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随身智囊 生活美学

第7章 古今一样中秋月

生活美学 黃永武 1531 2023-02-05
中秋赏月风俗的形成,和唐明皇的关系密切。那时的大学士苏颋和李乂,是文官的首脑,每当八月十五夜晚,他们在宫中召开玩月大会,叫做文酒之宴,也许是太热闹太精采了,后来竟有唐明皇游月宫的传说。 不过唐代还没有中秋节这个名称,因为唐代的类书中还不曾分出这一节令,一直到宋代初年太宗时,才正式有中秋节三字的记载,宋代的中秋节并不放假。 至于吃月饼开始于什么时候?倒是个颇费思量的问题。唐人在中秋时吃玩月羹,宋代周密的《武林旧事》卷六中,虽列有月饼,却不是专在中秋节庆时吃的。一直到南宋亡国时,吴自牧写的《梦粱录》里,依旧只描写热闹的中秋节,而没有吃月饼的记载,可见宋朝人过节时是不吃月饼的。 家喻户晓八月十五杀鞑子的传说,在月饼馅里夹了这七字传单,野史谓发生于元代末年,至正二十六年夏(一三六六年),到了中秋,果然有数省同时起事等等,正史中只有<刘基列传>提及:常遇春就义,于八月十五日吃月饼为号,劫牢反狱,杀元管带,揭竿反元。所以客家传说认为月饼是刘伯温发明的了。

野史传说是否有据?一三六六年八月,正是明太祖命徐达常遇春率兵二十万开始东征北伐的日子,二年后的八月三日攻入元朝的大都,元才灭亡。我想从诗歌中去求旁证,证明月饼开始于元末,我翻阅了不少元代人的诗集,中秋节的诗不少,并没人提及月饼,尤其如萨都刺、顾瑛等的中秋节诗,写了许多食品,都没有月饼,可见元代人未必吃月饼。到了明朝,刘若愚的《酌中志略》、冯应京的《月令广义》、田汝成的《熙朝乐事》,都记着吃月饼的风俗,十分普遍。那么月饼或许真是开始于元末明初,野史传说的故事在年代上是相符的。 较新的资料,是丁福保《年谱》说,他读到一本元人徐大焯写的《烬余录》,是正史所阙略的可信资料,其中载元兵杀戮苏州人的惨状很详细,尤其是将汉人二十家编为一甲,而以一个鞑子出任甲主,不但这二十家的衣服饮食归他享受,连童男少女也随他淫虐,甚至花烛之夕的新娘,先由甲主踞之,凡一人有抗拒的心,就杀全家,一家有抗拒的心,就屠一巷,如此淫威延续了几十年,自然家家恨之入骨。所以丁福保说:昔闻古老相传,谓元人甲主残暴万状,苏省人民约于五月五日午时,同时合二十家之力,杀一甲主云云,今阅《烬余录》,益信此说之不诬也。

各地一齐发动,二十家杀一个鞑子,又有何难?这故事大快人心,所以代代相传,看来像首先发动于苏州,而且是端午节,与传说不尽吻合。 在今天,中秋节仍是一个令人发思古幽情的日子。战争杀戮已经远离,月满中秋夜,人人惜最明,喝喝茶,赏赏月,让我们知道世界上还是有许多不需要你争我夺的东西,譬如山涧的流泉,譬如长李的明月,都是人人可以饱赏而不相排斥的。这一夜,推开了名利,恬静下心境,徘徊在桂花清露间,欣赏这清晖皓魄,面对这片毫无实利纷争的纯美,眼前才有一片光明,心头才有一片天机,这对现代都市生活的排挤忿争而言,会产生一种澄净的作用。 再则吃月饼、赏明月,饼在手,月在天,饼象征着月,月投影于饼,也给人一种天人一体的快感。而且你我都凝视着月,团圆最好,分散的也可以千里共著婵娟,故人心似中秋月,在可爱的清光中你想着我,我想着你,你我原来共浴着上苍的月色,面临着休戚一体的命运!月是去年月,不复去年友,人生如风花,聚散良不偶!匆匆的人世,匆匆的花月,真是明月易低人易散,谁没有长长的相思需要安慰呢?在赏月的片刻,总会反省起人我的隔阂与冷漠,这对现代人刻板寡情的都市生活,也有抚慰的作用。

中秋,中秋,今夜纵使你有逼身的万道狂澜,也暂且静一静,且来欣赏这古今如一的月色吧!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