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历史烟云 日本史话

第21章 保元之乱

日本史话 汪公紀 10734 2023-02-05
军国主义时代的日本,一向崇拜所谓的武士。武士照日本的读法为Samurai。武士给人的印象,是仗剑阔步,独来独往,目空一切,横行于天地之间的豪侠之士。好的一面是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坏的一面,他一时兴起便来个斩弃御免,长剑横扫,人头落地之后扬长而去了。 不过根据《日本书纪》的记载,Samurai应该是Sa Bu Rai音之转,而Sa Bu Rai者,是侍者,是我们今天所谓的卫士,是帝王宰相大臣的贴身护卫者,而除了护卫之责外,遵照大宝律令,还有侍奉的任务。年龄八十岁以上的老臣,朝廷便配给他侍者一人,任搀扶、看护、奉药等等杂事,九十岁以上的配二人,百龄以上的配三人。由此可知侍者,绝非耀武扬威横眉竖眼的武夫,毋宁是细心周到白衣护士型的高级侍从。

日本宫廷之内,不设宦官,一切粗杂事都由女官负责。唯独护卫之责,非由男士担任不可,因此他们的官阶也高,通常在五六品之间,是身怀武器的正式官吏。其后庄园制度发达,为了防止不受人侵犯,侍者的任务日益加重。曾几何时,以前的侍者Sa Bu Rai一变而为SaMuRai武士了。 尤其在后三年之役时,源义家立了大功,把盘踞在金泽栅的清原兄弟一鼓荡平,论功行赏应该大加犒赏才是。恰好遇到了好打小算盘的白河天皇,硬是将这次的大战,认为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同族械斗,不予奖赐。源义家本人未加封赏,他的部将更是毫无所有。但是源义家显山了他的英雄本色,他把他家祖孙三代所藏的家财,拿出来散给了出死力杀敌的战友们,弥补了朝廷的不公。一时欢声雷动。在河内地区(现在的大阪府)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有位八幡太郎义家,是个天下第一武士。

古时日本本来并不重武,但从此观点一变,朝廷赏罚重心已失,武士成为一般人心向往之的了。而偏偏这时适逢其会的是社会秩序已乱,由于上下交征利的关系,不得不借重武力来保护既得的权益。尤其奈良平安一带,寺院庙宇林立,无不广置田产,除了耕,还须守,自然要豢养一批拿干戈的和尚。而这班人是粗胚,虽然剃光了头,但是六根不净,只懂得横冲直撞的蛮干,除了对老方丈有时还服气之外,任何人都奈何他们不得。白河法皇(注1)曾经嚷道:朕有三不如意事,(一)贺茂川的水不听朕意流动。 (二)骰色不听朕呼卢即卢呼雉即雉。 (三)寺院里的法师不听朕的调度。而这班法师们不但不听调度,反而常常为了细故,南北两地的僧兵互相械斗起来,烧杀掠夺无所不为。朝廷的大臣出来调停,好说歹说都没有用,最后也只好请出武士们来镇压。除了对付僧兵之外,天皇大臣扈从也得仰赖这班甲胄鲜明的武士,所以在那混乱的社会之中,武士已成为维持治安的中心支柱了。

政权也慢慢地在转移,藤原道长死后,嗣子赖通,依然以关白太政大臣的荣位摄政,不过赖通才干远不如乃父,他经历四朝(后一条、后朱雀、后冷泉、后三条),做了四十多年的摄政之后,到了八十一岁的高龄方才出家为僧,让位给他胞弟教通。在这四十余年当中,整个社会在蜕变,尤其藤原家的摄政地位,由根基上发生了动摇,开始没落了。 后冷泉天皇葬后,皇太子尊仁亲王践祚,是为后三条天皇。他的母亲是公主,是三条天皇的女儿祯子。日本皇室在传统上为了保持种族的纯正,一向是近亲结婚,姑母就是生母,原是常有的事。这位祯子姑娘,可以算作富贵之极,父亲是天皇,母亲是藤原道长的小女儿妍子,双重荣贵,从小就备受宠爱。嫁给后朱雀之后,也两相恩爱,不久便生下了男婴,并且好事成双,后朱雀被尊为天皇,祯子也晋封为皇后。但是常言说得好:褔兮祸所伏!祯子虽然是藤原家里的姑娘所生,但究竟隔了一层。赖通仿效了他父亲道长的故伎,为了世世代代都能以外戚的身分来摄政,所以极想生个女儿嫁到天皇家。怎奈不争气,只好外面领养了一个小娃娃名唤嫄子的,作为亲生女,硬塞了给后朱雀为中宫,同时严禁皇后祯子再和天皇同房。祯子守了活寡,哪有不怨毒在心气愤填膺的。这股怒气无处申,只有向她的儿子后三条不断地灌输。赖通的安排,尽管不能不算高明,只可惜天不从人愿,嫄子经过四个年头,竟生不出男嗣来,并且一病不起,魂归天国了。赖通此计不成,反而得罪了自己的甥女,到后三条即位,那大错已铸,不但外戚兼摄政的企图成空,并且从此天皇和藤原家有了裂痕,不易弥缝了。

后三条在任皇太子时代,也受了不少闲气,除了自己的亲娘受了藤原家的欺凌之外,本身也直接受到了压迫。他父皇后朱雀让位给他长兄后冷泉为帝时,也册封了他为皇太子。但是藤原赖通并不同意,藤原家这时有两位小姐都嫁给了后冷泉为后,两后之中只要有一位生出皇子来,毫无疑问的便会册立为东宫皇太子,他这做叔叔的就不会有继承皇位的份。因此藤原赖通始终不肯放弃当外公的希望,以外戚来摄政是藤原家累代一百七十余年的光荣,赖通哪里肯轻易放松。可恨他这两位小姐怎么也生不出男嗣来,一直盼望了二十多年,结果把死神等到了。后冷泉禁不起旦旦而伐,以四十四岁的壮龄,薨于位了。 后三条虽然很久以前,便册封为太子,但是藤原家对他实施冷战,硬是不承认。作为皇太子的信物壶切剑,藏在摄政府里的,始终不肯献出来,藤原赖通扣在他家里,预备把这象征储君的宝剑,留给他未来的外孙。这时经过了二十三年的长时间,才无可奈何地拿了出来。除了这公然挂下来的长脸,藤原家在这二十三年之间,不断地对东宫难堪,甚至在东宫里任职的女侍们,都一天到晚战战兢兢,深怕皇太子会出什么意外,而被废为庶人。

曙光终于到来,喘不过气的皇太子当了天皇,藤原赖通这时已八十一岁,自承失败,把关白摄政的高位让给了亲弟弟教通,自己出了家。教通也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虽然仍然是关白摄政,但外戚的身分却没有了。 后三条当得起是位明君。他起用了不少才学之士,最著名的是有神童之称的大江匡房。一代勇将源义家曾经拜他为师传授兵法,源义家累立战功,豁达大度,能与士卒共甘苦,都是蒙受了大江教诲与薰陶的结果。大江对儒学极有根柢,服膺儒家的传统,忠心耿耿地辅佐后三条,悉心地改革当时最难处理的弊政,那就是庄园的整理。日本全国最富饶的田地几乎全被化为达官贵人的庄园,既不缴赋税又无收益,使得国家在财政上蒙受双重损失。后三条之前,朝廷早有禁置庄园之令,但对于藤原家,永远无法贯彻执行。因为拥有庄园最多的大户就是藤原家,后三条受到了藤原家以关白摄政的大权阻塞了一切政令,使得天皇永远受制于人。尽管名义上是一国之主,但在体制上无法越过关白摄政的干预,任何主张都通不过这一道关卡。后三条当了几年天皇之后,非常乏味。他研究出一项办法来,在正式体制之下,另建体制,而这一体制一样发号施令,但不再经由关白摄政的预闻。于是他毅然决然地禅位给他的儿子白河,而自任太上皇(注2)。这次的太上皇和以前的太上皇大大不同。前此的太上皇,大都是优游岁月饮酒取乐地享其清褔,后三条禅位后的十二天,他便组织起太上皇的办公厅来,称之为院厅。其中选用的人虽然很多是藤原家族的人,但是都显明地和摄政家有宿隙。院厅一样也发号施令,却不再经过关白摄政批阅的手续,在政府之外又加上了一个政府,在行政体制上免不了有一国三公互难适从之感。幸而掌握大权的藤原兄弟都已老迈,不愿多争多斗,遂能相安无事。到了延久三年,也就是院厅组织后的第二年,后三条天皇因病去世了。

在宇治别庄里休养的藤原赖通听到了噩耗,他停着辍食叹道:本朝时运不济,末代的贤君竟尔夭逝!后三条死时仅得四十岁。由此可见他们君臣之间,虽然有权利之争,但在大体上仍然保持和睦与应有的礼遇。这在其他国家的历史上是很难能了。 白河即位后不久,赖通以八十三岁高龄逝世,继承他的教通也死亡,由赖通的嗣子师实袭位。虽然大权依然掌握,但已无外戚的地位,不再是藤原家独断独行的局面,而转变到皇室中心里来了。 白河即位的时候,才得二十岁,尚未生子。而他的父亲后三条上皇还健在。白河奉父命立弟实仁亲王为东宫。日本自古以来,以弟继兄,几乎是常例,而后三条对第三子辅仁亲王期望最高,属意将来由他入继大统。只不过白河没有伯夷的雅量,他不但不肯让位给他三弟,并且经过十四年之后,他二弟东宫实仁亲王猝逝,赶不及册立他自己的儿子为东宫,同日内禅,东宫继位为堀河天皇,自称太上皇。

白河当了上皇之后,便仿效他父亲后三条的作风,组织了院厅。天皇堀河年纪还很小,一切听命父皇。天皇和摄政都成为赘旒,藤原师实在名义上虽然仍旧是关白摄政,但是院厅的政事,他管不了。因此到了白河上皇,政权才真正恢复掌握在皇室手中,完成了和平无隙的政变,这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但是白河上皇并不像他父皇那样能选贤与能,励精图治,也不是一位有道之君。后世有人批评他说:法皇临朝十七年,政多无道,上违天心,下背人望。这几句评语,把这位法皇刻画得真够惨。他自封为上皇之后,又去落发为僧,皈依佛法,所以号称法皇。出家本该看破红尘,不嗔不痴才是。但根据《古事谈》,这位法皇仍然火气很大。他为了还愿,兴建了一座法腾寺,完工之后,订期举行佛事。不料天不作美,恰逢大雨,不得不改期。于是再选吉日,偏偏又逢大雨,如此连订三次,而三次都逢雨。到了第四次,还是大雨。法皇大怒,令人把雨积在桶里,投入死囚牢里去。由此可见他嗔得很,是个任性作威作福的人。他不但任性,并且善用心机,上面所指的上违天心,下背人望,虽然没有举出具体事实来,但是当时的人,谁都明白是指的什么事:后三条逝世时遗旨是传弟。二皇弟立为东宫之后,经过十四年,忽然病殁,理应由三皇弟辅仁亲王继位东宫才是。可是这位法皇犯了痴心。他早年结婚,十分恩爱,皇后是位端庄的淑女,生下一位王子之后不久,便不幸短命死矣,芳龄只得二十八岁。白河哀痛欲绝,一方为了安慰爱妻在天之灵,一方又怜惜这没有娘的孤儿,所以他不顾父皇的遗命与朝臣的冀望,毅然决然地内禅给他自己的八岁孩子!

三皇弟辅仁亲王,仪表堂堂,才学出众,天生一副帝王像。因为他排行第三,朝臣们都称之为三宫,而天皇堀河,瘦小多病,不像能永寿的,一旦有变故,三宫仍然可以继位,因此三宫成为白河法皇的眼中钉,儿子是个药罐子,但如果生出孙子,可能会是结结实实的小伙子,所以到堀河天皇十三岁上,就为他纳后,把自己嫡亲的妹子笃子嫁了过去。她已经三十出头,是个十分成熟十分健康的妇人。在白河上皇的想法,当然很快就能一索得男。不料这缺乏优生学知识的行动,硬是要不得。姑母下嫁姪儿,虽然能体贴有照应,但近亲结合的结果,却结不出果来。等了几年之后,上皇着了急,亲自到金峰山的大神宫去还愿祈祷,也毫无影响。只得又替天皇添了几房家眷。好不容易到了嘉承二年,由一位妃嫔生下了皇子。上皇抱住小孙子,欢喜得泪流满面说道:十年来,朕朝夕盼望的,终于实现了!

孩子出世之后四年,体弱多病的堀河天皇驾崩,由上皇做主,皇位传给四岁的孙子,号称鸟羽天皇,又把皇太弟三宫撇开了。可是三宫人缘好,又是才艺出众的人,诗词歌赋、吹打弹唱无所不能,一班不得意的文士骚客自然聚集门下,在仁和寺花园里欢宴,几无虚夕,人望之高无与伦比,对上皇仍然形成了一大威胁。 鸟羽天皇即位后的第六年冬天,忽然在皇后宫里发现一张纸条,写道:醍醐寺的座主胜觉方丈手下,有个名叫千手丸的,将来行凶!侍女捡到之后慌张万状,马上呈递上皇,上皇立刻派人把老和尚胜觉逮捕,他的弟子仁宽这时闻讯跳墙而逃,当然一并拿下,审问之后,原来畏罪的朋友正是主犯。他是三宫的护持僧,严刑下知道他由九月里就开始念咒想咒死天皇,但是毫无效验,没有办法才叫千手丸去行刺。千手丸几次乔装改扮,混进宫里,都没能得手。此案侦破之后,出人意外的是处置得十分轻。醍醐寺的老方丈无罪,主犯仁宽和尚、从犯千手丸充了军,发配到边疆。三宫辅仁亲王虽然对本案无所知,不过因为仁宽所拥护的是他,脱不了嫌疑,于是从此闭门谢客,禁锢了自己。

白河上皇何以对这样犯上大逆之罪不取严厉的手段呢?他这样宽大的处置,说明了他内心有愧,是他耍的花招! 他另外的一项花招,是编组了一队北面武士。是上皇亲自指挥的卫队。人数虽然不多,但是个个都有武功,精于骑射。为什么称之为北面?是因为这队武士都驻屯在上皇办公院址的北面,随时听候召唤。上皇这一花招却种下了祸根!从此武士有了地位,慢慢地出头了。 在前九年之役、后三年之役里,武士的声望已经逐渐展露。源赖义、源义家父子屡建战功,令人刮目,源义家尤其不凡。他不但武艺高强,智勇双全,并且能在战胜之后毁家酬功,犒赏了与他并肩作战的袍泽,反证了朝廷的吝啬与无赏罚。源赖义、义家父子一向忠于藤原摄政家,对三宫辅仁亲王也执礼甚恭,因此白河上皇对源氏一族起了戒心。尤其在后三年之役,义家连破顽寇,人望极高,号称天下第一武勇之士,像是一头极难驯服的猛犬,所以始终不敢重用他。可是时事并不太平,免不了还是常常要动用武力,除了义家之外,勇敢善战的只有他的同胞弟弟义纲,那时义纲虽也武艺高强,但脾气比乃兄还坏得多。更糟的是源家兄弟叔姪受了皇恩宠遇,一个个都跋扈了起来。义家在世时,他的次子义亲(长子早死)已经桀骜不驯,屡屡闯祸犯法。朝廷下令义家去追讨,那时义家已经六十八岁,将近古稀之年还要去捉拿自己的嫡子,实在是人情所难堪,而君命不可违,就在这双重懊恼下,老将一命呜呼了。义家逝世之后,义亲更加凶顽,杀人越货是常事,朝廷派去的命官全不放在眼里,一个个都做了他刀下之鬼。到鸟羽天皇即位的时候,他居然率领了手下郎党,袭杀了出云郡的官长,抢夺了官物,名副其实地反了。白河上皇震怒,源家将已无可用,于是他起用了尚无赫赫名声的北面武士平正盛任追讨使,驰赴出云去讨伐义亲。 平正盛是皇胤高见王之后,赐姓平,代代都任地方官,在东国一带势力强大,往往聚众为乱;不过平正盛的高曾祖平贞盛,却是敉平平将门之乱的大功臣。平正盛为人灵巧,上皇有位最钟爱的女儿,不幸在二十一岁时便病故了。上皇为了思念爱女,为她祈福,特地将她所居的住处改为佛堂,在周年的时候,平正盛将他所有的花园、两个村的田地送赠给这佛堂,因此得到了上皇的青睐。其实他是借此保存了他的所有,只不过在名义上让给了皇室,而得到了永久的保障。他这时恰好任因幡(注3)郡太守,邻接出云,顺理成章有他平乱的责任。他接命之后,立刻飞骑到源义亲在京里的宅第,望屋发射了三矢,然后英姿飒爽地上路了。义亲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谁都知道他不但武艺高强,并且党羽甚众,初出茅庐的平正盛是否真能是对手?是个大疑问。他出发的日子是十二月十七日,出云离平安京虽然遥远,但是一去竟毫无消息。上皇等得像热锅上蚂蚁,经过一个多月之后,忽然接到他简短的捷报。怎么样发现叛贼,怎么样进剿,战斗的情况如何一概不提,只轻轻松松地说:正月六日抵出云,立将恶贼源义亲及其从党四名斩首。下月上旬可返抵京邑,呈献首级。上皇览奏大喜,等不及他还都,便论功行赏,由因幡郡的太守一下擢迁为全国第一的但马郡太守,他的儿子也同时授了官。这样不次的殊恩,很受当时物议,但上皇却是想收他为腹心,并且借此抑制源家将的气焰。 他凯旋之日,上皇亲临检阅。正盛骑马佩剑,率领众兵将,威武堂堂整队前来。在旌旗蔽空、民众夹道欢呼当中,正盛下马向上皇恭恭敬敬地献上了贼子义亲等的首级。这是前所未见的景象,让世人知道从此源家完了,代之而兴的是平正盛。但是尽管上皇刻意栽培,民间仍然不信一个毫无武名的平正盛能不费吹灰之力似地杀了义亲,因此历经二十余年之久,不断假借义亲之名而出现的恶汉,始终不绝。 源家是不是就此完了呢?没有,反而以此为开端,酿成了源平两家一百年间血淋淋的争霸。 白河上皇最荒唐的行为,恐怕要算他的乱伦事件了。白河自从皇后贤子英年亡故之后,很有曾经沧海之感。到了晚年忽然遇见了一位尤物,是权大纳言藤原公实的女儿,名唤璋子。她真正是当得起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的绝代佳人。虽然有人嫌她不够庄重,但是上皇却一见倾心,只恨年龄差距太大,不好意思纳入后宫,权且认为义女,等到孙儿鸟羽天皇十六岁时,就将她嫁为鸟羽的皇后,而做祖父的白河却是实际的新郎,越俎代庖,翌年便生了个雪白滚嫩的小小子。白河老来得嗣倍加怜爱,他这名义上的曾孙简直是他的心肝。等他心肝到了五岁上,白河便逼迫鸟羽让位。只有二十一岁的孙儿纵然心中老大地不愿,但对于祖父的严命哪能抗拒,于是五岁的小儿便登上宝座,号称崇德天皇,尊鸟羽为上皇。而白河这时皈依了释道,自称法皇。因此自一一二四年到一一二九年之间,日本同时有了三皇:天皇、上皇、法皇。 一二二九年(大治四年)的七月,气候炎热非凡,白河法皇忽然得病,到了七月七日病情恶化,当天巳时(即午前十时),这一代昏君以七十七岁的高龄,龙驭上宾了。在日本历史上白河算是真正执掌政权的一位君主,此后幕府政治形成,皇室若赘旒了。 白河的纰行恶政,在他去世后不久,所有的后遗症一时并发,成为不可收拾的局面。 他所培植的武士,经过这几传之后,渐渐坐大,日本成为武人的天下。他刻意拔擢的平正盛,斩了义亲之后,在僧兵作乱当中,担任了卫戍京洛的任务,又去平定了九州的叛党,积功叙到从四位。这从四位在文官里已经很高,可以参与国家大政,在武官里更是罕见,可以算是殊荣。白河不仅对正盛恩宠有加,对正盛的儿子忠盛也特别加以青睐。平忠盛很早就列名北面武士,在他二十岁的那一年,一名江洋大盗名唤夏烧的窜进京城,屡屡犯案,追捕者慑于他的凶狠,趦趄不敢去碰他。忠盛年少气盛,率领了兵卒,在几番格斗下,终于将夏烧制伏逮捕归案。上皇大喜,从此倚为心腹,经常扈从。白河生性浪漫,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后宫三千之外还爱冶游。一晚在蒙蒙细雨中,他微服到祇园去访问一个雏妓,轿笼抬到一个荒凉处所时,忽然在前面暗黑里,现出蓬松巨物,还不断闪闪发光。从人个个吓得魂不附体,认为是妖怪出现,抛下轿笼里的上皇四下奔逃。唯独忠盛保持冷静。他想如果是鬼,箭射无用,如果是狐狸,不如生擒。他于是窜上前去想把它活捉,却原来是个披了蓑衣戴了雨帽的老翁,因为灯笼熄灭,不断敲打火种想点燃,所以发光。上皇对于忠盛的镇定十分赏识,许他为忠勇兼资的将才,于是就将祇园的雏妓赐了给他为妻,其后生了一子,就是一代英雄平清盛了。 忠盛深蒙白河的宠信,也能竭智尽忠为皇室效命。他外平流寇,内佐营建,连续擢升,以功晋位为刑部卿。以一介武夫晋位为卿,在当时是极难得的,免不了为群僚所嫉视,计划到丰明节大会群臣时,在殿上好好当众奚落他一场。有人去向他警告,他叹道:如果被人羞侮了,岂不辱没祖先,如果竟不敢上殿,则我累世武臣的英名岂不丢尽!他于是带了一把木刀,上涂银箔,上殿之后,在暗地里迎着亮光抽出那把刀,只见银光闪闪,寒气迫人。他那班同僚看他有备,要动武的样子,全都噤若寒蝉了。朝拜以后,他将佩刀交给了殿上侍卫,鞠躬而退。他的同僚哪肯罢休,奏他大不敬,持刀上殿,应该严加议处。上皇查问之后真相大白,不但没有加罪,并且认为他权宜处置十分得体,是大将的风度,终他一生都受了白河上皇的恩宠,可惜死得早了,没有能看到他爱子的发迹。 白河殁后,他的孙子鸟羽这时也以上皇之名实施院政(注4),大权在握了。鸟羽对于他的祖父免不了怨毒在心,祖父不但占有了他的美妻,替他生了儿子,并且强迫他让皇位给这不受欢迎的小东西,名义上是子,而实际上是叔。这件乱伦的事是公开的秘密,举朝皆知。鸟羽也老着脸皮叫这孩子为恶极哥(叔叔儿子)。此时爷爷死了,他可以出气了,爷爷所主张、所实行的,他都一概推翻,爷爷信任的人,都放逐或免职,只留了一个例外,就是平忠盛和他的儿子清盛,利用他们保驾。 五岁就当了天皇的崇德帝,过了这六年的美好日子,曾祖父又兼生父的白河撒手人寰之后,从此便倒楣了。最看他不顺眼的,就是他所谓的父皇鸟羽。他的妈妈璋子,虽然有不可告人的畸恋,但靠她年轻稀有的美貌,依然和丈夫鸟羽之间生了四男二女,可惜好景不常,色衰爱弛,以前可原谅的行为,到老了就算起旧帐,不断勃溪,鸟羽尤其振振有词地公然征求嘉耦,太政大臣藤原长实家有位及笄的淑女,秀丽非凡,名叫得子,于是便纳入后宫,在保延五年五月,生下了一个娇弱的男婴,鸟羽如获至宝。娶了得子之后,真的得子了!诞生后三个月,赶忙就立为皇太子,等到孩子三岁的时候,他便和崇德商量,要他让位给三岁的皇太子,骗他道:你是名义上的父皇,将来还怕没有你的份?崇德那时只不过是二十三四岁的青年,十分单纯,心想不错,总有一天我也会掌权,实行院政的,不如今天大大方方让位算了。孰不知诏书下来时,却公告是让位皇太弟,而不是皇太子。这一字之差,谬以千里了,因为让位给皇太弟,就没有当上皇的资格,将来也就无从掌政。崇德吃了这一闷棍,悔恨万端,只有俟机报复。 三岁的皇太弟即位,是为近卫天皇,这位小天皇褔薄,体弱多病,好不容易养到十七岁上,便一病呜呼了。崇德满心以为可以重祚,或者可以由他的儿子来承袭皇位,谁知事情并不这样单纯,小天皇的娘得子不但有伤子之痛,自己又没有再生男孩,她却很不愿意皇位落在与她毫无渊源之人的身上。关白太政大臣藤原忠通早看清了这点,便来和她共谋,在近卫天皇还在世时就献策,立她的义子守仁亲王为皇太子,守仁亲王是鸟羽的孙子,自幼丧母,由得子抚养,爱如己出。忠通既然有立守仁之意,得子焉有不赞成之理,于是一个在朝中,一个在宫内,两方面对鸟羽极力促成其事。不过这也并不是全无阻力,并且阻力很大。原因是关白大臣藤原忠通的父亲藤原忠实是白河上皇时代的关白。因为得罪了白河,被白河撒了职,才改用了他的长子忠通,而忠通一向非常恭顺,深得白河信任。忠实的次子赖长,是个博学多通的读书人,他看不惯兄长的阿谀奉承,更同情父亲无故受挫,敬佩父亲的耿介守正,因此父子三人之间分成两派,有了间隙。白河去世之后,忠通立刻失势,鸟羽主持院政,第一件大事,就是把老忠实由乡间里请了回来,并且重用了赖长,赖长也借此机会很发挥了他的才识,不过书呆子总脱不了呆气,他一心以为从此青云直上,梦想由他承继祖上的荣光,却没有注意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有人在暗算他,而暗算他的人,不是别人,却是他自己的胞兄忠通。 皇娘得子思子心切,一天请了位巫女来宫里作法,巫女倒地后,死去的小皇近卫的阴魂附在她身上说道:朕的死因,是有人跑到爱宕山庙,在庙里的天公像的眼睛里,钉了钉子于是急忙差人去爱宕山,找到小庙,果然天公像的眼睛里有铁钉。使者追问庙里的和尚,这是谁干的,答道:大概在五六年前的一个夜里,不知是谁,偷偷来钉上的。皇娘得子和忠通异口同声,两口咬定,这绝对是忠实、赖长两父子派人干的。说也奇怪,鸟羽竟也相信了他们,并且一转眼之间,这位万乘之君爱憎的对象突然改变,本来认为老成持重的忠实,变成老朽顽固,青年才俊的赖长,变作轻浮不实,而本来认为靠不住的忠通,现在认为是极端可靠了。 皇娘得子抚养的守仁亲王这时还小,并且这孩子还有父亲在,就是鸟羽的次子,当然不好撇开父亲,而去立儿子为帝。因此父以子贵,立为天皇了,是为后白河天皇,小娃娃的守仁亲王立为皇太子。 书呆子的赖长这时还没有意识到祸已临头,后白河天皇登基之后,他满以为一切照常,痴痴等待内览如旧的圣旨,内览者代拆代行,替天子行事之意也,但是久久不下,经过了最长的一月之后,他方才发觉形势突变,政权早已转移到他哥哥手里,他郁郁怏怏,悄悄回到宇治老家。但他哪里静得下心来,他那炽烈含冤之气,像磁电一般吸引了另外一位失意人,那便是崇德帝了。 后白河天皇即位,改元保元。鸟羽似乎已经察觉到周围的形势不稳。他召集了外郡方面的武力,进驻禁内,选拔了当时名武士平清盛等十人,要他们立誓拥戴新皇,他这样精心地配置甫毕,就在四月里发起病来,延到七月二日,鸟羽薨于位,得年五十有四。在他病笃期间,谣诼已经四起,说崇德帝和左大臣赖长要起兵来夺权了。在人心惶惶之中,崇德帝果然开始行动。他一面通知赖长起事,一面召集手下武士,准备奇袭。在他阵营之中,有老将源为义,他是名将源义家之孙,叛贼源义亲之子,义亲授首之后,朝廷对为义还是屡加重用,也立了不少显功,这时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他部下的源家将多人,个个勇武超群,是崇德最倚仗的一支实力,不过源家将中有一人,为义的第八子源义朝,早就被鸟羽上皇所赏赐,把他编在立誓效忠新皇的十名武士之中,因此他没有追随父亲投到崇德营里。 到了七月十日,双方秣马厉兵准备接战,在崇德、赖长阵营里骁将源为朝主张夜袭,他是为义之子,久经阵战的人,并且算定了在敌阵里的弟弟义朝倘若被重用为主帅的话,必定也会采用夜袭的战略。为朝的建议被赖长否决了。他说:咱们今天是两位天子争天下,应该建振振之旗,鸣镗镗之鼓,堂堂正正地见个高下,岂能乘黑夜里偷偷摸摸地讨便宜!他这番正论,果然堂皇,虽然赢得了众议,却输了决定性的大战。为朝所推断的没有错,敌阵果然起用了他弟弟义朝为帅,义朝果然采用了夜袭的战略,七月十一日子夜,月白风清,三路军马扑向崇德驻扎的白河殿,乘风纵火,一时火光弥天,源家将虽然奋勇抵抗,但是从来没有经验过兵火征战的崇德,吓得魂不附体先滑了脚,于是全军溃散,赖长为流矢所伤,落荒而走,败众纷纷投降,崇德逃到仁和寺里落发为僧,躲到七月十三日还是出来自首了。赖长负着伤,辗转逃到了奈良,找到了老父,不料老父拒不收容,他只好自刎了。自以为是的青年才俊,就这样结束了他绚烂的一生,行年才得三十七岁。 从犯源家将死得最冤枉,老将源为义本来闭门谢客不问世事,禁不起崇德帝礼贤下士的工夫,把珍藏的名剑鹈丸赠送了给他,才率领了子弟兵来效命,兵败之后,他投到了自己的儿子义朝的帐下请降,希望留得一命,但义朝不许,一家门七名武士一齐斩首。 这次双方都是兄弟,后白河是鸟羽的儿子,崇德虽然是老皇白河所生,名义上却是同胞手足,忠通和赖长是亲兄弟,两方对阵的主将,更是一父所生。史称这次的政变为保元之乱,时在后白河天皇保元元年的七月。 【注】 1 法皇为退位天皇出家为僧之尊称。 2 上皇即已退位的天皇之尊称。 3 因幡国即现鸟取县,出云国即现岛根县,但马国为现在的兵库县。 4 院政即退位的上皇代幼帝执政之谓。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