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历史烟云 春秋名君

第16章 孟尝君连载之前

春秋名君 宮城谷昌光 1753 2023-02-05
我对孟尝君产生兴趣是在七、八年前。在中国有长者的说法,这里的长者并非单是德才兼备的年长者那么简单,而是特指可以为了别人抛头颅、洒热血,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侠义之人。从这一意义上说,孟尝君应该算是中国长者的先驱。 从其生活的年代看,孟尝君是中国战国时代的人。对战国时代开始于何时有两种不同的说法,让一般人都能接受的时间是西元前四○三年,另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战国时代开始于西元前三四五年。史书上关于孟尝君的生辰年没有明确的记载,据专家们推测,应该是介于西元前三六五年至西元前三四五年之间,他辞世的那一年是西元前二七九年。 孟尝君的父亲靖郭君,田婴是齐国的宰相,与春秋时代群雄争霸的局面相比,战国时代各个小诸侯国纷纷遭到兼并,最终形成了七国割据对峙的局面。这七个国家是:

秦、魏、赵、韩、楚、燕、齐。 齐国是一个大国,它不但拥有整个山东半岛,而且还支配着广阔的淮河流域。在其国家历史上,齐国的建国国君是太公望,此后一直到春秋时代,太公望的子孙都在继任国君的位置,后来当朝宰相田氏也效法搞起了世袭制。虽然当时齐国的国名没有改变,但其君主即位系统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孟尝君原名叫田文,当然因其祖辈的关系,孟尝君也是齐国的王侯出身,而且在父亲百日之后,孟尝君便要继承齐国宰相的职位。 据史书记载,孟尝君手下有食客数千人,说到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在中国古代,食客是特殊的人群,虽然名为食客,但实际上都是些身怀绝技的人,他们不愿意为官,不愿意侍奉任何一个君主,他们会前往寻找一些盛名之士,如果意气相投,哪怕是每天只能穿草鞋、喝稀饭他们也会跟着主人的。由于这些人平时什么都不去做,因此五、六千人的食客全部都得由孟尝君出钱养着。看上去孟尝君似乎是养了一群废物,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一旦有事发生,这些人便会马上结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各显其能为主人效命。

后人大多认为孟尝君是个人品非常好的人,简直好得不得了,当然也有一小部分的人并不这么认为。我的观点是,不管他最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都不是天生的,包括当今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具有其长处和短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当然就我的感情而言,我更倾向于看到孟尝君的长处。在收留食客方面,侠名远扬、人气极旺的孟尝君没有世俗的观念,甚至还收留了一位空空妙手(盗贼),其人格魅力可见一斑。据说就是这位偷王在孟尝君危难之际挺身救出了他,另外民间还流传着一位说书艺人(同样是孟尝君的食客)从秦国的函谷关救助孟尝君脱离困境的故事。连日本的清少纳言(日本著名的和歌家)都写诗对此进行了褒扬: 夜色朦胧,鸡鸣五更,神人相助,脱离樊笼。

当然诗中所写的只是一个故事的过程,大概还没有写出那种令人荡气回肠的紧张场面和豪迈奔放的江湖豪情。孟尝君身处的战国时代,实际上是个非常难以理解的时代,当时没有统一的纪年,各国都按照自己的纪年方法记载史实,整个时代显得比较乱,特别是在齐国,在现存的各种史书中,齐国的史书无疑是最乱的,你根本无法据此确定历代齐国国君的即位年和他们的在位期间。 另外,孟尝君身处的战国时代,又是一个英雄人材辈出的时代,除了孟子、庄子等哲学界的巨人之外,还有比孟尝君父亲更为杰出的军事家孙膑。中国有句古话叫乱世出英雄,也只有这种战火纷飞的时代,才使得人们有了自由想像的空间,孟尝君也正是在这样的气氛中成长起来,成为战国四君子之一的。随着他的声望越来越高,在某些方面已经凌驾于齐王之上了,大有君临天下之势,最后齐王感到强烈的不安,但齐王也知道正是由于孟尝君手下有一帮各怀绝技的食客,其他各个国家才不敢对齐国有什么奢望的,为了约束孟尝君的权力,齐王找了个借口把他流放出京城,前往管辖一个小城,并在不脱离齐国疆域的前提下,允许其独立,这样既可以免除后顾之忧,同时也可以产生牵制别国的作用。一直到死,孟尝君都没有管理过任何一个大的国家,这也使得他横溢的才华始终没有用武之地。

中国古代人的人生观应该说都是积极向上的,这也许与中原天高地广有关,总之那些个人身上体现出来的开阔胸襟、高尚的品格的确让人拍掌叫好。我只希望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在有限的纸书上,尽可能地把我所知道的东西告诉给每一位读者。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