年以前 印度河河谷,然后是索马利亚西元前二〇〇〇年以前 埃及西元前一三五〇年以前 中国西元前一一二二年以前 希腊及其殖民地,然后是罗马帝国西元前七〇〇︱五〇〇年以前 波斯及美索不达米亚西元前六〇〇年以前 大不列颠西元前一〇〇年以前 人类引进并掌握原鸡的方法,其实很容易想像。找到雏鸟的位置并捕捉它们其实并不难;如果在雏鸟还小,甚至在它们尚未孵出之前就将它们带回家,这些禽类通常会对第一种出现在它们身边的生物印象深刻。早期人类若想在住家四周饲养动物,可能鸡(或鸭或鹅)比其他动物更容易饲养。鸡不需要圈饲,而且如果狐或野猫叼走其中一只,所造成的损失也不至于太大(就这种角度而言,禽类算是高风险的庄稼)。鸡群来了又离开,去和野生原鸡交配,然后回到巢里,或是在不久之后带着一窝小鸡出现。鸡与人类之间一开始的关系,可能是很随意的。

我只曾在斯里兰卡观察过野生原鸡的行为,不过它们的行为与其他三种原鸡并无太大差异。如果完全野生野长的话,这些鸡将会非常害羞,而且总是遮遮掩掩的;同时,因为它们有许多陆栖、水栖、树栖的掠食者,有些经常无声无息地来袭,因此它们必须时时保持警觉。原鸡基本上算是陆栖动物,一旦有其他生物接近时,它们多半采取逃跑的方式,较少飞行,一部分的原因是它们一般选择在灌木或树林繁密处四处啄食,这些地方不适合快速飞行。 在非常乡下的地区,当地所谓的家鸡(local 〝domestic〞 fowl)是半野生的(half︱Wild)而且看起来极类似它们的祖先鸡群;我发现在婆罗洲、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及菲律宾也有这种现象。在印度,在村庄、院子里四处琢食的母鸡被称为土母鸡,它们十分奇特,难以将其归类。像罗德岛红鸡(Rhode Island Red,【注】)这一类的外来种,可算是十分有名,所获得的评价也相当高,但我在亚洲旅行时所看到的鸡,多数还是半野生状态的土母鸡。

【注】罗德岛为美国地名。 将鸡从野生转为养驯的过程,和人类畜养其他哺乳动物的过程不同,畜养鸡不需要太密集的劳力,而且危险性较低。鸡的畜养应是循序渐进且自然发生的,不但适合无拘无束的鸡,也适合渴求蛋白质的人类。 最初畜养鸡的地点和时间我们尚无法得知,但由洛杉矶的霍普医学中心(Hope Medical Center)在最近发现的基因型可推测,越南应是这个重要演化的发生地点,至于发生的时间则可溯及一万年前,远比目前我们所认为的时间更为久远。不过由于鸡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是轻松的,而且是循序渐进形成的,因此可能并没有明确的起始时间,甚至这种关系可能在很多个地点同时发生。事实上,畜养鸡的过程可能不是由单独的个人或文化完成的,而是在人类开始定居,并放弃游牧生活后,原鸡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亚洲的家鸡;散落在人类住处四周的种子不停地吸引野生禽类,后来它们专门以人类散落的食物维生,最后就此留了下来。对于那些没有文字记载的民族而言,文化特质很快就会变成古老而人人遵从的事,成为某些只是目前如此、过去如此、将来应该也永远如此的事。这也是为什么口述传统尤其是有关时间的描述到头来会变得以讹传讹的原因。

在畜养家鸡之前,人类猎杀野禽以获取禽肉,想必也曾利用它颜色丰富的羽毛(尤其是红原鸡的黑色和红色羽毛)作为装饰品,或许也在宗教仪式中使用。公鸡富有光泽的黑色尾羽,可能曾被用于宣告阶级和同盟关系。大自然中很少有像羽毛这样既漂亮却又能持久的东西;花儿会谢,叶子会枯萎,但只要细心呵护,羽毛却能代代相传。此外,鸡还会生产鸡蛋。无疑地,当初人类发现鸡蛋之后,想必立刻就吃了这些蛋。鸡蛋是营养丰富且营养价值极高的补充食品,对狩猎者或采集者来说,它是上天赐与的一种美味礼物。 我们至今仍不明白人类在四周饲养鸡的动机是什么,或许只是因为养鸡比抓鸡简单,而且禽类又是提供人类多重利益的动物。首先,当然是它们美味可口的肉,其次是它们的羽毛和鸡蛋。另外还有一项不能被低估的,就是鸡带给人类的运动娱乐。最后,则是用来作为牲礼,或在其他诸如预言未来之类的仪式中使用。

人类究竟多久以前开始赌斗鸡,我们仍不清楚,不过,斗鸡在许多仍有野生原鸡的地方,依然是非常普遍的活动。即使是已畜养的公鸡,其实仍极有攻击性,人类便是从这个特点发展出这种残忍的运动。综合来说,人类饲养鸡便有许多不同的理由:为了鸡肉和鸡蛋两种截然不同的食物,为了装饰、地位、宗教、占卜,以及娱乐等。和其他家畜相比,鸡似乎能提供饲主更多不同的回馈。 新大陆的家鸡是由外地引入的。西元一五二〇年,就在柯狄兹征服墨西哥期间,他从欧洲引进了一群鸡。据悉,这些鸡的数量约为一千五百只左右。 目前,人类饲养的鸡的数量大约介于八十至一百亿之间。尽管羽毛和鸡粪可说是重要的副产品,不过现在人们养鸡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鸡肉和鸡蛋。

产业界密集养鸡的方式极为苛刻残忍,而且有竭尽所能把鸡当作机械对待的倾向。他们修剪鸡喙,将它们塞在小小的铁丝网笼子里喂养,使它们没有机会像活生生的动物一般随意走动。喂养鸡群的科学已高度发展;鸡只孵化数周之后,就被送至屠宰场(这里的鸡是从孵蛋器里孵出来的,不是从鸡窝孵化出来)。兽医被训练成只以整群鸡为诊疗对象,而不个别治疗。除了秀展品种的爱好者,以及那些专精于就商业利益而言已告绝迹的稀有品种的人之外,人们完全未将鸡视为个别的动物。 根据记录,家鸡的品系和种类至少有二百种,不过目前大部分都已灭绝或十分罕见。目前我们所知的美国第一个禽类展览,是于一八四九年举行的。在众多优良的鸡肉和鸡蛋生产者中,也制造了一些畸形的产品,例如矮脚鸡,由于它的脚实在太短了,所以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地像只鸭子。又如日本凤凰鸟,其尾羽长可达八呎(约二.四公尺),显然只适于展览之用。另外还有一种阿劳卡那鸡,它们所产的蛋有蓝色的壳。

鸡和鸡蛋的商业生产者依据商品名称来生产鸡和蛋,而不是根据品种。除了私人爱好者以及家畜历史学家仍有兴趣之外,勃莱姆鸡、科钦鸡、泽西巨鸡、谅山鸡、安科纳鸡、罗德岛红鸡、安达鲁西亚鸡、长提克雷鸡以及哥伦比亚岩鸡等鸡种的美好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在欧洲和北美洲的多数地区,红原鸡今日的后代被塞进一种工厂式的饲养系统,完全没有所谓的人道可言。单单为了喂饱一座大城市的人口,每天就需宰杀并运送数百万只的鸡。鸡当然是人类最有价值且最易取得的食物来源。如果没有它们,简直难以想像我们该怎么办。然而,鸡活着的时候所受到的照顾,却远远比不上它死后所得到的关爱。这就是人类和他的行为之间最大的分别,我们依靠动物以取得自身的福利,但我们却对它们的福祉祗完全漠不关心。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