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历史烟云 中国杰物传

第12章 (第12则) 刘基

中国杰物传 陳舜臣 8273 2023-02-05
刘基是一个不屑于张良和光同尘,曲己藏身的刚强之人,人品识见毋宁都在张良之上。他并未退缩不前,因为他有实现文明政治的理想,所以不能像张良那样隐居起来。 【让朱元璋取天下的烧饼歌】 清顺治皇帝(在位期间公元一六四三︱六一年)评论群臣与历代皇帝,认为最出色的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这是很有名的故事。 创建王朝的皇帝魏的曹操(即帝位的是其子曹丕,但他才是实际的王朝创建者)、晋武帝司马炎、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都是前一王朝的贵族、强人(军阀)。即使是蒙古的成吉思汗,也是生于一个小部落的酋长家庭。 历史上由平民起身建立大王朝的,只有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二人。顺治皇帝对朱元璋的评价比刘邦高。

刘邦和朱元璋都在建国后进行大整肃,论规模则朱元璋远大于刘邦。因此我总是没办法喜欢明太祖。顺治皇帝大概是对明太祖创立大帝国、打下长达二百七十多年的王朝基础,评价颇高。但这是由皇帝所作的评价。如果想到明朝享国虽长,但并非清明的时代,我们就实在不可能给开创这样一个时代的人物太高的评价。 汉高祖刘邦时有张良、萧何、曹参等元勋活跃,刘邦也自我述怀说,自己的成功是因为善于统领他们。明太祖朱元障也有徐达、刘基、宋濂、李善长等建国元勋,但比起刘邦底下的将领,给人的印象总觉得淡了些。他们并不是不活跃。然而也许是因为明代史家的笔,为了将建国的功绩集中在太祖身上,以致在记述时没有生动地描写功臣们。 由于我不喜欢把朱元璋列为杰出人物,且他纵然再有知名度也是该骂,所以此处就举刘基这个人吧!

对日本的读者而言,知名度虽然低,但在中国刘基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尤其是他的字伯温的知名度更高。这是一个有名的预言家,各种预言都被冠上他的名字而广为流传。 刘伯温烧饼歌 有这样一则传言:刘基一面做烧饼,一面将多种事情以预言的形式教导明太祖。民间传闻说,明太祖据此而取得天下。 中国自古有所谓谶纬说。阴阳、五行、历数、天文、占星等诸术之结合,可以预言国家或个人的命运。当然,这不是谁都会的事。大家相信,杰出的学者特别是带有神性的人才能做得到。 在《明史》里刘基是属于诸葛孔明之类的人物。而且据说他的才能可媲美耶律楚材,文藻更胜于楚材。这的确是一位杰出的人物,但把他当作名预言家,也许是出于一般百姓对弱者的同情吧!

谶就是依照读法也可以另作解释的一种书写法。据说他曾预言原子弹的出现,当然这也是依据读法而来。或许是在整肃之风正盛的时候,刘基说话也不得不迂回,因而有部分听起来带有预言的味道。 刘基出身于浙江省青田县,元末时以二十三岁的年纪及第进士。元代长期废止的科举再度恢复,是从文宗(在位时间公元一三二九︱三二年)时代开始。他进士及第后,成为高安县丞(副知事),以廉直获得极高的评价。高安县位于江西省南昌之西南。随后他就任江浙儒学副提举一职。这是与文教有关的职务,不久方国珍叛乱,他又担任元帅府都事,负责镇压。 方国珍是浙江的海盗,不过探究起来原为一名盐商,由于私卖政府专卖的盐,而以武力抵抗官兵的取缔。此人可能还兼营海运业,所以财力很雄厚。有时他并不用武力抵抗,而是采用贿赂攻势。同时,他还行贿宫廷,效果极为显著。对于当地的刘基也提出贿赂的条件,当然被一口回绝了。

刘基努力镇压方国珍集团,但宫中受贿的人则有意招安。结果朝廷授官给方国珍以示安抚,而担任讨伐指挥的刘基却遭到谴责。刘基当然觉得不高兴,不久便弃官返回故乡青田县,著作《郁离子》十卷(后整理成二卷)。这个标题是采用《论语》的郁郁乎文哉的郁,及《易经》中可视为文明之象的卦离,含意是说如果参考这本书,就可达成文明政治。刘基还用郁离子作为自己的号。 虽然辞官归乡,想要施行文明政治于天下的志向仍未衰。在执着于文明这一点上,他可以说和耶律楚材很相似。回乡后他作了下面这首诗: 不寐夜当户 起行风满天 山河青霭里 刁斗白云边 避世惭商绮 匡时愧鲁连 徘徊怀往事 恻怆感衰年 这是说忧心天下,到了夜里就像当值的人一样睡不着。刁斗是铜制的军用器具,既可以像平底锅一样用于炊事,敲起来也可以当作信号。自遥远的那端传来刁斗声,可见世间正处于纷乱骚动的状态。秦末汉初的商绮(隐于商山的绮里季,请参阅本书第七八页)虽然隐居起来,但汉高祖发生继承人问题时,仍被张良请出来解决问题。鲁连(鲁仲连)则阻止秦的野心,挽救了时代。即使弃官,刘基仍徘徊于乡里,怀想救世的古人,感叹自己年事已高。

接受群雄之一的朱元璋召请时,刘基已四十九岁。当时他的年龄说是衰年也不奇怪。 【你就是我的张良! 】 元朝朝夕内讧,海上有方国珍、陆上有白莲教叛乱。 白莲教为一支宣称弥勒佛下凡救世的佛教支派,朱元璋年轻时据说是白莲教的信徒。然而也有人说它是唐朝会昌年间遭到镇压的摩尼教潜行地下,借佛教的形式出现。摩尼教信仰光明之神。波斯教有光明与黑暗之神,光明之神将获得最后胜利;而摩尼教则是完全的二元论,他们认为光毕竟是光、黑暗终究是黑暗,两者并无胜败的关系。白莲教一名明教,带有摩尼教的气息。朱元璋开国时就选择明字作为国号。 白莲教之乱起于河南,在受苛敛诛求所苦的中国境内,河南因黄河大泛滥而尤其疲敝。有一个叫刘福通的人,拥立白莲教的教主韩山童起来作乱,立刻便召集了许多群众。

只是宗教集团到底有底限,刘福通于是放话说教主韩山童乃宋朝皇胤,利用对蒙古人的敌忾心召集群众,连非信徒也赶来加入。在各地为进行治水工程,贫穷的年轻人被召集起来。这些人参加了叛乱,头上绑着红巾,非常醒目,因而被称为红巾军。 宗教性的救世暴动,演变成席卷大众的叛乱。规模一大,叛军也因无法统制而发生内讧,怀着危机感的元朝开始正式征讨。 面对元军的征讨,叛军选择了最坏的作战方式分散,结果被各个击破。残余的叛军只剩下退至江南的一支队伍。逃往东、西、北的叛军很快地被消灭。 江南不是元朝直接统治的地区,政府军的数目也不多。蒙古军所擅长的骑兵战,在水乡无法有效展开。再加上人们对蒙古政权的敌忾心,南方远强于北方。同是汉人,元朝把淮河以北的旧金领地的人称为汉人,以南的人则蔑称为蛮子来区别他们。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里亦频频出现蛮子一词。

逃到江南的叛军中,包括了朱元璋的军队。 朱元璋是没有故乡的流民之子,父母在旱魃及蝗害引起的大饥馑中饿死,当时他十七岁。他吃尽辛苦,进入皇觉寺,靠托钵维生。托钵就是乞食,朱元璋在过了三年多这种悲惨的生活之后,加入了红巾军。濠州举兵的红巾军,其头目叫郭子兴。 朱元璋受到郭子兴的垂青,娶其养女为妻,原因据说是郭欣赏他的面相。朱元璋容貌丑怪,杀人连眉也不皱一下,这冷血正是乱世里求生所必需的条件。 郭子兴的军队发生内讧,朱元璋在大失所望之余,乃单独行动。随着他的南下,兵力增加了,因为吸收敌方元军。元军也是出身贫穷阶级的人,被强制征用为军。对因饥荒而失去家人的朱元璋来说,他们都是伙伴。 在此之前,朱元璋身边有儿时的玩伴徐达和汤和,而南下途中又加入李善长,这才好不容易遇到了一名像样的参谋。据说李善长曾进言说:

请效法汉高祖刘邦之所为。天下统一指日可待。 由于李善长献策,朱元璋占领集庆、也就是南京,把当地改名为应天府。接着自称为吴国公。他想在流动的叛军安定之后再建立政权,因此必须集聚人才。已经颇有声名的刘基,其事迹当然传入朱元璋的耳里。刘基一度拒绝朱元璋的招聘,这无疑地跟诸葛孔明的三顾茅庐一样,只是一种手续。与刘基同时的,还有宋濂、陶安等文人也加入朱元璋的幕僚群。朱元璋建了一座礼贤馆,让他们住在里面,礼遇有加。 据说刘基进入南京之后,便述<时务十八策>,朱元璋大喜。刘基早已在《郁离子》中对文明政治作了阐论。当时他就是以此为基础,把政治、军事方面的理论扩大。 朱元璋在军中奉戴韩林儿,这是战争中被元军俘获杀害的白莲教教主韩山童的遗子。如前所述,韩山童被称为宋朝皇胤,而朱元璋也以宋臣的身分封为吴国公。

南京中书省设置了御座,让韩林儿坐于其上,众人皆对其行礼,但刘基拒拜。 不过是牧竖(养牛少年)而已,奉之成何体统! 刘基这样表示。然后,他对朱元璋阐述天命所在,说将要号令天下的,不是那样的牧竖,而是你,此乃天命也。 朱元璋不直呼刘基的名字,这是一种礼遇。 吾子房 这就是朱元璋对刘基的称呼。子房是张良的字。汉高祖刘邦靠着张良的智谋而取得了天下。这个称呼的意思为:你就是我的张良,我希望以你的智谋取得天下。 【可讨西方陈友谅】 长江流域形成三大势力鼎立的局面。南京有朱元璋。以上游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做根据地的陈友谅,已自称汉皇帝,定年号为大义。南京下游的苏州则有自高邮南下的张士诚。

陈友谅原为红巾军的一支,而张士诚则是高邮的盐商,同时也兼营运输业,旗下聚集许多任侠之徒。南京的朱元璋和江州的陈友谅都是叛军,但比较起来,性质略有不同。陈友谅擅长水军,被称为西派红巾军。本来这支部队是由徐寿辉掌握,他自称天完国皇帝,后来发生部将倪文俊谋篡失败而逃亡的事件。陈友谅是倪文俊的部下,他杀了逃亡的主人,接收其部队,成为西派红巾军中最强的军团,最后以铁槌打死天完国皇帝徐寿辉,自称皇帝,如前所述地以汉为国号。 除了长江流域的三巨头之外,在浙江有方国珍的海上势力。就在刚以贿赂而免于被讨伐,并要接受元的官爵之际,他又再度造反。奇怪的是,一再叛乱与归顺,方国珍的官位竟逐渐高升。南京的朱元璋居于上游陈友谅及下游张士诚之间,有被夹攻的危险,因此先与方国珍缔结友好关系。 这是乱世之争。刘基的理想是文明政治,为此,他势必要尽快结束这个战乱局面。刘基很清楚地决定目标。 朱元璋对东西同时作战一事感到踌躇。 可全力讨伐西方陈友谅。 刘基进言道。 恐怕东边的张士诚会自背后攻击。方国珍并不可靠。 朱元璋无法立刻决断。为免背后受敌,虽与浙江的方国珍结好,但是这个人对元朝一再地归顺与造反,并非一个可以信任的人。 然而,刘基进一步陈言。取得集天下之富的苏州,张士诚日夜尽欢。他并没有夺天下的大志,只是一心想获取交易之利,就算与陈友谅之间约定要夹击南京,恐怕也不会冒险出手。仔细调查张士诚的为人及苏州的状况,并分析其资料,刘基判断东边不至于蠢动。 朱元璋信任吾子房,亲率兵船队破江州,将陈友谅赶至武昌。在江上击退善于水军的陈友谅,这件事给了朱元璋很大的自信。 当时陈友谅的丞相胡美(字廷瑞)派其子为使者,要求以不解散部队为投降的条件。朱元璋对这项要求面露难色,但刘基从后面踢踢胡床(编注: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也叫交椅、交床,由胡地传入,故名),暗示他:答应下来。朱元璋察觉了,便答应胡美的要求,将洪州(南昌)各郡全数纳于势力范围中。 胡美的部队是所谓的私人兵,无意为陈友谅而战。刘基调查后确信吸收并没有危险。而朱元璋也对刘基的调查能力给予完全的信赖。 这是公元一三六一年的事,二年后,张士诚包围朱元璋势力下的安丰。因为安丰有宋国皇帝韩林儿。朱元璋一反往常地并未听从刘基的意见,亲自领兵驱散张军。 张士诚可以放着,主要敌人是陈友谅,而且不必去救安丰的牧竖。 这是刘基的意见。 平日总是听从吾子房进言的朱元璋,这次却说: 不,非救安丰不可。 于是毅然决定亲征。 朱元璋毕竟比刘基更高一筹。 刘基可以说半是学究。他读万卷书,勤勉地收集情报,冷静加以分析。相对于此,流民之子朱元璋却行乞过,随后又在战争里讨生活,拥有特别敏锐的直觉。 主敌是陈友谅,这点朱元璋也完全同意。朱元璋考虑与陈友谅决战。 要出击呢?还是迎击?后者似乎较有利。对手前来,多少会有些累劳。只要出击,自己就会有损失,不仅将士疲乏,也要负担军粮、辎重。这点双方都知道,因而都在等待对方前来。 朱元璋救援安丰,其实真正的目的是想诱出陈友谅。而且,既然朱元璋亲自领兵,陈友谅怎么说也会利用这个机会进兵。 果然退至武昌养兵的陈友谅,迅速出兵包围洪都。朱元璋救援安丰是在三月,陈友谅则在四月包围洪都。 自安丰归来的朱元璋,七月由南京出发向湖口(鄱阳湖之入口)而去,想当然是要亲征。一知道这件事,陈友谅立刻解了洪都之围,赶往鄱阳湖。这是一支号称六十万兵力的大军。 朱元璋采取火攻战术,终于完全打败了宿敌陈友谅。陈友谅在这场战役中战死。 凯旋回南京之后,朱元璋对刘基说: 当时我不应该去安丰,如果陈友谅长驱直攻应天府,那就糟了。 事情进行就如朱元璋所料。但他也顾及到进言未被采纳的刘基的面子。刘基毕竟是宰相之才,而朱元璋则是天生的战斗者。 【盖雄猜好杀】 刘基是诸葛孔明之类的人物。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诸葛亮传>的末尾总结道: 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这句话是说诸葛亮并不是那么擅长指挥作战。依陈寿所言,他是识治之良才,亦即具有能够清楚地了解政治的优秀才能。而刘基正是这样一位人物。 陈友谅败死的决战称为鄱阳之战,《明史》里曾介绍这场战役中的一个片段。 朱元璋坐在船上的胡床督战,刘基当时正在一旁。突然刘基跳起来大呼一声,催促朱元璋移到别艘船上。后来,飞炮落入朱元璋原先所坐的船,把它击碎。千钧一发之际,朱元璋获救了。这段记述也许是要证明刘基具有预知能力。 其后,太祖(朱元璋)取(张)士诚,北伐中原,遂成帝业,略如(刘)基谋。 《明史》里记载道。意思是说:依从刘基所定之计略,太祖破张士诚,北伐使元王朝走至塞外。这计略应该也像诸葛孔明天下三分之计一样,是经略天下的大纲。而每场战争,无疑地仍是在天生的战斗员朱元璋指挥下取胜前进。 例如,进言在战后应该为善战而殉难的敌将吊祭慰灵的,就是刘基等人。 在鄱阳大胜之后,朱元璋将二十万大军转向东南,逐步击溃张士诚势力下的据点。上阵前,朱元璋对全军贴出如下的布告: 城下之日,毋杀掠,毋毁庐舍,毋发丘垄(墓地)。士诚母葬平江(苏州)城外,毋侵毁。 在这份布告中,可以嗅到刘基的气息。 朱元璋以破竹之势北上时,元朝的领导核心正日夜处于内讧中。朱军迫至通州时,元顺帝毅然放弃了北京。 八月,大明兵入京城,国亡。 《元史》就这样简单地叙述元的灭亡。一次兵不血刃的入城行动。明与群雄交战时虽有流血,但与元的战争却几乎是压倒性地获胜。 元灭于戊申年(公元一三六八年)八月。同年正月,朱元境于应天府举行登基大典,以明为国号,并定年号为洪武。刘基在新王朝的第一件工作是订定军卫法。刘基并未随军北伐,而是与李善长一同留在南京。 刘基把元衰亡的原因归为宽纵,也就是做任何事都很松散。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必须整肃纲纪,尤其是创业时代最好严格些。 中书省的高级官员李彬,因渎职而被举发。这是一桩重大的贪污事件,刘基奏请施以极刑。由于当时朱元璋正亲自率兵北伐,因而驰奏(以快马上奏),裁示可,即斩之。这个李彬是左丞相李善长平日很关照的人,他大胆渎职可能也是凭着这个人脉。 李善长请刘基酌情处理,结果被拒。于是,刘基与丞相李善长之间便出现嫌隙。 由于太过严格,很多人怨恨刘基。皇帝朱元璋甫一凯旋归来,立刻听到不少谮言。刘基必然知道这种气氛。适巧他的妻子忽然过世,他便以此为由,辞官归乡。 朱元璋有一次谴责李善长的行为,有意加以处分,但刘基维护说:善长为勋旧,是能调和诸将的宝贵人才。朱元璋说:可是那家伙数度要害你呀!这情况跟耶律楚材也很相似。李善长罢相时,朱元璋有意起用杨宪继任,与刘基商量。刘基与杨宪有亲密的关系,却反对这项相职安排。 杨宪有相才,无相器。 那么,汪广洋如何? 比杨宪更糟。 胡惟庸呢? 以马车为喻,恐怕会推倒车辕。 那么只有你啰? 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 刘基如此说着,固辞不受。 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年),刘基被授以弘文馆学士。同年十一月,分封诸功臣时,刘基被封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诚意伯。禄不过二百四十石而已。比起李善长的四千石,实在是极少。甚至还不及汪广洋的三百六十石。 刘基没有战功。母亲及妻子死时,他都曾弃官回乡。加上他担任过元朝的高安县丞等职位,这对论功行赏也很不利。然而屡次弃官回乡,也许是刘基有意的做法。 李善长向朱元璋进言,请他效法汉高祖刘邦之所为,但朱元璋在建国后的整肃活动却更甚于刘邦。有人认为刘基已经看出会有这个结果。所以地位高是很危险的。 赤贫出身的朱元璋,内心里很憎恶知识分子。当时被称为吴中四杰的代表性文人全都死于非命。处刑、囚死、自杀等一长串的名单,让我们心情为之黯然。 为了把自己取得的天下传给子孙,杀害有力的部属,连有影响力的文人也一并抹杀,这场惨酷的整肃使得人人颤抖,不敢再想篡夺王位。在胡惟庸之狱的整肃中有三万人死亡,另有一万五千多人因蓝玉之狱而被杀。清朝史家赵翼对朱元璋作了如下的描述: 借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举取天下之人而尽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所未有。盖雄猜(严重猜疑)好杀本其天性。 刘基死于洪武八年(公元一三七五年),是在大整肃开始之前。身为名预言家的他,也许早已预知数年后的这场令人鼻酸至极的大整肃,因而回避高位的吧?然而,如果他还活着,是否真能躲开这场整肃的风浪还大有疑问。朱元璋是一个非刘基所能想像的妖魔般人物。 晚年时,刘基被胡惟庸所憎恶,因为他知道刘基曾反对他就任丞相。刘基在谈洋这个地方买墓地,胡惟庸派人中伤他: 谈洋地有王气。 在那里买墓地,是因为将来想成王吗?朱元璋听了并未处罚刘基,但却夺其禄。不久,胡惟庸成为丞相,刘基的处境越发艰难。 忧愤疾作。 《明史》里这样记载他的死因。 四年后发生的胡惟庸之狱,是始于一个名叫涂节的人控告说: 刘基被胡惟庸毒死。 刘基受封为伯爵,只限于一代。不过,太祖朱元璋让刘基之孙刘廌继承他的爵位,食禄五百石并可以世袭。这个门第一直承续至明末。 对于世人说刘基不及汉朝张良的批评,明末思想家李卓吾表示:非也。他认为,刘基是一个不屑于张良和光同尘,曲己藏身(收敛耀眼的才华,与尘俗之人同处,委曲自己,明哲保身)的刚强之人,人品识见毋宁都在张良之上。 刘基本人也很清楚这点。太祖请他就任丞相时,他就回答说自己疾恶如仇,不能胜任此一工作。 杨文懿评论说,张良没有词章(诗文),而刘基不但是建国功臣,同时还有文章传世,可称得上是千古人豪。 明末清初的文人钱谦益指出,刘基的诗在投效朱元璋之后,失去了以前的豪放。在朱元璋这种人魔的身边,感觉也会被磨耗吧!尽管如此,他并未退缩不前,因为他有实现文明政治的理想,所以不能像张良那样隐居起来。 秋夜月黄金波 照人哭照人歌 人歌人哭月长好 月缺月圆人自老 这是刘基题为秋夜月的诗。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