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随身智囊 我的求学梦

第5章 第三章母亲的坚持与我的初中三年

我的求学梦 郝士明 10084 2023-02-05
(一)母兄之争,哥哥遵命 在我新民高小快要毕业的时候,母亲就在为我的出路,日夜苦思,慎作筹谋。 在这个时候,哥哥已经二十四岁,俨然是一个大人了。他在南大街的后面,那家电力火磨面粉厂内,租到一排房舍,自立门户,经营贸易。数年来,成绩卓著,颇有成就。下面有五、六个助手,他已经是一个小经理似的了。家里与对外的事务,他亦秉承母命去办理,不再需要母亲大人凡事恭亲矣。亲友们都说,郝家后继有人,又兴旺起来了。 为了我毕业后的出路问题,母亲曾与哥哥商谈数次。哥哥的意见是要我先去某大钱庄当学徒两年,之后,与他一起经营贸易,重整过去父亲的事业。母亲则主张让我继续上学读书,去投考县内北大街上。颇有名气的省立定县初中。

母亲与哥哥二人,为了此事,各持己见,互不相让,竟大声争论起来!本来,哥哥十分聪慧,凡事都能熟思远虑,甚得母亲欢心;不过,在这一件事上,母亲则非常坚持。争论之下,引来母亲大怒,将哥哥严厉地好好教训了一番,畅言让我继续读书的重要性。最后十分孝顺的哥哥,终于听从了母亲的旨意,同意让我去投考定县初中。 在当时省立定县初中(原为省立九中),是本县与邻近诸县的众多学子们争相投考的一个名校,能够考入是不太容易的。在哥哥的心目中,去投考并不一定能够考得上。 他却没有想到投考的结果,我不但名列前茅,并且还得到了第一年的奖学金,学费全免。如此我就进入了向往已久的定县初中,并且极为顺利而快乐地,完成了三年的学业。

至今想来,母亲与哥哥的那一场争论,仍令我心颤肉跳,惊恐不已。不由自叹:好惊险的一幕啊!母亲的智慧与母亲的坚持,决定了我一生的命运。我能够继续读书由初中而高中而大学,再由硕士而博士,进而享受到研究高深科技的乐趣,最后又与业师合作著书立论,存留人间。所有的一切都是母亲的恩赐呀! (二)定县初中的五项特殊优点 这个位于城内北大街上的省立定县初中,是一个历史悠久,闻名全省的初级中学。它的校舍宽广,设备齐全。尤以管理严格著称。其师资来自四方,更是一流。 在我的记忆里,它具有五大特征,是其他学校少能兼备的。这虽然已是七十四年以前的事了,但是我却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第一.全体学生必需住校>

这是一个很特殊而严格的校规,无一例外。即便是其家就在学校隔壁的学生,也一定要住在学校中。 但是对住家离学校比较近的学生,每日三餐却可以回家用,称之为通学生。我就是一个通学生。如此,校方即可掌管学生们整个的生活情况,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正确的群体活动与习惯。在我看来,实则是学校兼顾学生大部分的家庭教育,对年轻的青年学子们至为重要。是本校一个最优越的特点。 为了达成这一个目标,学校的设备就必需齐全完整,造成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让这些青少年们能在愉快中学习、成长。 是故,举凡各级的班教室、音乐教室、劳作教室、化学与物理实验室、图书馆等,以及师生们的宿舍、厨房、餐厅、盥洗室、厕所等,不独应有尽有,且其内部之所有配件,都是极为充实、美观而适用的。

这个学校能有如此好的建筑与设施,主要原因除掉学费昂贵外,是当时河北省社会安定、生产丰富、教育经费十分充足之故耳。 <第二.重视体育运动,设备齐全> 进入这个学校,让我最为惊喜的一件事,就是在学校后面有一个很大、很大的体育场,四周有高大的围墙与外界隔绝,占地超过全校面积的一半。 它有四个篮球场,两个网球场,两个排球场,与一个极为标准的足球场。开运动会时,可有六线直跑的百米跑道,另外还有跳高、跳远、撑杆跳高与各项田赛与径赛的设备与场地。 记得在操场的东南角上,还建有一个很大的浴室,冬夏都有热水供用。接连各房屋是储存各种运动器材的所在。 运动是我的最爱!在读新民高小时,我已经是一个各项球类运动的球迷。好像打球比读书还要重要。现在又来到一个如此重视运动的学校,真是如鱼得水,如虎添翅一般,越发激起了我酷爱运动的兴趣。

想到我至今快到九十岁了,仍能打网球、爬万里长城、登上西藏高原,大概应归功于我青少年时代的高小与初中吧!是它们培养了我健壮体格的基础。 <第三.最重视数学一科> 当然啦,每个中学都是很重视数学一门的。但是定县初中却有一种实际测验与鼓励的方法。在每个学期将要终了的时候,全校同年级的学生,同时参与考试,比赛结果之等级与名位,立即以大榜公布出来。每年级的前三名,都有奖牌与很好的奖品。 是故,全校的学生,在平日都对数学的课程特别用功,深怕在大榜上出丑。功课好的学生则在暗中加油,互相竞争,争取前茅与大榜上的荣誉。 如此,无形中就提高了全校学生,在数学一门课程中的平均成积,其功至伟。

<第四.培养学生演讲的能力> 这是定县初中一项非常特别而突出的正规活动,是其他学校所鲜有的。 在每个星期六的下午,全校各班,都同时举行一节演讲课程。每次由各班导师,事前依序排定五、六名学生,上讲台演讲,题目自定,每名限时五至八分钟。每一个学生都必需参加。 最后在每一学期终了之前,全校师生齐聚学校之大礼堂,举行全校的演讲比赛。大会由每班前两名优秀者,参加比赛。这一个学期末的活动是十分哄动而热闹的,并且有许多外宾与家长们前来观赏。 我现在回想起来,一个人的讲话能力,尤其是做教师的与科技工作者,是极为重要的。报告、演讲与辩解都是他们工作与生活上起码的一种能力啊! 定县初中这一项特别的活动与训练,普及全体受教学子,其功至伟!

<第五.厉行留级与退学制度> 这也是本校一个极为严格的校规。主要的目的,是让不达水准的学生绝不能随班升级,不够卒业程度者是不能成为定县初中的毕业生。 对请假误课过多、操行不良受惩戒或考试未达水准的学生留级,是一种补救的办法,但不能留级两次,而必需退学。是故各班在每一学期之后都有留级或勒令退学的学生。 (三)初中年代的六位师长与两位工友 <刘慰然老师> 他是学校的教务主任,担任我班的数学代数与几何两门课。他胖胖的身材,面部时带微笑,讲课由浅而深,清楚明了,督导我们多做习题。叫我们活用公式与定理,进而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是他,刘老师,进一步加深了我对数学的兴趣。果然,如在新民高小时韩天一老师所讲的话,令我感到数学是最容易学习的一门课,合情合理,是非分明,绝不容许强词夺理。

这位刘老师对好学生的喜悦由其极度高兴的表情中即可看出来。但是对不肯用功的学生,则婉转规劝,软硬兼施,的确得到了因人而教的效果,令我十分敬佩。 刘老师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更是一个乐天派者。他常提醒我们,读书与工作时要集中精神,努力以赴,但在休闲时,则应尽情尽性,以调剂身心。 刘老师对国剧十分爱好。在课余时间,还成立了一个国剧清唱社。我与几位同学曾经热心地参与学习。有一位学校的职员拉二胡伴奏,大家兴致昂然,参加的人愈来愈多,盛极一时。 他对国剧的演唱很有造诣,生旦净丑,样样都能。他曾很细心的教导我们唱捉放曹与珠帘寨等戏。他不独重视唱时表情与动作,更重视唱者内心之感受,要将角色本身想说的话,唱出来才算成功。

至今我仍能有板有眼地,唱上几段国剧,回到古代的社会中,领悟一些不同角色,当时的情绪感受。与我高声唱抗战歌曲的时候,一样尽量将痛恨日本鬼子的心情发泄出来。是故,在闲暇时,唱歌与唱国剧是我的一大享受,其乐无穷。 <杨乐田老师> 他是我们的体育主任。短小的身材,动作敏捷,精神抖擞。天天停留在操场上。面孔被晒得漆黑、油亮、发光。 杨老师是一个默默工作、少有言语而严肃和睦的人。由于我特别喜爱运动,多与他接触。所以,我与杨老师建立起很好的师生情谊,得益良多。至今,他的音容,依然清晰地存留在我的脑海中。每天上早操时,他站在一个高大的木桌台上,领导全校师生做二十四式的太极拳。他一面口讲一面示范。大家排列整齐,跟随着动作,形成了一个极为美丽的图案,历时约二十分钟。这是每天早晨,大家在上早自习课之前,感到最愉快的一段时光。至今我仍能依式做出来,舒适无比。

<贾子耕老师> 他是教我们音乐、图画与劳作的老师。他是一个年岁较大、衣着整齐而态度极为严肃的长者。他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很似我在新民高小时的狄今青老师一样。同学们对贾老师都十分尊敬,上课时特别守规矩。 我还记得,在劳作教室内,他教我们以白铁片,焊接成不同形状的墨盒。在音乐教室中他弹琴,教我们很多古典型的歌曲,与狄老师教我们的现代歌曲,大异其趣,迥然不同。 <慕容真老师> 他是我们的国文老师。身材高窕,面目清秀,冬日身着丝绒棉袍,走起路来慢慢的,很像一个大姑娘似的。他曾教我们国文一年余,多为现代的白话文。为修改我们每周一次的作文煞费苦心。 不知为何,至今,我还记得他在课堂上讲过的一句话,远羡近妒四个字。意思是说,一般人听到远方一个成功者的事迹,就会兴起羡慕与敬仰之心;反之,对眼前的优胜者,则常会引致嫉妒的念头。 我深以为嫉妒是不对、不应该的,反而应该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好榜样。不过慕老师这一句话亦很现实。可能是很多人具有的另一面人性吧! <崔庭之老师> 他是我们的训育主任兼英文老师。他过去住在北平,是校长马澍之先生在大学时的同班好友。他年轻英俊,举止潇洒,长年身着西装革履,一口有些洋味的北平腔,很像一个公子哥儿的样子。 他虽然身为训育主任,但对同学都十分和蔼可亲,常露出有两个金牙的笑容。我们都很喜欢他,听从他的教导。 他的住处,就在距离我们宿舍不远的一座独立的房子中。在我们每晚息灯入寝之后,他常常会走来查看。我们一听到他的皮鞋声,大家就停止说话。但是当他第二次慢慢无声地来临时,仍有说话声音的寝室,就会看到手电筒光照来,然后他会进入室内,劝戒一番的。现在想来,仍感有趣。 <白天义老师> 他是在晚上来教我们武术的一位老先生。他身材高大,威武雄壮,蓄有长愈一尺的雪白美髯,是定县一位颇有名声的武术家。学校特别请他每周来两次,在夜间教学生们武术。不强迫,而是自由参加的活动。 我对这种活动很感兴趣,每次都来观望学习。现场还排列有刀枪剑戟等兵器,显露出极为肃穆威严的气氛。 有一次,在一个夏日月明的夜晚,微风徐来,白老先生一时兴起,表演了一套剑法给我们看。他身着短衫长裤,足踏黑色长靴,身影与长髯上下齐飞,剑光与月光相互辉映,真是一场难得一见的美景,精彩万分,令我永远不会忘记。 那时白老先生已年近九旬,依然童颜鹤发,行走如飞。是定县城内人人称赞敬佩的一个宝贝老人。我还记得在我的同班中,有两位姓白的同学,白进兴与白进益,该时姓白的多为回教徒,他们是不吃猪肉的。 <聪明能干的工友老张> 在我读定县初中的三年里,除掉上述的六位师长外,还有两位与我十分熟悉亲近的工友,令我怀念不已。一位是老张,他是学校中一个大忙人,负责管理体育用具与各项球类,兼整理运动场上之各类球场。并按时分秒不差地拉响上课下课的大钟,可谓是学校中的一个灵魂人物。他虽然识字不多,但做事却十分认真负责,绦理清楚,一丝不苟。对时间的掌握与工作的分配,都能做到尽善尽美。确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是故,他常常得到校方的奖赏。他是全校师生最为敬重的一位工友。 这位工友老张是我这个酷爱运动的人之至交好友,在操场上我常常替他分忧解愁,代他管理球类用品,劝告一些不守规则的同学少与老张找麻烦。 尚记得这位老张还有一手特技绝活,是他人很难做到的。他能调配适当浓度的石灰浆,灌入一个特制的长嘴提壶中,他则下体微弯,上身直挺,手提浆壶,眼观前方,快速地直行,很快就将各球场上的界线等,粗细一样,直直地划出来,观之令人称奇。 <雪中送炭的马老伯伯> 另外一位学校的工友,看守学校大门的一位老先生。母亲叫我称呼他马伯伯的。 母亲在父亲遽然去世之后,挺身而出,亲自料理家内与对外的事务。她广结人缘,得识许多远亲与近邻。不知母亲又从何处的亲上亲、友上友,认识到西大街上的马家一族。这位看校门的老先生就是马家的一位长者。 这位老人很有学养,工作很负责任,对所有通学生都很熟悉,而能亲热地叫出每一个人的姓名来。因为我们这些通学生,每日三餐,进出校门时,是要将名牌一一挂在门口一个大木牌上的。 记得是在一个冬季,大雪满地,母亲念我早晨太冷,在雪地上行走不便,特别将一盒细挂面与一罐鸡汤,送到马伯伯处,请他顺手在他房中的火炉上,为我煮一碗面条,作为早餐,免我回家来回跑一趟。我对马伯伯的亲切代劳,当然万分感激,但更思念着母亲爱子的用心啊! (四)初中时期的几位好同学 <第二次同班读书的张寿平与张寿珊> 曾与我在新民高小同班的张家两位堂兄弟,寿珊与寿平,同时亦考入了定县初中。我们就二次同班同学,并且同为通学生。他们的家位于东大街上。 寿珊,少言谈,善于助人。我们三人虽然同龄,但他却像一个大哥似的,很受我们的尊敬。他有一手能驯蛇蝎绝技。不论有毒、无毒,他都能手到擒来,令人称奇。由此一事,令我想到,人来世上,天生之造化,确是大不相同! 寿平,性温和,极聪明。因为亦喜爱运动,所以我俩常在一起玩球。周末时亦常结伴郊游,结为至交好友。他们二位在定县初中毕业之后就都往北平读高中去了。 <一对双生弟兄陈思诚与陈思谦> 他们两弟兄亦为通学生,两人都喜爱运动。功课亦棒,名列前茅。二人长相、高矮、言谈与衣着完全一样。许多同学是分不出他们二人,那一个是兄,那一个是弟的。不过因为我与他二位,常相往来,一块儿运动,故而能一看之下,分将出来。 作哥哥的思诚比较成熟些。的确像一个哥哥似的,我则称呼他为诚儿哥。他不爱球类运动,但甚喜田赛,尤以撑杆跳高最为拿手。我的撑杆跳不错,就是诚儿哥教我的。思诚初中毕业后。又曾与我一同考入邢师,二次同班同学。思谦则在毕业后与我失去了联络。 约在二零零四年七月间,忽然由定县一位友人来信中,得知思诚思谦二人在北京的住址。喜出望外,立刻写去一信。他弟兄二人立即回信,并且寄来两张照片。一为昔日的黑白色者,在定县初中时,二人着童子军制服的合照,另外一张,则为现在年愈八十之合影(照片见下页)。观后让我思及往日初中事,感慨万端!他二人精神至佳,体健如恒,现今都过着含饴弄孙的安乐生活。我们三人都高兴异常,相约后会有期。 <篮球猛将郭荫槐> 他是由邻近无极县来此读书的。是我班上篮球队的一员主将。与我什为亲近。人很诚恳,少有言语,唯对功课则不太用心。他还有一个大毛病,上课时最爱睡觉,常受老师们的责罚。 <形影不离的三人帮,张海华彭荣钖与李乃忱> 我们也戏称他们为三结义。这三位同学都很和善可亲,非常用功。三人经常聚在一起,切磋功课,一同做习题。唯三人形像大不相同,故而特别惹人注意。主角为身材高大,笑脸常露而功课很好的张海华同学。他很像一个母鸡带着两个小鸡似的。 第二个是由曲阳县来的彭荣锡同学。他是一个山区的农家子弟,身材中等,面孔黑黑的,说话声音亦怪怪的。他却最为用功,手中时常握著书本,很少与其他同学言谈来往。 第三个则是新从北平转校来的李乃忱同学。个子小小的,是我班上最年轻的一位同学。他长得清秀无比,满脸笑容,甚为可爱。他说一口标准的北平话,很好听,是我初次听到的,令我印象深刻,羡慕不已。 <我的宿舍室友王志敏> 最后我应提上一笔的,是在宿舍中与我床头相对的好友王志敏同学。他是从邻近安国县来的,很诚恳、好学,身材矮小,少言谈,不善运动。因与我床接床、头对头,二人是无话不谈,结为至交。他的音容,至今我依然印象深刻。令我记忆最清楚的是,他写有一笔很好的毛笔字,让我十分赞佩。在当时写毛笔大楷与小字,也是我们必修必练的课程之一。 (五)母亲磨面粉供我学费的故事 在我进入定县初中读书的时候,第一年虽然免掉学费,但是许多住校的杂费、书费,以及各样冬夏季节的学校制服、童子军服等等,所费不赀,致令母亲时有捉襟见肘之感。 在这种情境之下,母亲经过日夜的思考,竟然意想天开,决定在中院内开设一个磨面粉的小工厂,以所得来补助家用与我上学的费用。 母亲意志坚决,向以行动快速著称。她说做就做,立即托人购买了一套石磨与各项筛箩等配件,并请人来家,建成了一个磨制面粉的小厂房。不久母亲又买到一头小驴儿,同时觅到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名叫小兵的,年方十六岁,住在家中帮助母亲磨面粉。 很快,这个小工厂就很顺利地开工了。母亲与全家人等都很兴奋地忙碌起来,所制成的面粉,母亲早就与父亲旧日商界的好友,谈妥购买我家的面粉。 每个周末的晚上,由我背着面粉去送货。当时,大约二十斤的面粉,就可换来一个白白的银元。那二十斤一袋的面粉放在我这个十二、三岁人的肩上,是相当重的,是故,母亲有时就跟在我的后面,替代我,抱着走一段路,让我休息一下,深怕累着了我。 在那个年代,祖国的社会里,一个中学生做这种苦工,是会害羞的,所以母亲尽量叫我在天黑之后,才去送面粉。 仅南大街上,就有不少商店,改购我们的面粉,我家制的面粉特别白,称为上等者,买户特别喜欢。因为母亲特别将孚皮较多的部分,留作自己家中食用。母亲还说比白色上等者,还要好吃哩。谁能想到七十余年后的今天,孚皮多的面粉,反成了上等品,是最富营养的好东西。 今日回想起来,母亲的智慧、毅力与苦干的精神,真可谓是女中豪杰,胜过须眉。再想到她与小兵儿,两人在磨房中将脚放在与筛子相连的小木椅上,身子左右摇摆,一滴一点的筛面粉的情景并照料可爱的小驴饮食与粪便,以及将面粉装入袋中,秤称重量的往事,怎不令我感触万千,思母情深! (六)我读定县初中的重要收获 <享受到通学生的乐趣> 学校规定全校学生必需住在学校中。若家距学校近者,则可一日三餐回家去用,称为通学生。我就是一个通学生。所以一天到晚,总是很忙迫地,在我家与学校之间,跑来跑去。 我的母亲在家中,早把备妥的食物,热热地存放在锅内,等候着儿子回来。我到家后急忙地吃过饭,放下碗筷,就又立刻返回校中。 每天如此来回三次,母亲的辛劳可想而知。但是,每次我回来时,母亲总是喜上眉梢,嘘寒问暖,微笑着看我吃饭。她那种高兴的表情,是我做通学生的一大享受。 <养成酷爱运动的性格> 由于校方在运动方面的设备特别齐全,对学生的体育成积特别重视,越发激起了我对运动的喜爱,尤以篮球一项。我是我班上的篮球队队长。还有,我也对撑杆跳高,产生了莫大的兴趣,曾跳过七尺之高。 在第一学年校内的运动大会上,我临时发现一种特技,获得了五十米钻栏冠军,得到一个很美的银质大墨盒奖品。 在这个时候我的身材,中等而稍瘦,好似仍在成长中。但身健似牛,从来没有生过病,这也是母亲最为高兴的一件事。 <数学一门成为我的最爱> 我读新民高小时,对算术一科就特别喜欢。当年母亲陪我手提一个小煤油灯一同去学校,参与韩老师为我们补习的往事,令我终生难忘。 来到初中,校方更有每学期数学总考比赛,与大榜题名的压力与感召,令我对数学一门,代数与几何,倍加努力,用功勤做习题。每次考试时都不敢掉以轻心。每学期我与诚儿哥等二、三人都是名列前茅,互争第一名。 如此就奠定了我在数学上的良好基础,对我未来攻读大学与留学的助力最大。 <培养我演说的能力> 前面曾经谈到在课堂中轮流上台演讲,是定县初中,每一位学生必需参与的一个课题。我对这一项规定亦甚感兴趣,深知它的重要性。故而曾经化费不少心血,努力以赴,并且曾获得两次全校比赛冠军,名震一时。 在演讲的技巧方面,我深深地领悟到,声调之高、低、快、慢与讲词配合的重要性。姿态要轻松与严肃并用,务必要目视全场四周,抓住全体听众之注意力,方能为功。这对我日后读书、研究、工作、报告等都有很大的助益。 还记得在学期终了之前我将代表我班去大礼堂,参加全校比赛时的紧张情境,真可谓寝食不安,天天在背诵演讲稿,并且在镜子面前,观察自己的姿态,常常引来小妹在暗中窥看时的笑声。今日回想起来,领悟到做任何一件事,都不是容易的,但是若肯苦心用功,倍加努力,总是会有回报的。 (七)初中时期的几件社会现象 <人民安居乐业,公务员待遇优厚> 在九一八事变(一九三一年)日寇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在七七事变(一九三七年)日寇再次入侵我华北之前的六年中,祖国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励精图治,不独老百姓们都能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一般公务员更是待遇优厚,工作稳定,故而国势蒸蒸日上,一片大好的愿景,展现在眼前。 当时,定县初中的教员们,平均月薪约在七十个银元左右,普通职员也都在三四十元以上。据云,马澍之校长的月薪,竟在一百二十元以上。 谈到该时的生活费用。教员们有一座优美的单人宿舍,小院内有餐厅与厨房,他们吃得很好,天天有鸡鸭鱼肉,每月伙食费仅约十元左右。 在校内入伙的同学,餐厅就在大礼堂内,他们吃得也很不错,比我家胜强百倍,伙食费则每月不到三块钱。 由这一些事实看来,可知当时国家的财政与经济,是在稳定而急速的发展中,令人兴奋乐观。这大概也是日寇急于二次入侵我国的一大原因吧! 在那个时候看到老师们,整洁漂亮的衣着与那种美好无比的享受时,令我称羡不已。在我小小的心灵中,曾经产生过一个不曾告人的愿望与目标,我要好好地努力上学读书,盼望将来能作一个初中的教员,每个月至少可有六十个银元的收入,那时,绝不能再让母亲辛苦地磨面粉了,我一定要好好地孝顺母亲,让她享受一点清福。 <物价稳定,年底结帐> 收帐与搪帐,是过去我国在农历年前一个特别而有趣的现象。在我们大家都兴高彩烈准备过新年的时候,夜间在大街小巷内,却可看到许多店员,一手提灯一手拿帐薄,奔走到各家各户,收取一年来购物总结所应该付清的余款。 在这个时候,有许多比较贫困或计划欠周的人家,没有钱偿还欠款,大人们就暂时离家躲避,而将小孩们留在家中,以父母不在家为由,逃过一难。此即称之为搪帐。依习俗,过了大年除夕,就不会再有人来讨债了。 我们家中所需的日用杂物与食品佐料等,母亲常常叫我去附近一家熟知的杂货店购买,不用带钱,而拿一个小而厚厚的折子,店员就将所买的东西与价钱,一一地记载在折子上,过一段时间,母亲就会亲自拿折子,去交付一笔钱,如此到年底时,就不会欠钱太多了。 这是当时一般人家日常生活中购物与付钱的方法。由这一件事,即可证明该时人民的生活是何等的安定,物价又是何等的稳定。 购物记帐不付利息,到年底总结,这是昔日我国农业社会,人民生活的一个真实写照,令人感念不已。 <贫富无争,主仆一家>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立国。在农家,当然訧有地主与工人之分,或贫富与主仆之别。但是主与仆者,贫与富者,却能互尊互敬,和睦相处,少有卑视与妒忌的情节。人人都以无怨无悔,安身乐命的态度过日子,这是我国一个极为难能而可贵的现象。 这个印象与感触,是我观察二姑奶奶家的事物而获得的。他家务农,比较富有,雇有一对夫妇为一切农耕事务之总管,住在沈家后面,靠近骡马棚附近的一排房中,其间存有各种农作具。 这一对夫妇有一个与我年龄相当的儿子,正在读小学。这位总管,每到播种或收割的时候,就要雇用很多小工,到田间工作,是十分辛苦与忙碌的。有问题时,他会到沈家的四合院来,与我的沈家叔伯们接洽商谈,一切都会顺利解决。这位总管不独身强力壮,办事亦精明能干。 在秋收之后与年节时,他们一家三口,经常被请到家中来,与沈家一同聚餐庆祝之,年年如是,很像一家人。 那一次母亲小妹与我三人去唐城,为父亲扫墓上坟时,就是这位总管伯伯,为我们赶车去的。他是一个很诚实、善良的大好人。一路上他与我们有说有笑,告诉我们许多农耕与田间的故事。的确他是一个过着十分愉快生活的人。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