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随身智囊 生活美学

第47章 桃源何处寻

生活美学 黃永武 1193 2023-02-05
陶渊明写桃花源中,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转入山石的背后,豁然开朗,就有良田美池,居民都是避秦而来的贤者,后代就不知今世何世了!只可惜发现桃花源的渔夫,一走出桃花源后就迷路,自此以后,世人都在寻找桃花源,然而春来偏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桃花源,是一个村庄?还是幻境、寓言?是在人世,还是仙境、梦境?许多人一直在寻找,有人考证鼎州的桃花观,就是武陵溪。有人考证桃源县南二十里的秦人洞,就是桃花源。有人说仇池万山中,有泉水九十九,乃是避世的桃源;近年听说是从户口的实地踏勘,已找出了桃花源故址在四川省东部酉阳苗族自治县的大酉洞。但这些寻找考证,对安慰心灵实在起不了丝毫作用。 桃花源可以是地理上的某个位置,但更重要的是那地方没有政治迫害,没有族群倾轧,也没有效忠问题,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连是哪个朝代都不必搞清楚,当然是夺权打斗的尘嚣所不及的好地方。没有污染,没有战尘,所以总爱把它想像在山川盘回的隈隩之区,是踪迹难寻的福地洞天。

其实桃花源也可以是心灵上的一个避风港,尘嚣不及的武陵溪难找,但尘嚣不及的内心一角却是自我可以建筑的。只知父子夫妇的熙熙相乐,放下对于当代的戚戚忧虑,就像渔夫只知道红鱼绿酒对妻孥怡然自乐就好,何必一定要再寻衣冠异于当代的桃花源?把关心的事务转移到山水花鸟上,疏远一些与世情的关联,不就实现了不关心处即深山么?凡事只求适性,不违反本性,那么种豆种瓜,都是事业。但求心灵的适意,适意即千秋,比追寻外境的桃花源容易多了! 桃花源更可以是艺事上的一个境界,画家的山水花鸟都是他的桃花源,音乐家的回旋节拍也都是他的桃花源,人不能无所爱好,各就他性情所近,好书法、好剑术、好骑马、好赏鸟、好爬山、好球赛、好弈棋、乃至好饮食、好坐蒲团每一种爱好,能成癖成痴,心有所寄,就有所安。就像我说诗是我心灵的故乡,爱好诗歌也可以成为与世相隔的仙乡乐地,迥与世隔皆仙居,所以每一种令人着迷而成痴成癖的艺事,都可能因远隔俗务而成为桃花源的。

桃花源虽可看作具体地理上的、抽象心灵上的、适性的艺事上的,但相同不变的道理,乃是桃花源必赖自己去寻找开拓,就像快乐必须自己去寻找开拓,别人建议给你的快乐,未必能消受,有时适得其反。譬如静坐修佛吧,必须自己肯换一副肺肠,甘心以一静去照万动,方能于无味中求出趣味,于无情中寻出有情,深深体味出蒲团坐稳亦英雄的深旨,才能把静坐当做他的桃花源。一般好事好动的人,个个乐于尘网应酬,不知疲累,硬要他处于静境就多悲伤,哪能在静坐中领悟桃花源? 再则桃花源极少是现成预设在烟云某处的,结庐人境,免不得车马喧呼,但只要自己真有心,不妨一树一树自己种桃花,但种桃花千百树,何须更说武陵源,与其寻找武陵溪,不如自己去栽培、去开发、去创造一个合于你自己的桃花源!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