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小说园地 精妙说话技巧

第16章 第二○↓二八术:问话中的反问技巧

精妙说话技巧 吳洪激 3641 2023-02-05
提问,是问者提出问题由答者回答,而反问,则是答者变成问者,反过来问问者。问话对象的变换,导致问话技巧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巧于反问,可以平中出奇,一语中的,入木三分。 常见的反问类型,大致有九种。 第二○术◆Ⅰ:机智型反问 这种反问往往是根据交谈情境和对象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问对方,一语中的,机智、巧妙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倾向。 萧伯纳的剧本《武器和人》首次公演,获得成功。演出结束时,萧伯纳走上舞台向观众致谢。有一个人突然很不礼貌地喊道: 萧伯纳,你的剧本糟透了,谁喜欢呀,赶快把它收回去吧,不要再演了! 此时,萧伯纳非但没有恼怒,还极有礼貌地说: 朋友,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但遗憾的是,我们两个人反对这么多观众有什么用呢?我们能禁止这个剧本演出吗?

萧伯纳机巧的反问,引起全场观众一阵热烈的掌声和笑声。 国是会议主张把省长改为官派后,宋楚瑜愤而请辞,有人说这是因连与宋有心结,而欲借此机会逼退宋,俟记者就此事相询连战时,连巧答:我怎么会让他走呢?记者立刻又跑去询问宋之看法,宋亦巧答:我怎么回得去? 第二一术◆Ⅱ:幽默型反问 这种反问是在反问中表现出你的幽默感,并不带有讽刺意味,也没有褒贬的意思。它让人在轻松的一笑中对事情有所领悟。 这里有一位母亲和儿子的一段对话: 母亲拿着一大一小两个苹果问儿子:孩子,你要哪个苹果? 儿子回答说: 我要那个大的苹果。 母亲说: 孩子,你应该懂礼貌,说要小的才对! 儿子立即反问: 妈妈,懂礼貌就得撒谎吗?

儿子在反问中把礼貌与撒谎两个不同类型性质的事十分幽默地扯在了一起,既令人发笑,又令人有所领悟。 第二二术◆Ⅲ:讽刺型反问 这种反问一般用于两个对立人物之间或你十分反感和厌恶的人,将你的轻蔑、讥讽和反抗巧妙地化在语言里,达到刺伤对手、打败对手的目的。 从前,在西方有一个主人,十分虐待奴隶,常常天不亮就催奴隶们起来干活。一天半夜,主人催逼奴隶说: 天亮了,怎么还不起来干活去? 有一个聪明的奴隶回答说: 等我捉到了虱子就去。 主人说: 天这么黑,能看得见虱子吗? 那个奴隶立即反唇相讥地反问: 天这么黑,干活能看得见吗? 这一下问得主人哑口无言,处于自己打自己耳光的窘境。 第二三术◆Ⅳ:肯定型反问

这种反问是被问一方以反问的形式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比正面回答还有力。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太宗李世民问侍中魏征: 守天下难不难? 魏征回答说: 难。 李世民说: 朕重用贤才,又广开言路,守天下还难吗? 魏征说: 历代帝王在打天下时,都注意启用贤才,也能接受不同的批评意见,但是打下天下后,便贪图享乐,闭目塞听,以致亡国。所以圣人说,要居安思危,你看,这能说守天下不难吗? 第二四术◆Ⅴ:疑问型反问 这种反问是被问者以反问的方式公开、直接地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和倾向,或以证明、推理、辩驳等手法,对事物发表议论或评判。 三国时期,孙权与刘备联合抗曹。诸葛亮调兵遣将时唯独没有任用关羽。

关羽忍耐不住,高声问诸葛亮: 关某跟随兄长征战多年,何曾畏首畏尾,今日紧要关头,军师为何不委用关某? 诸葛亮笑着说: 云长勿怪!我本想委派你去把守一个最重要的隘口,但又考虑你去有些不便,所以不敢委用你! 关羽说: 有什么不便,请军师明言。 诸葛亮说: 当初,足下在曹操那儿,曹操待足下不薄,足下素以仁义为先,当然要有所报答。今日曹操兵败,必走华容道。若令足下把守此道,恐足下放他过去,故不敢委用耳。 关羽说: 军师太多心了。当日曹操待关某,关某为他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已报答过了。现在两军敌对,关某岂能徇私忘公? 诸葛亮反问: 倘若临阵放过了曹操,足下该怎么说? 关羽说:

关某愿军法处置! 诸葛亮说: 好,请立下军令状。 关羽立下军令状后,心中难免有些不服气,亦反问诸葛亮: 如果曹操不从那条路走,军师又该怎么说? 诸葛亮说: 我亦立下军令状。 请注意,这段对话中有两处反问,都是公开表明自己的疑虑,而达到要对方表明态度的目的。 第二五术◆Ⅵ:抒情型反问 这种反问是反问者抒发自己的情绪或感叹的一种方式,从反问中可以洞察反问者的心理状态。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描写了薛宝钗和林黛玉的一段抒情的反问: 宝钗见宝玉呆呆的,自己倒不好意思起来,扔下串子,回身才要走,只见黛玉蹬着门槛子,嘴里咬着绢子笑呢!宝钗道:你又不得风吹,怎么又站在那风口里?黛玉道:我才出来,他就忒儿的一声飞了。口里说着,将手里的绢子一甩,向宝玉脸上甩来,宝玉不知,正打在眼上,嗳哟了一声。

这里的反问和动作描写配合得极为协调,抒发了各自的心理情感。 第二六术◆Ⅶ:悬念型反问 这种反问是为了引发提问者的疑问和好奇心。 比如,一位小妹味放学回家不见母亲,便问她爸爸: 爸爸,妈妈到哪儿去了? 爸爸惊讶地说: 刚才不是到学校接你去了吗,你没碰到呀? 小妹妹疑惑地反问: 妈妈没有到学校去呀,她到哪儿去了? 小妹妹的这句反问,悬念极强,令人思索,难以猜度。 第二七术◆Ⅷ:引语型反问 这种反问,一是引用名人或典籍上的话来设问;二是用别人的事例来印证。 在一次秦韩二国交战中,秦国宰相范雎的封地汝南被韩国夺去。 秦昭王对范雎说: 你失去了封地是否忧愁? 范雎说:

不忧愁。 秦昭王不解,又问: 为什么呢? 范雎答道: 梁国有个叫东门吴的人,他的儿子死了,他却不忧愁。他的管家问:像你这样疼爱儿子的人天下少有,你儿子死了,你怎么不忧愁呢?东门吴回答说:我原本无子,没有儿子时,我不忧愁,现在儿子死了,就同没生一样,我又有什么好忧愁的呢?臣原本是平民之子,为平民之时不忧愁,现在失去了汝南,就同失子的梁国平民一样,臣为什么要忧愁呢? 这里,范雎反问秦昭王,引用了梁国平民失子的事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第二八术◆Ⅸ:质问型反问 这种反问一般是在辩论会上和法庭上向对方的论点提出质问时用的,带有一种辩驳和指斥之意。 三十年代,英国商人威尔斯向香港茂隆皮箱行订购三千只皮箱,价值港币二十万元。合约写明一个月取货,逾期不能按质按量交货,由卖方赔偿百分之五十的损失。

茂隆皮箱行老板如期交货时,威尔斯却以皮箱内层使用了木材为借口,向港英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茂隆皮箱行老板按合约规定赔偿损失。 开庭时,港英法院偏袒威尔斯,企图判茂隆皮箱行老板诈骗罪。茂隆老板聘请一位女律师出庭辩护。 在法庭上,威尔斯信口雌黄,强辞夺理,气焰嚣张。谁知,就在他自以为得计之时,女律师出示一个英国出产的金怀表,高声问法官: 法官先生,请问这是什么表? 法官看了看,答道: 这是英国伦敦出口的名牌金表。可是这与本案无关啊! 有关!女律师高举金表继续问,这是金表,没有人怀疑吧?但是,请问这个金表除了表壳是镀金以外,内部的零件都是金制的吗? 法官这时才知中计,局促不安。 女律师又说:

既然没有人否定金表的内部零件可以不是金做的,那么茂隆皮箱行的皮箱也就无懈可击了。这显然是威尔斯存心敲诈! 法官被质问得理屈辞穷,只得以威尔斯诬告罪,判其赔偿五千元港币结案。 由此可见,谦虚、诚实、尊敬别人,是谈话成功的必备条件。问话中随意质问,逞一时之快,往往造成对立的情绪,引起双方的不快。即使两人意见出现较大的分歧,发生争执,也要注意反问的措辞,不要使用质斥之语气。你不希望别人伤害你的自尊心,别人也希望你不要伤害他的自尊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