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历史烟云 新宋卷十一:柱石

第3章 第十章当年师友尽豪英

新宋卷十一:柱石 阿越 19473 2023-02-05
界身巷果然名不虚传。回到犀光斋后,曹友闻终于忍不住从心底里发出了一声感叹。 曹五郎对于曹友闻不肯听他的劝告,却依然有点耿耿为怀,大哥这般报价,实是太吃亏了。纵是大哥果真想博一把交钞,也应当找个好牙人,一点一点不动声色出价买进,这两万两黄金一把标出去,买那么一大堆废纸,界身巷内的牙人,还不像闻到臭味的苍蝇一般聚过来? 这日界身巷内,交钞买入黄金的价格,的确是让人惊心动魄。在曹友闻进场之前,交钞买入黄金价一路直涨到九百贯,即使如此,金银交易所内也没有任何人愿意只收交钞。而交易所内的金银交易,也主要是以铜钱加上大量的交钞做为添头来报价的在这种敏感的时候,只有资深的牙人,才能迅速的计算出准确的市价。只收铜钱的报价,在此前也只有极少数的能够成交它的主要意义,还是一种交易者的参考。

但曹友闻进场之后,金银交易所内立即风云变色。 关于可能废除铜钱的消息,导致金银交易所内铜钱买入黄金价在一小段时间内暴涨,但涨到七贯一百八十文的时候,仿佛所有的人都突然醒悟过来铜钱根本不可能被废除,转眼之间,便又开始继续回跌的过程。 但这个消息和曹友闻的大手笔,在交钞这一块,几个时辰之内,就令三个人因为过于激动而昏厥,被抬出交易所大厅。仿佛所有的冒险家都被刺激起来,交钞买入黄金价由九百贯每两开始,一路猛跌,其间虽然偶有震荡,却也阻挡不了大势,黄金价格最低一度探到五百贯每两这让许多此前将交钞当做添头交易的巨贾们几乎悔青了肠子。 不过,界身巷的确是一个深不可测的财富之巷。尽管曹友闻咬牙接下所有的交钞报价,其中还不乏素不相识的赌徒和他一起作战,但他两万两黄金最终也很快消耗殆尽,交钞买入黄金价再度回涨,在界身巷关门之前,曹友闻只能眼睁睁看到它停在了七百贯六百文。

这一天,因为他的进场,创下了界身巷金银交易所的日成交记录,但他却也成为界身巷当日的笑柄他最后的成交均价是六百九十贯每两!谷起七百贯六百文的收市价,最后每两还少了十贯六百文。若和他最初的报价相比,每两少了二百一十贯交钞! 这样拙劣的成绩,也难怪曹五郎会忍不住口出怨言。 我只不过是试试水之深浅罢了。曹友闻却只是淡然笑笑。在南大宋海打拼了十几年,记不清有多少次是从惊涛骇浪中侥幸捡到一条生命,也记不清有多少次亲自拿着弩弓和海盗周旋,有多少次要冒着杀头的危险和薛奕的南海舰队捉迷藏今天的这点点挫折,对曹友闻来说,便如同家常便饭一般,根本连眉头都已懒得皱一下。 大哥别怪我嗦,我知道石相公、司马相公都反对废除交钞,我也知道石相公是大哥的山长,不过大哥不可过于感情用事,石相公也不是神仙,这不是他反对不反对的事情,交钞随时都可能变成废纸曹五郎的心里,已经认定了曹友闻今日的行为是极不理智的,若要论亲近,没有谁比唐家和石相公更亲近,可我听人说了,连唐家在京师的钱庄也受不住了,他们这几日一直通过牙人在界身巷用铜钱搭着交钞换金银换货物。这时候,大伙都是想方设法抛点交钞出去,把风险降低一些,靠大哥一个人逆势而为,大哥有再多的钱,丢进界身巷里,连声响也不一定能听到一个

曹友闻淡淡望了激动的曹五郎一眼,笑道︰这个道理,今日我已经明白了。五郎放心,我有分寸的。 曹五郎本来还想说点什么,但抬眼看见曹友闻眼神中的毋庸置疑,终于吞了口口水,将一肚子的话全部咽了回去,只勉强应道︰心里不敢真正责怪曹友闻,却将不满的目光投向坐在曹友闻身边的那个尖嘴猴腮的老头曹友闻这次回京,带了好几个亲信的手下,这个叫王六丈的老头,便是曹友闻最亲信的一个,曹友闻对他非常信任,连曹家在婆罗洲的土作坊,也全部交给他打理。曹五郎是知道王六丈的精明的,对于曹友闻好几次重要的决断,他都给出过重要的意见,但不知道为何,对曹友闻这次极不明智的行为,王六丈却一言不发,这让曹五郎非常的恼怒。 但王六丈却假装没有看到曹五郎的表情。

待曹五郎强抑着一肚子的不满告退之后,王六丈才叹道︰官人这回下的本钱可真不小。 契丈(注:旧时朋辈间敬称。宋杨万里《答朱侍讲书》:知我其惟亡友钦夫与契丈乎,由此观之,知我者钦夫一人而已。)也以为我是买了一堆废纸回来么?曹友闻笑道。 十几万贯不是个小数目。王六丈回道,旁人以为海上的钱来得容易,但咱们家的生意,挣的固然不少,可每年的沉船也不少,还总有海盗抢掠,一旦有事,不但血本无归,有时还要赔偿货主损失,抚恤金也不是小数目,几万贯几万贯的打水漂是常事。况且这两年生意越来越不好做 正因为生意越来越不好做,才不得不下点本钱。曹友闻笑道,山长如今已贵为宰相,当日杭州的蔡大人,如今也已是度支郎中,虽有子柔引荐,但若没点见面礼,所谓人微言轻,说话也没分量。况且我欠着蔡大人一个天大的人情,他让我做这点小事,我怎好拒绝?

当年那事,那是陈先生的面子,算不到蔡京头上。 曹友闻摇摇头,叹道︰不管怎么说,当年一场暴风雨,我好不容易打拼下的十几艘福船,价值数十万贯的货物,还有几百名水手,全部沉到海底,那时候连我这条命都几乎不保,我抱着一块木板在海上漂了三天,正好碰上契丈的船路过,这才侥幸保住性命。那一段我真是心灰意冷,在杭州卖田卖地,惨淡维持,若非是子柔写信给蔡大人与薛侯,我哪里敢想今天?这些事契丈也是极清楚的,当年没有蔡大人给我那几宗生意,我就成了曹家的败家子。我曹友闻是有恩必报的人,当年我拿着子柔的信去见蔡大人,他没把我拒之门外,今日蔡大人有吩咐,我也不能随便拒绝他。何况这还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王六丈却道︰朝廷陷入如此窘境,只怕叫张仪再生,也要无能为力。官人的大计,依劣丈看,只怕不易成功。

事在人为。曹友闻淡然道,能不能成功,总要先试试。 也罢,总要先试试。南海就这么大一方,虽说国家林立,但有时所谓一国,尚比不上大宋朝一乡一里,人口、富庶都有限得紧,这也是这两年生意不好做的原由。仅以陶瓷来说,熙宁八年的时候,利润是今日的三倍。且凌牙门的胡商也好,广州的胡商也好,除了原本定居这边的,这几年过来的也越来越少,这其中原由,虽然也有人说是大食国打仗了不安定,但只怕主要还是注辇国在中间抢钱。凌牙门的胡商都是一个口径,道注辇国管得越来越严,他们多数船只只能在注辇国卸货,大宋过去的船只也一样,以前还有些船能去大食,现在到了注辇国就只好打道回府。哎!王六丈说的事情,其实曹友闻也知道,但这时说来,还是忍不住嗟叹。

大宋的货物,大食那边都是供不应求。所以我们的海船到了注辇国,便被他们压价和买,他们再转手高价卖给大食的海商。这是无本生意,一本万利。大食过来的货物也一样,好的他们也买了,再高价卖给我们,只有差货才令他们自卖。不但如此,这些年我们好多武装商船在注辇国海域失踪,谣传是注辇国水军还扮成海盗,在海上公然抢掠。这原都是杀鸡取卵的勾当,但人之贪欲无穷,真是利令自昏。本来他注辇国港口无人问津,也是咎由自取,不关我们甚事,但他们这么着阻塞商路,这两年的生意不好做,总得计上注辇国一份功劳。 曹友闻顿了顿,又道︰这些事,我和子柔也都说过。子柔和契丈也是一个意思,这个时节,朝廷不可能再兴什么事端。薛侯原本一向是想对注辇国开战的,这次回了一次京,据说明里已是不再说这些话了

尽人事罢,不管能不能成,都值得一试。王六丈的心里,其实也没什么信心。但他也知道,这件事总是要试试的。曹家和高丽国的走私贸易,本来也不是长久之计,而且曹家自从逐渐南迁广州后,其实已经将家族生意的重点转移到了南海,如若宋辇开战,以曹家的生意范围,一定是其中获利最大的之一。不仅如此,他们这次回汴京之前,已和南海几十个大海商私下里达成协议,若曹友闻的游说能有进展,所有贿赂需要的钱物,全部公摊对于南海的许多海商来说,不管他们多么有钱,汴京都是他们遥不可及的方,在很多人的眼里,蔡确便已经是皇帝以下最大的官员了,贸易的萎缩、人力资源的贫乏,让他们许多人都想对注辇国开战,但是他们却连贿赂都找不到门路,更不敢去想影响朝廷的决策,所以对于曹友闻的提议,也是半信半疑,非要有所成效,才肯投入。王六丈倒不是在乎他们公摊的那点钱,而是觉察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只要曹友闻能够取得令南海的大海商们信服的进展,不管最后能否成功,通过这件事,都可以大大提高曹家在海商的位,让曹家成为南海海商中的一个首领这中间的利益,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丢在界身巷的十五万贯铜钱,也不过是一张送进石府的门帖而已。 雍王府。 那个曹家小舍人究竟是什么人,查清楚了么?至少在界身巷内,赵颢是个十分精明的投机者。抓住铜钱买入黄金价格短暂暴跌那一小会的机会,赵颢果断出手,获利极丰。但是,这点进账让他高兴不起来,那个什么曹家小舍人,扰乱了他的全盘计画交钞买入黄金价格虽然最后果然回涨,定格在七百贯六百文,但离最初的九百贯已经相差甚远,对于准备在交钞上大赌一把的赵颢来说,这个价格让他开始犹豫。 赵颢始终坚信在石越与司马光的执政下,交钞不会轻易废除,所以他坚持看好交钞这也是赵颢所非常得意的,他相信自己具有别人所不具备的独到的眼光。但是,和界身巷内所有的冒险家一样,赵颢也疯狂的追求利益最大化。九百贯每两,是他心里认定的理想价格。

七百贯六百文的价格虽然也可以获到极大的暴利,但在赵颢心里,却和亏本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曹友闻的意外出手,让赵颢又犹豫起来。 现在出手收入交钞,是赵颢非常不甘心的如果这样做,即使令他的财富一夜之间暴涨数十倍,他也无法享受到快乐的感觉;但继续耐心等待交钞买入黄金价格涨回到九百贯每两,赵颢忽然间又有点信心不足可他也并不可能真正的视金钱如粪土,即使身为亲王,金钱也是很重要的,不说别的,在大宋朝,如果没有丰厚的陪嫁,即使是你是亲王宰相,女儿也未必能嫁个好人家。 而界身巷内,虽然对交钞信心不足依然是主流,但是曹友闻进场之后,已经不再是一边倒。 这更让赵颢感到沮丧。 因为他忽然意识到,原来并非只有他一个人眼光独到。界身巷内,原来还有无数的投机者正在等待机会出手,所以曹友闻一出手,像闻到血腥的鲨鱼,这些投机者便按捺不住,纷纷出手收入交钞试探界身巷的反应。 这个发现,是让赵颢最感到不舒服的。 犹如一只老虎,盯了几天的猎物,正准备出手独享猎物,却不仅被别的猛兽抢先出手,而且还突然发现,原来盯着这只猎物的猛兽,竟然满山都是。 赵颢狩猎的快感,在这一瞬间,完全被剥夺了。 已经叫人查到一些,那曹家小舍人叫曹友闻,在白水潭读过书,却弃文从商。曹家原是做船行的,家业不大,不过曹友闻最早随薛奕出海贸易,十余年时间,曹家在他手里已是颇成气候,如今曹家在汴京、杭州、广州、婆罗洲、凌牙门都有产业,曹家主要是做硫磺、硝石、犀制品贸易从他家的主业来看,肯定是朝里有人的,这硫磺、硝石,都和军器监有关,若朝中无人,生意便大不了可我以前却从未听说过这个曹家。吕渊沉吟道,所以我怀疑这曹友闻是石越的门生。 石越的门生?赵颢不由笑了起来,难不成是石越叫他这么干的?这么说倒是说得过去。 见吕渊不解地望自己,赵颢又笑着解释道:我起先见这曹家小舍人这般莽撞,还以为是个纨绔子弟,可曹家家业既是在他手里光大的,这又没道理了。但若是背后有石越指使,那一切便顺理成章了。石越派他来,一是试试深浅,一是传个口讯。 难道石越想通过界身巷把交钞价格抬上来?吕渊在理财方面,可以说完全外行。 赵颢摇了摇头,这个曹家小舍人,最多算是石越的斥候(注:侦察敌情的哨兵。《史记》卷一零九《李将军传》: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刀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亦作斥堠。)他知道和吕渊说这些,无异于对牛弹琴,因笑道:你不必理会这些事情,专心盯着石得一便是。 尚书右仆射府。 下官以为,南海的这些商人,或许真的可以帮朝廷度此难关。蔡京望着沉吟不语的石越,谦恭的声调下面,掩藏不住内心的得意,单单曹友闻一家,下官只是稍稍暗示,他竟然能一掷十五万贯!在南海,曹家这样的富商,成百上千陈先生方才也说了,他们想要和注辇国开战,想要开拓新的航线与商路他们既然有求于朝廷,那为朝廷出点力,也是理所当然的 这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但只怕朝廷不会轻易答应在这个时节开战。陈良插道。这几年他离开石府,四处游历,多半时间便在东南诸路与南海地区逗留,对于南海商人们的处境与想法,非常了解。 蔡京微微一笑,道:朝廷又不是和他们做买卖。 陈良一愣,没有明白蔡京话中之意。 潘照临在旁边笑道:元长的意思是,先给他们一点希望,叫他们心甘情愿出钱,至于打不打南海,那是以后的事。 这也是天经地义的,便是行贿,也不能叫人非得办成不是?蔡京毫无愧色,反颇为得意,况且海商们能有今日,也是朝廷的恩德,这时朝廷肯让他们报效,也是他们福气。至于军国大事,自当决于朝廷,又岂能容商贾置喙? 只怕他们自己不觉得是福气。潘照临讥道。 这却不难,只要相公点头,下官只有办法让他们争先恐后的掏钱。蔡京一面说,一面又去看石越。 石越看着蔡京,又是好笑又是好气。 他不得不承认,蔡京的确很有办法,想出了让曹友闻去界身巷扔钱这一招,而且难得的是,居然能让曹友闻心甘情愿的在界身巷里丢进了十几万贯的铜钱。而蔡京又马上从曹友闻家产的豪富,想到可以利用南海的海商们。若论心思灵便,蔡京的确他亲信的这些官员中数一数二的。但可气者,则蔡京依然是本性不改,对曹友闻也罢,对南海海商也罢,他抱的念头,依然是能哄就哄,能骗就骗,能够踩着这些人的铜板一路高升,他不会有丝毫的犹豫,但至于想要他有所回报,那曹友闻和南海海商们,只怕是所托非人。不过,蔡京依然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他不由笑道:元长估摸着能筹到多少钱? 蔡京以为石越动心,精神不由大振,道:下官不才,一千万贯总能借到。 一千万贯?陈良怀疑的望着蔡京,海商们纵然富裕,但也不是冤大头。 的确是一笔巨款。石越点头道,但元长打算如何用这一千万贯来解决交钞的危机呢? 蔡京顿时怔住了。是啊,筹到这一千万贯,又该怎么办呢?进界身巷么?还是给交钞局? 元长可是想在界身巷回收交钞?石越又看了蔡京一眼。 蔡京感觉到了石越眼神中流露出来的含义那是一种不理解,对他的愚蠢想法的不理解。蔡京的脸不觉微微红了一下,但还是点了点头。 这是他失于考虑之处,他原想曹友闻以十几万贯蛮干,都可以在界身巷收入上千万贯交钞。倘若以千万贯铜钱投入界身巷的交易所,不仅朝廷可以回收大量交钞,从中牟取供利,也可以将交钞价格抬拉起来,并且恢复人们对交钞的信心。 但石越的提问却突然间点醒了他。 官府若明目张胆进入界身巷交易,肯定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这只会激怒那些主张废除交钞的官员,并且树立更多的敌人,让朝中局势复杂化。 若是暗中寻找牙人代理,在界身巷里,却到处都是赌徒。在那里,有人会跟着他赌朝廷有能力恢复交钞信用,但同样也会有人赌交钞被废来牟取供利。手法足够巧妙的话,和朝廷里应外合,也许能够在短时间改变交钞的颓势,甚至造成一种交钞将稳步恢复信用的气势 但他却立功心切,忘记了一些关键的事情。 界身巷深不可测,这远远不是一场一边倒的战争;而纵然他们能找到最好的牙人,打赢这场战争,胜利也未必能持续多久,一旦后继乏力,很快会被人反扑界身巷里赌交钞被废的人真正被卷入这场战争后,他们要么富可敌国,要么倾家荡产,这些人没有了退路,所以绝不可能甘心认输,所以,朝廷也同样可能在界身巷输得精光。 而最重要的是,蔡京只想到石越可能会接受这个妙策,却忘记了这种事在司马光眼中,势必是比均输法更恶劣的行为。这种事情既使能够确何成功,尚且逃不脱与民争利的罪名,要说服司马光只怕也会非常艰难,更何况它远远不能确保成功,他拿什么去说服司马光同意? 再聪明的人,若对某些事情过于热切,便容易被有利的一面蒙住双眼,把事情想得简单、轻易。 蔡京从来不是一个很沉稳持重的人,他想不到这些事情,绝非是他智不及此,实是他太想博到这个头彩了。 解决汴京的交钞危机意味着什么,蔡京心里比谁都清楚。他和石越、司马光最大的不同,并不是才智上的差距,而是同样的问题,石越与司马光一定会深思熟虑,去考虑整个大局和长远的利弊,但蔡京却绝不会在乎那些,他只要解决了眼前的事情便好,至于其余会有什么问题,那到时候再想办法也不迟。反正一码的功劳已经到手,朝廷不可能因此归罪于他,反而只会因为他的成功,对他更加依赖。 这样的心态实是深入他的骨髓当中。 但蔡京也是擅会揣摩上司的心思的,他仿佛真的生就一颗七窍玲珑心,很会顺着上司的心意去思考,总能够提前猜到上司的心思。所以,当他一个人想这些问题的时候,他觉得能筹到一千万贯,通过界身巷就一定可以大展拳脚;但到了石越的面前,石越只要稍一点醒,他立即便明白过来,完全不用石越多说。 这次,蔡京对于自己的失算,的确感到脸红、羞愧。不过,他的脸红、他的羞愧,却是因为自己竟然忘记了好好分析司马光的心思这在蔡京看来,的确是一个低级失误,一个绝不容许再犯的低级错误。 石越不由笑着摇了摇头,从蔡京的表情中,他知道已经不用再多说什么。但陈良却没注意到这些,很不客气的说道︰绝对不行,在界身巷即使侥幸成功,亦不足为万世法。倘若要通过这种手腕,相公还不如废除交钞,朝廷只要厉行节约,用不了三五年,一样能恢复过来。 他停了一下,也不去看蔡京羞恼的眼神,又道︰况且,时间才是最重要的。既使果真能筹措到一千万贯铜钱,运回汴京,需要时间。只怕我们没这么多时间了,陕西的交钞与铜钱比价的混乱,流言传到东南,已经引起过小的动荡,但毕竟相隔太远,所以很快便平息下来。但倘若汴京的流言传过去,只怕后果不堪设想。最多还有半个月,这个消息就一定会在东南诸路流传开来 石越与潘照临交换了一个眼神,不由得无奈笑了笑。他倒不是要在意蔡京的感受,但他拜相以后,在朝中可以倚重的官员中,蔡京到底是其中重要的一位,自是不便令他太难堪。虽是远水难解近渴,但元长却是提醒了我。石越笑着替蔡京解了围,若非元长,我绝想不到我原来还有援军可用。 这个却是真话。 宋朝的商人中,和石越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所谓的江南十八家商行,石越的很多政策,他们都积极参与其中,自唐家以下,每家都赚得盆满钵满。但是十八家对石越的,也是有心照不宣的前提的。平时石越要调用个数百万贯缗钱,那自然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若石越有什么政策推行,偶尔少挣一点,甚至略亏一点,十八家也会,这些都不是问题。但是,石越也会非常有分寸,他绝不会让他们去做有可能损害到他们根本利益的事情。十八家不是一个慈善机构,也不是石越的私人部属,他们也有自己的利益要维护。 像这次的交钞危机闹得这么大,真正消息灵通的大商人,都知道朝廷财政已经要不行了这不是石越、司马光、王安石说不废除就可以不废除的,也不是皇帝的诏书可以解决的,商人们不需要读过史书,不需要知道历代君主们在这个问题是怎么样被他们的臣民们无情抛弃的,他们只要凭着最朴素的常识,就会做出趋利避害的举动。在这种时候,只有赌徒与走投无路的人,才会选择拿自己的家产和朝廷绑在一起。 在这个时候,休说十八家,即使是唐家,究竟要有什么样的利益,才能让唐甘南心甘情愿的把家产全部丢出来,进行这场大冒险?今非昔比,在熙宁十七年,除非为了唐康的前途,只要有选择的话,唐甘南会宁肯在政治上更加低调一点。这样对唐家来说,会更加安全。 石越打一开始,就知道十八家和自己只不过是互相利用的关系,甚至和唐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如此。更何况,他也知道,唐家在这件事情上,其实也是自顾不暇唐家的产业中最大最重要的两块,是制造业与钱庄业。唐氏钱庄是宋朝少有的几家在全国各路都有分号的大钱庄,在这次交钞危机中,唐家不可避免也要受到波及。在这个时候,要他们借出数额庞大的贵金属来,也未免过于强人所难。 大宋所有的钱庄都希望石越能打赢这场仗,不过,在这时候,想给朝廷帮忙的,已经帮不上忙了,他们只恨不能朝廷反过来帮帮他们;而还能够帮忙的,却谁也不敢冒着倾家荡产的风险,来给朝廷帮忙。钱庄在此时的本能反应,就是设法屯积金银铜以及丝帛、粮食、土等货物,谁有本事活过这场危机,谁就是最后的赢家。 所以,这一次拿不出合适的筹码的石越,原本也没有指望过商人。 但蔡京却也提醒了石越。 他还有筹码。 何家楼。 司马纯父允叔只是很难见着了。陈良笑着给曹友闻斟了一杯酒,他这向忙得紧,我回京后也没见着他。 我听说纯父封侯了?曹友闻问道。 司马纯父晋封云阳开国武功侯,升任兵部武选司郎中兼讲武学堂司业。武选司乃兵部第一美职,主管六品以下武官任命升调转迁事宜,还兼掌着武举;他还要在讲武学堂兼职,现在每日奔波于汴京与朱仙镇之间,忙得不可开交。范翔在旁艳羡地说道。 云阳侯!曹友闻黝黑的脸膛上闪着亮光,笑道:当年与诸兄定交,我们都知道司马纯父绝非池中之物,今日果然是纯父最先封侯。不过当年我虽知纯父文武全材,却一直以为纯父之显达,必由他治世之材,哪能料到竟由开疆拓土。人生际遇,真真难料。 陈良含笑抿了一口酒,却不说话。司马梦求由枢密院副都承旨兼职方馆知事任上升迁,一方面固然是由他积功积劳,但另一方面,却也是为了防范职方馆长期由一个人把持。其实若论紧要,武选司是再怎么样也比不上职方馆的。这个人事案是潘照临竭力反对的,但石越却没听纳潘照临的意见。不过两府诸公倒也没有亏待司马梦求,不仅封他为云阳侯,而且据传他将来很可能接任枢密院都承旨讲武学堂司业这个兼差,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如果司马梦求果真能出任枢密院都承旨这一要职,那的确将称得上前途不可限量。 却听范翔笑道:你曹允叔也不错,如今也称得上富可敌国。在界身巷一掷十五万贯,乖乖,我一辈子的俸禄只怕也没这么多。 范仲麟素来是得了便宜还要卖乖,要不要你和我换换? 换就换,只怕你不肯。明天就搬家,我搬到犀光斋住,你去住我的鸟窝。 陈良听他们开着玩笑,不由也笑道:允叔你可亏大了,范仲麟刚刚升任户房都事,要贪赃枉法,也没这么快,他家徒四壁,你要和他换,也得等上几年,等他升了官再换不迟。 啧啧!都知道你陈子柔和曹允叔关系最好,可也用不着这样分亲疏吧?范翔冷笑道,我说这人心怎的越来越不淳厚了呢? 陈良却不理他,只对曹友闻笑道:你别去理他,他是无药可治的,我回来后才知道,原来他在石相面前也敢乱开玩笑的。 石相不怪罪么?曹友闻诧道。 陈良笑着摇摇头,连司马相公都容着他,何况石相。我看这世间,只潘潜光能治他 范翔在旁笑骂:陈子柔你就会败坏我名声。一面却对曹友闻笑道:允叔你要当心,汴京这地方,全是些骗子,你要办什么事,断不可乱信人。 这个范仲麟倒说得投错。陈良笑道,却是转过头看着范翔,所我才叫他来找你。 找我?范翔狐疑地看了二人一眼,曹允叔果真要办什么事么?什么事你在石相那说说不就成了? 这事情非同小可,现在找石相,一定碰钉子。我想来想去,这事只怕还只能着落在你范仲麟身上。 非同小可?范翔越发惊讶了,有什么事情值得陈良说非同小可?要知道石越如今己贵为次相,宰相门前七品官,何况陈良还是石越素所倚重的幕僚。只怕他轻易不肯开口,只要他肯开口求人,汴京不知道多少官员排着队想要给他办事。 的确是非同小可。曹友闻点了点头。 我说呢,果然这何家楼的酒没这么好吃的。范翔笑道,不过且说说看,究竟是何大事? 曹友闻望着范翔,轻声笑道:我想游说朝廷对注辇国开战。 他话音未落,范翔的笑容已经僵在脸上,嘴张得老大,半天合不拢来。这时候,范翔才忽然发现,曹友闻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身上竟然有一种杀伐之气。这种气质,若不是带过兵、真正打过仗,普通人身上,是绝不可能存在的。 这可还真是非同小可。范翔自嘲地说道。 子柔和我说,要办成这桩事,非得范仲麟你帮忙不可。曹友闻淡淡笑道。 范翔嘿嘿一笑,注目曹友闻,道:那我便和允叔直说,朝廷从益州和交钞脱身之前,这事没可能。 仲麟为何连我的原由都不问 不用问。范翔笑了起来,南海的分量还没那么重。恕我直言,允叔要想朝廷为南海商人向注辇国开战,就先得向朝廷证明他们值得朝廷这么做! 向朝廷证明曹友闻沉吟道。 不错。我知道你和子柔怎么想,我三人是布衣定交,情同手足,我就不绕那多圈子。我的确可以告诉你们哪些人在皇上身边说得上话,哪些人在几位相公面前说得上话,通过哪些人又可以接近这些人,他们有什么样的嗜好和厌恶,谁和谁关系好,谁和谁又势同水火范翔嘻嘻笑道,我也知道你曹允叔有钱,总能想办法投其所好。但恕我直言,你要想过这条路子办成这事,没有四五年的功夫,是绝不可能的。靠钱贿赂是没用的,投其所好也不行,你须得在汴京好好待上几年,参加他们的诗社宴会,得到他们的认可,赢得他们的尊重,然后才能打动他们,影响他们,他们才会相信、重视你说的话,然后你的意见才会被流传,被慎重地讨论,在宰执们面前一次次被提起,被写成章奏直达皇上御前。即使是这样,如今这三位菩萨,也没那么好糊弄 范翔每说一句话,都会让曹友闻的脸色更添黯然。因为范翔说的,他虽然并不了解,但心里却非常清楚地明白范翔说的都是实话。他知道,大家虽然都同样长着一双眼睛,但像这些东西,是他和陈良所看不见的,而范翔就一定看得见,而且看得情楚。 汴京的游戏规则和南海是不同的。在南海,没有熙宁重宝(注:原指北宋熙宁钱币,这里代指钱财。)办不到的事情,但在汴京,却并非仅仅只用熙宁重宝就可以撬动的。 如此说来一瞬间,曹友闻几乎打算放弃。他可不愿意把自己的生命耗费在汴京这令人生厌的官场。 但范翔接下来的话,却又点燃了他的希望。倒也并非没有捷径可走。 曹友闻紧紧盯着范翔,生怕漏过他的任何一句话。 两条路。范翔轻轻摸着手中那过份奢华的白玉酒杯,笑道:一方面,你要向朝廷证明南海值得朝廷打仗,本来这事不容易,不过,眼下却有难得的机会。 你是说? 范翔却并不直接回答,只笑道:如今这三位菩萨,你若真能帮得上他们,你就不用担心没有回报。不过这还只是一方面,我记得你是白水潭的学生? 嗯? 那你设法去说服桑长卿和白水潭吧。这比你一个个游说官员,要事半功倍。范翔轻声笑道。 东十字大街。 土市子附近,大大小小的钱庄,一共有六家。这时候正是下午,每家钱庄的前面,都排着长长的队伍。每条队伍的旁边,都有开封府的巡检、逻卒和土市子附近的厢主,在维持着秩序。 汴京已经发生过小规模的流血冲突了。 所有的麻烦都被认为交钞带来的,人们一发现交钞贬值,自然的反应,就是想将自己的交钞换成铜钱或者物品,汴京几乎所有的钱庄前面,都聚集了密密麻麻的想要提取存款、兑换铜钱的人群。对于钱庄来说,挤兑无疑是一场噩梦。但幸好,他们还有可以保护自己的东西。 交钞局是最好的挡箭牌。大笔取款本来就需要提前半个月甚至一个月预约这是当时可以理解的规定,而因为交钞局限额兑换,更给了钱庄一个借口,几乎所有的钱庄都以非常情况为由,将提前预约的日期延长了一倍。而面对小额取款的挤兑,钱庄也各有办法,他们每日规规矩矩,按时开门营业,按时关门结业,来者不拒,但却也有几个原则原来存交钞的,自然只能取交钞;想兑换铜钱可以,请到专门负责兑换的柜台重新排队;原来存铜钱的,差一点的则只能按官价提取交钞,好一点的,也要搭配交钞,至于责任,当然应当由交钞局来负责。而所有钱庄共同的、最大的杀手锏,就是极低的工作效率,平时恪于条件,已经很慢,这时候再故意拖上一拖 纵使汴京百姓民风再怎样淳朴,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钱一天天变成废纸,每日排队却总是轮不到自己,百姓的怒气压抑不住的时候,生出恨不能砸了这些钱庄的想法,也是自然而然的。冲突首先在几个小钱庄暴发,但万幸的是,开封府的治安系统还算运转灵便,韩忠彦反应很快,冲突没有扩大。但百姓的怒气越来越大,为了防止意外再度发生,韩忠彦不得不在钱庄密集区分派巡检、逻卒,以维持秩序。 就是通过这样的手段,汴京的钱庄竟然苟延残喘,拖到现在,还没有一家在挤兑风潮中破产,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但饶是如此,很多小钱庄也已经是在苦苦支撑。尽管钱庄可以拿交钞局当挡箭牌,但即使交钞能够恢复信用,在这次风波中,很多小钱庄的信用想要恢复,只怕也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些事情,石越以前只是在官员的汇报中听到过。拜相之后,他还从来没来过土市子,更不用说像今天这样,和潘照临一道,扮成普通百姓来这里。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他感觉汴京街头,比以往少了很多欢笑。 陈州酒楼旁那家铺面最大的钱庄,叫富贵钱庄,是京师有名的大钱庄,在各路都有分号,东家叫周应芳,是河北人。这家在京师信誉最好,听说周掌柜为了应付这次麻烦,因为赶不及从各地调钱进京,变卖了自己在京师的好几处产业,将在河北的一处矿山也卖了。他家取款时态度也最好,不但加派人手,绝不故意拖延,取钱时存交钞取交钞,存铜钱取铜钱,也绝不打折扣汴京独此一家,别无分号。而且他还在钱庄里面安置了桌椅长凳,又有火柜取暖,还派人给外面排队的送热茶热汤不过富贵钱庄也是最早明目张胆的拒绝用交钞兑换铜钱的钱庄,相公你看 石越顺着侍剑所指的方向望去,却见富贵钱庄果然有人提着水瓶出来给人倒热水,它店门外面,还贴了一张纸,写着以钞换钱,恕不接待几个大字。石越不由轻轻叹了口气,这若在平时,富贵钱庄早就被开封府查了,但到这时候,上上下下,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却听潘照临在旁笑道:周家财雄势厚,听说他家的存款又大半是交钞,陕西钞钱比混乱的时候,京师钱庄纷纷运钱进陕买钞牟利,周家却不为所动,所以这才撑得下去。这是别家学不来的。 唐家呢?石越不由问道。 他家在土市子没分号。唐家在陕西私下买钞伤了元气,一大笔交钞没得来及出手且唐家在京师的钱庄,往往是筹了钱以后,多数都运往东南诸路放贷,如今唐氏钱庄全靠着唐福东拆西借勉强维持,这边望眼欲穿等着杭州运铜钱过来现在是十一月,这么大一笔钱,想运过来岂是容易的事。潘照临撇着嘴说道。他对唐家的事情,倒是了解得一清二楚。 原来如此。石越淡淡地应了声,又问道:我听说有人在鬼市子用铜钱换交钞,可有此事? 多半是有的。侍剑笑道,也不必非到鬼市子,这种私下里的交易到处都有,回头我就差人去查查。 石越唔了一声,也不说话,转过一条街角,但方走得几步,便停住了。侍剑和潘照临连忙快步跟上,不由也愣住了,原来这条街上排队的人,竟然比那几家钱庄前的还长。 石越见二人表情,摇摇头,指了指街边的告示牌。只见那告示牌上贴着开封府的告示,上面严厉警告汴京所有米店,不得关门拒客,不得哄抬米价云云。二人这才知道这边是米店。韩忠彦说不得哄抬米价,这边米店就贴出告示,只肯用铜钱结算。 石越叹了口气,只觉意兴阑珊,道:转了半天,不是挤兑、抢购,便是歇业、关门,如今京师生意最好的,便只有当铺了。罢罢,不走了,我们回去。 三人正待打道回府,忽见一辆马车停到了街口,接着便见一人从马车上下来,朝着三人走来。侍剑眼尖,早已看得清楚,朝旁边悄悄跟随的护卫打了个暗号,一面对石越低声说道:是唐家在京师钱庄的掌柜唐守义。 石越点点头,那唐守义已到了跟前,朝石越与潘照临作了一揖,笑道:小的唐守义,见过 不必多礼。侍剑不待他说完,已在旁问道:你怎么在这里? 唐守义早见着石越和潘照临装束,这时见侍剑又不让自己叫出来,早心领神会,忙笑道:是,是。小的是和唐福去见陈州酒楼议事,一个人到这边买点东西,路过此处,不料见着见着官人和潘先生。 纵是唐家的人,能够见着石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料竟然能在街上遇着,不由得极是兴奋,躬着身子,搓着手,简直是有点手足无措。 却听潘照临笑着问道:议事?议什么事? 回潘先生,是周应芳,哦,便是富贵钱庄的掌柜,和京师十来家钱庄的掌柜一道发帖,请了各家钱庄的掌柜,大家在陈州酒楼会议,商议如何应付眼下这局面的事。唐守义瞅了石越一眼,有点支支吾吾地说道:眼前这局势,不知何时是个头,也不晓得有多少钱庄就要撑不下去了,周应芳牵了个头,要京师所有钱庄一道,想个办法来自救。前头已经聚议了两次了。 哦?石越和潘照顾对望了一眼,十分惊讶,不过这么大的事情,他竟然没听到过一点消息,显见得前两次会议也没什么结果,果然,便听唐守义又说道:不过有些事情还没有谈妥,所以今天还要开次会,我看多半是要定结果了。 却听石越笑道:有这样的事情,不知道方不方便带我去听听? 唐守义绝没想到石越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不由怔住了。这时候不由得左右为难,须知这些钱庄掌柜在陈州酒楼的会议,绝不是那么全然合法的,虽然唐家的立场,他们不怕石越知道,而且一定想要设法争取得石越的支持,但是就这样把石越带进会场,却也很犯忌讳。可如果拒绝,唐守义也万万不敢。 又听潘照临在旁笑道:我们扮成唐掌柜的随从便是了。 这个断断不敢。唐守义忙道,他想了一会,终是不敢拒绝石越,咬咬牙,道:不过还要委屈官人和潘先生,这样,二位就当是杭州过来的,我家二员外的表侄。 陈家酒楼 石越和潘照临进了酒楼后,才知道原来整座酒楼,都已经被周应芳包了下来。二人仔细观察,竟发现汴京大大小小的钱庄有七八十家,竟然全部到齐了!只怕交钞局开会,也不一定能叫齐这么多人。倒也没有人仔细询问石越和潘照临的身分,唐家支脉甚多,谁也认不全这么多人,只是细心的人见着唐福和唐守义对石越和潘照临暗地里恭敬有加,都以为这是唐家亲近得宠的什么亲戚,不免会有人特别过来客套几句,联络下感情。石越前面听到的周应芳是富贵钱庄的掌柜,原以为一定已是个四五十岁,老谋深算的商人,不料这周应芳却只有三十来岁,看起来倒像是个儒生,不由得吃了一惊。他留神听旁边的人议论,才知道周应芳虽是河北人,却在西湖学院读过四五年书,承父业接管富贵钱庄也不过五六年。 这钱庄掌柜办事效率极高,也没过多久,这七十八家钱庄约有二百来人,便被请到了三楼大厅。这是厅中早被腾空,摆了桌椅茶果,石越和潘照临因是唐家的人,被请到了前面的首席坐了,而又许多钱庄掌柜,却不过是随便摆了张交椅在后面坐了,连杯茶水都没有。 唐守义坐在石越旁边,笑着解释道:这是按钱庄大小安排座位的,后面都是些小钱庄,最小的钱庄每岁贷款总计也不过万来贯,请他们来此,不过是尊重之意。 石越笑笑点头,也不以为意。 便见那周应芳已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诸位员外,这已是咱们第三次会议。大家都应当明白,局势如此,咱们这些钱庄,随时都可能破产。朝廷眼下虽是司马相公和石相公执政,但这局势要何时才能好转,真是谁也看不到。这个时候,咱们要是各自为战,只能是死路一条,不是周某自夸,我富贵钱庄都说撑不下去,这汴京能有几家敢说能撑下去?就算撑得下去,也是元气大伤。所以咱们只能联手自救,只有联手合作,才能尽可能撑过这个难关,也才能有胆气和朝廷说话。我年纪轻,得蒙诸位前辈谦让,才让我来牵这个头,我既答应了,就不敢只为着一己之私利,辜负了前辈的厚望。前两次会议,咱们已经达成了一些共识。第一样,汴京所有钱庄要联手自救;第二样,要是有哪家钱庄周转不灵,钱庄之间要互相借钱,用家产做抵押也好,用贷款票据做抵押也好,都可以用来借钱周转,有能力的,愿意借钱的钱庄,就把利息不标出来,咱们找一个地方,让大伙公平交易,但总之有一条,这事要公开做,和界身巷一样,公开标价,否则就谈不上是联手自救;第三样,我们要定一个统一的交钞与铜钱的比价,拿这个去向交钞局,太府寺请愿,不能放任着鬼市子的那些见不得人的交易侵害我们的利益;第四样,每家按比例掏一笔钱出来作为救急金,这笔钱既是做为钱庄间接带动保证金,也是用来救急的,情况危急的时候,可以按每家在这笔钱中所占的比例,申请一定的倍数的钱来救急;第五样,为了做这些事情,咱们要成立一个商社,来提供钱庄间借贷的场所和保证,规定每天都钞钱比,管理救急金,还有游说朝廷 他一口气说了五条共识,顿了顿,又说道:诸位掌柜若对我说道有异议,此刻还可以指教。 这时便听后面一个小钱庄的掌柜站了起来,高声道:周员外说道,我们都没有异议。只有一条,上回周员外说救急金最少要交白金一千两,加入商社就要交救急金,我们这些小钱庄,却实实没有这么大的财力。 他话音一落,便有好些人高声附和。 周应芳笑道:胡掌柜说的却是实情,这是周某思虑不到之处,咱们要联手互救,绝不是要钱多的起伏钱少,也不是要把小钱庄排除在外,坐视不管。所以,这几日,我和唐掌柜、黄掌柜、张掌柜十几位掌柜商议过,一起提出几个条陈,来供诸位员外参详。这也是今日要商议的。 他顿了顿,又道:上回提出来的条陈,不仅是小钱庄承受不起,连大钱庄如何分配比例,也难以做到极公允。故此,这回提出来这个新条陈,是干脆将救急金定成一千两白银一份,小钱庄若是一家难以承受,可以几家联手,一起凑出一千两来,这几家便算是一家,到时候你们要用救急金,怎么分配,你们自家可以再按各出的钱来分。大钱庄呢,想出多少份都自愿,咱们也不强求。但有一条,这商社,我们要设立一个知事局,商社大小事务,都由这知事局来管理,这知事局有十九个席位,其中十个席位,就由救急金出得最多的九家出人出任;另外还有两个席位,由出钱少于十份的钱庄自行推选;还有八个席位,就由大伙共推德高望重的前辈来担任。不过为了保证公平,这八位前辈,就不能再在钱庄任职,由商社给他们发薪俸。平时议事,咱们就按学院的办法,少数服从多数,这样最公平合理,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石越和潘照临在下面听着,只觉得这周应芳真是煞费苦心,他提出来的条件,看起来非常的公平,简直是让小钱庄无法拒绝。潘照临倒还罢了,石越一面觉得这周应芳聪明过人,一面却是惊得汗毛直竖!这周应芳提议的,分明便是一个庞大的金融卡特尔(注:卡特尔【Cartel】:垄断利益集团、垄断联盟、企业联合、同业联盟,是垄断组织的一种表现形式。),这样的机构不加限制,迟早要成为一个巨大的金融托拉斯(注:托拉斯【Trust】:一种始于十九世纪的经济实体,当时目的是试图在市场上形成垄断。)。周应芳想借机控制小钱庄倒也罢,但他们竟然已经想要控制钱钞比的定价,虽然只是为了自保,也是石越绝对无法接受的。 果然,便听到后面诸人交头接耳,低声议论。过了好一会,便听周应芳高声问道:诸位员外,对这新条陈,可有异议? 石越回头看时,却听后面小钱庄掌柜纷纷摇头,高声喊道:没有。没有。他又去看唐守义和唐福,却见二人神色如常,显然是早已知道了。 周应芳笑着又重复问了几声,见众人皆无异议,便高声笑道:如此此事便终于算议定,咱们一定要齐心合力,度此难关,我们富贵钱庄,愿意出资二百份! 他话音刚落,下面顿时一片哗然,连石越都觉得惊讶。 二十万两白银,尤其是在这个时候,这绝对是一笔巨款。 我家比不上周员外,但库房里还有点丝绸,这起白银,也有四五万两,我就出五十份吧。 我也出一百份。 我家出一百份! 坐在前面的大钱庄出手之阔绰,让石越简直目瞪口呆。他侧眼去看潘照临,却见潘照临的表情,仿佛是在说,要把这些人都抄了家,什么破危机都解决了。 这时候小钱庄的掌柜也纷纷聚在一起商议起来,不时有人喊道某几家联手出多少份,某几家联手出多少份,周应芳似乎早已料到,早有人拿着纸笔,一一记下,当场便请报价的人签字画押。 石越悄悄打量着唐守义和唐福,却见二人不动声色,只是静静听着各家喊价。而周应芳也不住拿眼打量唐家众人,显然最关心的便是唐家到底出多少钱。 眼见众人纷纷报过出资份额,大钱庄几乎都报过自家愿出的份子,便见唐福朝唐守义微微点了点头,唐守义朝石越和潘照临点头行过礼,便缓缓站起来,朝着周应芳笑道:我们唐家,出八百份! 八百份? 八百份! 所有的人都惊呆了。按当时的市价,那可是五百万贯铜钱啊! 石越惊讶地望着潘照临,他明明刚刚听说唐家周转不太灵便,这时候怎么竟能出这样一笔巨资?却见潘照临也是摇摇头,示意自己不知道缘由。石越再去看周应芳,却是脸色都变了,显然他也是没有料到到处都传说唐家周转不灵的时候,唐家竟然还能拿出这么一笔巨款。 这时候连石越都忍不住要想,也许抄了唐家,交钞危机真的就迎刃而解了,甚至几年的财政收入都不用发愁了。 唐福显然也是见着石越和潘照临的表情了,他在潘照临耳边低声嘀咕了几句,便见潘照临脸上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石越更觉奇怪,便听潘照临凑到他耳边,低声说道:这笔钱原是预备着给咱家小娘子的嫁资! 石越不由得张了张嘴,一时竟是说不出话来。宋代因为母家的嫁妆,女儿即使嫁到夫家,也是有支配权的,将来分家、另嫁,这笔财产都是随着女儿走到,所以嫁女婚事奢华,厚嫁成风,当时亲王嫁女,动不动就要几十万贯嫁资,甚至有亲王为嫁女儿,急得到处借贷,负债累累;而如果家贫,家里的女子就会嫁不出去,王安石当年便因为妹妹未嫁,甚是苦恼。所以家里有女儿的,从小准备好一笔嫁资存在那里,也是当时的习惯。石蕤虽然年幼,但在当时其实也可以论及婚嫁了,唐家暗地为她早做准备,也不为奇。但但是嫁个公主,也不过花掉一两百万贯,唐家竟为她准备五十万两白银的嫁资,却真实连寻常的公主都及不上了。 这可要多谢他们了。半晌,石越才哭笑不得的说道。 还真是要多谢他们。潘照临似笑非笑地说道,又朝石越挤挤眼,道:你看谁过来了? 石越抬头望去,便见周应芳已是恢复常态,笑容可掬地走了过来,对唐福和唐守义抱抱拳,笑道:有唐老丈、唐掌柜慷慨解囊,这次咱们一定能平安度过这个难关。 唐福连忙起身,和唐守义一道回礼,一面笑道:若非周掌柜深谋远虑,我这等老朽,也智不及此,还是亏了周掌柜,这真是后生可畏啊。 哪里,哪里,岂敢,岂敢。周应芳一面谦让着,一面笑道:姜到底还是老的辣。 众人口不应心的客套一回,相顾大笑。周应芳又对石越笑道:这位桑官人,一向少了亲近。刚刚招待不周,还望见谅。只不知桑官人和桑直讲如何称呼?说起来,桑家原来也开钱庄,但不知为何,桑公后来将钱庄全部转让了,真是可惜,否则周某又多了一个前辈可以请教。 石越见他问到自己,也起身抱拳笑道:周员外过谦了。其实在下便有些问题,想要请教周员外。 他不肯回答和桑充国的关系,周应芳便以为是唐家另一房姓桑的夫人家的人,他虽略觉奇怪,因为此前从未听说唐家还有一位姓桑的夫人,但毕竟唐家的人到处都是,娶妻纳妾,也不奇怪。他怕石越尴尬见怪,忙混过这个话题,笑道:不敢,不知桑官人有何见教? 石越淡淡笑道:方才我听周员外说要游说朝廷,只不知员外有何妙策,能说动朝廷的几位相公?在下看眼下这麻烦,着实不小,只怕朝廷断难安然度过。 依我看却是未必。周应芳一面说,一面瞥了旁边的唐福和唐守义一眼,揣测着这是否是唐家故意出言试探,听说官人自杭州来,若有空多看看食货派的文章,当大有好处。我便是因为看了食货派诸君子的文章,当陕西钞钱比混乱时,才预料到京师也将自身难保。 哦?石越吃了一惊,问道:世间还有这等学问? 这是大学问,比什么诗词歌赋有用。周应芳笑道:其实朝廷若想解决眼前的危局,只有两途,一是废除交钞,但这个法子,对我们这些开钱庄的,便是灭顶之灾,幸好几位相公坚持,否则他摇摇头,又道:而朝廷想要稳定交钞,那就一定要我们钱庄配合,另一方面,司马相公和石相公还没有真正出手,朝廷一旦出手,任何举措,也一定会影响到我们钱庄。我们要趋利避害,就一定要让相公执政们能听到我们的民意,说起来,这件事情,只怕还要靠唐家 石越笑笑,开玩笑地说道:若是那个什么食货派能有办法替朝廷分忧,要游说起来,便事半功倍了。 周应芳也笑了起来,果真如此,相公们早知道了,还论得着我们说。 这倒也是。石越笑道:不过我看周员外能想出这么多好办法来自救,想来真是可惜了人材,若员外在朝中,定是一名臣。 桑官人说笑了。周应芳笑道:我可不是做官的材料。其实我能想出那些条陈,不过是家父的教诲。 哦?不仅是石越,连潘照临、唐福、唐守义都吃了一惊。 周应芳笑道:家父常和我说,越是复杂的事情,越要用简单的办法去处理 石越正留神听着,便见有人走到周应芳身边,低声说了句什么。周应芳连忙请了个罪,转身离去,过了一会,边听他高声宣布道:刚刚有掌柜说,要回去商议了,才能决定所出份额。这么大的事情,慎重点原也是应当的,若有想要追加份额的,回去后,也可以再商议了再定,我们来者不拒,多多益善。接下来,我们可以商议好知事局的许可权章程,动用救急金的细则,五天之后,我们再确定各家所出的份额,推举知事局知事,不过地点就不必在这里了,我先将在西角楼大街的一处宅子借出来,咱们大宋钱庄总社,便暂时先在那里办事,待知事都推选定了,再由知事局来定正式的办事地点,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大宋钱庄总社?石越震惊地与潘照临又对视了一眼,这周应芳辛辛苦苦搞出来这么许多事来,果然是其志不在小。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