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随身智囊 生活美学

第38章 诗是学问深邃的藏书库

生活美学 黃永武 1208 2023-02-05
中年时期看诗,诗是书库,知识的宝库,诗里可以拈出处世哲学,也可以拈出民族学、语言学、史地学,当然更有美学、声韵学大部头诗的总集本身,活像一座图书馆,可供各种学术角度去研究。诗本身是艺术品,众多的诗就成为艺术史的最佳资料,到了中年,才觉得诗不仅可供你创作,成为诗人,更可以供你研究,成为诗评家。 要做一位诗人,只要热情于创作,一头栽进诗里,终日覃思冥想,甚至闲逛冶游,或歌或哭,全凭直观,一心忠于生活,抓出敏感的巧思,就能创作,这工作颇适合年轻的心灵。 要做一位诗评家,则必须头脑清晰,目光犀利,冷静客观,统观全局,不但要忠于作品,更要有洞烛作品幽冥的理解力。诗的批评鉴赏被推许为诗的二度创造,这二度创造的天地有着多方面诠释的可能性,内涵极为广大,全看诗评家本身的素养智慧如何,依凭积学的能耐甚大,所以这工作颇适合中年后的学者。

随着年齿的长大,工作的专业,阅历的广深,诗成了每天亲近的伙伴。读自己的诗,也读别人的诗,改自己的诗,也改别人的诗,分析自己的诗,也分析古人的诗,眼界渐大,思索也渐深。 读罢唐诗,也读宋诗,发现一代有一代的诗。唐诗虽冲融浑灏,壮丽可喜;但宋诗亦议论纵横,深刻而老成。即使元代诗轻利娴婉,还是十分醇美的;明代诗灵性复苏,常能自吐英华;清代诗更是典雅闳深,学力深厚。再上溯汉魏诗的朴茂秀朗,气韵高迈,六朝诗的流丽秾艳,雕饰工整,每一代的诗都有诗评家剖析不尽的妙处,也有诗人借镜不尽的典范。年少时爱雕饰,年长后爱疏淡,阅历少时喜写情性,阅历多时喜析事理。志气新锐的多欣赏其才思,学问老成的多欣赏其格律,就像朝阳暮霞,春兰寒梅,各有不同的美境,不同的乐趣。

如果说做诗人是翻筋斗的孙悟空,那么做诗评家就得是如来佛掌,别有乐趣。因为诗人可以想到什么写什么,有的从天外飞来的妙句,有的暗用前人的典故,出人意外,任情采撷。但诗评家就必须在知识方面超出诗人甚多,才能把诗意一一掌握,对于胸罗万卷的大诗人,诗评家的难度当然就更高。 做诗评家不但需要自己的文学理论体系,更需要具备史地、语言、版本、社会思潮等各方面的学问,一般来说,诗人自身大抵缺乏这些能力。诗人往往并不擅长于说明其想像经验。所以西人麦考莱曾说:优秀诗人也即是不合格的批评家,这一点,事实上可以说是个普遍规律。当然,反过来也一样,诗评家也常常成为不合格的诗人,两者需要具备的条件是不一样的,能兼备两种长处的更是凤毛麟角。

所以做诗评家即使不比做诗人难,但也决不比诗人矮一截。我记得夏洪基在《读书筏》中就认为注诗比写诗更难,诗人随手写到哪里,诗评家就要知晓到哪里,悟性要强,学力要深,若非博学精思,如何能以我仰合古人呢?并且必须做到己见不立的客观,人相不留的公正,虚其心的不武断,沉其思的深入冷静,做一个像样的诗评家,自有其难能可贵的地方。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