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随身智囊 古典今看:从孔明到潘金莲

第8章 《蛇郎君》与《虎姑婆》对女性的性教诲

在台湾民间故事里,《蛇郎君》与《虎姑婆》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笔者小时候不仅听大人讲述过这些故事,也看过根据故事改编而成的电影,所以印象非常深刻。 台湾虽然多蛇,但在笔者看过的电影中,蛇郎君却做印度王子的打扮;而台湾不产老虎,《虎姑婆》的故事显然也是来自外地。事实上,根据民俗学家的考证,与《蛇郎君》及《虎姑婆》类似的故事亦流传于大陆各地;要对这些故事寻根并非笔者所长,亦非兴趣所在。在多年的涵摄与沉淀之后,它们已是本土文化的一部分,笔者主要的兴趣是想以有别于传统的角度和镜头,来丰繁这些故事的样貌,深刻这些故事的意义,在它们逐渐淡出于年轻一代的视野中时,希望能重新引起人们的兴味与关注。 这两个故事因过去均以口传为主,在细节上多有出入,笔者以下的分析根据的是施翠峰先生的《台湾民证探源》一书。在施先生的分类里,《蛇郎君》属于道德谭,是个强调道德、孝顺、报应等综合性道德意义的民谭;而《虎姑婆》则属于机智谭,是在治安不良的古代,父母作为管束子女的最好教材,但故事中最有趣的是阿金的机智。从传统的观点来看,这种说法大抵是不差的,本文不拟重复这些说辞,而想提出完全不同的看法。

《蛇郎君》里的父亲与女儿 《蛇郎君》故事大意如下:李远月有两个女儿,特别喜爱花,李远月买不起,只好到有钱人家的花园里去偷摘。某夜,李远月又去偷摘花时,被花园里的一个年轻人撞见。李远月跪在地上请求年轻人原谅,但对方似乎不肯放过他,李远月为了赔偿并求原谅,提出愿把一个女儿嫁给你的条件。年轻人认为是好主意,说好一个月后前往李家迎亲。李远月回家后,就后悔自己的卤莽,但不得不把经过告诉两个女儿,大女儿为了感谢父亲的疼爱,毅然答应要嫁给那个陌生的年轻人,替父亲解围。 一个月后,年轻人果然由数人陪同前来娶亲,大女儿看新郎相貌并不难看,心里暗自高兴。当晚,一行人留下来,挤在一个小房间里过夜,年轻人特别要李远月准备几根竹竿。半夜里,李远月好奇地往门缝里偷窥,赫然发现新郎已变成一条大蛇睡在床上,其他人则变成小蛇盘在竹竿上。又惊又愁的李远月翌晨即将昨夜目睹的情形告诉大女儿。想要毁婚。但大女儿认为这是命运的安排,也担心拒绝所可能带来的后果,还是决定嫁给蛇郎君。

李远月不放心,陪着女儿到新郎家。在发现蛇郎君的家是豪华的大宅邸,他备受款待,且女婿送他很多礼物后,他就满心欢喜地回家了。二女儿从父亲口中知道姊姊竟能嫁到有钱人家后,内心羡慕不已。几天后,她说她想会姊姊,而来到邻村的蛇郎君家。蛇郎君刚好不在,在吃饭时,妹妹偷偷在酒里下毒,把姊姊毒死了,将尸体埋在屋后,然后自己扮成姊姊。蛇郎君回来后,虽然觉得新娘有点不一样,但却被妹妹巧言蒙混过,于是妹妹就取代姊姊,成为蛇郎君的妻子。 姊姊死后变成一只麻雀,在妹妹面前唱出她谋杀亲姊姊的歌曲,妹妹怒而杀死麻雀,埋在井边。井边长出竹子,妨碍妹妹到井边汲水;妹妹又将竹子砍了,作成竹椅,但当她一坐上去,竹椅便翻倒,妹妹遂怒而将竹椅放到火灶里烧成灰。邻居的太太前来讨些灶灰,在灶灰里发现一块年糕,她偷偷将年糕带回家,放到被窝里,想留给儿子吃。当儿子回来,老太太掀开被窝,却发现年糕已变成一个女婴,于是老太太将女婴抚养长大。

十几年后,女婴已长成一位美丽的少女,她因机智地回答蛇郎君问老太太的问题,而得以和蛇郎君见面。两人相见,蛇郎君发现少女很像他以前的妻子,少女这时才将一切经过告诉蛇郎君,说:我才真的是你的妻子。蛇郎君此时才如大梦初醒,带妻子回家。妹妹看到姊姊突然归来,晓得自己的罪恶已暴露,惭愧地仰药自杀。从此以后,蛇郎君夫妇又过着幸福而愉快的日子。 孝顺的女儿何以饱受折磨? 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物老成精,幻化成人的神话或童话故事。在由蛇变人的故事中,我们最容易联想到的是《白蛇传》,但若拿《白蛇传》来和《蛇郎君》相较,我们立刻会发现,《蛇郎君》的故事不仅简单,而且缺乏一个好故事应有的内在逻辑。譬如偷摘花这种小罪为什么需以嫁女儿这么大的代价来抵偿?富有的年轻人为什么不分青红皂白地就接受了?姊姊在父亲告诉她对方是蛇后,她为什么一点也不担心?甚至连一丝想查证的好奇都没有?死后复生的姊姊就住在蛇郎君家的隔壁,为什么需等到再长成一个美丽的少女后,才能和蛇郎君相见?而李远月这个爸爸为什么对两个女儿的下落都一直不闻不问?

关于这些为什么,我们当然可以说,《蛇郎君》只是一个拙朴的民间故事而已,不像《白蛇传》先后经过很多文人的润饰,所以难免会有思虑不周的地方。但这也使它所欲传达的诚实、孝顺、报应等教诲缺乏内在逻辑性,也因此而使得笔者觉得,《蛇郎君》这个故事本来想要传达的恐怕并非上述那些符合儒家与佛家思想的教诲,而是另外的东西。 故事里的大女儿,基于对父亲的一片孝心,而嫁给了蛇郎君,结果却饱受劫难(虽然最后又和蛇郎君团圆,过着幸福而愉快的日子,但那已是十几年后的事)。如果这是一个强调孝顺的故事,为什么要给一个孝顺的女儿这样的打击和折磨?笔者认为,《蛇郎君》其实另有一个重要而为人所忽略的意涵:那就是性的教诲。当父亲后悔,不想让女儿和一个本质是蛇的男人结婚时,大女儿仍坚毅地要随对方而去,孝顺的美名之下似乎隐藏了难以言说的性动机。从精神分析的观点来看,蛇是阳具的象征,是让一个少女感到好奇、焦虑、恐惧、迷惑与满足的复杂对象,但故事里的大女儿,对蛇却没有任何的焦虑、恐惧与迷惑,反倒让人觉得她是相当满足的。男性沙文主义的社会必须挫折女性的这种反应,所以编故事者在彰显大女儿的孝心时,又不自觉而巧妙地安排出对这种女人的打击和折磨。

这个跳跃式的结论也许令人惊讶,但因《蛇郎君》故事本身的拙朴,下面我想以两个相类似的故事和《蛇郎君》做个比较,并填补上述结论的空白不明之处。 希腊神话里的赛琪与蛇 《蛇郎君》让笔者联想到如下的一则希腊神话: 赛琪(Psyche)是一位美丽的公主,但一直无法找到能与之匹配的理想夫婿。她的父亲(国王)去请教太阳神阿波罗,阿波罗告诉他,赛琪必须穿着丧服,独自到山顶等候,到时就会有一只长着翅膀的蛇来带她走,娶她为妻。悲哀的父亲遵从阿波罗的指示,让赛琪独自在山顶等候终夜。赛琪在暗夜中睡着了,但醒来后却发现置身在一座美丽的宫殿中,而自己就是这个皇宫的皇后。每天晚上,在黑暗中,她那看不见身貌的丈夫就会来到她身边,和她温柔地作爱。他说如果她信任他,就不要想看他的容貌。但赛琪的姊妹一口咬定她丈夫就是那蛇魔,最后,他们说服了赛琪,而在某夜,当丈夫睡着后,赛琪拿一盏灯去照他,她意外发现,丈夫竟然是一个非常俊秀的美男子,也就是爱洛斯(Eros)。但灯光惊醒了爱洛斯,他仓惶溜走,从此失去踪影。后悔万分的赛琪,为了寻回丈夫,经过种种劫难,容貌变得老丑,被困在一个古堡里长睡不醒。此时,获悉消息的爱洛斯才再度出现,用他的箭尖触醒了赛琪,赛琪也恢复了原来的美貌,从此两人永远不再分离,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Psyche是心灵的意思,也是心理学(Psychology)和精神医学(Psychiatry)的字源,而Eros是爱欲的意思,是肉欲主义(eroticism)的字源。这个希腊神话有很丰富的意涵,我们只谈它跟《蛇郎君》相关的部分。赛琪忍不住用怀疑之光去探照黑暗中睡着的丈夫,想了解他是不是传言中的蛇魔,这是人类心灵(psyche)应有的反应,但《蛇郎君》里的大女儿却看不出有这种反应的任何蛛丝马迹,不过也许正因她缺乏这种焦虑与恐惧的反应,所以她受到了比赛琪更严厉的打击与折磨,要经过十几年的漫长岁月才能再和她的夫君重逢。 《美女与野兽》中的父亲与女儿 《蛇郎君》故事的开头,也让笔者想起《美女与野兽》这个西洋的童话故事:

一个父亲有四个女儿,最小的女儿最美也最无私,是父亲最钟爱的。当父亲要给四个女儿礼物时,小女儿不像三个姊姊要求贵重的东西,而只希望有一朵白玫瑰。为了不让女儿失望,父亲只好到一个有魔法的古堡去偷摘白玫瑰,结果被一个人面兽身的年轻人撞见,野兽被这种偷窃惹怒,火冒三丈,要他在三个月内回来接受处罚。 父亲虽然如愿以偿地带回小女儿渴望的白玫瑰,但也透露了这个不幸消息。小女儿觉得父亲闯祸都是因自己而起,三个月后,她坚持自己到古堡接受野兽的处罚。当她到古堡后,住的却是漂亮的房间,过的也是舒适的生活。野兽爱上了小女儿,三番两次向她求婚,但她都严辞拒绝。不久,她从魔镜中看到父亲卧病在床,恳求野兽让她回去安慰父亲,并答应一个星期内一定回来。

小女儿回家后,父亲非常快慰,病也好转。但嫉恨妹妹的姊姊们一再设计挽留妹妹,使她不能如期返回古堡,最后,她梦见野兽因绝望而面临死亡,她觉得不忍,于是又毅然地回到古堡。她忘了野兽丑陋的容貌,日夜服侍他,并因野兽对她的温柔与深情,而使她也爱上了他,最后她答应嫁给他。就在这一刻,古堡充满了光芒和音乐声,野兽变成了一个英俊的王子。他告诉她,他因被女巫施法才变成野兽,需等一个美人能爱上他的美德后,魔法才可破除。于是,两人从此就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由于故事开头的极端类似,使笔者认为《蛇郎君》和《美女与野兽》必然有着某种历史的渊源。 《美女与野兽》不仅比《蛇郎君》有着更严谨的内在逻辑,也有着更明显的性教诲意涵。美女对野兽原是排斥、抗拒的,但最后却接受了,这种接受有两方面的含意:一是她不能只看一个男人丑陋的外表,而应该去认识他高贵的内在;一是她不能只依恋自己清纯的心思,而应该承认自己也有兽性的成分。

爱是高贵美丽的,而性却是丑陋如兽的,在男性沙文主义社会里,如何将一个少女调教成既有爱又能性的可欲对象,实在是煞费周章,《美女与野兽》多少反映了这样的社会对一个少女的期待。 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性教诲 如果我们把《蛇郎君》、《赛琪神话》和《美女与野兽》并排而观,可以发现它们有如下的共同人物:一个美丽的少女、一个钟爱她的父亲、一个如兽般或有着野兽嫌疑的青年、嫉恨这个美丽少女的姊妹。而其情节又有如下的共同架构:在父亲的怜惜与哀痛中,美丽的少女离开父亲,去和那如兽般的青年共同生活,但因姊妹的从中阻扰,而横生一些波折,不过最后又都能克服困难,美丽的少女和如兽的青年终于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父亲是发动整个故事的导火线。事实上,如果我们能站在父亲立场来看这些故事,将会产生更深刻的理解:父亲钟爱他的女儿,但女儿一天一天长大,他知道另一个男人必然会来夺走他心爱的女儿,他觉得不忍,但这却是他不得不强迫自己吞下的一枚苦果。于是在命运的安排下,这个男人出现了;他具有令父亲羡慕的某些条件却能力,但也有着令父亲嫌恶的野兽本质(担心他的宝贝女儿在性方面受到摧残)。

父亲此时的心情非常复杂,他犹豫不决,最后让女儿自己做决定。结果女儿选择那个年轻人而去;此时父亲失望了,但他不能说出自己的失望,他强忍泪水祝福女儿。不过心中那股受女儿背弃的愤懑还是需要一个出口,于是由依然留在自己身边的其他女儿出面,去阻扰、破坏那对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的生活。但最后父亲对女儿永远的爱战胜了他暂时的愤懑,他自动退隐,让女儿和她的丈夫去追求他们独立而圆满的生活。 从这个观点来看,我们可以说,《蛇郎君》像《赛琪神话》和《美女与野兽》一样,其背后的深意乃是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性教诲。在这些故事里,母亲都被有意或无意地抹煞了,李远月只能向女儿暗示,那个来娶她的年轻人,在深夜的床上会变成一条蛇,但女儿对父亲所透露的此一生命真相,却没有丝毫焦虑与恐惧之意,她毅然地要随那如兽的年轻人而去。父亲不知道女儿的这个决定到底是孝顺他?还是爱那条蛇?他嫉妒那条蛇,因此当嫉妒姊姊的妹妹去破坏她轻易得到的幸福时,父亲对此一直不闻不问。他的心里似乎在说:即使这是人生必经之路,但妳也不必这么决绝地离开父亲,投向另一个男人的怀抱。在妳得到真正的幸福前,你们必须接受一些考验和折磨。 《蛇郎君》和《美女与野兽》有同样的开头与类似的结局,但过程却差异甚大,其间的分野似乎在于父亲和未来的丈夫在女儿心中的份量,以及女儿对做为性象征之野兽的态度问题。一个少女应该让父亲知道,他对父亲不只孝顺,还有依恋。而她对性不只期待,还有戒惧,这样才是父亲心中的好女儿。 《虎姑婆》里的母亲与女儿 《虎姑婆》故事的大意如下:一位母亲和两个女儿住在山间的独屋里,有一天,母亲因有事必须回娘家,便吩咐两个女儿好好看家:无论什么人来敲门,都不要开门。当晚,两姊妹提早关门,上床睡觉。不久,姊姊阿金听见敲门声,就把妹妹阿玉摇醒,两人害怕得抱成一团,不知如何是好。 外面敲门的声音说:妈妈回来了,快起来开门呀!阿金和阿玉走到门边说:妳不是我们的妈妈,妈妈不会这么早回来。门外的声音说:因为我怕妳们寂寞,特地提早赶回来的。两姊妹信以为真地开了门,但进来的却是一个满脸皱纹的白发老太婆,她对惊慌的姊妹说:不要怕,我是你们的姑婆,住在后面一座山里,很久没来啦,今天路过这里,特地来看妳们的。 两姊妹这时才转忧为喜,阿玉更是高兴,缠着姑婆说东说西的。睡觉的时候,阿玉吵着要和姑婆睡,阿金只好自己睡在另一张床上。半夜里,阿金醒来,听到阿玉的床上传来吃东西的声音,诧异地问:姑婆,妳在吃什么?姑婆说她在吃生姜,要阿金快点睡。阿金越想越奇怪,固执地也要吃吃看,姑婆只好扔一只到阿金床上。阿金拾起来一看,发现那是妹妹的手指,她马上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于是想借上厕所逃走。 姑婆这时露出虎精的本性,说阿金是它明天的早餐,别想逃。阿金说服姑婆用绳子捆住她的脚,她到厕所就将绳子捆到水缸上,自己则爬到屋外的一棵大树上躲起来。虎姑婆在晓得自己上当后,奔到外面寻找,发现阿金躲在树上,就用牙齿猛啃树干,想推倒大树。此时阿金又心生一计,说她愿意自己下来,但有一个最后的要求,请虎姑婆能煮一锅油,因她想将鸟巢里的鸟炸来吃,吃个饱就会下来让虎姑婆吃掉。虎姑婆答应她的要求,将煮滚的一锅油用绳子吊到树上给阿金。不久,阿金在树上说她要跳下来了,请虎姑婆张开嘴巴。当虎姑婆张开那血盆般的虎口时,阿金赶快将滚烫的热油从树上倒进虎姑婆的嘴里,虎姑婆惨叫一声,就被那锅热油烫死了。 一个能幻化成人形的虎精,要吃人似乎不必这么麻烦,这个故事确实有彰显阿金临危不乱、机智应变的用意。但如果我们考虑到整个问题的关键是出在两姊妹违背了母亲的再三叮咛,而开了那千万不能开的门时,我们就会发现它的另一个意涵。 从精神分析的观点来看,房间是女性性器的象征,而门则是处女膜或阴道入口的象征。开门纳宾成了引虎入室,妹妹被吃掉,而姊姊也饱受心理的创伤,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母亲对女儿性教诲的故事。 《小红帽》里的母亲与女儿 这个结论也许像《蛇郎君》一样令人惊讶,所以我们还是举一个西洋童话故事来和《虎姑婆》做个比较,并阐释其空白不明之处。 《虎姑婆》让笔者联想起《小红帽》的童话故事,这个故事说,从前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最受奶奶的疼爱,奶奶送她一顶红绒做的帽子,她很喜欢戴这顶帽子,所以大家都叫她小红帽。有一天,妈妈要她拿一块糕饼和一瓶酒送去给正在生病的奶奶,妈妈叮咛她:在半路上要好好的走,不要跑离大路,不要在半路迷失,或跌倒而打破了酒瓶。小红帽说:我会小心的。 奶奶住在森林里,小红帽刚走进森林,遇见了一匹狼,这只狼上前和小红帽搭讪,小红帽不知道野狼的邪恶,愉快地和它交谈,告诉它自己就要去探望生病的奶奶,恶狼心里有了盘算,它嘲笑小红帽一本正经地走路,怂恿她到森林深处去摘花,听鸟儿唱歌。于是小红帽走离了正路。 恶狼则乘机跑到奶奶住的屋门前,假装小红帽的声音咚咚敲门,在进屋后,就一声不响地吞掉卧病在床的奶奶,然后穿着她的衣服,戴上她的帽子,假装成奶奶,躺在床上。 小红帽在森林里摘了很多花后,才想起奶奶,于是赶快前往奶奶住的房子。当她抵达时,发现门是开的,走到床边,觉得躺在床上的奶奶很古怪,耳朵很长、眼睛很大、双手很粗、嘴巴好可怕,恶狼说那是为了看清妳、拥抱妳、一口吞下妳,说着就蹦出床外,把小红帽也吞吃了。 恶狼满足食欲后,舒服地躺在床上打鼾,经过屋外的猎人听到鼾声觉得奇怪,走进房内发现躺在床上的恶狼,本欲一枪打死它,但想到住在这里的老太婆可能也被它吞到肚里,就改用剪刀剪开恶狼的肚皮,于是小红帽和奶奶都从恶狼的肚子里爬出来。后来,小红帽搬来了很多大石头,填满恶狼的肚子,再将它缝起来。恶狼醒来后,想要跑掉,但石头太重了,结果就倒在地上一命呜呼。 佛洛伊德(S. Freud)和弗洛姆(E. Fromm)都曾指出,《小红帽》有性教诲的意涵,红绒做的小帽是月经的象征;不要跑离大路、不要跌倒而打破酒瓶的叮咛,是对性的危险及丧失贞操的警告。 一个母亲对女儿的性教诲 如果我们把《虎姑婆》和《小红帽》并排来看,可以发现它们有如下的共同人物:一个担心女儿的母亲、一个日渐懂事的女儿、一个危害到女儿安全的兽类(在《虎姑婆》里多了一个更小的妹妹,而《小红帽》里则多了一个更老的奶奶)。它们的情节也有如下的共同架构:日渐懂事的女儿终于必须单独面对某些事情,忧心忡忡的母亲一再叮咛她们不能如何如何,但女儿却在一狡猾野兽的欺骗下,违背了母亲的教诲,结果惹祸上身,虽然最后都能化险为夷,但却使他人受到池鱼之殃(妹妹及奶奶),而自己的心里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阿金母亲的叮咛:无论任何人来敲门,都不要开门,跟小红帽母亲的叮咛:不要跑离大路,不要跌倒而打破酒瓶,其实是一样的,那就是不要丧失贞操(酒瓶亦是女性性器的象征)。性在这两个故事里,都被形容如同野兽吃人般的行为。 当然,《小红帽》里的恶狼,很明显的是试图夺去女性贞操之恶男人的象征,但《虎姑婆》里的恶姑婆却是女性,她怎么会是女性丧失贞操的罪魁?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得不触及这两个故事更深刻、也更隐晦的另一个意涵。 在《小红帽》里,小红帽将石头填进恶狼的肚子里,使恶狼重得跌倒致死。她为什么要采取这种奇怪而复杂的报复手段呢?肚子里装石头是不孕的象征(不孕的妇女亦被称为石女),这个故事也有嘲弄男性缺乏女性所具有的生育能力的意思。如果我们能将虎姑婆视为虎与姑婆的浓缩象征,那么就会发现,虎代表的是吃人野兽,而姑婆亦恰是不孕的象征(在台湾话里,姑婆是老处女的意思)。野狼和虎姑婆都是不能生育的,都和含苞待放、具有生育能力的少女敌对,但最后也都受到谴责,因此,这两个故事有强调女性生育之荣耀的意涵。 我们可以进一步说,在《虎姑婆》和《小红帽》里,一个母亲对女儿的性教诲是:她提醒女儿性的危险,警告她不可随便丧失贞操,但这种提醒也不能矫枉过正,因为,生育能力毕竟是女性值得骄傲的特点,而它唯有透过性始能完成。如何避开危险的性而又保有生育的荣耀,是一个母亲对女儿的衷心期待。 多一种诠释,多一分生命力 也许有人会问:《蛇郎君》和《虎姑婆》只是讲给小孩子听的民间故事,即使有你所说这么深奥的性教诲,也是小孩子无法理解的,甚至是大人意料之外的,它们显然不是这些故事的用意。那么纵然你舌粲莲花,讲得天花乱坠,也是牛头不对马嘴,毫无意义。 这牵涉到神话和童话故事的起源与用意问题。我们常以为,故事是为了教化人心才编出来的,而忽略了在故事形成过程中,更深层的心理动因。举个例子来讲,为了教孝,所以有人选编了二十四孝的故事,但我们若分析这些故事,就会发现其中有三分之一说的其实是满足口欲的问题,譬如<卧冰求鲤><孟宗哭笋><怀橘遗亲><乳姑不怠>等。前台大精神科的徐静医师曾说,它们泄露了中国人口腔依赖型的人格特质,选编故事的人想到的虽是教孝,但却不自觉地泄露了另外的东西,也就是更深层的心理动因潜意识的内涵。 事实上,很多故事并非为了我们现在所认同的用意才编造出来的,而是经过漫长时间的酝酿、口传、修改、合并才成形的,它最初的源头恐怕都已不可考。我们有理由相信,《蛇郎君》和《虎姑婆》的历史必然已相当久远,特别是我们拿它们和西洋故事相比较,而发现它们之间竟有着极为类似的结构时,我们就不得不怀疑,这些故事是取撷自广袤的人类心灵的遗产,它们有着隐晦的象征意义。 以上的分析并非在排斥《蛇郎君》与《虎姑婆》的传统意涵,而是希望能多给它们一种诠释,多增加一分民间故事的生命力。 (原载台湾春秋,一九八九年七月)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