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历史烟云 春秋名君

第6章 宋襄公

春秋名君 宮城谷昌光 2698 2023-02-05
春秋霸主齐桓公晚年时经常与宰相管仲谈论国家大事,有一次桓公问管仲: 您认为在我百年之后谁可担当大任? 当时的桓公由于是众诸侯国的盟主,因此他可以像周王一样迎娶三宫夫人(中宫、东宫和西宫),但遗憾的是三宫夫人都没有为他生出子嗣来,因此不得不选一位地位仅次于三宫夫人的嫔妃所生的男孩立为储君,当时桓公共有六位嫔妃,嫔妃们是没有地位差别的,所以她们所生的孩子同样也没有尊贵之分。为此事桓公感到头痛不已,管仲在深思熟虑之后向齐桓公建议,立郑姬的儿子昭(即后来的齐孝公)为太子,一向对管仲深信不疑的齐桓公,又一次采纳了管仲的建议。 为了让齐桓公放心,管仲还向他建议:将储君昭托付给宋公。 管仲所说的宋公就是本节的主角宋襄公。

宋襄公由于从小聪明伶俐,且极具仁爱之心,与兄弟姐妹们也相处融洽,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早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已经被宋国国君立为储君。宋襄公有一次在父亲的病榻前,请求父亲说: 兄长目夷胸襟宽广,文武双全,而且知晓天下苍生的痛苦,请父亲立目夷兄长为储君吧! 看到爱子居然想将储君之位禅让给兄长,宋王显得很吃惊,于是差人将目夷叫了进来,把储君(襄公)的禅位之意告诉了目夷: 即使我在任何一方面都比他强,我也不具有他那将一国之君的位置禅让出来的仁义啊! 目夷大大地夸奖了襄公一番,拒绝了弟弟禅让储君之位的要求,再加上目夷本来就是偏房所出(不是正室夫人所生),所以出身正室的襄公自然就成为继承大统的人了。

在襄公即位之后,他立即任命目夷为左师(左大臣),在兄弟二人的共同努力下,宋国逐渐步入了强国的行列。 管仲的深谋远虑是大家公认的,他深知在齐桓公百年之后,他的子嗣们势必会围绕着继承权展开混战,如果有诚实仁爱的宋襄公作为公子昭的后盾,将有利于他顺利登上齐国国君的王位。 不久,管仲离开了人世,齐桓公也撒手人寰,果然齐国的公子们开始各显身手去争夺王位,齐国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在宋襄公的帮助下,公子昭顺利地逃到了宋国,为了履行对管仲的诺言,宋襄公决定全力帮助公子昭。 你放心好了,我会帮助你当上国君的! 于是宋襄公集结宋国的军队,带着公子昭浩浩荡荡地向齐国进军。 在获悉宋军来犯的消息后,本来为争皇位打得头破血流的齐国四公子重新站在了一起,联合起来迎战宋军,但由于长期的内战已使得齐国军队疲惫不堪,根本无法抵挡宋军的攻击,很快宋襄公挥师进入齐国的都城,并辅佐公子昭登上了齐国国君的宝座。

整个事情看起来做得非常漂亮。 也正因为这样,宋襄公有点沾沾自喜,他认为自己在军事上有一定的能力,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并因此产生了召集众诸侯国开会的想法。要知道,当时在齐桓公驾崩之后,众诸侯国之间的联系已经减少了,按理说大家都应该是周王的手下,应该以周王为中心,但当时的周王朝已经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根本没有能力解决诸侯国之间的纷争。各诸侯国也纷纷招兵买马,个个都以诸侯国盟主为目标,此时的宋襄公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在挥兵入齐三年后,宋襄公在鹿上如愿召开了众诸侯国国君会议,当时位于南方的楚国已日益强大,为了表示对楚王的敬意,宋襄公特意向楚王发出了参加此次会议的邀请,但楚王认为如果前往参会,就表明自己向中原各路诸侯称臣,因此并没有出席。同一年,宋襄公在盂又召开了第二次诸侯国会议,而且他又一次向楚王发出邀请。

当时在位的是楚成王,这一次他没有再拒绝。 但是在聚会上,楚成王显得非常不满。 主持会议的宋襄公被周王室认定为新的霸主,也就是诸侯国的盟主,而其他的诸侯国的地位自然要比宋国略低一些。从不把其他诸侯国放在眼里的楚成王,认为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于是私底下吩咐自己的手下: 要设法把宋襄公从盟主的位置上拉下来! 他密令驻扎在会场附近的楚军起事,逮捕了宋襄公,但由于自己也身处宋国国内,而且宋国的军民反应很强烈,楚成王只好放了宋襄公,跑回了楚国。 虽然经历了一场劫难,但宋襄公却愈发高兴起来,他认为这是楚国害怕宋国的原因所致。 之后,中原再也不会遭受楚国的欺负了! 第二年,宋襄公率军攻打与楚国关系非常好的邻国郑国,得知郑国的处境后,楚国立即派军北上,为了迎击远道而来的楚军,宋襄公领军来到了泓水河畔布下阵势,很快的,对岸的楚军开始渡河,宋军中负责掌管军队的司马向襄公建议,应不失时机对过河的楚军进行攻击。

不行!那样太不仁义了! 宋襄公拒绝了可以改变历史的建议,他要等楚军过河列好队形后再开始攻击,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显示自己的强大。战斗开始了,但结果却并非如宋襄公所想的那样,宋军惨败而逃,事后宋国的国民们个个都指责宋襄公: 自古以来就有利用险恶的地形对敌军发动奇袭的战法,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利用有利的条件对楚军发动攻击呢? 后人为了记住这场战争,特地把宋襄公对付敌军的方法称之为妇人之仁。 宋襄公在位十四年,死于周襄王十五年(西元前六三七年)。 ︱ ︱ ︱ 附注:宋国简史 先秦子姓诸侯国。西周初期,周公东进平定武庚叛乱后,另立归顺周王朝的纣王庶兄微子启建立宋国,建都商邱,统治原商都周围的殷商遗民。宋国保存的殷商文化传统最多,被看作古代礼制的典范,受到诸侯尊重。春秋时宋襄公(西元前六五○年前六三七年在位)企图继承齐桓公霸业,却受到楚成王(西元前六七一年前六二六年在位)的玩弄。先是在会盟于盂(今河南睢阳西北)之际被劫持,幸因国内有所防备才获得释放。后又在与楚军大战于泓之时,因拘泥于古代军礼而坐失战机,大败于楚,伤重而死。终春秋之世,宋国常为晋、楚争夺的中心,饱受战祸,故成为春秋后期以弭兵为口号的和平运动的发起国,对维持中原地区各国间的相对稳定局面,起着一定的作用。其后,宋国君权衰落,贵族大臣掌握国政。到战国中期,辟公(宋桓侯)被司城子罕(剔成肝)所取代,即所谓的戴氏夺子氏于宋典故的来历。新建的宋国成为五千乘之劲宋,是仅次于七雄的二等强国。后宋君偃于十一年(西元前三一八年)自立为王,即宋康王,康王北灭滕伐薛,南败楚取淮北之地三百里,东破齐取五城,西胜魏。孟子称其将行王政,但齐、楚等大国则深忌之。康王晚年,储君出奔,大臣掌权,齐湣王乘机于康王四十三年(西元前二八六年)灭宋,康王被杀。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