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随身智囊 宇宙万年后

第4章 原序

宇宙万年后 艾德聯.柏利 2797 2023-02-05
艾德联‧柏利的这本书,谈到廿世纪一件最重要的生死问题,那就是人类能掌握住未来吗?他真有未来吗?廿世纪中令人头晕的科技进展步调,使得这个问题变得空前的重要,而且其答案也较难以获得。 预测科技进展的方法,并不常是如此困难。在整个现代科学时代中,某些是十九世纪的,某些是廿世纪的,每隔三十到四十年,就将科学的发现广布到日常生活之中,甚至如飞机和收音机这一类的重要廿世纪发明物,在它的基本试验完成后,不到三、四十年,就已广泛应用。然而在最近的世代中,其步调还要快速,在核能初步于实验室完成试验之后六年当中,第一颗原子弹就爆炸了;从电晶体的发明到电晶体收音机的出现,不过六年而已;从第一部电子计算机的制造到其在工业上的广泛使用,也不过四年时间;从雷射的发明到应用在医学上,也只三年而已。

在别的方面,步调也是如此的快速。十九世纪时,新的技术如铁路、电报和电话,在他们进入经济社会中之后,仍然进展得很慢,例如过去一百年来,火车速度并未改变多少,而在眼前,技术的成长到成熟,却相当快速,例如电脑的速度和能力,在每七年之中就增加十倍,而雷射自从一九六○年发明以来,其能量每年就增加了十倍。 用现在这种爆炸科技进展的方法,柏利如何成功地预测未来呢?他不只是要和科技新发展与时俱进,而且对科学会议的种种要保持警觉。柏利碰到了可叹佩的挑战了,他的绣锦是以现代科学材料织成的,他的许多预测是取自十到十五年来的概念、理论和成就,诸如首次探测外世界;金星的重建;超太空中的黑洞和白洞;重力辐射的侦测。

人类有未来吗?本书中采取了很强烈的乐观看法:在前面只有一条路,这条路通向无尽的科技发展不管发生什么,我们将会前进,达到较神奇的成就。 我同意柏利的看法,在一万年的时间尺度之中,著名的人口过多和核子战争的危险,都可搁置一旁,它们只是长程发展中的短暂不安而已,它可能会将我们倒退一些世代,或倒退一千年,但不会阻止人类在无尽的过程中,达到稳定的地步。但是,较复杂与较恒久的危险仍在威胁着,因此我们必须转向生命历史的掌握人达尔文之上了。 隐含在达尔文理论中,有些暗示,我相信这些是不会以明显的形式出现在他的作品里的,反言之,物种原始的观点是对人类未来有相当乐观的看法,如同下列进化过程中的陈述一样:每种生物都有变得较适应环境的趋势,和所有肉体和心灵的天才,将会愈趋完美。

在达尔文的观点中,这些自然淘汰的进化理论应用在人的身上,就如同应用在动物王国之上一样,他的进化论似乎保证人类型式的不断延续,它也保证人类天性的无限完美。 廿世纪中有些重要趋势,提供了乐观的看法,科学在农业及工业上的应用,已增加了许多产品的供应。所有人类只要允诺去满足新发现和新发明的流动即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国家中,生命型态的转变,已近完成,同时人的寿命也由于医药科学的结果而有戏剧性的增加,有些统计令人印象深刻。在一九○○年,美国每人平均每周工作七十小时,而今日,只需三十到四十小时即可,而且有缩减的状态。一九○○年美国人的平均余生为四十九岁,在今日已增加到七十岁了,在未来世纪中,期望寿命达一百岁,也不是不可能,甚至一百五十岁以上的寿命,也是我们能预料的。

长寿并不是真正的幸福;谁愿意找个七十岁的秘书、教授或银行经理呢?但大致而言,长寿会带来许多世界人口的利益。休憩时间意指有更多的时间为家庭、为娱乐、为身体和心理发展而努力,有人预言神奇的创造能力,提供了为生存而奋斗的机会,将会应用在艺术和科学之上,科学已打开人类黄金时代休憩时代的大门,那时所有人都不用再受环境的逼迫了。 哲学家国王的统治下,是一种令人满意的蓝图,但是去研究、学习和创造工作的动力,就变得不普遍了。未来的人类如何去利用他的余暇呢?而黄金时代的看法会符合人类的天性吗? 再一次的,进化论提供了适当的反应,按照达尔文的说法,人类是生物性有机物,会为生存而奋斗,在人类进化的五百万年之中,每一世代的人们,都会进入不寻常的物质与心灵成就之中,给予他们在食物上较有利益的倾向,而那些生存下来的人,在性的成熟上,会再复制他们的种类,遗传下较为高等的特征;有些人就较他的双亲更为进步,这就是物竞天择的理论。

因此,一个世代接一个世代,都较前一个世代更为成熟更为高级。 但是不只是这些倾向会变得愈来愈有利益,而具有这种性质的动物数目也会增加。每一世代,他们都留下较多数目的个体,使得一些显著的特征广布在人口之中。 人类的祖先在满怀敌意的环境中,如何使用这些行为与个性的倾向呢?我认为在这些显著的优劣之间,我们必须称呼此种人性的重要单元为机智横溢、有驱迫力、和有创造能。这些特征,在人类为生存而奋斗的利益之中,必须按照自然淘汰的定则,而一代一代地稳定增加,直到今日他们成为一种堪与称赞的智慧生物,当人类最后跨过休憩时代的门槛时,他将进入全新的领域。 所有现代乌托邦的预测特别是科学家的都是基于此种理由。在人类史上相当新的一章里,提到这个理由并不是根据正常事实的。约两百年前,有一些冒险的亚洲人,用他们的无甲板小船横渡太平洋,希望能找到满意的土地,这和地中海的腓尼基人以及大西洋的古挪威人一样,都表现了他们奋斗的天性。这些亚洲人大半殖民到太平洋的一些小岛上,他们到达大溪地,找到一处充满食物而无天灾的乐园。

如果这个例子是未来休憩时代的精确生命享受,那么为什么自然淘汰理论误导了我们?这个理论充满了化石记录和研究生物人口滋长的证据;它已广受各地的承认,当作进化的长程分析基础,但在人性的分析上,它有什么瑕疵呢? 现代人是神奇的生物,充满活力、智慧和创造的能力;主要的过错是认为他在未来绝不会改变,自然淘汰理论能正确地描述今日的人类他是数百万年来的奋斗成品,和饥饿、寒冷与天灾抵抗,但是在舒适和安详的数个世代之后,他会有什么型式呢?他会变得软弱无力以及失去创造能力吗?他在休憩时代中会退步吗? 当大部份的鱼仍在水中的时候,大部份的猿仍在森林中的时候,同样地,在明日的世界中,大部份的人类仍旧留在地球上,太空并不是地球上生物的安适地方,也找不到其他合适的地方给地球居民居住,但是一小部份的人类将准备到太空中无重力的环境下做事,他们将离开我们,他们的后代会散布在银河之中,他们将成为火星上的少数人口,然后成为第二个太空旅客。

他们会发现地球的重力将造成不适生存的状态,如同三百万年前古老的鱼类一样,但是他们会产生新品种,成为人类,而和古老的行星相联系,这就是柏利的说法,唯一的问题是,这会在什么时候发生呢? Robert Jastrw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