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随身智囊 生活美学

第100章 旧诗的困境

生活美学 黃永武 1384 2023-02-05
近年来国内倡导唐宋诗的欣赏,大受欢迎,从学校到社会,从纸上到视听卡带,回响至为热烈。在这股热潮里,自然引发一些有心人,想要恢复旧诗的创作,延续唐宋诗歌的光环。 在努力推广时,有人以为旧诗的韵部,已与现代口音不合,于是主张中华新韵,甚至主张用注音符号押韵。有人以为旧诗的平仄,与国语四声不合,入声难以区别,于是主张不讲平仄,只要维持五言七言的句型就好。更有人以为旧诗的问题出在人材不足,只要新秀竞起,照唐宋的格律仍能写出好诗,于是开办写作班,组织诗社这些努力都很可佩,所惜成效不如预期那么好。 其实今日旧诗的困境,最大的问题并不在文字声韵上,而是在生活观念上;也不在人材的缺乏上,而是在社会的演变上。每一首诗的诞生,都是和社会及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它乃是复杂的文化物件,决不是孤立在文字声韵上的东西。每一首诗都是透过观念与技巧而对生活批判的产物,其中反映着的是社会生活的精神。

在农业社会中,人与自然审美的关系密切,像旧诗人写马蹄花影隔溪来,多美啊!那时代马与花在诗人的社会经历中,占有重要的分量,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还象征着某种地位。花是四周常在的景物,还象征着季节的早晚。而噪音污染及大都市拥挤都还不会出现,所以马蹄声如此清晰,花影如此凄迷,溪水中的倒影如此清澈,唤起了极美的思想感情。今天的社会条件早就转移了,汽车摩托车的吵闹声与速度感,淘汰了悠闲马蹄的审美。马蹄在实际生活经验中不但十分陌生,而且缩小成几乎不占生活比例的事物。然而旧诗还非写马蹄不可,一写入汽车摩托车,就不成其为旧诗了。 再如热泪惜残烛,半死怜爨桐,是多美的形容啊!烧剩半截的桐树,制成的焦尾琴音色最美,烧残的蜡烛上总是滚滚不停流下了热泪。农业社会里,柴是唯一炊煮的热力供应者,烛是华贵的夜间照明器,在诗人生活经历中,是日日必须的伙伴,和人的关系密切。

但由于瓦斯电力取代了柴火,照明如昼的电灯取代了蜡烛,物质文明的发展,使得对柴火熊熊或烛泪涟涟的自然审美,失去了生活中的地位,原本具体鲜明的经验意象,已排除在生活之外,变成怀古式的模糊印象,乃至成为抽象代表式的符号,不易引来诗人特殊而真切的审美感受。 文学中的一切与人关系愈密切的,才愈有意义,而旧诗如果只限于去写这些逐渐与人关系疏远的事物,仍沿用这些老旧的词汇联想,而不能代以活生生实际接触的物件,满眼的压克力、电线、按钮、无生命的机械到处充斥,都不是旧诗想写的,那么在生活中的评估价值可能愈降愈低,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恐怕这才是旧诗困境的根本。 人是社会性的,社会生活的事物基础大大地改变,诗也不能不变的。事物基础之外,价值观念的改变,也有影响。今日重商社会以利为价值基准,随之兴起的是法律、秩序、资讯处理,却忽略了人情与自然景物。而旧诗中亟需的:自然审美、侠义血性、爱情奉献、理想狷介都变成另一种边缘的思想体系,当今现实的人在新的生活环境中感到此种旧体系早有所不足,必须暂弃一旁另找新的生活指南,这也是旧诗的困境之一。

再如清末诗人樊增祥,写了四万多首诗词,有时友人邀他吃饭,饭还没吃,谢宴的诗已经做好,这种不讲真实感受,单凭一个俗套模子就可以压铸出来的作品,就算技巧烂熟,足以炫耀,但也反成为旧诗丧魂蚀骨的另一困境了。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