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随身智囊 贝多芬传

第4章 三

贝多芬传 羅曼.羅蘭 9027 2023-02-05
他心坎间洋溢着的温情全部灌注在这个孩子身上。这儿又是残酷的痛苦等待着他。仿佛是上天的好意,特意替他不断地供给并增加苦难,使他的天才不致缺乏营养 他先是要和他那个不入流的弟妇争他的小卡尔,他写道: 噢,我的上帝,我的城墙,我的防卫,我唯一的托庇所!我的心灵深处,你是一览无余的,我使那些和我争夺卡尔的人受苦时,我的苦痛,你是鉴临的。他写信给施特赖谢尔夫人说:我从不报复。当我不得不有所行动来反对旁人时,我只限于自卫,或阻止他们作恶。请你听我呀,我不知如何称呼你的神灵!请你接受我热烈的祈求,我是你造物之中最不幸的可怜虫。 噢,神哪!救救我罢!你瞧,我被全人类遗弃,因为我不愿和不义妥协!接受我的祈求罢,让我,至少在将来,能和我的卡尔一起过活!噢,残酷的命运,不可摇撼的命运!不,不,我的苦难永无终了之日!

然后,这个热烈地被爱的侄子,显得并不配受伯父的信任。贝多芬给他的书信是痛苦的、愤慨的,宛如米开朗基罗给他的兄弟们的信,但是更天真更动人: 我还得再受一次最卑下的无情义的酬报吗?也罢,如果我们之间的关系要破裂,就让它破裂罢!一切公正的人知道这回事以后,都将恨你如果连系我们的约束使你不堪担受,那么凭着上帝的名字但愿一切都照着祂的意志实现我把你交给至圣至高的神明了;我已尽了我所有的力量;我敢站在最高的审判之前见诺尔编贝多芬书信集三四三。 像你这样娇养坏的孩子,学一学真诚与朴实决计于你无害;你对我的虚伪的行为,使我的心太痛苦了,难以忘怀上帝可以作证,我只想跑到千里之外,远离你,远离这可怜的兄弟和这丑恶的家庭我不能再信任你了。下面的署名是:不幸的是:你的父亲,或更好:不是你的父亲。见诺尔编书信集三一四。

但宽恕立刻接踵而至: 我亲爱的儿子!一句话也不必再说到我臂膀里来罢,你不会听到一句严厉的说话我将用同样的爱接待你。如何安排你的前程,我们将友善地一同商量我以荣誉为担保,决无责备的言词!那是毫无用处的。你能期待于我的只有殷勤和最亲切的帮助来罢来到你父亲的忠诚的心上来罢,一接到信立刻回家罢。 (在信封上又用法文写着:如果你不来,我定将为你而死。)见书信集三七○。 他又哀求道:别说谎,永远做我最亲爱的儿子!如果你用虚伪来报答我,像人家使我相信的那样,那真是何等丑恶何等刺耳!别了,我虽不曾生下你来,但的确抚养过你,而且竭尽所能地培植过你精神的发展,现在我用着有什于父爱的情爱,从心坎里求你走上善良与正直的唯一的大路。你的忠诚的老父。以上见书信集三六二三六七。另外一封信,是一八一九年二月一日的,里面表示贝多芬多么热望把他的侄子造成一个于国家有益的公民。

这个并不缺少聪明的侄儿,贝多芬本想把他领上高等教育的路,然而替他筹划了无数美妙的前程之梦以后,不得不答应他去习商。但卡尔出入赌场,负了不少债务。 由于一种可悲的怪现象,比人们想像中更为多见的怪现象,伯父的精神的伟大,对侄儿非但无益,而且有害,使他恼怒,使他反抗,如他自己所说的:因为伯父要我上进,所以我变得更下流;这种可怕的话,正显示出这个浪子的灵魂。他甚至在一八二六年时在自己头上打了一枪。然而他并没死,倒是贝多芬几乎因之送命:他为这件事情所受的难堪,永远无法摆脱。当时看见他的申德勒,说他突然变得像一个七十岁的老人,精神崩溃,没有力量,没有意志。倘卡尔死了的话,他也会死的了不多几个月之后,他果真一病不起。卡尔痊愈了,他自始至终使伯父受苦,而对于这伯父之死,也未始没有关系;贝多芬临终的时候,他竟没有在场几年以前,贝多芬写给侄子的信中说:上帝从没遗弃我。将来终有人来替我阖上眼睛。然而替他阖上眼睛的,竟不是他称为儿子的人。

在此悲苦的深渊里,贝多芬从事于讴歌欢乐。 这是他毕生的计划。从一七九三年他在波恩时起就有这个念头。见一七九三年一月菲舍尼希致夏洛特.席勒书。席勒的《欢乐颂》是一七八五年写的。贝多芬所用的主题,先后见于一八○八作品第八十号的《钢琴、乐队、合唱幻想曲》,及一八一○依歌德诗谱成的歌在一八一二年的笔记内,在《第七交响曲》的拟稿和《麦克佩斯前奏曲》的计划之间,有一段乐稿是采用席勒原词的,其音乐主题,后来用于作品第一一五号的《纳门斯弗尔前奏曲》《第九交响曲》内有些乐旨在一八一五年以前已经出现。定稿中欢乐颂歌的主题和其他部分的曲调,都是一八二二年写下的,以后再写Trio(中段)部分,然后又写Andante(行板)、Moderato(中板)部分,直到最后才写成Adagio(柔板)。他一生要歌唱欢乐,把这歌唱作为他某一大作品的结局。颂歌的形式,以及放在哪一部作品里这些问题,他踌躇了一生。即在《第九交响曲》内,他也不曾打定主意。直到最后一刻,他还想把欢乐颂歌留下来,放在第十或第十一的交响曲中去。我们应当注意《第九交响曲》的原题,并非今日大家所习用的《合唱交响曲》,而是以欢乐颂歌的合唱为结局的交响曲。 《第九交响曲》可能而且应该有另外一种结束。一八二三年七月,贝多芬还想给它以一个器乐的结束,这一段结束,他以后用在作品第一三二号的四重奏内。车尔尼和松莱特纳确言,即在演奏过后(一八二四年五月),贝多芬还未放弃改用器乐结束的意思。

要在一阕交响曲内引进合唱,有极大的技术上的困难,这是可从贝多芬的稿本上看到的,他作过许多试验,想用别种方式,并在这件作品的别的段落引进合唱。在Adagio(柔板)的第二主题的稿本上,他写道:也许合唱在此可以很适当地开始。但他不能毅然决然地和他忠诚的乐队分手。他说:当我看见一个乐思的时候,我总是听见乐器的声音,从未听见人声。所以他把运用歌唱的时间尽量延宕;甚至先把主题交给器乐来奏出,不但终局的吟诵体为然,贝多芬说这一部分完全好像有歌词在下面。连欢乐的主题亦是如此。 对于这些延缓和踌躇的解释,我们还得更进一步它们还有更深刻的原因。这个不幸的人永远受着忧患折磨,永远想讴歌欢乐之美;然而年复一年,他延宕着这桩事业,因为他老是卷在热情与哀伤的漩涡内。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日他才完成了心愿,可是完成的时候是何等的伟大!

当欢乐的主题初次出现时,乐队忽然中止;出其不意地一片静默;这使歌唱的开始带着一种神秘与神明的气概。而这是不错的,这个主题的确是一个神明。欢乐自天而降,包裹在非现实的宁静中间它用柔和的气息抚慰着痛苦;而它溜滑到大病初愈的人的心坎中时,第一下的抚摩又是那么温柔,令人如贝多芬的那个朋友一样,禁不住因看到他柔和的眼睛而为之泪下。当主题接着过渡到人声上去时,先由低音表现,带着一种严肃而受压迫的情调。慢慢地,欢乐抓住了生命。这是一种征服,一场对痛苦的斗争。然后是进行曲的节奏,浩浩荡荡的军队,男高音热烈急促的歌,在这些沸腾的乐章内,我们可以听到贝多芬的气息,他的呼吸,与他受着感应的呼喊的节奏,活现出他在田野间奔驰,作着他的乐曲,受着如醉如狂的激情鼓动,宛如大雷雨中的李尔老王。在战争的欢乐之后,是宗教的醉意;随后又是神圣的宴会,又是爱的兴奋。整个的人类向天张着手臂,大声疾呼着扑向欢乐,把它紧紧地搂在怀里。

巨人的巨著终于战胜了群众的庸俗。维也纳轻浮的风气,被它震撼了一刹那,这都城当时是完全在罗西尼与义大利歌剧的势力之下的。贝多芬颓丧忧郁之余,正想移居伦敦,到那边去演奏《第九交响曲》。像一八○九年一样,几个高贵的朋友又来求他不要离开祖国。他们说:我们知道您完成了一部新的圣乐【注】,表现着您深邃的信心感应给您的情操。渗透着您的心灵的超现实的光明,照耀着这件作品。我们也知道您的伟大的交响曲的王冠上,又添了一朵不朽的鲜花您近几年来的沉默,使一切关注您的人为之凄然。贝多芬为琐碎的烦恼、贫穷,以及各种的忧患所困,在一八一六至一八二一的五年中间,只写了三支钢琴曲(作品第一○一、一○二、一○六号)。他的敌人说他才力已尽。一八二一年起他才重新工作。大家都悲哀地想到,正当外国音乐移植到我们的土地上,令人遗忘德国艺术的产物之时,我们的天才,在人类中占有那么崇高的地位的,竟默无一言唯有在您身上,整个的民族期待着新生命,新光荣,不顾时下的风气而建立起真与美的新时代但愿您能使我们的希望不久即实现但愿靠了您的天才,将来的春天,对于我们,对于人类,加倍的繁荣!这是一八二四年的事,署名的有C.李希诺夫斯基亲王等二十余人。这封慷慨陈辞的信,证明贝多芬在德国优秀阶级中所享有的声威,不但是艺术方面的,而且是道德方面的。他的崇拜者称颂他的天才时,所想到的第一个字既非学术,亦非艺术,而是信仰。一八一九年二月一日,贝多芬要求对侄子的监护权时,在维也纳市政府高傲地宣称:我的道德的品格是大家公认的。

【注】按:系指《D调弥撒曲》。 贝多芬被这些言词感动了,决意留下。一八二四年五月七日,在维也纳举行《D调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空前的成功。情况之热烈,几乎含有暴动的性质。当贝多芬出场时,受到群众五次鼓掌的欢迎;在此讲究礼节的国家,对皇族的出场,习惯也只用三次的鼓掌礼。因此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交响曲引起狂热的骚动。许多人哭起来。贝多芬在终场以后感动得晕去;大家把他抬到申德勒家,他朦朦胧胧地和衣睡着,不饮不食,直到次日早上。可是胜利是暂时的,对贝多芬毫无盈利。音乐会不曾给他挣什么钱。物质生活的窘迫依然如故。他贫病交迫,孤独无依,可是战胜了战胜了人类的平庸,战胜了他自己的命运,战胜了他的痛苦。一八二四年秋,他很担心要在一场暴病中送命。像我亲爱的祖父一样,我和他有多少地方相似。他胃病很厉害。一八二四至二五年间的冬天,他又重病。一八二五年五月,他吐血,流鼻血。同年六月九日他写信给侄儿说:我衰弱到了极点,长眠不起的日子快要临到了。德国首次演奏《第九交响曲》,是一八二五年四月一日在法兰克福;伦敦是一八二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巴黎是一八三一年五月二十七日,在国立音乐院。十七岁的孟德尔颂,在柏林猎人大厅于一八二六年十一月十四日用钢琴演奏。瓦格纳在莱比锡大学教书时,全部手抄过;且在一八三○年十月六日致书出版商肖特,提议由他把交响曲改成钢琴曲。可说《第九交响曲》决定了瓦格纳的生涯。

牺牲,永远把一切人生的愚昧为你的艺术去牺牲!艺术,这是高于一切的上帝! 因此他已达到了终身想望的目标。他已抓住欢乐。但在这控制着暴风雨的心灵高峰上,他是否能长此逗留?当然,他还得不时堕入往昔的创痛里。当然,他最后的几部四重奏里充满着异样的阴影。可是《第九交响曲》的胜利,似乎在贝多芬心中已留下它光荣的标记。他未来的计划是一八二四年九月十七日致肖特兄弟信中,贝多芬写道:艺术之神还不愿死亡把我带走;因为我还负欠甚多!在我出发去天国之前,必得把精灵启示我而要我完成的东西留给后人,我觉得我才开始写了几个音符。书信集二七二。 《第十交响曲》,一八二七年三月十八日贝多芬写信给莫舍勒斯说:初稿全部写成的一部交响曲和一支前奏曲放在我的书桌上。但这部初稿从未发现。我们只在他的笔记上读到:用Andante(行板)写的Can|tique用古音阶写的宗教歌,或是用独立的形式,或是作为一支赋格曲的引子。这部交响曲的特点是引进歌唱,或者用在终局,或从Adagio(柔板)起就插入。乐队中小提琴,等等都当特别加强最后几段的力量。歌唱开始时一个一个地,或在最后几段中复唱Adagio(柔板)Adagio(柔板)的歌词用一个希腊神话或宗教颂歌,Allegro(快板)则用酒神庆祝的形式。 (以上见一八一八年笔记)由此可见以合唱终局的计划是预备用在第十而非第九交响曲的。后来他又说要在《第十交响曲》中,把现代世界和古代世界调和起来,像歌德在第二部《浮士德》中所尝试的。 《纪念巴赫的前奏曲》,为格里尔巴策的《曼吕西纳》谱的音乐,诗人原作是叙述一个骑士,恋爱着一个女神而被她拘囚着;他念着家乡与自由,这首诗和《唐怀瑟》【注】颇多相似之处。贝多芬在一八二三二六年间曾经从事工作为荷马的《奥德赛》、歌德的《浮士德》谱的音乐。贝多芬从一八○八起就有意为《浮士德》写音乐(《浮士德》以悲剧的形式出现是一八○七年秋。),这是他一生最重视的计划之一。 《大卫与扫罗的清唱剧》,这些都表示他的精神倾向于德国古代大师的清明恬静之境:巴赫与韩德尔尤其是倾向于南方,法国南部,或他梦想要去游历的义大利。贝多芬的笔记中有:法国南部!对啦!对啦! 、离开这里,只要办到这一着,你便能重新登上你艺术的高峰写一部交响曲,然后出发,出发,出发夏天,为了旅费工作着,然后周游义大利、西西里,和几个旁的艺术家一起。 (出处同前)

【注】《唐怀瑟》:系瓦格纳的名歌剧。 施皮勒医生于一八二六年看见他,说他气色变得快乐而旺盛了。同年,当格里尔巴策最后一次和他晤面时,倒是贝多芬来鼓励这颓丧的诗人:啊,他说,要是我能有千分之一的你的体力和毅力的话就好了!时代是艰苦的。专制政治的反动,压迫着思想界。格里尔巴策呻吟道:言论检查把我杀害了。倘使一个人要言论自由,思想自由,就得往北美洲去。但没有一种权力能钳制贝多芬的思想。诗人库弗雷写信给他说:文字是被束缚了;幸而声音还是自由的。贝多芬是伟大的自由之声,也许是当时德意志思想界唯一的自由之声。他自己也感到。他时常提起,他的责任是把他的艺术用来奉献于可怜的人类,将来的人类,为他们造福,给他们勇气,唤醒他们的迷梦,斥责他们的懦怯。他写信给侄子说:我们的时代,需要有力的心灵把这些可怜的人群加以鞭策。一八二七年,米勒医生说贝多芬对于政府、警察、贵族,永远自由发表意见,甚至在公众面前也是如此。在谈话手册里,我们可以读到:(一八一九年份的)欧洲政治目前所走的路,令人没有金钱没有银行便什么事都不能做。 、统治者的贵族,什么也不曾学得,什么也不曾忘记。 、五十年内,世界上到处都将有共和国。警察当局明明知道,但对他的批评和嘲讽认为是无害的梦呓,因此也就让这个光芒四射的天才太平无事。 一八一九年他几被警察当局起诉,因为他公然声言:归根结柢,基督不过是一个被钉死的犹太人。那时他正写着《D调弥撒曲》。由此可见他的宗教感应是极其自由的。他在政治方面也是一样的毫无顾忌,很大胆地抨击他的政府之腐败。他特别指斥几件事情:法院组织的专制与依附权势,程序繁琐,完全妨害诉讼的进行;警察权的滥用;官僚政治的腐化与无能;颓废的贵族享有特权,霸占着国家最高的职位。从一八一五年起,他在政治上是同情英国的。据申德勒说,他非常热烈地读着英国国会的记录。英国的乐队指挥西普里亚尼.波特,一八一七年到维也纳,说:贝多芬用尽一切诅咒的字眼痛骂奥国政府。他一心要到英国来看看下院的情况。他说:你们英国人,你们的脑袋的确在肩膀上。 【注】奥国首相梅特涅雄心勃勃,颇有只手左右天下之志。对于奥国内部,厉行压迫,言论自由剥削殆尽。其时欧洲各国类皆趋于反动统治,虐害共和党人。但法国大革命的精神早已弥漫全欧,到处有蠢动之象。一八二○年的西班牙、葡萄牙、那不勒斯的革命开其端,一八二一年的希腊独立战争接踵而至,降至一八三○年法国又有七月革命、一八四八年又有二月革命贝多芬晚年的政治思想,正反映一八一四一八三○年间欧洲知识分子的反抗精神。读者于此,必须参考当时国际情势,方能对贝多芬的思想,有一估价准确之认识。 【注】按:一八一四年拿破仑失败,列强举行维也纳会议,重行瓜分欧洲。 因此,什么都不能使这股不可驯服的力量屈膝。如今,这股力量似乎在耍弄痛苦。在最后几年中所写的音乐虽然环境恶劣,例如侄子之自杀往往有一副嘲弄的、睥睨一切的、快乐的全新特点。他逝世以前四个月,在一八二六年十一月完成的作品,作品第一三○号的四重奏的新的终曲是非常轻快的。严格地说来,这种快乐并非一般人的那种,时而是莫舍勒斯所说的嬉笑怒骂;时而是战胜了那么多痛苦以后的动人的微笑。总之,他是战胜了。他不相信死神。 然而死神终于来了。一八二六年十一月终,他得着肋膜炎性的感冒;为侄子奔走前程而旅行回来,他在维也纳病倒了。他的病有两个阶段:(一)肺部的感冒,那是六天就结束的。第七天上,他觉得好了一些,从床上起来,走路、看书、写作。 (二)消化器官疾病,外加循环系统疾病。医生说:第八天,我发现他脱了衣服,身体发黄。剧烈地下痢,外加呕吐,几乎使他那天晚上送命。从那时起,水肿病开始加剧。这一次的复病还有我们迄今不甚清楚的精神上的原因。华洛赫医生说:一件使他愤慨的事,使他大发雷霆,非常苦恼,这就促成了病的爆发。打着寒噤,浑身战抖,因内脏的痛楚而起痉挛。关于贝多芬最后一次的病情,从一八四二年起就有医生详细的叙述公开发表。朋友都在远方。他打发侄儿去找医生。据说这麻木不仁的家伙竟忘记了使命,两天之后才重新想起来。医生来得太迟,而且治疗得很恶劣。三个月内,他运动家般的体格和病魔抗争着。一八二七年一月三日,他把至爱的侄儿立为正式的承继人。他想到莱茵河畔的亲爱的友人,写信给韦格勒说:我多想和你谈谈!但我身体太弱了,除了在心里拥抱你和你的洛亨【注】以外,我什么都无能为力了。要不是几位英国朋友的慷慨解囊,贫穷的苦难几乎笼罩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变得非常柔和,非常有耐心。一个名叫路德维希.克拉莫利尼的歌唱家,说他看见最后一次病中的贝多芬,觉得他心地宁静,慈祥恺悌。一八二七年二月十七日,躺在弥留的床上,经过了三次手术以后,等待着第四次,他在等待期间还安详地说:我耐心地在想,任何病痛都会随之带来点好处的。据格哈得.冯.布罗伊宁的信,说他在弥留时,在床上受着臭虫的骚扰。他的四次手术是一八二六年十二月二十日、一八二七年正月八日、二月二日和二月二十七日。 【注】按:洛亨即为韦格勒夫人埃莱奥诺雷的亲密的称呼。 这个好处,是解脱,是像他临终时所说的喜剧的终场我们要说是他一生悲剧的终结。他在一场大雷雨的暴风雨中,在滚滚雷鸣中咽了最后一口气。一只陌生的手替他阖上了眼睛(一八二七年三月二十六日)。这陌生人是青年音乐家安塞尔姆.许滕布伦纳布罗伊宁写道:感谢上帝!感谢他结束了这长时期悲惨的苦难。贝多芬的手稿、书籍、家具,全部拍卖掉,代价不过一百七十五弗洛令。拍卖目录上登记着二五二件音乐手稿和音乐书籍,共售九八二弗洛令。谈话手册只售一弗洛令二十。 亲爱的贝多芬!有不少人赞颂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他是当代艺术的最勇敢的力量。他是在受苦在奋斗的人们的最伟大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因世界的劫难而忧伤的时候,他就是那个会跑到我们身边来的人,仿佛坐在一位服丧的母亲身边,默然无语,在钢琴上弹出一曲隐忍的悲歌,安慰着那位哭泣的女人。当我们同善与恶的庸俗进行了毫无用处的无休止的争斗而精疲力竭时,重新回到这片意志和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从他的身上散发出的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幸福、一种感到与上帝同在的陶醉,传染给了我们。他致不朽的爱人信中有言:当我有所克服的时候,我总是快乐的。一八○一年十一月十六日致韦格勒信中又言:我愿把生命活上千百次我非生来过恬静的日子的。仿佛在他和大自然不息的沟通之下,他终于汲取了自然深邃的力量。申德勒有言:贝多芬教了我大自然的学问,在这方面的研究,他给我的指导和在音乐方面没有分别。使他陶醉的并非自然的法则,而是自然的基本威力。格里尔巴策对贝多芬是钦佩之中含有惧意的,在提及他时说:他所到达的那种境界,艺术竟和犷野与古怪的原素混合为一。舒曼提到《第五交响曲》时也说:尽管你时常听到它,它对你始终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有如自然界的现象,虽然时时发生,总教人充满着恐惧与惊异。他的密友申德勒说:他抓住了大自然的精神。这是不错的:贝多芬是自然界的一股力;一种原始的力和大自然其余成分之间的那种交战,产生了荷马史诗般的壮观景象。 他整个的一生就像是一个雷雨天。一开始,是一个明媚清亮的早晨,仅有几丝无力的轻风;但是,在静止的空气里,已有一种隐隐的威胁,一种沉重的预感。突然间,大片的乌云卷过,雷声悲吼,静寂中夹杂着可怕的声响,一阵阵狂风怒号,《英雄交响曲》和《第五交响曲》奏起。然而,白昼的清纯尚未遭受损害。欢乐依然是欢乐,忧伤始终保留有一线希望。但是,一八一○年以后,心灵的平衡打破了,光线变得怪异。一些最清晰的思想,人们看着如同一些水汽在升腾;它们散而复聚,以它们那凄惨而古怪的骚动笼罩着人们的心;乐思常常在雾气中浮现一两次之后,便完全消失;只是到曲终之时才在一阵狂飙之中重新出现。甚至连快乐也具有了一种苦涩而犷野的特点。所有的情感中都掺杂着一种热病、一种毒素。随着夜幕的降临,雷雨在聚集着。随即,沉重的云蓄满闪电,黑压压的,挟带着暴风雨,《第九交响曲》开始了。骤然间,在疾风迅雨之中,黑夜撕裂开一道口子,夜被从天空中驱走,在意志力的作用下,白昼的明媚又还给了我们。 什么胜利可和这场胜利相比?波拿巴的哪一场战争,奥斯特利茨【注】哪一天的阳光,曾经达到这种超凡努力的光荣?曾经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凯旋?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 用苦痛换来欢乐。 (一八一五年十月十日贝多芬致埃尔德迪夫人书) 【注】按:系拿破仑一八○五年十二月大获胜利之地。 (全书完)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