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随身智囊 爱庐小品

第188章 掉书袋

爱庐小品 黃永武 991 2023-02-05
读诗或文章,爱读才人写的诗文,不爱读学人写的诗文,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学人的诗文中喜欢掉书袋,所谓贩卖饾饤,卖弄学问,固然令人生厌;而生吞活剥,不加消化,引文满纸,更是乏味。 然而掉书袋也不是一无好处,我担心掉书袋三字会变成作家们不读书的借口,所以想说一说它的长处。 反对在文章中掉书袋的人,大体上是羡慕苏东坡的文理自然,如行云流水。可是文字的本义,就是雕饰璨丽,和自然质朴是相对的。苏东坡的诗文,也并非全是行云流水,照样有事典赡给,如数家珍的,讲究典故出处,不能不掉书袋。清人只取他清快透脱的一面来宣扬,所谓行云流水,结果反流于猥浅俚滑,无法欣赏苏诗中另有超拔典重的一面。 反对掉书袋的人,大抵认为引经据典,读起来不顺溜,且使文章的可读性降低。其实可读性并不是检视作品唯一的标准,白居易的诗甜软媚弱,妇孺皆晓,韩愈的诗,艰奥硬札,常有饾辏之巧,但是谁能说韩诗不如白诗呢?白话直说地道性灵,是一种美,博赡精巧地用典册,也是一种美,由于文章的需要不同,人的性情气质不同,不能一概而论的。不是有众之所趋,必无真赏的话吗?所谓可读性不一定全是好消息。

反对掉书袋的人,讨厌拾人牙慧,大炒冷饭,主张以眼前景、口头语为主,不必广征博引。可是有许多说法,古人早有,古人已有的不引用,再写一遍说是自道己意,不免有剽袭的嫌疑。这种任他雷同,而把前人的智慧抹杀或没入,也不见得是对知识版权的尊重。所以引用出处,掉掉书袋,除了表现学养渊博外,也是一种写作的道德。 掉书袋虽有这些好处,但行文时还是要尽可能避免。学术论文中打许多注脚,那种标准规格,很像学生作业报告。又如果一大段一大段地引用书册,更表示读书作文,还无法进入取精用宏的化境。诗文创作更不同于学术研究,如果诗文中多掉书袋,表示依仗现成的多,而从自己胸臆中流出的就少。写作固然要靠多读书,但读书思考,要储之以平日,不能取之于临时,所谓闲时不用心,忙时不应手,到了要写作时,临场去翻检书册,寻求援助,东凑西引,求工求富,一定掉了满纸的书袋。写出来的文章,缺少独至的思想,缺少兴到的灵趣,这可能是书册学问的累赘害了他!临到写作时,心要尽量求其空远浩荡,超脱活泼,这样才能清新俊逸,不落入前人的糟粕里去。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