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小说园地 品格的力量

第9章 第八篇温和的性情是一种无穷的力量

性情温和,与人为善,沉稳冷静,这是基督教教义的精髓。威尔逊主教 天堂并非是哪一个具体的地方,而是一种心平气和、心静如水、超脱罪恶并与上帝的意念和谐的精神状态。查尔默斯博士 我们知道 年轻人聪明灵活,但总是年轻气盛 锋芒毕露 随着岁月的流逝 他们那暴躁的脾气终究会 慢慢地改变 最终会变得心平气和 就如冬青树顶端那常绿的叶子塞西 温和的性情是一种无穷的力量。利.亨特 黑暗天空中的一丝亮光 人们常说,才华和性格对一个人的成功有决定性的影响。的确,一个宽容、能体谅别人的人,一个心地善良情绪平和的人,一个有克制力和忍耐心的人,总能找到生活中的幸福,或者说,一个人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善良、宽容和体贴人的品格。正如柏拉图所说,使别人幸福的人自己也一定能得到幸福。

性格对于一个人的生活有极重要的影响。性格好的人总能看到生活中好的东西,对于这种人来说,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令人伤心欲绝的痛苦,因为他们即使在灾难和痛苦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正如在最黑暗的天空中心灵总能看见一丝亮光。尽管天上看不到太阳,重重乌云布满了天空,但他们还是知道太阳仍在乌云上,阳光终究会照到大地上来。 这种使人愉悦的性格不会遭人嫉妒。具有这种性格的人,他们的眼里总是闪烁愉快的光芒。显得欢快、达观、朝气蓬勃。他们的心中总是充满阳光。当然。他们也会有精神痛苦、心烦意躁的时候,但不同于别人的就是他们总是愉快地接受这种痛苦,没有抱怨,没有忧伤,更不会为此而浪费宝贵的精力,而是拾起生命道路上的花朵,奋勇前行。

我们一刻也不认为这种人意志薄弱,缺乏理智和思考。这种人最显著的性格就是天性愉快、乐观、友爱,对前途充满希望,值得信赖。他们见识非凡,目光敏锐,最先突破厚厚的乌云看到了一束亮光。他们善于从目前的灾祸中看到未来的希望;当疾病缠身的时候,知道经过自己的努力,身体终会恢复;在生活的艰苦磨练中,他们学会了遵守纪律,善于改正错误,总结经验教训;在痛苦和挫折面前,他们总是鼓起勇气,从不退却。正是在与困难和挫折奋战的过程中,他们学到了许多知识,懂得生活之艰辛。 当杰勒米.泰勒丧失一切他的房屋遭人侵占,家人被赶出家门,流离失所,庄园被没收了,他这样写道:我落到财产征收员的手中,他们毫不客气地剥夺我的所有财产。现在只剩下什么呢?让我仔细搜寻一下。他们留给我可爱的太阳和月亮,我温良贤淑的妻子仍在我的身边,我还有许多给我排忧解难的患难朋友,除了这些东西之外,我还有愉快的心、欢乐的笑脸,他们无法剥夺我对上帝的敬仰,无法剥夺我对美好天堂的向往,以及我对他们的罪恶之举的仁慈和宽厚;我照常吃饭、喝酒、睡觉和消化,我照常读书和思考。在意外的打击和灾难面前,泰勒仍感到有足够的理由高兴、欢乐,他像是爱上了这些痛苦和灾难,或者说,他在这种常人难以摆脱的痛苦和怨恨中仍然自得其乐,真可谓不以常人之忧为忧,而以常人之忧为乐。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一步,是因为他敢于藐视困难,视灾祸为寻常荆棘,坐在这些小小的荆棘之上亦不足为忧。

尽管这种愉快的性格主要是天生的,但正如其他生活习惯一样,这种性格也可以透过训练和培养来获得或加强。每个人都可能充分地享受生活,也可能根本无法懂得生活的乐趣,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快乐或痛苦。我们究竟是经常看到生活中光明或黑暗的一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对生活的态度。任何人间生活都是两面的,问题在于自己怎样去审视生活。我们完全可以运用意志力来作出正确的选择,养成乐观、豁达的性格,而不是相反。乐观、豁达的性格有助于我们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候也能看到光明。 具有乐观、豁达性格的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感到光明、美丽和快乐的生活就在身边。他们眼睛里流露出来的光彩使整个世界都溢彩流光。在这种光彩之下,寒冷会变成温暖;痛苦会变成舒适。这种性格使智慧更加熠熠生辉,使美丽更加迷人灿烂。那种生性忧郁、悲观的人,永远看不到生活中的七彩阳光,春日的鲜花在他们的眼里也顿失娇艳,黎明的鸟鸣变成了令人烦躁的噪音,无限美好的蓝天、五彩纷呈的大地都像灰色的布幔。在他们眼里,创造仅仅是令人厌倦的、没有生命和灵魂的苍茫空白。

乐观、豁达的性格不仅是快乐和幸福的泉源,而且是良好品德的强大捍卫者。人类怎样才能战胜各种诱惑?对于这样的问题,有一位忠诚的作家回答说:第一是欢乐愉快,第二是欢乐愉快,第三还是欢乐愉快。这种乐观的性格使心灵的沃土滋生善良、仁慈和正直的品格,它是仁慈友善的忠实朋友,是耐心和坚韧的忠诚护士,是智慧之母、聪明之父。它也是道德良知的保护神。最好的药物,马歇尔博士对他的一位病人说,是愉快的心情。智者曾言:一种美好的心情要胜过十副良药。 快乐是永不枯竭的清泉 路德曾经致力于研究治疗精神抑郁症。他的药方是:欢乐和勇气发自内心的欢乐和理性、诚实的勇气无论是对年轻人而言,还是对老年人而言,都是治愈精神抑郁症的良药。其次是美妙的音乐,高雅的音乐使人心旷神怡,精神振奋,喜爱孩子们,喜爱鲜花,也能使人备感欢快。精神大振。那些脾气暴躁的男子跟女人一样意志薄弱,像女人的心一样脆弱不堪。

快乐的心情像一股永不枯竭的清泉,有人把快乐的心情称为蔚蓝的天空,快乐的心情就是一首无词但永无止境的欢歌。它使人的灵魂得以宁静,使人的精力得以恢复,使美德更加芬芳。人的精神、灵魂、美德都从这种愉悦的心情中得到滋润,尽管烦恼和不安时时吞噬着这种美好的心情,各种挫折和磨难会一点一滴地消耗它,但这如清泉甘露般的美丽心情永远不会枯竭,而是历久弥坚至永远。 帕默斯顿勋爵一生历经坎坷,屡遭挫折,但他屡败屡起,百折不挠,终其一生都与顽强拼搏。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样的人呢?主要是帕默斯顿这个人性情平和,永远保持着一颗快乐的童心。他养成了宽容的品格,具有豁达大度的胸怀;他善于忍耐,善于自我克制。即使面对种种不公正的待遇和莫名其妙的打击,他也不会沉溺于无穷的抱怨和苦恼之中,他总是善于超脱逆境,保存自我内心的宁静、平和,不会为他人的陷害和攻击而自我摧残、自我折磨。帕默斯顿的一位密友,连续观察了他二十年,但从来没有看到帕默斯顿因什么事情勃然大怒过,也没有看见他自我消沉过。当内阁正在处理阿富汗的灾难问题时,帕默斯顿的对手们运用种种手段,包括作伪证,意篡改公文和制造各种谎言来控告和诬陷他,帕默斯顿遭此不白之冤也不为之忧虑、痛苦,他仍一如既往,快活地生活着。

从许多人物传记中我们知道,许多天才式的人物都是乐观、豁达、心地坦然的人。他们蔑视权贵、淡泊名利,善于享受真正的生活,善于发掘蕴藏在生活中的无穷快乐。像荷马、贺拉斯、维吉尔、莫雷拉、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等都是乐观豁达的人,在他们的伟大创造活动中洋溢着一种健康、宁静的快乐。像这样心地快乐、本性宽厚的人还有路德、莫尔、培根、李奥纳多.达文西、法拉叶和米歇尔.安吉罗等等。他们之所以总是充满幸福和快乐,也许正因他们总是忙于从事各种最快乐的工作他们那富有的心灵总是充满创造的活力。 米尔顿一生历尽无数的艰难困苦,但他始终乐观、爽朗。他的眼睛意外地瞎了,他的朋友背弃了他,连遭凶险,前途一片黑暗,令人毛骨悚然的危险声音在前面吼叫,但米尔顿一点也没有失去希望和信心,而是振作起来,勇往直前。

亨利.菲尔丁一生极为贫困,经常债台高筑,各种磨难接踵而至,病魔总是乐于光顾他。玛丽.华特雷.蒙太古夫人曾经这样评价过亨利.菲尔丁,由于他天生是乐天派,完全相信他比地球上的任何人都更懂得幸福和快乐。 约翰逊博士一生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与命运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战斗,但他总是心情愉快,神勇如常。他乐观地面对生活,充分享受生活的快乐。有一次,一个牧师总是在乡下抱怨社会生活单调、乏味,这位牧师说:他们总是在谈论小乳牛。斯拉雷夫人的母亲曾说:约翰逊博士喜欢谈论小乳牛。这意思是说他善于顺世,不管环境如何不顺,他总是笑嘻嘻约翰逊博士对这位老妈妈的言论感到十分荣幸。 约翰逊认为,随着年岁的增大,人会越来越成熟,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的性情会越来越温和。与这种观点不同,作为一个愤世嫉俗的人,切斯特菲尔德勋爵认为,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个人的心绝不会变得越来越好,相反地,一个人的心会变得越来越冷酷。当然,由于一个人看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同,一个人的生性气质不同,不同的人对同样的生活可能产生不同的看法。那些善于吸取经验教训,善于自律自制的善良人,总会变得越来越完美;那些品行不好脾气又倔强的人,总不愿意吸取经验教训,这种人当然不可能变好而只会变坏。

瓦特.斯科特先生是一个极为仁慈的人,每个人都很喜欢他。家中的各种宠物,无论是聋的还是口舌不灵便的,还不到五分钟,就都感到斯科特的友好、善良。斯科特曾经给霍尔上尉讲述一个孩提时代的故事,这个故事足以体现斯科特的恻隐之心。有一天,一条狗朝他摇头摆尾地扑来,他拿起一块石头猛地向这只狗扔去,正好打中。这可怜的小动物忍着疼痛向他爬过来,尽管它的腿已经断了,仍一个劲地舔着斯科特的脚。斯科特说,这件事情是他有生之年的最大遗憾;他接着说:这件事对我的教育意义很大,它影响了我的一生。 开怀大笑吧!斯科特总是这样说道。他也总是以诚待人,笑容是发自内心的。无论与谁打交道,斯科特总是和颜悦色,以心相见。他的朗朗笑声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大家的拘谨和敬畏之情斯科特的大名总难免让人产生这种感觉一下子就在他的朗朗笑声中消失了。他会到这儿来的,原本属于华盛顿.艾尔文的麦尔罗兹大修道院废墟管理员说道,他有时和一大群人到这儿来,我老远就听到他在叫:杰里!杰里.鲍威!我一走出去,他肯定又要说笑话、开玩笑。他随便站在那儿,与我一起闲聊、说笑话,就像跟一位老友相见一般随意。真想不到眼前这位相当随和的斯科特就是大名鼎鼎的历史学家。

胸襟豁达的伟人 阿诺德博士也是一位极为诚挚友好的人,他极富同情心,身上没有半点矫揉做作,没有一丝一毫的傲慢之情。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谦恭的人。莱尔曼教区的神职人员说,他亲切地走过来,很友好地和我握手,就像他是我们的一员一样。他过去常常到我的家中来,住在福克斯豪附近的一位老妇人说,他跟我交谈,就像跟一位贵妇人交谈一样。 西尼.史密斯先生也是一个乐天派。他总是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在他眼里,最黑暗的乌云也挡不住太阳的光辉,漫漫的长夜总会过去,无论是在乡村当堂区牧师还是任牧区的教区长,他总是那么友好、善良、不辞辛劳地工作,他的耐心就像不尽的江河,永远没有尽头。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他都是我们的典范和楷模。他身上凝聚着基督教的精神,体现着诚挚的善意和宽容,行为昭示着一位绅士的崇高品德。闲暇之时,他振笔疾书,歌颂正义、自由,主张信仰自由、人性解放,提倡重视教育。史密斯先生文笔幽默、明快,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但他从不迎合俗人的卑劣需要,更不迎合世俗的偏见。史密斯先生精力过人,天性豁达,他的生命始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的精神。在他晚年,他被疾病击倒了,他写信对一位朋友说:我得了中风、气喘病和其他多种疾病,但我自己感觉很好。在给卡利斯勒夫人的最后一封信中,他说:如果你听说十六或十八磅肉要找一个主人,那么,这些肉是属于我所有。我看起来就像我这个堂区牧师职务被人家拿走了一样。

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是十分勤劳、富有耐心而又乐观豁达的人。像伽利略、笛卡儿、牛顿和拉普拉斯都是这样的人。数学家欧勒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自然哲学家之一,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在欧勒的晚年,他的双眼完全失明了;但仍如往常愉快地写作,提供大量富有创造性的机械设计图纸,这些都是靠他长期训练的惊人记忆力创作出来,与孙子们在一起是欧勒晚年的最大乐事。在紧张的研究之余,他以教育孩子们为乐。 同样地,爱丁堡的鲁宾逊教授是《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主编,缠绵而令人痛苦的疾病使他无法胜任工作,他只得跟孙子玩耍。我感到非常快乐,他在给詹姆斯.瓦特的信中说,看到这小生命一天天长大,尤其是看到乖孙子那无数的本能行为,真令人心旷神怡,喜不自胜,以前我还没有注意到小孩子身上蕴藏着这么多的快乐。我真得再次感谢法国的理论家们。成功地把注意力转向了这上帝的创造物,小孙子笨拙可爱的一举一动,他的每一个异想天开的念头都令我如痴如醉。小孙子种种天真可爱的举动和想法都是他的幼小生命的保护神,都是他的力量和能力的展现。令我感到遗憾的是,我已没有机会对幼儿能力的形成发展过程作详尽的研究。 对一个人的耐心和毅力的最大、最痛苦的考验,曾经降临在自然哲学家阿波西特的头上。当时他住在日内瓦,阿波西特所遭受的考验和灾难在很多方面与牛顿的遭遇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面对这种打击和考验,阿波西特无可奈何,只得默默地忍受。除了从事其他研究之外,阿波西特专心致力于研究气压及其变化,他想从中引出支配大气压力变化的一般性规律。二十七年间,无论寒暑变化,他每天都作了许多观察,并把观察结果认真地记录下来,以备研究之用。有一天,一个新助理员在他的实验室上任,为了表示她的热心和诚意,这位新来的助理员立即物归原位。与其他房子相比,阿波西特的实验室显得整洁和井然有序。当他进来后,阿波西特问:气压表旁边的那些纸到哪里去了?啊!先生,助理回答:那些纸脏兮兮的,我把它们给烧了,我又放了些纸在这儿。阿波西特叉着两手,内心矛盾、痛苦极了,过了一会儿,他平静而无可奈何地说:已经把我二十七年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成果付之一炬,从今以后,再也不要碰这个房子里的任何东西。 研究自然历史比研究其他科学都更需要爱好者的耐心和毅力,浅尝即止,缺乏非凡毅力和耐心的人不可能在这个领域有什么突破性进展。结果表明,从整体上说,自然科学家的寿命比其他科学家的寿命更长。林耐协会(英国一家出版博物期刊等的学会)的一位成员告诉我,在一八七○年去世的十四位林耐协会会员中,有两位年逾九十岁,五位超过八十岁,还有两位七十几岁。那年去世的人的平均寿命为七十五岁。 亚当生是法国一位植物学家,当大革命爆发的时候,已经七十高龄了。在这场社会大动荡中,亚当生失去了一切他失去了自己的财产、住所和花园。但他的耐心、毅力仍在,他的勇气不减当年,面对失去的一切,他处之泰然。他陷入最窘迫的境地,已经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令他确实有些狼狈。亚当生是学会的元老。有一次学会邀他出席会议。亚当生无可奈何地回答说,实在很抱歉,他没有鞋子穿。这种情景真是十分感人,居维叶说,看着这位可怜的老人,在一堆残火前佝搂着背,在一张小纸上用微微颤抖的双手描绘植物的特征,生活中的一切痛苦都消融在对自然历史的无穷乐趣之中,这种常人难以享受的乐趣就像善良的仙女在陪伴这位孤独的老人。董事会决定给这位衣食无着的老人一点点抚恤金,拿破仑知道后,大笔一挥,把抚恤金翻了一番。七十九岁那年,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平静地走了,到另一个极乐世界去了。在他的遗嘱中有一条规定自己葬礼的举行方式,充分反映了亚当生的性格特征。他指出,用他们一生中得以确证的五十八种植物织成一个花环,这个花环就是他灵柩上的唯一装饰物也用这种微不足道而又更令人感动的方式为自己建立一座纪念碑,这座无形的纪念碑正如那耗尽他毕生心血的著作一样持久、永恒。 一束艳丽的阳光 以上只是略微举了几个心襟豁达的伟人,像这样的例子真是胜不枚举。所有这种胸襟开阔、生性乐观的人都让人感到鼓舞,使人倍增希望。凡是受到这种性格感染的人,精神都为之一振。据说,约翰.马尔科姆爵士一出现在印度这令人精神抑郁的军营里,就像出现一束艳丽的阳光没有一个人离开他的时候不是满面笑容、心情愉快。他还是那个爽快的马尔科姆。人们无法抵御他身上散发出来令人快慰的魔力。 艾德蒙.伯克也是一个洋溢着快乐和幸福的人,有一次在约舒亚.雷诺兹爵士先生的家中用餐,话题转移到什么样的性格和气质的人适宜喝什么酒。约翰逊笑道:男孩适合喝红酒,成年男子适合喝白酒,白兰地则是英雄喜爱的杯中物。很好,伯克说道,那就让我喝红酒;我喜欢成为一个乳臭未干的小男孩,儿时的童趣出乎自然,真令人高兴。有些人年事已高但心还年轻,有的人年纪轻轻,心却已苍老了有些白发老人却有一颗快乐的童心,有的人还是孩子,却有一颗心情抑郁、看破红尘的苍凉之心。看来一个人的心境与年龄大小并没有必然联系,只要乐观豁达、心胸开阔,即使年迈的老人也会有快乐、活泼的心。 看到这些未老先衰、一本正经的年轻老头,有一位年事已高却心情豁达的老人慨叹道:唉!这个世界只会剩下一些年老的孩子了。豪爽、豁达就是快乐,宽宏大量、与人为善就是幸福,童心常驻、精神快慰就是难得的精神享受。这些快乐、幸福和难得的精神享受绝不是那些一本正经、过分拘谨的年轻人所能享受得到的。过于一本正经的人缺乏精神活力和创造性。这种年轻人徒具年轻人的外表,他们的心已经苍老了,没有活力了。在谈到这种年轻老头时,歌德惊讶道:唉,真苦了这些年轻人,能装出这种古板的样子来。这是多么荒唐和愚蠢的行为啊!歌德多么希望看到那些精神焕发、本性自然、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啊!每当看到社会生活中一本正经、过分拘泥近于做作的年轻人时,歌德愤然曰:真是一些俊俏亮丽的美少年!说完后,歌德拂袖而去。 爱、希望和耐心是幸福来源。爱换来爱,爱让希望添上翅膀,使内心永远充满活力。爱即仁慈、宽厚;爱即坦率、真诚。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源于爱。爱是光明的使者,是幸福的引路人。爱是照耀在茫茫草原上的一轮红日,是百花丛中的绚丽阳光。无数欢快的念头都从爱的呼唤中翩翩而来。暖意融融的欢快幸福之中总有爱的精魂。爱是无价的,但她并不花费任何东西。爱为自己的拥有者祈神赐福,一个心中拥有爱的人,幸福总会伴随他,爱与幸福是不可分割的。因为爱,痛苦会化为幸福,伤心的泪水也会化作甘泉。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法学家边沁认为,一个人给予别人的幸福和快乐越多,自己得到的幸福和快乐也就越多,反之则越少。如果他待人友善,别人必定会以友善回报。一个仁慈的人总会带来越来越多的幸福和欢乐。良言一句三冬暖,边沁说,善言必然导致善行,不仅听到你说这句话的人会做好事,那些受雇于你的人们都会择善而从,积善行德。这并非偶然个别现象,而是一种普遍的行为,因为人与人之间这种友谊伙伴关系总在发挥作用。当然,仁慈、善良的行为有时并不能使对方从中受到教益和启发,但只要方式、方法适当,你的仁慈善良之举一定会使对方深受感动。友好的行为也许会换来不好的回报,一腔热血可能换来一盆冷水,但别人的冷水无法使我的热心稍减,乐善行德并不在于求一时一地的回报。我心向善当以至诚,我该尽力把友谊和文明的种子撒播人间,这些种子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生长的沃土,并在他人的心中生根、发芽、结果,看到幸福之花在人们的胸中开放,看到仁爱之心像星星一样遍布人间,我才知道人们对我的回报何其丰厚,才更加明白爱的力量多么伟大。春播秋收,春花秋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让我们都来选择这些美好的品德吧,我们将得到双倍的收获。 善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大诗人罗杰斯过去常常谈起一个小女孩的故事。凡是认识这位小女孩的人都很喜欢她,有人问她:为什么大家都这样喜爱妳?我想是因为我爱每一个人的缘故。这个小故事很有启发意义。一般而言,人类到底拥有多少幸福和快乐,要取决于我们付出了多少爱,又有多少东西在爱我们。确实,不论人类取得了多么巨大的物质成就,如果这些成就不能有助于人类的仁慈、善良与和平,这些巨大的成就最终就不会给人类带来幸福。 善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利.亨特曾深刻指出:任何力量都不如善良的力量来得大。人总是受情感支配。有一条法国谚语是这样说的,人类绝是贪图安逸享乐。也有一句很粗俗的英国谚语,大意是恶狗服蛮棍。每一个善良的举动,边沁说,都是运用人们身上的力量,每一个善行都会积累友谊;我们人类为什么不把造孽的力量用来行善呢? 仁慈和善意并不体现在礼物上,而在于一个人善良而诚挚的心。有的人能从钱包里拿出钱来给你,但他的心却冰冷漠然。用钱财表现出来的好心不仅不可靠,往往还会带来灾祸。而善意的帮助、真正的关心却绝对不会产生不好的结果。 体现在善意之中的温良,和愚昧、懦怯完全是两码事。谦恭并不等于胆怯,心平气和绝不是怯懦的代名词。真正的善良和仁慈并不表示消极、被动,而是表示积极和主动。一个善良、仁爱的人必定是一个极富同情心的人,那种心冷如铁、麻木不仁的人绝不可能与人为善,友爱他人。一个彼此友爱互相关心的社会,并不是胡乱搅在一起的一团浆糊,而必定是一个有机组成的系统,至真至善的仁爱必定会促进人们运用各种合情合理的手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积善行德。正是在这种仁爱之力的推动下,人与人之间才彼此关爱,民族与民族之间才能亲如一家;正是在这种仁爱之力的推动下,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才举心向善,人类的精神才不断提高,人类的幸福才有保障。 那些心地善良、仁慈的人都是积极工作、吃苦耐劳的人,那些只知道爱自己的自私自利之徒和怀疑论者,都是一些无所事事的懒汉。法国博物学家布丰过去常常说,对于缺乏热心的年轻人,他什么东西都不愿给他们。这表明至少布丰相信某些高尚、美好的东西,尽管这些高尚、美好的东西难以获得。 自私自利是人生最可耻的伙伴。自私自利对于年轻人来说尤为可耻。自私自利者往往就是那些狂热份子。一心只想到自己,从来不为别人想一想,自私自利者只关心自己,而无视他人的利益,个人的小我吞没了大我,上帝也只能是他自己,这种私欲恶性膨胀的人,永远无法满足自己的欲望,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讲的就是那种极端自私自利的人,这种人最终必然被自己恶性膨胀的贪婪所吞噬。 最糟糕的人是那些只知道发牢骚的人,这种人总认为一切都是错误和不正常的,却又不愿意动手改变一切,他们老是抱怨一切都那么无聊、死气沉沉。他们总认为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半个有能力的帮助者。正如那些最差的工人总是喜欢罢工一样,最懒惰的人往往是最喜欢抱怨的人,而最坏的轮子总是不停嘎吱嘎吱响。 有的人总是牢骚满腹,日子渐长,就会变成一种病态。心怀嫉妒的人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看成灰黄,品行不好的人会认为这个世上的一切都是歪的,整个世界都显得乾坤颠倒,黑白混淆。这种人总是感到烦恼和空虚。英国传统滑稽木偶剧《潘奇和朱迪》中的小女孩,发现她各式各样的玩具里面装满了麦麸,立即说,这一切太没有价值和意义了。这位小女孩要去修道院,要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对应角色。许多成年人也是严重病态,老是说身体不佳,并把这种手段当成一种财产。他们常说我头痛、我背痛和诸如此类的话。随着时光的流逝,这种病态日益顽固。也许这是他们获取同情和怜悯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吧,不这样做的话,他们可能觉得自己在这们世界上太没有份量了。 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小麻烦,我们要认真对待,妥善处理,千万不可任其发展。小问题不处理,就会成为大问题;小麻烦处理得不好,就会变成大麻烦。其实、生活中的许多烦恼和忧愁并非是真实的,而是主观想像出来的。一旦碰上大的痛苦、这些小烦恼就会自行消失。但我们往往把许多小小的痛苦都容忍下来,并不时加以比较。这样一来,本来应该抛弃的东西我们却珍爱起来,自己陷入了这种境地却不自觉。许多父母亲对待子女就是这样,本来伸手可及的幸福却被自己过分的慈爱之心糟蹋了。他们总是慢慢地纵容自己的儿子,终于有一天,他们无法再教育和控制自己的儿子,相反地,宠坏了的孩子要控制自己的父母亲。许多巨大的恶果就是这样长年累月地生成,一个人的心境好坏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程。一个人老是心情抑郁,没有欢乐,慢慢地,他的心房就装不进幸福、快乐和希望。这种心境一旦养成,世上的一切在他看来就都是令人沮丧、使人绝望的,这种人总是吹毛求疵、爱发牢骚,整天落落寡欢,也没有同情心。他们总是哀声叹气,抱怨天道不公、人生太苦。他们总是斜着眼睛看人,看到别人便觉得不舒服;他们孤僻成性,以为别人也不爱打交道。他们的心中装满了各种痛苦和烦恼,既与周围的人作对,也与自己为难。这种人要想知道什么是幸福和快乐,首先得改变自己的心情。 自私自利往往会促长一个人斤斤计较的性格,当然,也会促长一个人的坏心情。赤裸裸的自私自利之心,只会促使一个人朝错误的方向一直走下去,因为这种自私自利之心也是人的一种意识活动。尽管它较为顽固、执拗,但并非不可制止。让那些决定论者去大声喧哗吧。每一个男人和女人都有自己的意志自由和行动自由。人的这种意识和在意识支配下的行动有时给自己带来荣耀,有时则带来耻辱,这都决定一个人思考和行动的方式。如果我们心情豁达、乐观,就能够看到生活中的光明面,即使在漆黑的夜晚,我们也知道星星仍在闪烁。一个心境健康的人,就会思想高洁,行为正派,就能自觉而坚决地摒弃肮脏的想法,不与邪恶者为伍。我们既可能坚持错误、执迷不悟,也可能相反,这都取决于我们自己。这个世界是我们创造的,因此,它属于我们每一个人,而真正拥有这个世界的人,是那些热爱生活、拥有快乐的人。也就是说,那些拥有快乐的人才会真正拥有这个世界。 我们必须承认,有些事情是道德家无能为力的。有一次,一位心情极为阴郁的人到名医那儿看病,他把病历放在医生面前。啊!医生说,你只要开怀大笑一下就行了,我建议你去看看英国著名丑角格里马尔迪的表演。但是,这位痛苦的病人说:我就是格里马尔迪。 一张忠诚的笑脸 烦躁不安、焦虑不已、老是不满的脾气和性格总会迁就烦恼和气愤,这种性格和脾气乃是所有幸福的大敌,也是心境祥和的大敌。我们常常看到许多男人和女人浑身是刺,没有人敢走近他们!这种人从来不控制一下自己的脾气,一点点芝麻大小的事,也总是唇枪舌剑,不肯相让,乃至拔刀相见。这样一来,生活自然就没有意思,幸福和快乐就变成了担忧和恐怖。本来充满阳光的生活之旅,就像一个光着脚走在荆棘丛中一样,时时担惊受怕,惴惴不安。尽管有时是些小麻烦,理查德.夏普说道,却如同看不见的虫子一样,带来很大的痛苦,一小根头发能使一部大型机器停止运转,快乐的秘密就在于不让琐碎之事来烦忧自己的心。要有意识地培育自己对生活的乐趣,学会愉快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一小麻烦。这样日益渐长,才能有好心情。 圣.法兰西斯.德.沙列斯曾经从基督教的观点来论述这一问题。在耶稣基督面前,他说,我们要尊尚高贵的品德!有人问圣徒:你指的是哪些高贵品德呢?他回答道:谦虚谨慎、具有耐心、仁慈宽厚、善良、善于为他人排忧解难、平等待人、心地仁厚、心情畅快、乐观,待人诚挚、友好、富有同情心、宽以待人、严于律己,朴素、单纯、开朗、诚实等等,诸如此类的品德。优秀、美德总如同这并不显眼的紫罗兰一样含蓄而不张扬,没有高洁的心灵,哪里会有高雅的品德。美德是船,谦虚是橹。一个不其备谦虚美德的人,就如同没有芬芳的花朵一样。谁会喜欢一朵没有芬芳的花朵呢? 他接着说道:一个人难免走极端,当自己陷入极端的烦恼、痛苦时,要注意从另外一个方面去想一想。想起一个人的坏处时,也要想想他的好处,埋怨别人的过度行为或言论时,也要想想自己是不是有些不对或过分之处。凡事不要过为己甚,遇事总要善于从多方面想想。正如水可以灭火一样,容人之心、自我反省往往能消解心头的怒火。一句良言、一句贴心的话、一张忠诚的笑脸,都能化解心头的怒火。仁厚之心总能结出丰硕甜美之果,出乎内心的忠诚总会让人通身爽快,笑口常开。伸手不打笑脸人,对于这一种心地坦然、仁慈宽厚的敌人,我们还能有什么制胜的办法呢? 仅仅在意识中面对种种烦恼和痛苦,还不能真正战胜它们。如果我们把这些沉重的精神负担放在心上,总有一天会被这副重担压倒。无论出现什么麻烦和痛苦,我们最好能够勇敢地面对它们,妥善加以处理。从前有一位年轻人总是为一些琐碎的烦恼所苦,他写信向伯瑟斯求教,伯瑟斯作了详尽的答覆,可以说,伯瑟斯的这段话对于那些精神苦恼太重的人都是一帖不可多得的良药。伯瑟斯说:满怀希望和信心地大胆前进吧!这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给你的忠告。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必须挺直!面对七彩纷呈、瞬息万变的各种生活。我们要善于和敢于顺世,识时务者为俊杰。社会时时在变,人也要时时变化。你也许会认为这种善变的人反覆无常或者轻浮吧。在某种意义上,你这种看法是对的,但你也要明白,顺势而变乃是人的一种内在本性。如果一个人老是顽固不化,到了死角也不转个弯,这种人怎能去除心中的积闷呢?我们毕竟无法离开这生我、养我的土地,我们总得和泥土打交道,总得看潮涨潮落,花开花谢,世道沉浮,人事代谢,人又怎能拘泥不变,老是自己折磨自己呢?我们要追求、尊尚高雅的道德情操,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愉悦地适应变化,相反地,我们应该顺乎天道,随春夏秋冬的变化而变化,不然的话,秋冬已去,仍不知春,万物复苏,我仍处在冰封雪裹之中,这样的话,又怎么能重现生机、再生羽翼呢? 快乐、幸福总是与耐心形影相随。耐心是人生幸福和成功的先决条件,那些能履行职责的人,乔治.赫伯特说,必须具备耐心和毅力。据说,阿尔弗雷德国王是一位十分有耐心和快乐的人,好运就像上帝一样始终伴随着他。一般而言,乐观向上、沉稳平和的性格,是促使英国将领马尔伯勒成功的首要因素。耐心能战胜一切,他在一七○二年给英国财政大臣戈多尔芬的一封信中这样说。当他被自己的同盟者压制和阻碍着的艰难时刻,说: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现在我们需要耐心和等待。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充满希望。希望是人类的共同财产,正如哲人泰勒斯说的:即使一无所有的人也拥有希望。希望是穷人的最好帮手,有人把希望称为穷人的面包。希望是任何人间伟业的支撑者。历史上记载,当伟大的亚历山大成功地登上马其顿王国的御座后,他把父亲遗留给他的大部分家产都赠给朋友。当伯尔迪卡问他给自己留了什么时,亚历山大回答说:我拥有极其珍贵的东西希望。 无论多么甜美的回忆,与希望相比都是陈旧的过去,希望代表将来,记忆属于过去。希望乃动力之源,任何崇高的事业都是在希望之母的呵护下成就起来的。正是道德这个火车头牵引着整个世界向前,而希望就是这个火车头不可缺少的燃料。在我们生命的尽头,站着罗伯逊所说的伟大的希望。如果没有希望,拜伦说,那我们的前途会是什么只能是地狱。没有必要说现在是什么,这个,我们大家都知道,过去已成为过去,过去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占据着我们记忆的空间。只有希望仍被阻碍着。为了我们的希望,我们要敢于冲破一切阻力!因此,希望,只有希望,才是推动我们努力向前的真正动力。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