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随身智囊 考古探险:记录神秘的历史碎片

第28章 第四节文明之石卵

在北京以南五○○千米,位于山东省邹城的岗山之上,还有一处大规模的户外石刻图书馆。 在山脚,是一座祭祀古代伟大思想家孔子哲学思想的继承人孟子的庙宇。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他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像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莱德罗斯教授希望能从这里进一步了解这些神秘的古代石刻。 关于这里的石刻,人们知之甚少。这里确实存在石刻吗?它们与石经山有什么关系?最重要的是,石刻的内容是什么呢?

这些石头就像是一只只巨大的卵,遍布于山野之中。 一段残留的石阶将科学研究者们带到了一座小庙前。一位九十多岁的道士独自住在那里,见到有人来访,他显得十分高兴,充满了出家人的豁达。他知道那些石刻的辉煌,那些字迹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在那里了。 他带领科学研究者们去看石刻,那些石刻在山的上面,沿着一条陡峭的小路上行几个小时,就来到了山顶。这里的景象又令莱德罗斯和两位中国同行大吃一惊。岗山摩崖刻经是如此硕大的汉字,这些汉字精细方正,显然不是为人看所刻。 学者们立即展开了关于这些石刻重要性的讨论。当初静琬在开展石刻工程时,目的是要建造一座不朽的图书馆,留于后世所用。而这些文字位于山顶,是不太可能有人看到的,因此它们的存在实在难以解释,三位学者也困惑不已。这里几乎每块石头上都刻有文字,而且都大得出奇,有的甚至有半米见方。甚至在悬崖峭壁上也凿有深深的文字,这里也是人们很难看到的地方。难道这些文字不是为地球人刻制的,而是为地球外生命、神灵,或是祖先的灵魂准备的吗?

有的地方的文字甚至被刻在不稳定的石头上,其中一些文字是佛经中的篇章。莱德罗斯认为,这些文字早在石刻工程开始前三十年就存在了。静琬一定受到了这些石刻的启发,于是发愿要把所有人类的智慧都刻在石头上,为那些能逃过劫难的人做好准备。 这些石头图书馆是独一无二的,它们是中国古代僧人最伟大的文化成就之一。科学研究者们认为,西方人对如此伟大的文化做更多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方文化相互学习得越多,对彼此的了解也就越深,也就能更好地相互尊重。整个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这种文化交流是必然的趋势,洪堡的继承者们很希望能将东方的伟大文明带往西方研究学习。莱德罗斯教授决心要一一解读这些文字,解开岗山的谜团。当地的馆长胡新礼送给了他一卷拓片卷轴。

这个宇宙有太多谜团等待着科学研究者们去发现,去破解。就如这些石刻上的神秘字迹,虽已风化,但仍然引人探寻。经历了数个朝代,直到十二世纪,浩大的石刻工程才宣告完成。这是最简单的信息存储技术,耗费巨大的人力,但是也可以轻易读懂,相比于那些可以压缩存储数个G的光盘,它们可以存在亿万年,而光盘却太容易损坏了。 在著名的《六祖撕经图》上,六祖慧能正将佛教撕个粉碎,但云居寺的石刻却是永远无法毁掉的,因为,它是一封致永恒的信。穿越时空,永远是文明复兴的种子。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