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随身智囊 考古探险:绝境之地的神奇故事

第28章 第一节神之肖像

南美是殖民者用印第安人的血清洗出来的黄金大陆,而那些被征服砍杀的土著,早已丧失了历史的传承,如今只能用一个个残留的古迹和隐藏在古迹背后的真相组成一个充满神秘的南美洲,让游客们来惊叹一下。 这包括其中最难解的谜也是最漂亮的风景之一,就是纳斯卡平原的地面巨图。纳斯卡这个秘鲁南部的荒凉平原,在这片辽阔而干旱得如同沙漠的碎石之地上,藏有这处令人难以发现的奇迹。 从秘鲁第二大城市阿雷基帕向西北行进,人们要穿越世界上最为干燥的沙漠地带,然后翻过安第斯山,才能到达小城纳斯卡。纳斯卡的地面炎热干燥,在方圆达到五十平方千米的区域内,由卵石砌成的线条纵横其间,勾画出巨大的鸟兽和各种准确的几何图形,这图形只有从高空中才能看到,就好像是神从天空弯腰用他的手指画出来的一样。如果只是为了观赏巨画,那么乘直升机来要省时省力得多,但是却失去了那穿越荒野后突现苍茫的辽阔感和震撼。

发现这一奇迹的时间是一九三九年,纽约长岛大学的保罗.德派克博士驾驶着他的运动飞机,在寻找古代引水系统的分布路线,而在飞过干涸的纳斯卡平原时,他突然看到平原上好像有巨大而神奇的线条构成了某种图案。这些线条有着明显的起始点和终止点,德派克博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飞行员都知道,如果发觉自己出现幻觉,那将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除了那个写出《小王子》的飞行员。德派克博士又一次仔细地观察这些巨大的图形,不得不惊叹地说:我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天文书籍。 德派克博士在科学界公布了自己的这个惊人发现,纳斯卡地画很快在世界各地引起巨大的反响,考古学家和科学家们也相继来到这里。他们不断地发现这些千奇百怪的巨大图案,完善着对线条的组合判断。

基本的考古调查可以得知,在二○○○年前,这些神奇的线条就已显露在了南美大地之上,只是那时的人们如何观赏这些地画,则是一个谜。这些遍布大地的螺旋形、梯形以及各种动物和人类的神奇线条图,绝大部分都只能从空中鸟瞰辨认。它们分布在纳斯卡和潘帕台地之间占地五十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约六十个线条延伸而出,平铺出数百幅精细的巨大素描,其中共有三十五个动物图形,也有一部分花卉和鸟类的图案,有的图形的尺寸可达三○○米。 考古研究者们在纳斯卡荒原上仅仅鸟类图案就发现和统计出十八个,在纳斯卡出土的部分陶器上也发现有类似的鸟类图案。 在地面上看,这些线条类似于农村的田埂,向两边延伸得很长,一眼望不到边,据说最长的直线长达十五千米。在地面上虽然可以清楚地看到线条的形状,但因为它的形状非常巨大而看不到完整的图画。地画的图形、结构,只有在空中看才能发觉它们的形状,那著名的巨型鸟长达三○○米,蜂鸟长二○○米,猴子则是一三五米,即使今天来看,都很难想像这些图画是如何制成的。在纳斯卡不同的地点可以见到同一个题材的图画,样子十分相像。有人估计,在当时很可能有事先统一设计出来的小比例参照图,然后再逐步放大制作成这惊人的大幅巨画,据说最近还发现了放样用的木桩。

大就是美,这是一个原始而不变的审美观,人们总是在心底里为巨大的造型所震撼,金字塔、长城,还有这纳斯卡地画,都是巨型美的艺术。 令人费解的是,在这些图案中,有许多图案描述的都是当地并不存在的动物。如图案中有蜘蛛的形状,纳斯卡地区却并没有这种蜘蛛,这种蜘蛛应该出产于亚马逊地区;猴子和鹦鹉的图案也不少,它们也不是纳斯卡地区本地所拥有的动物种类;还有躺在大地中央的巨鲸,出现在这沙漠荒原上就更是诡异了,那繁杂而奇特的写意条纹,如果不是配合当地出土的陶器上面的图案,很难让一个初见的人联想到那是鲸鱼。 古代秘鲁人到底是出于怎样的目的而创作出这些不规则的巨型图画,至今仍然没有确切的答案能够让整个世界信服,让世界承认。

纳斯卡平原贫瘠而又荒凉,这里每年最多只下半小时雨,有人估计,这里也许万年没有正式下过大雨。正是这对于人类来说几乎是无情的天气,才使那些神秘的图形能历时一千五百年而依然完整无损。 有传闻说美国航天总署也为纳斯卡平原这里的恶劣生态环境而感到震惊或者说是窃喜?因为那些科学家认定这里恶劣的干旱环境造成的地表结构与火星上的环境有些类似,曾专程派人研究这个地区,想用它来进行在火星上生命能否生存的实验。 这些神奇的图画有着什么样的作用?是朝圣者的行进小路?还是天文演算的历法?抑或是神的肖像?又是哪些纳斯卡人创造了这些壮观而神秘的巨画? 这确实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谜团,特别是当人们想要解读这些线条与图案所代表的含义时,会遇到无数种可能,感到无比的奇妙,却又头痛,因为毫无头绪。德国考古学家马库斯.赖因德尔希望知道究竟是什么人创造出了这些巨幅地画,并想通过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来解释其创作意图。但目前,人们对于这个古代文明几乎一无所知,甚至连这个文明的名字也无从知晓。最终,马库斯.赖因德尔终于通过种种方法说服了当地政府,他带领的考古小组第一个得到官方允许,可以对巴尔巴高原上的一些地画进行挖掘。

创作这些巨大的线条图的方法是很容易查清的,需要首先移走顶层深色的鹅卵石和沙砾,让颜色稍浅的土壤显露出来。在古代,这些工作应该都是手工完成的。构成这些图案线条的是深褐色表土下显露出来的一层浅色卵石。据专家计算,每砌成一条线条,就需要搬运几吨重的小石头,而图案线条中精确无误的位置又决定了制作者必须依照精心计算好的设计图才能进行,才能复制成原来的预期图样。 而当时的纳斯卡居民尚处于原始社会,那么这些巨画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著名的纳斯卡地画研究者玛丽亚.莱斯认为,古代居民可以先用设计图制作模型,然后把模型分成若干部分,最后按比例把各部分复制在地面上。而另一些研究者显然是史前文明轮回派的信仰者,他们认为,这些巨画是按照空中的投影在地面上制作的。这样解释虽能比较直接了当地解决设计和计算的困难,但却引出了更多的问题。因为古代纳斯卡人可能掌握这样的飞行技术吗?那么,又是谁在空中进行投影呢?有种种说法认为,史前文明曾经超越现代文明,但是曾经因某种缘故导致文明的彻底崩溃,而使人类循环进化。而且,甚至还有可能推断牵扯出外星文明空降说,也就是地外文明。

总之,对巨画制作方法的不同解释也联系着对其作用的不同理解,这是个令全世界考古学家都困惑不已的难题,也是许多科学家为自己著书立说的机会。毕竟,谁的答案都有可能成立,谁的答案都有可攻击的不足。 有人说,纳斯卡平原的直线与某种天文历法有关,因为这些图形中有几条直线,极其准确地指向黄道上的夏至点与冬至点。也有人说,图案中某些动植物图形,是某些星座变形的复制品;某些长短不一、形状各异的线条,则是星辰运行的轨道。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根据美国航天飞机拍下的图片,只有从三○○米以上高空中才能看清这些巨画的全貌。因此,巨画只能是为了从空中向下观看它而绘制的。而在遥远的古代,有谁能从高空或太空中观看这些巨画呢? 《众神之车》的作者冯.丹尼肯为代表的一些人认为,这是天外来客光临地球时在他们的降临地建起的跑道。但也有人迅速地进行了反驳,从现代航天技术看,航天飞机是不需要跑道的。更何况还有众多螺旋形状的线条,又有哪种飞机的助跑需要螺旋形状的跑道?那么,说那些跑道是为了迎接外星人来地球举办宇宙奥斯卡电影节准备的铺红地毯的星光大道,也有可能吧?总之,与其在那里随便猜测,不如到实地考察,去挖掘那些碎片,用考古学的手段来给出答案,这才是坚持科学风格的严谨的态度与做法。

马库斯.赖因德尔在一幅梯形画的窄边之上,发现了一些小型矩形建筑物的遗迹,其用途还不太清楚。对于这次挖掘,任何一个碎片都不能放过,不要忽略这一小块宝石般的碎片,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发现,也有助于人们了解纳斯卡人的所作所为,这些建筑的用途,甚至这些巨画的真正含义。 建筑物前的这些木杆又有什么用途?在刻画数百米长的梯形时,难道这些是用来标志某个特定点的工具吗?一只豚鼠被埋在遗迹里面,它到底是奠基时被牺牲掉的简单祭品,还是一只因为心理压力太大而偶然死在这片土里的普通野生豚鼠? 一个又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像制作那些地画时要搬开的石头一样多。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