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小说园地 苏东坡外传

第36章 三十五

苏东坡外传 楊濤 2789 2023-02-05
苏东坡在离开黄州之前所写的谢恩表,送达京城的时候,几乎又引起一场是非。 神宗皇帝看了谢恩表,喜形于色,环顾群臣说: 苏轼真是奇才!把手中的谢表交给身边的侍臣说:你念给大家听听。 侍臣双手捧过谢表,高声宣读: 臣轼言:伏奉正月二十五日诰命,特授臣汝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者,稍从内迁,示不终弃,罪已甘于万死,恩实出于再生,只服训辞,惟知感涕;伏念臣向者名过其实,食浮于人,兄弟并窃于贤科衣冠,或以为盛事,旋从册府,出领郡符,既无片言可纪于丝毫,而以重罪当膏于斧铖,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只影自怜,而寄江湖之上,妻孥之所窃笑,亲友至于绝交,疾病连年,人皆相传为已死,饥寒并日,臣亦自厌其余生,岂谓草芥之贱微,尚烦朝廷之纪录,开其恫悔,许以甄收?

站在一旁的副相王珪,却仍不放过挑剔苏东坡毛病的机会,向皇上奏道: 启奏圣上,臣以为苏轼表中仍然充满了怨怼之词,并无服罪诚意。 神宗意外的问道: 何以见得? 王珪解释说: 苏轼的意思,岂不是说他既经过朝廷殿试及第,却因坦白批评朝政而获罪?于心不甘,又用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夸大渲染,企图委过他人。 神宗脸色一沉,挥了挥手说: 你不必说了,眹了解他不是那意思。 王珪缩后一步,不敢再说什么。 神宗脸上接着又泛起了笑容,问群臣: 众卿认为苏轼的才华,可以和那一位古人相比? 立即有四五个大臣同声回答: 除非是唐朝的李白。 神宗笑着摇摇头: 李白虽有苏轼之才,却输苏轼之学,依朕看来,他比那李白,还要强上几分呢!

在七月间,苏东坡全家到了南京,因为长途跋涉,旅途劳顿,一家人都生了病,更不幸的是,朝云所生的么儿苏遁,未满一岁,竟然病死了。 老年丧子,摧折心肝,东坡的哀痛是可想而知的,朝云更是哭得死去活来,痛不欲生,整天躺在床上不食不眠,如醉如痴。东坡的哭儿诗,读之感人肺腑: 吾年四十九,羁旅失幼子, 吾老常鲜欢,赖此一笑喜。 归来怀抱空,老泪如泻水! 我泪犹可拭,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故衣尚恋架,涨乳已流床,。 东坡于哀痛之余,心境与体力都感到很疲惫,极想找一个宜于老年栖息的地方,他非常喜欢太湖一带,打算买一个农庄,把家眷安置在那儿,决定之后,便四处托人打听。 经友人邵民瞻的介招,终于在常州的荆溪之上,买了一处旧宅第,付了五百缗代价,东坡觉得很满意,办好过户手续,准备回南京接家人来住。

可是在离开常州的前夕,与邵民瞻在月下漫步,一路上谈论著搬家的细节,经过一条小巷时,听到有老妇人哀哭的声音,越哭越伤心,好像遭遇了非常的变故,于是两人停下来,叩门询问。 一位鸡皮鹤发,年过花甲的老太婆,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哭诉道: 都是我那不肖的儿子,把全部田产赌光花尽,仍然执迷不悟,如今竟然把仅有的一栋旧宅院也给卖掉了,害得我临老无处安身,逼我搬到这个小巷子里来住,他又跑到赌场去了,以后叫我怎么活下去啊!呜呜呜 苏东坡听了急忙问老妇人: 妳那栋房子在何处? 老妇人呜咽着断断续续的回答: 就从这里过去两条街,那栋坐北朝南有花园的大房子,黑漆的大门,门前有两棵大柳树。 东坡和邵民瞻听到老妇人的话都楞住了,原来她说的正是东坡买的那栋房子。

东坡极为同情老妇人的遭遇,毫不迟疑的从怀中取出新写好的契约,就着灯火引燃烧掉了,告诉老妇人买主就是他,如今一切都作罢论,要她不必再伤心。 第二天又把老妇人的儿子找来,劝诫一番后,叫他把母亲接回家去,房钱也不要他退还了;母子二人把东坡当成了活菩萨,磕头如捣蒜、千恩万谢的离去。 苏东坡是凑集所有的钱,才买下了这栋房子,如此一来,钱花光了,房子也送掉了,落得两手空空,连北上任所的路费也一筹莫展了。 东坡考虑再三,只好上书朝廷,请皇上俯念他的困难,允许他在常州居住。 罢相之后的王安石,一直住在南京,如今他不但是一个心力交瘁的颓唐老人,而且境况也非常可怜!苏东坡曾经顺道去探望过他。 他早已不再讲学,终日无所事事,常在乡间骑驴闲行,漫无目的逛到疲倦了再回头,嘴里喃喃自语,不知所云;有时在家中振笔疾书,写日记、写信,往往没有写完就搁在一边,家中又无子嗣,晚境是够凄凉的。

他住的地方是金陵之冶城旧址,名谢公墩,唐朝李白曾在那里建了一座花园,并有诗云: 冶城访古迹,犹有谢安墩;梧桐识圭木,蕙草留芳根。 王安石既住其地,也写了一首诗: 我名公字偶相同,我居公墩在眼中; 公去我来墩属我,不应墩姓尚随公。 王氏见苏东坡来看他,非常感动,因为那些朝廷新贵谁也不再理他,倒是饱受其害的苏东坡,还来探望他这么一个行将就木的糟老头子,他紧紧地握住东坡的手臂说: 子瞻,你你不恨我? 苏东坡摇头笑笑,说了一些安慰他的话。 他们谈论佛经,谈论诗词,王氏把几首近作拿给东坡看,诗中已不见当年奇峭锋芒,而充满了禅味,如题名自遗的诗,他说: 闭户欲推愁,愁终不肯去;底事春风来?留愁愁不住。

在即事一诗中说: 云从无心来,还向无心去;无心无处寻,莫觅无心处。 另有一首游钟山,东坡颇为欣赏,诗曰: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东坡将他游庐山的诗,念给王氏听,王安石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二句,大加赞赏,誉为是富有哲理的不朽名句。 王氏极不愿再触及往事,尤其是关于新政的问题,东坡一提到,他就避而不谈。如今他深信佛家因果轮回之说,他告诉东坡,他常看见幻相,譬如看到早死的独生儿子王雱,正在阴曹地府带着脚镣手铐受罪,为了挽救儿子免受折磨,他卖掉了上元县的财产,把钱捐给了寺院。 就在东坡探望王氏之后,没有多久,有一天王安石又骑了驴子到乡下闲逛,半路遇见一位农家妇人,拦路跪在他面前,递给他一份诉状,转眼就不见了,等他回到家中,明明记得那份状子放在衣袋里,却不翼而飞,他以为是遇上了鬼,心里非常害怕,第二天就因为惊吓过度而一命呜呼了。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