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随身智囊 生活美学

第102章 著书很无聊?

生活美学 黃永武 1347 2023-02-05
有位作家吐露真心话,他对我说:以要进书店逛一圈,你就觉得写书真没意思,简直无聊! 的确,一进今天的书店,满壁满眼的书,叠着趴着,很像争食市场大饼的万千蚂蚁雄兵,红头黑牙,包装得色彩惊人。群蚁在那里争地盘、摆姿势、赛狠劲,你横我竖,我起你落,只觉乌鸦鸦地相互挤压,喘不过那口气,过不了几天,又全被新来的一批蚂蚁给收拾掉了。作家自以为辛劳笔耕了几年的成品,转瞬踪影全失,尸骨无存,所以许多作家怕去书店,一去那里,一种被忽略的感觉比被异议更令人丧气,就充满着挫折感。 这位作家又坦率地说:如果真是优胜劣败,倒也让作家们服气,无奈这包装促销的时代,全赖广告论英雄,一本书在市场上的存活率,要素不在优劣之分,不在艺术品商品之分,不在独创模仿之分,要素在促销,于是传播媒体的运用,商业噱头的安排,浅俗文笔的讨喜,乃至海峡彼岸鼓掌队的调派,比作品内涵重要百十倍,不促销,就报销。从前出一本书,总得要有点才学见解,现在是人人能出,阿猫阿狗轮流出,唉,民主票选的时代,果真是庸人出头、人人轮流的时代吗?

我就劝慰他说:商业风潮逼成如此,也是挺无奈的。记得隐地先生曾分析书店是被昂贵的房租逼着,每本书陈列所占的位置比例,如果利润不能超过房租,如何展售得下去呢?至于民主时代的平凡风尚中,没有英雄,没有大师,只有消费的读者群才是一时之间的裁判,所以书只问销不销,难问好不好了。 作家朋友走后,我不想让消沉的气氛影响我,还是多想些古今中外的名言作为支撑,作为砥砺: 首先想到明人陈龙正的话:今人轻于著书,只是念从立名起,不从天下后世起。著书者的念头若能从天下后世起,不从眼前的名利起,就不甘心雌伏于通俗读物,就该鼓翼奋飞,向传世之作迈进。像程伊川写了一本《中庸解》,一定有些精微的见解,晚年自觉不满意,就烧掉底稿,他就是从天下后世的眼光来决定要不要出版。法人莫里克也说:只有不再热衷于自己的名利时,才开始成为作家。值得引为警惕。

其次想到明末陈子龙所说:笔舌日轻,世亦积轻文人,良由自取焉耳。作者若下笔轻率,正促成世人更轻视作家。作者若放低流品,取悦读者,愈想成为读者轻易驾驭的奴仆,作品也沉沦得愈卑下。孙江有诗道:骨傲怕随齐首唱,价高休作及时妆,不追赶潮流,不媚时媚俗,不齐声唱通俗的调子,才是真作家。 还有清人秦笃辉所说:著书之道在于忠,不忠则剽剥欺谩之弊作。作家不该什么时髦就写什么,什么好销就写什么,作家应该忠于自己,自己能贡献什么才写什么,作家就是为献出一生而存在的。写作是尽忠的事业,不是赚钱的行业。托尔斯泰也说过:将写作当成谋生手段,是可怕的错误,当成钩钱的手段,当然更下策。 最后我又想到清人范当世所说:著书不求近知,于一世二世之毁誉爱憎,不稍措意。有大志的作家,着眼于万世千秋,所以构思深而精,尽可选艰难的路去走,从历史的角度衡量自己的位置。西人开普勒说:上帝等了六千年才被人看到,一部作品至少要等上一百年才会有人欣赏。这与中国人著书藏诸名山,以五百岁为旦暮的说法相同,多想想这些高大的襟抱,眼界自然宽远,一时书店橱柜间的争丘徙穴、黑胜白负,都不足以动摇作家的心志了。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