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随身智囊 生活美学

第53章 书之外

生活美学 黃永武 1048 2023-02-05
现在小学课本里,仍爱举车胤为例,他家里太穷,捉萤火虫来代替油灯,这囊萤照书的美谈,成为家喻户晓的勤读故事。但不知有没有哪位小朋友,读到这一段,就真去捉几十只萤火虫来做一次实验,看看《晋书》里记载的以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是否真有可能? 其实清朝的康熙皇帝,最富有实验求证的精神,读书时处处留心研究与证明。他幼年在热河省时,就捕捉了几百只萤,盛在一个薄纱的大囊中,夜晚用来照书照字,结果才知道根本无法辨别笔画,囊萤不可能照书,才明白书上的记载,常常不可以照单全收。 康熙皇帝还有一段故事:当时有三位官吏发表了一篇<西域异兽形图>的文章,说西域有一种野兽的眼睛长在乳房,嘴巴长在肚脐,轰动一时,刑部认为他们造谣惑众,奏请判以死刑。富有实证思想的康熙皇帝下令宽免他们的死刑,但限令他们到西域去找,一定要真的找到这种野兽,才准回家。三人去了几年没有消息,但康熙一直把这个谜团放在心上,直到边防将军祁里德回朝,康熊还亲自问他,祁说:真的有这种野兽,巡哨侍卫曾亲自看见,还想用鸟枪去打,蒙古人叫它作鄂布,把恶人叫做鄂布泰。 (以上二事均见于康熙六十年三月的<论读书须明理>谕)这种乳部长眼睛,脐部长嘴巴,很像《山海经》里被天帝斩首于常羊山的刑天,类似无头战神,是神话中的想像人物,在现实世界里竟然可能存在?不妨从动物学中去查明。至于现实世界里仿佛真有可能的囊萤照书,却反倒是徒凭想像的事,只能当虚构童话去看它。所以读书有时必须离开书本的纸中世界,从书之外的实物去观察。

乾隆皇帝读书时,也极重实验,当他读到《诗经》泾以渭浊句,究竟是泾水清渭水浊?还是泾水浊渭水清?潘岳说渭水清,杜甫说渭水清,朱熹也说是渭水清,但苏轼诗说渭水浊。乾隆皇帝搞迷糊了,就下令陕西巡抚秦承恩,就近切实调查奏报。调查结果:泾水河床是石子底,水清的季节多;渭水是沙泥底,水浊的季节多。最科学的是各在水流湍急处,取水一石,泾水一石的泥沙沉淀是三升,渭水一石的沉淀物为一斗多,根据实验,证实了泾清渭浊,潘岳杜甫等都姑以误传误。 康熙、乾隆二位读书如此细心,注重书之外的实验,对后来乾嘉学派的考据征实风气,当然有巨大影响,只可惜后来学者都只会从这本书抄到那张纸,埋首在故纸堆里,能像程瑶田、焦循那样,谈到五谷就到田里去实验,谈到益母草就到被水淹泡的洼地去观察,注意书之外的学者太少了,不然,中国在康熙乾隆时代就会重视科学,就不会积弱到今日的地步了。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