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历史烟云 日本史话

第65章 生麦事件

日本史话 汪公紀 6639 2023-02-05
文久二年八月里,四个英国人从香港来日本避暑,四人之中有一位是女人,他们乘星期天骑马郊游,有人关照他们叫他们小心,这四人说:不要紧,我们有信心,跟亚洲人相处惯了,知道他们的习性,不用怕。他们从横滨出发,行不多远,不巧迎面来了一队藩主的行列,是岛津久光由江户回藩路过生麦村,这一行列浩浩荡荡有数十人之众。四个英国人闪在一旁让行列走过,但四人中为首的一匹马的马头还是碰到行列中人,于是行列中武士不由分说,拔出刀来,便将骑马的人李查孙杀死,其他两位男士也都在背上挨了刀,幸好逃得快,没有送命。剩下的布罗代儿夫人无恙,回到了原地,后来就称该事件为生麦事件。英方大怒,马上派了八艘大型军舰来,要求谢罪并赔偿十万镑,幕府无奈,只得照付,并令凶手引咎辞职,但是英方不肯,还是要求惩凶,他们直接去和萨摩藩交涉,幕府不准,英方就在第二年的六月派了七艘军舰到鹿儿岛逮捕凶犯,将他处死,还索赔二万五千镑,萨摩藩当然不肯,交涉良久,英方不耐,将藩属的船天佑丸外三条船捕获,并破坏所有的炮台,鹿儿岛城也受了损,不过英方也受了重创,旗舰不得不退出战场,回到横滨。英方发觉日本民气不可侮,与中国不同,就不再追究了,仅仅要了二万五千镑由幕府代垫,就这样结案了。

在岛津久光归途中发生了生麦事件,虽然激怒了英国,但是大快日本的攘夷人心,久光也有了光彩。不过寺田屋事件得罪了思想过激的志士,使得公武一体运动大受打击。久光不免失望,怏怏回藩。他归藩之后,公武一体运动缺少了主持人,反过来激进派变得很嚣张。 【天诛流行】 本来日本人天生就有嗜杀的一面,不过过往古文风很盛,一般平民都不许带武器,所以凶杀事件很少见。但是自从武士有了刀之后,形势就不同了。再加上攘夷思想的激烈作风,杀人变成平常事。这时恐怖潮流风行,对公武一体人士将有不利的行动。被人称为四奸二嫔的人,如岩仓具视、千种有父、富小路敬直、久我建通,女官如今城重子、堀河纪子等只好辞官,隐名变姓躲起来,以免被害。但是还是不免有人被杀。九条关白的家臣岛田左近是公武合体派。有一天,忽然被砍了头。岛田左近是个人缘很坏的人。杀他的是萨摩藩士田中新兵卫,官府没有治他罪,反而因此出了大锋头,都认为他执行了天诛。于是天诛就大流行起来,死了很多人。

长州藩的藩主毛利庆亲和他的儿子定广都到了京都。长州藩和土佐藩的动向,很自然地掌握了尊攘派的指导权。定广为了要帮助敕使大原重德,又转到了江户。因此长州藩和萨摩藩的岛津久光,很显然已经不是地方官,而是干预中央政治的大员了。土佐藩也不甘落后。不过他们是佐幕派,和萨、长站在相反的立场。此外还有仙台、肥后、筑前诸藩动向也不能轻视。他们大概都倾向于效忠朝廷,虽然周旋于公武合体上,但是很明显的袒护天皇这一面。 自从天诛声明要对付岩仓具视,他不能不躲起来之后,少壮派的公卿三条实美就成为宫廷里的中心人物。天皇此时要敕令幕府执行攘夷政策,大家公推三条美实为敕使。三条奉命之后,为了要表示郑重起见,故意摆架子。京都到江户的旅程,最多十二、三天可到,他缓缓而行,走了十七天。幕府奉到了敕命,一时不知所措。既怕诸外国,又不敢得罪天皇。正巧这时有一批过激派的志士,因为英国使馆占据了一块靠海的风景区,盖了房子,既破坏景观,又不许闲人来赏花,激起众怒。于是这批志士领头,用一把大火将房子烧了。此举不啻给幕府及长州藩和主张公武合体的人一个很大的打击。英国当然把这烧房子的事算在幕府头上,要求赔偿。而幕府也只能算是接奉了诏敕,完成了攘夷的行动,并且答应将军亲自来京都朝见天皇。三条实美任务完毕归京。这时毛利庆亲已经由天皇任命为参议,定广受命任京都守护,和三条的关系愈来愈深了。

【将军被恐吓及反幕思想的抬头】 文久三年的二月里,将军家茂到了京都。这时京都还在流布天诛,每天有人被杀。京都的等持院里供奉着木雕像,刻的是足利朝三代最有威望的人物。这尊氏、义诠和义满三座像都被砍了头,并附了一块大牌子,上书逆贼应该受天诛。这是由十多位志士想出来恐吓将军的,被京都的守护查出来,要把这几位志士处死。但是朝廷和长州藩都来讲情,只好从宽处置了。从此,幕府的威信就减退了。 天诛流行之后,弄得社会上非常不安宁。幕府不能不管,最后想出了一个办法,召集一批浪人武士,组织起一个警察力量,专门对付执行天诛的人。在将军到达京都之前,先派这班人去警卫。他们住的地方是京都郊外壬生村,于是就号称为壬生武士。跟壬生武士一齐来的他们的首领清河八郎,有一天忽然召集大家说道:我们虽然是受幕府的召请,来到京都,得到禄位,要我们存着尊王攘夷的大义。但是万一幕府的官员做出违反皇命的事情来时,我们不应该对他们客气,要拿出决心来谴责他们。他这番话很明显地有讨幕思想。当初出主意组织警察力量的,原本就是清河八郎。幕府没有弄清楚他的思想,所以才酿成了大错。幕府知道他有讨幕的意图之后,恐怕会发生事情,马不停蹄地假托,说是横滨英国舰队要闹事,需要壬生武士赶快回江户警戒。等清河八郎回到江户之后,便将他解职,并将壬生武士改组。在三百人之中,被留下二十四人,有的说是十五人,成立了新撰组,由近藤勇领头。近藤勇很忠心,替幕府建立了很多功勋,杀了很多人,新撰组也牺牲了很多人。不过终因幕府的灭亡,也不能不被消灭。近藤勇在一次战斗中,被砍伤右肩,最后被捕,斩了首。

幕府实行了公武一体政策后,自以为从此没有人会批评他不尊重皇室了。但是恰恰相反,流言传出说幕府是要挟公主篡夺皇位。于是在日本的西部京都一带发生了寺田屋骚动,在东部,则在江户的坂下门发生了不幸事件,有几名志士不满意幕府老中,把安藤刺伤,因为他是公武一体的策划人。幕府大惊,马上辟谣,承认自己有错。家茂又于文久三年的三月里,率领各地藩主朝拜天皇,恢复了废弃两百多年的礼仪。第二年家茂再到京都,去贺茂参拜,好像公武一体政策相当成功。但是问题是在攘夷上。萨摩藩和英国之间的冲突刚刚摆平,长州还没有受到教训,全藩上下都在攘夷的气氛中很顺利地成立了奇兵队。奇兵队的创办人是吉田松阴的弟子高杉晋作。为什么要叫作奇兵队?是有别于萨藩的正规军。无论什么样的人,只要强壮拿得动武器,便可以入队当兵。萨摩藩吃过亏,知道洋人的厉害,与其盲目的攘夷,不如先学他们的科技,得到真髓之后再去攘夷,这便是萨摩志士暂时隐忍的态度。

【破约攘夷】 不过高高在上的孝明天皇还坚持着破约攘夷的原则。家茂为了迎合圣意,在文久三年的五月,下令决心遵行破约攘夷政策。不过各藩奉到命令之后,都没有实行的意向,唯独长州起劲,先对美国舰船开了炮,继续又对法国船、荷兰船开炮,结果却被人家打沉了两条船,连炮台也被上陆的法国陆战队毁坏了。但是长州派吃了败仗反而意气扬扬,认为只有他们遵从了天皇的旨意,完成了破约攘夷大愿。不过朝廷里的意见忽然大有改变,认为此事不妥,洋人一定会来报复。这种莽撞盲目的行为只能有害,而对大局无益,命令长州志士中止行动。志士们一腔热血,受此打击,心有未甘,大家决意带了奇兵队到京都请愿。元治元年,志士们真的带了一部份军队东上,半路遇到了阻止他们的幕府军,双方于是开起火来。奇兵队训练不够,连战皆败。志士死了很多,自杀的也很多。孝明天皇为了保护皇宫,对那发炮的长州士兵发了追讨令。幕府跟着也发布了征长令。长州志士现在变成举国上下一致唾骂的朝廷之敌,他们气极了。

而更糟的是四国联合舰队成立,由前年五月开始就计划如何来报复。几个留英的学生(内中有伊藤博文)打听到四国即将发动攻击,赶快回国报告。果然到了元治元年(西历一八六四年)秋八月,十七艘船五千多兵攻来了。第一天就将炮台摧毁,上陆的陆战队把长州的几门炮或毁或夺全解决了。奇兵队虽然奋战,但哪里挡得住西洋的精锐枪炮,只有败下阵来投降,由幕府来替他们办理善后,又付出了不少赔款。 长州志士经过这次的挫败非常懊恼。一方面得罪了天皇,另一方面未能攘夷反而吃了败辱。而最使他们不能平的,是幕府对他们的态度。命令他们解散奇兵队,不能随便持有武器,要绝对服从。他们的这股怨气无处发泄,只有向幕府发了。这种意见尤其在下层里非常普遍。就在这情形下,幕府还发动了征长令,指挥了二十藩,命令他们集合十五万大军,威胁长州。如果不听调度的话,就玉石俱焚。长州志士上层方面,只有谢罪降伏。命令两位家老切腹自杀,但是下层不服。征长军的参谋西乡隆盛看到长州藩里有内讧,便命令全军撤退。

【改变攘夷想法】 长州的内讧愈闹愈大。奇兵队的创始人高杉晋作在下关举兵,马上很多人都响应他。地方上的豪商也有来加入阵营的。科技专家更不用说,踊跃地贡献他们的才学。西洋式的枪炮他们购自国外。萨、英战后,萨方尝到英军武器的利害,就设法和英方接近,买他们的枪炮。长州志士很多看清楚了这点,也和英方取得联系,秘密和英方接触,由英商那里取得武器弹药。高杉冷静地思考后,又受了清廷鸦片之战惨败的教训,知道盲目的攘夷没有用,不如把国家治好,储存国力才是上策。今天的长州正是医治皇国疾病最好的工具。长州志士有了这样的信念和装备与支援,所以所向无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们的敌对方是谁?当然是幕府了。长州变成一股讨幕的力量,幕府焉能容忍?于是发出第二次征伐长州的命令。将军家茂也亲自领军由江户出发,浩浩荡荡西上了。

幕府为了要加强自己的武备,早就向法国购买了新式的加农炮,这时也到了横滨。幕府有了万全的准备,想一鼓破敌。长州听到消息之后,也积极设法购入武器。恰巧这时正是美国南北战争刚打完,枪炮都没有用了,价钱便宜得很,有一个英国掮客,名叫格洛弗,一向和萨藩做生意,认为这是奇货可居,有意向萨藩兜售。萨藩的流浪客坂本龙马本来是胜海舟的部属,在海军训练所服务,该所封闭后失业,不过因为他有航海的专门知识,常为好客的西乡隆盛延请为座上客。西乡在萨藩很有地位,也很想和长州接近,一时苦无机缘,这时既有格洛弗来兜售枪炮,何不转让给长州。不过要有人为两藩拉纤,而此人正是坂本龙马。两藩从此由于运输武器的关系,当然渐渐密切起来,成为莫逆之交了。于是两藩结为同盟,由西乡代表萨摩藩,木户孝允代表长州藩,坂本做证人,双方签订盟约六条。主要的几条,全是对付幕府的。

幕府接到萨长联盟的报告,当然一惊。不过相信早晚他们会降伏。将军家茂把大本营设在大阪,静静等候长州前来投诚。不料长州居然丝毫没有求饶的样子,而朝廷之中却议论纷纷,很多大臣都主张对长州不要太严厉,适可而止就行了。但是因为将军也不肯亲自来恳求天皇下诏,只好由幕府请求天皇,天皇无奈颁发了征讨长州的敕令。可是老百姓全不愿意打仗,而各藩也对筹办军费感到十分困难,暗地里反对再征长。因为拗于幕府的命令,只好硬着头皮跟着摇旗呐喊。就在万分不愿意的情形下,终于揭开战争的序幕。长州军勇不可当,连战连胜,从来没有在自己藩内的土地上打过仗。唯独一件不幸事件,是高杉病死了,死时才二十九岁。他的死,反而刺激了他一手创办的奇兵队,使得奇兵队连建奇功。不过幕府军究竟人多,没有吃到致命的败仗,两军在胶着的时候,忽然将军家茂也死了。他才二十一岁,脚气冲心,不治而亡,无后,却留下了一个年轻的寡妇和子及无法收拾的征长问题。幕府陷入苦境,慌了手脚。

【孝明天皇崩殂与新时代的开始】 家茂逝世后五个月,孝明天皇以三十六岁的壮年,忽然也崩殂了。他染上了天花,病了不到二十天,便去世。谣言说他是被毒死。据英国公使馆的馆员传出来的消息说:天皇无论如何都不肯对外国人让步,这样就一定会导致幕府的崩坏。不管怎么样,朝廷里的人预见一定会同外国冲突,所以他们不能不先除了天皇这是洋人的看法,不一定正确。不过天皇之死,对幕府还不能不说是一种打击。 孝明天皇之后,承继皇位的是十五岁的明治天皇。而这时将军也推定了庆喜。庆喜原本就有承继家定的希望,并且比家茂的人望还高,不过因为他父亲齐昭为幕府所忌,大家怕他,所以连庆喜也怕在内。现在齐昭既已亡故,而一时又无人嗣位,当然庆喜是最适当的人选了。 这是一个新局面。庆喜掌政以后,很想有点作为,本想亲自完成征讨长州的使命,正要启行的时候,接到报告,说小仓已经被敌方攻陷了。小仓是咽喉地带,落入敌手就无险可守了,不得已只好遵奉朝廷之命休战。庆喜于是派遣了胜海舟到广岛和长州言和。庆喜对胜海舟并无好感,只因为他口才好,和萨摩藩的人有交情,又可以与长州方面接近,除了他之外,无人有这么好的条件。胜海舟到了广岛之后,与长州方面的代表广泽井上等交涉,答应在幕府撤退的时候,长州兵不来追击。庆喜再以天皇逝世为理由,请朝廷出面命令双方解兵,然后由幕府布告天下。再征长算是结束,这场战争也就这样告一段落。 庆喜结束了再征长之后,就着手改革幕府。他起用了不少青年才俊,不论门阀、关系、地位,在当时的确是一种革命的举动。他并且不顾一切,和法国公使陆需做朋友,言听计从。法国那时正当拿破仑三世当政的时候,他努力向国外发展,陆需的各种援日计划,也无有不从。庆喜听从了陆需的建议,先组织了常备军,一反旧日的编制,完全采取法国的办法,连服装装束都改变,部队都由法籍军官训练,最初训练了步、骑、炮三兵种,总共一万数千人。由于这常备军的创设,整个幕府的机构不能不随之改变。 庆喜听从了陆需的建议,把国家的体制西洋化,成立了陆、海、内、外、财政、会计等部,再在其上设立一个总管样的人物,就是后来的首相。为了实行这种改革,幕府需要很多钱。法国慨然借给日本六百万元,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为了偿还这笔借款,幕府不能不将生丝的贸易全部交给法国。日法之间,经济关系就非常密切起来。 幕府在庆喜积极整顿下,颇有复兴的气象,讨幕派志士大为紧张。岩仓具视批评庆喜说:我观察近时将军庆喜的行动,发现他非常果断,勇于担当,其志似不在小,是不可轻视的强敌。岩仓是讨幕派的领袖,颇有政治家风度的人物。坂本龙马也说,庆喜的作风与往日完全不同,十分奋发有为,我们不能不小心。木户孝允也说,现在政令一新,兵马制度颇有可观,庆喜的胆略不可轻侮,简直是家康的再生了。 但是庆喜与法国走得太近,几乎成为法兰西的保护国。英国因为兜售武器的关系,和萨、长两藩一直保持友好。可以说这时的日本,几乎陷于半殖民地状态,与中国当时的情形差不多,也受不平等条约的束缚。关税也操在洋人手中,大规模的借款要付重息,也要延聘外籍军事教官,还要受外籍顾问的指挥。至于外国军队的驻屯,是中国所无的。所以说日本的情形还不如中国。 【中国的情形】 这时在中国虽然还没有外籍军驻进来,但是已经不成为一个完整自主的国家。清廷的道光帝,自从鸦片战争后,继续做了几年的窝囊皇帝,最后听到长毛造反的消息,在懊恼悔恨中逝世了。继他的是咸丰帝,一个更昏庸的君主,在位十一年。十一年当中不断地和长毛匪斗争。长毛匪夺取了南京,自称太平天国,清延已经在覆亡的边缘,幸而有曾国藩练了乡勇,将局势挽救过来,虽然没有等到最后胜利,咸丰帝在凯歌声中逝世,留下三位年轻的后妃和战乱的国家。这三位后妃之中,有一位野心特别大,她仗着生过唯一的一个小王子,所以出奇地骄横,先毒杀了和她争宠的妃子,又用同一手法翦除了与她共同垂帘听政十三年的慈安太后。这狠毒的妇人是谁?就是慈禧。由一八六一年开始她独自执政,清廷在她手中,几乎与她同时送了终。 曾国藩兄弟虽然剿灭了太平天国,但是国家的元气究竟受了损,不过十几年的鏖战,除了鸦片战争是一场国际大战,见识过真正西洋近代武器外,捻匪和长毛都是国内的叛乱,所用的武器比较落伍古老,偶尔有洋人参加在内,亦不过只是一现而已。所以我们虽然连年征讨,但在武器的改良方面,没有多大进步,和日本不同。日本所受到的是国际性战争的教训。洋人所用的枪炮全是最新式的,并且那时不论幕府或是各藩,都讲究刷新自身的装备,与慈禧不同。一个只想享受而不顾国家的人,焉能不亡? 幸而在同治五年,西历一八六六年的十一月,中国诞生了一位救星孙中山先生。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