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历史烟云 日本史话

第62章 幕府开始崩坏

日本史话 汪公紀 7218 2023-02-05
家纲时代思想的主流是儒,武士们受了儒的影响创立了所谓的武士道。儒是中国传来的思想,不完全能适合日本人的胃口,因此虽说是儒,但却分成两派。一派纯粹是道地中国式的儒,一派是日本改变了的儒。 山鹿素行是有名的大儒,他主张武士道应该以人伦为出发点,是有选择性的,是中国式的想法,而叶隐则认为武士应以轻生为第一要义。两者不同之处最容易分辨得出来,是在主君怎么样来处理谏言。山鹿说如果主君不能接纳谏言,武士认为不可教时,可以另选贤君,遵循人伦的道理,以完成武士应尽的职分,这才是大丈夫的态度。叶隐则认为如果主君做了错事,应该谏,不听就再谏,再不听就将责任推给自己,替主君肩负起恶名,但暗地里还是苦谏,倘若主君发怒要自己切腹自杀,或免职为一介浪人,就切腹就去当浪人。因为主君之恩不可背弃,所受的恩情是永远报答不完的。

这和山鹿的想法完全不同,是愚忠式的想法,也可以说是日本特有的想法,而这种僵硬的思想一直支配着日本军人的头脑。 【生灵怜悯令终于被废了】 接踵而来的天灾地变使得民不聊生,加上麻疹流行,更形凄惨。纲吉也被传染上,到六十四岁便一命呜呼了。他弥留时关照他的养子长兄之子家宣说:你务必要好好保留那生灵怜悯令,千万不可废止!他临死还念念不忘狗,生怕会被虐待,但是他的遗言却没有被尊重。家宣袭位为将军后,再三考虑,只能将他的遗言存在自己心里,不能不顾全人民的好恶,于是毅然决然废了那条不近情理的恶令,百姓大悦。 【新井白石与间部诠房】 家宣可以算得是一位明君。他起用了新井白石,由新井举荐了间部诠房。家宣任他为侧用人。侧用人是官名,职位虽不高,但因为是将军的亲信,因此权很大。二人协力辅佐家宣,以儒学为中心,国以大治。间部是个美男子,伶人出身,精于舞蹈,而新井却极其丑陋,宫中侍女给他一个外号,叫赤鬼。但两人气味相投,合作无间,都能公忠体国。家宣不幸短命,儿子家继才四岁,新井和间部协心处理国政,一如家宣在世,也可以算是家宣的延长,但家继只活到八岁便夭折了。在家宣未死之前,纲吉初逝,白石知道政局混乱的原因在恶令的存在,所以首先对蒙受生灵怜悯令害处的人,在二月的大赦中,由幕府正式发放了补偿金。领到救济金的高达八千八百多人。这一措施深得民心,老百姓有复苏之感,讴歌之声遍于市廛。

【幕府财政困难】 不过那时幕府的财政极为困乏,所有大官都蒙在鼓里,不闻不问。管财务的人想出一个办法,建议将货币改铸,金银的成份减低。家宣原本不肯,但是财务管理员秘密的和铸造厂的人勾结,竟制造了许多成份不够的钱。起先大家觉得钱有问题,对家宣提出质问,家宣于是反问管理员。他起初不肯承认,逼得没有法子时,才坦承是自己改铸的,不过事已至此,很难纠正,只好将错就错,错下去算了,恶币因此更加泛滥。新井白石认为不可,他上书要求撤换管理人,家宣起初还不肯,白石三上书之后,才达到撤换的目的。家宣不久就一病而亡了。不过他遗言一定要将货币整顿好。有此遗言,白石才敢和堺的商人谷长右衙门商量如何改善已经紊乱的金融。白石的主要观点是,为政者不能欺骗人民。政府吃一点亏不用怕,可是对人民不能不诚信。

白石自奉甚俭,所拿的薪俸还不到一千石,平时都在贫困之中,但是他能过着像颜回一样的快乐生活,他是诗人,同时是历史学家。当时的人都赞誉他博学多才,不幸的是他幕府的同僚不能与他配合。尤其赏识他才华的将军家宣死得太早,后继的将军家继又太年幼并且夭折,使得他没有发挥大才的机会。在这过渡期间,居然能平稳度过,已经不能不算是白石之功了。 【八代将军吉宗】 家继八岁夭折之后,幕府在家康诸后嗣中,推选了纪州藩藩主三十三岁的德川吉宗为后继者,这使得反对新井白石的人不免弹冠相庆了,日本人最喜欢的一句赞美之辞是天下一,天下一三个字笔画只有八画,恰巧吉宗是第八代,有成为天下一的希望,是好兆头,正合乎大家望治之心,对他的期望甚高。他在纪州时本已治绩很好,三十三岁的青年正是做事的时候,现在转到中央来,更可以发挥他的才能了。

第一他破格起用身分微贱的人。一来身分微贱的人没有飞黄腾达的野心,对自己的职位容易满足。二来对薪俸的要求不高。幕府的支出因而锐减。同时他为了使消息灵通起见,用了很多名叫御庭番的,类似特务,但不去发掘人家的隐私,而是替将军觅人才。 他前半期用了水野忠之为辅佐,后半期则用松平乘邑。此人非常有才干,一班人批评他说:咱们就是爬梯子也及不了他的高度,所以吉宗用的人都是一时之选。 财政方面的改革,吉宗追随了新井白石方案,先把货币整顿好,然后设法开源节流。为了开源,他奖励开新田,在江户的日本桥附近,贴出告示,无论是什么样的人,有开垦志愿的就有赏。因此大家都去找地开垦了。这样年贡很快地增加起来。为了节流他就厉行节约。结果自享保元年他开始任将军职时算起,到延享二年他退职那一年为止,三十年间年贡增加了,幕府的金库多了一百万两。

他先在江户、大阪、京都各地设置机构,专门受理老百姓的诉讼,有不平不满的控告,他一定要调查清楚。他振兴教育的目的,是要人民懂得如何守法,如何遵从秩序,因此他命令荻生徂徕翻译清廷发布的六谕衍义。幕府的官学在汤岛,允许老百姓自由来听儒者演讲。他与纲吉、家宣不同,对自身的学问不大讲求,但对人民知识的追求却非常注意。那时日本虽然尚在锁国时期,他却引进了不少西洋书籍,命人译述。于是天文、历数、医学等自然科学都发达起来。 史称这一时代为享保之治。延享二年吉宗让位给他儿子家重。他名义上虽退职,但实际上仍大权在握。吉宗六十八岁崩。 【世界情形有了变化】 延享二年在中国是乾隆十年,西历一七四五年。中国自从明亡之后,满清入主中原,经过康熙、雍正两位明君当政,国威大振。乾隆继统之后,南征北讨,扩张了版图,成为东亚第一强国,自以为是宇宙间最强大最文明的中心。欧洲则逐渐脱离了神权的支配,各国竞争犀利,进步神速。法英之间,为了争夺殖民地,在美洲各地不断厮杀,七年战争(一七五六六三)即将开始,双方剑拔弩张,誓不两立。英、普联盟对抗法、俄、奥、瑞,在科技武器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明与改进,比起酣睡的东亚诸邦还停留在中古的弓箭时代,要高明多了。英国已经开始经管印度,尝到了贸易经商的甜头,想要由印度再扩张到中国,于是派了一位大员马戞尔尼勋爵到中国来见乾隆皇帝,目的在求通商。不料当时由于语言的隔阂,译者不懂外语,竟胡乱将英使来意说成欧洲的一个小岛英吉利国听说中国大皇帝八十寿辰特来庆贺,奉使拜谒。当时满清朝觐皇帝的仪礼,必须行三跪九叩首礼,马戞尔尼不肯,就拂袖而去,英政府毫无所得。马戞尔尼航行了很长一段海路后,再吃了风沙,总共花了旅费八万镑,在当时确是一笔庞大的数字。几年以后,英国不死心,又派了一位勋爵阿姆赫斯特到中国来。这时语言的障碍虽然减轻,但是觐见皇帝的礼依然未改,碰到磕头的难题,交涉了很多次,清廷好不容易通融用英国见君王的礼仪接见,日期也订妥,但是阿姆赫斯特已经等得不耐烦,气跑了。

英国政府早想和中国通商。那时中国有几项东西令洋人垂涎的,一是丝织品,二是瓷器,三是茶叶,这三者替中国赚了不少洋钱。英政府认为与中国贸易,将有很大的前途,所以宁愿白花八万镑,做试探性的旅行,虽然碰了清廷一鼻子灰,但并不死心。五十多年后,清廷开始衰败,东印度公司却在中国开辟了一条贸易道路。印度王公贵人嗜好的一种烟,名鸦片,吸了可以提神。东印度公司负责人想不妨到中国来试销。不料成绩奇好,中国人竟比印度王公大臣还更喜爱此物,销数每年增加,泛滥全国。到了一八二一年,清廷禁止鸦片船入境,但是愈禁愈猖獗,到处都在秘密买卖,秘密吸食。一八三二年,猺族之乱,清廷派兵进剿,居然发现在一千个兵里面,有两百个兵是吸鸦片的。吸食鸦片的风气,不论贫富贵贱,只要有钱吃得起,无有不贪的。因为吸了之后会上瘾,上瘾之后又很难戒除;但是吸食过度,可能致死。道光皇帝的大阿哥,传说就这样送了命。

吸食鸦片不但会死人,并且上了瘾的人,道德标准会低落、会懒、会偷,种种坏事都做得出来,所以不仅大量银钱将会被英国人骗去,尤其是整个民族都将堕落,最先主张严禁鸦片的是黄爵滋和林则徐。林说得最透彻,他论道:将使中国无可以充饷之银,无可以御敌之兵。道光皇帝对他异常赏识,陛见八次,颁给钦差大臣关防,命他驰往广东,彻底根绝烟祸。他与英国领事埃理奥特往返交涉数十次,终于破裂。一八四○年二月,中英正式宣战。英国派遣军舰十六艘,陆军四千人,大举进攻。他们非常狡诈,不去进犯防备森严的广东林则徐所在地,而是直驱天津一个完全不设防的港口。清廷大惊,只有屈服。鸦片战争就这样结束了。这场战争,暴露了清廷的弱点,从此抬不起头来,听任列强宰割,但是清廷虽然吃了一个不名誉的败仗,却站在理上,我们是为维护国民健康而战,在人类史上是光荣的,是可以夸耀的战争,是一场虽败犹荣的大斗争。到今天我们提鸦片之战时,英国人没有一个不羞惭满面的。

宝历元年,即西历一七五一年,前将军吉宗死了。日本的情形怎么样了呢?日本地处偏远,又在锁国状态,没有特殊吸引人的出产,不如印度有那么多的颟顸王公富豪,也不如中国有那么多不肯负责怕事的书呆子官吏。所以英国商人对日本的兴趣不大,没有意愿倾销鸦片到日本,因此日本避免了受此灾害。而日本风闻到清廷败绩的消息,也已经够胆战心惊的了。 【日本政局的混乱】 家重五十一岁酒色过度而亡,他的儿子家治继位,做了二十几年将军之后,也一命呜呼了。家治只有一个独子,不幸暴病早夭,不得已由堂房兄弟之子家齐为嗣。家治当了二十几年的将军,在这二十几年当中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皇权的复活。 天皇和将军谁当权?在日本历史上时有论争。本来天皇与将军势不能两立,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无宁应该认为必然现象,过去历史上早有不断纷争的记载。后醍醐天皇对足利幕府的斗争,是最惨痛的前例。天皇受武将挟制的事迹,史不绝书。德川幕府初开府的时候,平定了乱局,人民得到喘息,不能不感谢幕府的仁德,况且那时幕府对皇室也非常尊敬。不过现时社会安定,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太平盛世,町人个个生活美满丰衣足食,但是只有一种人,心里不免愤懑不平,就是那班拿菲薄薪俸过日子、天皇面前的公卿大臣。他们本来是一群特权阶级,天之骄子,除了伺候天皇之外无所事事,地位却很高贵,生活也很优裕。但是自从德川幕府成立以后,政治中心由京都迁到江户,他们的优裕生活也打了很大折扣,仅仅靠天皇的特支费中支付薪金,十分拮据,比起没有受过教育的町人还不如,哪能不想到皇权没落的悲哀!加之当时儒学倡行,尊王思想风靡一时,自然而然,倒幕的阴影油然而生了。

这时皇室和幕府间始终保持和睦。东山天皇即位后不久,又恢复了中止很久的大尝祭。表面上看来,京都与江户之间还不算坏。到了桃园天皇践祚的时候,京都生活费高涨,公卿大臣的收入不够用,尤其为了不能不顾全身分体面,需要排场衣着,现在都不能再有,比起以前,不能不觉得十分委屈,于是全怪在幕府。这时桃园天皇才十八岁,需要读书,请了几位师傅为他讲学,这几位师傅是德大寺公的侍臣,为天皇讲一本《靖献遗言》,是由中国的屈原说起,到明朝的方孝孺为止,一共八个人的事迹,专门讲气节、义理、杀身取义的故事,以此鼓励天皇要他自强,排除幕府的羁绊。他们并且传授一些兵学,在禁中居然演起武来。幕府听到风声大惊,不能不采取行动。几经考虑,还是将这批公卿逮捕拘禁起来。这是宝历八年七月间的事,被处分的有权大纳言正亲町三条公积、德大寺公城、权中纳言坊城俊逸、少纳言西洞院时名等十七人。这就是所谓的宝历事件。从此皇室不再与幕府和睦相处了。这是家重将要退隐时发生的大事,幕府的主持人是奸人田沼意次。

十年后又发生了一件事。小幡地方的藩主织田信邦延请了一位学者来讲学,这位学者名山县大式,着有《柳子新论》一书,主张王政复古。他认为天皇应该亲政,政权在幕府手里是僭越行为,非常不敬。他这种言论得到很多人共鸣。一天,他的一位门人藤井右门在酒肆里,和一位浪人讨论时事。右门酒后大骂幕府,并且引经据典说大式也是这意见,浪人说他不过,就一五一十报到官里。幕府认为是反叛论调,不可不严惩,于是将右门、大式一干人以谋反罪杀了头,另外将小幡地方充公,藩主织田信邦判了软禁。没有犯任何错的官员,也因为在宝历事件中所用的书没有被查禁,散布了尊王思想,所以也获罪,判他们充军到八丈岛。做最后判决的人还是田沼意次,这时他已经升任为老中了。 这件案子就这样算结束了。但是尊王讨幕思想慢慢传布了出去,成为幕府的致命伤。宝历事件影响虽大,但只限于王公贵胄与皇室之间的摩擦,而后者则是普通老百姓之间的纠纷,并不是因为生活有不满而吐怨言,纯粹是感情上对幕府的厌恶,所以意义格外重大。这时已是十代将军家治掌政的时代,家治同他父亲一样是个庸碌之辈,案子发生在明和四年,史称明和事件。 【田沼意次时代】 宝历元年八代将军吉宗逝世,长子家重嗣位为九代将军,可是他和吉宗不同,生活疏懒好色,贪杯不理朝政,当时的公卿对他很不满。一条兼香公爵在他日记中写道:异于父,公不好俭约而好华美。然后又写道:可知后世之事矣。好像已经预言不会有好结果。 家重信任他的侧用人大冈忠光。侧用人不应有参政权,不是正当的官吏,只能传达命令,但家重破例事事都交给他办。宝历十年大冈忠光死了,由田沼意次代替了他。田沼接事不久,家重也死了。于是田沼就成了家治的侧用人。田沼工于逢迎,很快成了家治的心腹。他本是一个非常有心机权谋的人,利用各种关系培植自己的势力,亲戚满天下。家治庸碌无能,听任他胡作非为,形成太阿倒持的局面,史称为田沼时代,而不称为家治时代。这一时代的特色,是天灾地变、人民歉收、贿赂公行,幕府的收入每年递减,由每年一百六十万石米谷,减到一百零八万石,中间还经过江户市的大火,关东地方的洪水,然后又是火山爆发、大饥馑。 田沼本人就是贪官,卖宫鬻爵,极其普遍。长崎的奉行值二千两,此外各种高官起码要值千两。本来在日本的官场里,收贿不算稀奇。历史上列代掌权的人都有纳贿的纪录。酒井忠清由大名田商人那里收受各式贿赂,还大言不惭地说道:送我东西是因为尊敬将军。五代将军纲吉的大老柳泽吉保须要用好几位专人,在自家门前迎接那批送礼来的人,所以收贿在那时算不上是一件了不起的恶行,还不能使老百姓痛恨田沼。使得人民驱逐他的原因是因为他想发财,开辟新田,借了很多钱筑坝,想利用海浦新生地来达成他的理想。不料一场大洪水冲走辛苦建成的工事,于是一切尽付东流。一方面嗷嗷待哺的满城饿殍,失去了信心,群起作乱,结果酿成了他的失脚。田沼晚年凄凉,支持他的将军家治也死了。最后他被罢黜,在穷困潦倒万民唾骂声中,与世长辞。 他的后继人恰好和他相反,是个非常正直的君子,不论在操守方面、做人方面、政策方面,都采取了不同作风,是一代名臣松平定信。 【松平定信反对天皇替生父加尊号】 除了宝历、明和两事件之外,还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件,使得天皇和幕府之间有了误会,那便是尊号问题。后桃园天皇二十二岁就驾崩了,他无嗣。由闲院宫典仁亲王之子继位,是为光格天皇。他那时九岁,不大懂事,及至长大以后,总觉得应该给他父亲加一个尊号,方能略表孝心。他十八岁时,和一位最要好的朋友论及此事,想知道有没有前例可循,经朋友详查前史,查出后堀河天皇和后桃园的父亲都没有当过天皇,但都由儿子封为太上皇。光格大喜,马上通知幕府,为父亲典仁亲王加尊号。哪知这时在幕府掌舵的人松平定信不同意,写了一封私函给天皇的左右,请打消此意。但是天皇的孝心是大家赞同的,连后樱町上皇都不反对。定信没有办法,只好加了典仁亲王每年二千俵的膳费。加尊号的事免谈。第二年典仁亲王病逝,尊号问题自然解消。 定信为什么不同意天皇为父亲加尊号呢?他有苦衷,十一代将军家齐刚接事不久,比光格天皇小两岁,也是由他房过继来的孩子,倘若他也学天皇的例子要求给他父亲加尊号的话,幕府就要非常为难了。因为天皇加尊号不外是上皇,一个虚名,而如果将军加尊号,必然是个有权有势的实缺。家齐的生父是个有野心的人,万一做出不惬人意的举措来,大家会怪到幕府,定信为防患于未然,所以不惜得罪天皇反对加尊号,但他没有想到后遗症却非常严重,从此皇室与幕府之间的裂痕愈来愈加深,人民的讨幕情结也更明显了。 家治是天明六年逝世,无嗣,幕府由德川家康之后胤三家中,迎接了家齐为将军,再由三家推荐了松平定信为幕府的老中。定信是八代将军吉宗之孙,学问极有根柢,是忠诚的儒者。他锐意改革,把田沼时代的秕政废除,悉心辅佐将军家齐。天明七年七月十五他就职几天之后,便召集了所有职员,在将军面前宣誓,要仿效享保时代的遗制。他果然信守了他的诺言,创造了史称宽政之治的奇迹,老百姓也在他的仁政下得到喘息。 天明八年正月京都大火,烧坏了皇宫里的仙洞,他特地征求到古制图案,照样重新建造,费时两年多才完工,规模结构和往日一模一样,天皇非常高兴,赐给他一把宝刀及御制的诗集。虽然不能称为得到天皇的宠信,起码该认为是相当忠诚的陪臣。但是忽然在宽政五年的七月,他正忙于俄使到来的事而焦头烂额时,奉到被将军解职的命令。他被解职的原因,是由于反对尊号而起,不但天皇对他误会,连将军的父亲也对他不谅解。这时他才三十五岁。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