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随身智囊 爱庐小品

第163章 良医不传医方

爱庐小品 黃永武 1262 2023-02-05
一位大文豪向文艺青年发出劝告:不必聆听作家们谈论有关如何写作的事!乍听之下,未必同意,再仔细想想,实在是至理名言。 就像名医们都不流传他的医方,哪位名医出版过他的医方纪录呢?中国的神医扁鹊,只传说有谈医理的书,并不留医方。神医华佗,遇害前传说写过一本可以活人的书,被人烧掉,教人顿足惋惜,是否乃秘要的医方,无从确认。医方不流传也罢,不是怕人不信,实在是怕人太信。 直到今天,医生仍不喜欢病人带走药方,自去配药,即使药品上明列成分与所适用的病症,仍嘱咐一句:依医师指示使用,因为医方药品固然可以救人,医方药品也可以杀人。医方不准广为流传,不是嫌医方不善,而是忧用医方的人不善。药方是死的,各种病状深浅是活的,墨守死方不能尽医天下的病,用死方治活病,遇病的变化迸发不能活用医方,都将有杀人救人的不同结果,所以治疗有时比生病更为可怕!

名医的医方如果大流传,庸医密医都奉为玉律去照样施诊,以为只要看秘要古方三年,天下就没有病不可治了!不是嫌他们不能,而是嫌他们太能了!殊不知世上有许多病,几乎是古今无一张成方可用的,结果庸医去救人常变成了杀人!作家谈写作的门径,不是一样吗? 近年来,鼓励成功的书风行一时,于是稍有点成就的人,无论何行何业,都被标榜出来做示范,听他们现身说法,有的卖过水果,有的住过防空洞,有的从孤儿院出走,有的奋斗的历程五花八门,仿佛成功的人,都是满身瘢痕,从困苦中打拼出来,对尚未成功过的青少年而言,种种瘢痕,都增添了想像中成功的甜蜜感。然而这些成功,都花了二十年三十年的时间,列举出来作为青少年的借镜,当然有见贤思齐的励志作用,但这些示范,都不是可以被模仿作第二遍,你也去卖水果,住防空洞,从孤儿院出走,并不能因此而成功,所有的示范,只能效法其精神,而这精神只是表现恒常人性的原则,而不是存有任何成功的门径。一个人成功的因缘千头万绪,再加上不同的时空因素,绝不是一篇访问记所能概括,过分简单化,恐怕会将人误导。这么说,作家谈写作的门径,又岂不是一样?

写作即使有其规矩门径,重要的仍在性识与灵气,缺乏神明变化的性识灵气,规矩门径都变成了死法。这使我想起了八股文,八股原本是文章结构中最严整工致的,自从成为庸俗的众手可以依循的时套,作文变成了填写,再神奇也化为腐臭了!八股文可说是写作门径的一个例子。 因此,如何去谈写作的门径,都未必不误人,像海明威说他是站着写作,坐着修改,又说作家要有个快乐的童年等等,都不是必然的,只与他个人生活的习性有关,而与怎样写出好作品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废话!至于那些等而下之的人,大谈写作的蹊径,像写作方法、学诗大纲之类,如果不去亲历诸身,任何蹊径,只是死法;如果勤着去亲历诸身,这些过于简单化的蹊径,便全无用处。我欣赏德山和尚的话:从门入者非家珍!修佛并无一定的法门,谈写作一味想学哪位作家的门径,都是笨汉!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