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历史烟云 中国杰物传

第6章 (第6则) 曹操

中国杰物传 陳舜臣 8248 2023-02-05
在小说、故事中被抹上浓妆的曹操,其真面目应该回归正史,甚至有必要重新加以涤清。曹操本来是一个激情的人,也许为了能拥有众多的人才,他抑制住自己的感情。 【儒已多矣! 】 汉因儒而亡。前汉如此,后汉也是一样。 前汉名君宣帝曾说,揉合王道与霸道才是汉家规制。王道就是儒家的理想主义,霸道不外是法家的实际主义。 所谓法家,就是主张政治应以法律为根本手段的学派。法家著作逸失极多,现存的以《韩非子》、《商君书》及《管子》为代表作。在着重现实这点方面,孙子及吴子等兵法家亦与之相通,所以他们也可以列入法家。 法家的怪物曹操,上场的经过,正好反映了因儒而亡的两汉状况。 宣帝的儿子元帝,一如《汉书》所评,受文义牵制而使父业衰微。他性格宽弘,在政治上也就优游不断,未能毅然决断,任令外戚及宦官专横。站在儒的理想农本主义立场,他本来想要停止对商人有利的货币经济,但是以物易物的原始经济,理所当然会使民生凋敝,所以终究不可行。

《礼记》里记载天子七庙,而当时汉王室却有九庙。为配合古礼,不得不废去两庙,但应该废去哪两庙,据说这是元帝治世时最大的政治问题。虽然饥馑不断,宗庙问题竟然比处理饥馑问题更为重要,这不外是受文义牵制。 元帝之子成帝在位长达二十六年,但《汉书》中评为: 遭世承平,上下和睦。然湛于酒色,赵氏乱内,外家擅朝。 赵氏就是赵飞燕,据说是一名体轻腰弱的绝世美女。美女的标准因时代而异,盛唐的美女就像杨贵妃及三彩女俑一般丰满;而把像赵飞燕这般体轻腰细,人称可以在掌上起舞的纤弱女子视为美女的时代,也许就是国家的衰弱期吧! 成帝之后的哀帝是有名的同性恋。他任命二十二岁的董贤担任国家最高职位大司马,因为董贤是他的爱人。虽然汉朝早已出现末期症状,但元帝以后过于重儒,未采严格的法治之势,才是衰亡的原因。

元帝的外戚王莽灭汉,建立新朝,他也标榜儒教,结果仅仅十五年便覆亡了。 儒有尚古轻今的倾向。孔子也常说古代周公的时代很好,今天(春秋时代)不行了。王莽想要忠实于儒,采取复古政策,结果徒然造成政治混乱。他热切地把官职名称也改依周制,并变更地名,同时无视于现实,想要恢复周代的井田制,结果无可救药地落入形式主义的政治窠臼中。新朝能够维持十五年,不能不说是件奇事。 王莽是篡夺者,在儒家伦理中,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汉朝皇族光武帝起来复兴汉室,后汉历史于是展开。为免再出现第二个王莽,这个王朝也重儒。 儒有很多个面。以孝为最大德目的儒,当然家庭主义十分浓厚。外戚得力,从家庭主义来说,这是无可避免的。至于宦官的弊害,究其根源,也可以说是源于家庭主义。宦官不过是家庭的佣人,也就是家奴。只因注重家庭,使得精通家务的家奴拥有了权力。

但是站在儒的立场,它也具有以治国平天下为理想的一面,因而主角应该是士大夫。对于外戚及宦官,士大夫有很强烈的敌意。特别是与宦官更是水火不容。外戚大抵还是士大夫阶级,而宦官却不是。 后汉王朝因清流与浊流之战而弄得精疲力尽。清流是士大夫们的自称,浊流则是士大夫对宦官的指称。 宦官曾压迫士大夫,也就是党锢之禁,士大夫则在中平六年(公元一八九年)展开反击,由袁绍杀尽宦官。而三国动乱可以说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无论如何,其根源在于儒。儒是多面的。 儒已多矣! 当然有人这样分析现状。如果儒已经很多,是不是与其相对的法才能挽救时代呢?有敏锐历史感的人,一定会这样想。 三国时代的主角们魏的曹操及其参谋司马仲达,还有蜀的刘备及其丞相诸葛孔明,也都是法家系统的人。刘备在遗言中要儿子刘禅读《商君书》。这本书就是法家的重要著作。诸葛孔明泣斩马谡之事,若从法家精神来看,乃是理所当然的行为。

在儒家束手无策的时代,天下把期待的目光投向法家,因而法家之中人才辈出。其中,最彻底贯彻法家精神的就是曹操。 曹操的父亲虽曾担任太尉,但严格来说并不是士大夫阶层。不过,他与士大夫阶层唾弃不已的宦官倒有很深的渊源。 祖父曹腾为大长秋(皇后侍从长),是被授爵的宦官。宦官已丧失男性的机能,当然不能生子,但是可收养子以继承爵位。因此曹腾要来了夏侯氏之子嵩,作为养子。 曹嵩尽管身为宦官的养子,但他本人并非宦官,而且是继承费亭侯爵位的贵族。曹嵩历任司隶校尉(掌京师百官及畿辅地区之风纪)、大司农(掌国家之财政收支)、大鸿胪(掌朝仪祭礼之导赞),最后担任太尉。太尉是国防单位中职位最高者,为三公之一,因而也是宰相级的官员。

曹操虽然是拥有这段光荣经历的曹嵩之子,但因祖父是大宦官,所以不免受到士大夫阶层的轻蔑。敏感的曹操察觉到这个情形。 什么嘛! 他可能就是在这种反抗的情况下长大吧! 【少机警,有权数】 太祖(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 《三国志.武帝纪》里这样记载。 在重儒的后汉,要在官场中获得认同,非得谨严不可。且在士大夫阶层里,若身为男子,在这个时代除了官场之外,别无立身之地。曹操如果生于太平时代,在后汉官场中是很难有什么大成就的。他可能会被人视为行径乖戾而归于傍流,就此过完忿忿不满的一生。 光和七年(公元一八四年。十二月时改元为中平),黄巾之乱爆发,三十岁的曹操以骑都尉(骑兵队长)身分出征,乱后,因功被任命为济南国之相。国就是皇族受封之郡。郡的长官是太守,而一国之主的皇族只有名无实,所以相是实际上的长官。曹操就这样进升为郡太守。

济南国有十多个县,县的长官(大县为县令,小县为县长)巴结地方权势,渎职的情形很严重。曹操到任后就罢免了八名长官。果然有法家之风。 接着,曹操禁断淫祀。 儒家有所谓敬鬼神而远之的说法,他们不太干涉民间的信仰。但是法家若判断它为迷信邪教时,便毫不容情地打压,因为唯恐淫祀使得民间财物有所损失。济南建有六百多座祠,祭祀如果过度浪费,庶民将会变得贫穷。曹操捣毁所有的祠宇,禁止官民祭祀。儒官大概不会采取这种决然的举措。 不久曹操被任命为东郡太守,但他称病不受而回乡。 朝廷的权臣及贵族们虽然给他机会,但曹操判断自己如果担任要职,无法跟这些人同声一气,恐怕会因此而使家人及亲族受累。可以说他是为了保身而选择退出政坛,这点多少带有点儒家的精神。不过,如果是一般的儒家,也许会考虑对权臣及贵族做某种程度的妥协吧!

中平六年(公元一八九年),灵帝崩,何进反击宦官的起事失败,但袁绍却乘机杀尽宦官。被何进招来的董卓进入洛阳,立献帝,群雄争霸战由此揭开序幕。 董卓有意任命曹操为骁骑校尉(近卫骑兵队长)。曹操如果接受,就成了董卓徒党中的一员。后汉也是一个盛行党派的时代,一旦成为党人,以后便很难脱离。 曹操以法家一流的冷静观察,拒绝了这项任命。不加入董卓一党,就等于表明了反董卓的立埸。因此曹操不得不逃亡。 翌年,反董联合军起,曹操立刻加入。联合军的指挥是袁绍,但诸将只是反董卓的立场一致,并非一个党的成员。各势力开始离合聚散,然后逐渐形成三股势力。到三国时代,曹操即成为其中最有实力的集团的领袖。 董卓在长安自杀,曹操消灭了最强的敌人袁绍一族之后,与吴的孙权、蜀的刘备三分天下,保有其一。虽说天下三分,但曹操却占有天下八成的兵力,因而形成一强二弱的局面。事实上可以说是二弱联合起来,利用地势抵抗一强。

曹操在世期间虽然没有实现愿望,但到了他的继承者时,先是蜀投降,不久吴也投降,天下统一。 天下统一的力量来源就是曹操。 曹操的骨髓中具有法家思想。 三国志故事中,篡汉的魏是反派角色。接受后汉献帝禅让而开创王朝的魏文帝(曹丕)是曹操之子。曹操虽然位极人臣,但一直到死都不曾篡位。他被称为魏太祖或魏武帝,而这不过是死后子孙们所追赠的称号。 为配合故事里反派的角色,有很多后人刻意编造故事,其中真实性非常可疑的不少。 例如,拒绝董卓的任命而逃离洛阳的那一段,正史《三国志》中仅记载: 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抄小路)东归。 然而《魏书》(王沉所撰)里却收录下面这则故事: 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

这个故事到了《世说新语》就变成: 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另外在孙盛的《杂记》中则记载: 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 在畅销的《三国志演义》中,则写成曹操在吕伯奢家中听到做菜时磨菜刀的声音,认为与其被杀,不如先下手为强杀了这家人,并把在半路上遇到的吕伯奢也杀了。吉川英治所著《三国志》里的这一段,就是根据《三国志演义》而写的。 这恐怕是为配合曹操的奸恶,而将逃亡中曾有的正当防卫事件改编成故事吧! 【唯其才也】 在小说、故事中被抹上浓妆的曹操,其真面目应该回归正史,甚至有必要借着他所留下来的诗文,重新加以涤清。 魏之所以成为最后的赢家,我认为是在于曹操登用人才得宜。他似乎具备了辨识能力;但如前所述,傍流出身的他,并未被头衔冲昏头。

为了配合他奸恶的形象,曹操经常被描绘成一个残忍的人。 有一次,兵粮不足,曹操与领兵的将领商量,把斛(量器名,古时十斗为一斛)缩小,以勉强度过一时。但就在这时,军中因兵粮之事而发生军心不稳的情况。曹操便斩杀那名将领,宣布说:这个人把斛缩小而偷盗官米。才收拾了事态。 这个故事见于《曹瞒传》。瞒是曹操的乳名。 正史《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蜀汉的遗臣,《曹瞒传》则是吴人所写的,所以曹操主要是透过以往敌阵中的人被描绘出来。这些描写不太怀好意也是理所当然的。 因为他是乱世中取胜的英雄,所以也有残忍的行为。曹操的父亲为避战乱,在行至徐州途中遭杀害,财物被抢夺一空。这虽然是流贼所作的,但曹操却在徐州与陶谦交战时,对所经之处的居民大肆屠杀。 这件事记载于正史中,所以应该是事实。这可以说是曹操一生中最大的污点。可见父亲被杀使他愤怒到极点。 除了这桩徐州事件外,曹操的事迹中,宽容的事例较多。特别是对于有才能的人,他显然非常礼遇。 曹操任兖州牧的时候,任命一个叫做毕谌的人为别驾(检察官)。然而张邈反叛曹操时,把毕谌的家人当作人质。曹操对毕谌说: 卿老母在彼,可去。 毕谌说:我没有二心,不会投向叛军。最后仍然投向张邈。平乱时,毕谌被捕。他曾说不去,但终究投靠敌人,所以人人认为他这下惨了。岂料曹操说: 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 不但赦免了他,更拔擢为鲁相。 曹操曾看过一个名叫魏种的人,他在兖州叛乱时投靠敌方阵营。曹操大怒说:只要南不逃过越、北不逃过胡,我就不会放过那家伙!然而乱事平定后,却解开缚住魏种的绳子,说: 唯其才也。 结果任命他担任河内郡的太守。此举表示虽然很憎恨那个人,但不论怎么说,他到底是有才能的。 建安十五年(公元二一○年),赤壁之战失败的二年后,曹操下了一道很有名的诏令。 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惟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意思是说:若非清廉之人则不用,齐桓公怎能称霸?辅佐他的管仲欺骗好友鲍叔,积蓄庞大的私人财产,一点也不清廉,但他有经营国家的才能,才使得桓公成为霸主。如今天下就没有人像太公望吕尚这样怀有如玉一般的才能,而打扮简陋,徒然地在渭水边钓鱼吗?一定有这样的人。又汉朝陈平与嫂嫂私通受贿,但他在丞相任内的治绩斐然。如今也不能说没有这种因私人行为的过错,以致才能被埋没而不得伸展的人。左右的人呀!帮我找出那些不为人知者、身分低微者。只要有才能就加以推举,我会起用他。 这道命令的宗旨在于:素行不良或出身有问题都无所谓,只要有才能,任何人都可以把他推荐给我。 曹操很讨厌名门出身、行为端正、临要做事时却什么也不会的人。此外也很讨厌那种只会耍嘴皮的人。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是一名辩士,经常驳倒曹操,但他最后还是被曹操下令处死。 名参谋郭嘉似乎素行不太好。御史中丞(检察次长)陈群屡次弹劾他,但曹操并未将其夺职。不过,另一方面,曹操也很褒扬公正的陈群。 名文学家陈琳投在袁绍麾下,与曹操交战时曾写过一篇檄文。这是《文选》里收录的名文。 文章中的字字句句都在辱骂曹操:曹操的祖父曹腾为中常侍(宦官),妖妄媚主,有贪婪之行。父曹嵩为宦官所养,贿赂权门,受任为三公。曹操亦丑类,无可称美德,好乱乐祸 袁绍战败,陈琳被捉,他当然知道难逃一死。不过,曹操对他的文笔颇为赞赏而加以赦免,当时只是抱怨了一句:我的事还可以,但是不要骂我的父亲和祖父。 《世说新语》里收录了下面一则故事: 荆州刘表夸称养了一头重达千斤的巨牛。这头牛能吃下比一般牛多十倍的草和豆,但让它驮负重物的时候,却不及一头牝牛。曹操甫占领荆州,立刻取来这头牛,将牛肉烹煮以犒赏士兵。 这个故事充分显露曹操的能力主义。 【周公吐哺】 魏、蜀、吴三国比较起来,在综合力量方面,魏拔得头筹。 赤壁之战前不久,曹操曾在给孙权的书简上写道: 今治水军八十万之众,正与将军会猎。 这种时候所提出的数字,是老套修辞;但八十万虽然夸张,却总有半数四十万吧!即使再取半数,也有二十万。 孙权在军议席上说: 全吴之地,尽十万之众 吴尽管全国总动员,似乎仅能召集十万士兵。事实上孙权为周瑜准备的军力不过三万而已。 在以往的战役中,曹操逐渐累积了兵力。他能够从群雄中脱颖而出,契机是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二年)以兖州为根据地大破青州的黄巾军。据说当时有三十多万军队来降,得男女百余万人,由于这场辉煌的战果,曹操收取其中的精锐,号称青州兵。黄巾军由叛乱的农民组成,都是一家人共同作战,因此军队之外还有男女一百多万人投降,但他们不只是一股战力,也是一股生产力。 三十万、一百万说起来简单,要收容却是很不容易。由此可见曹操的度量之大。 比较三国,在人才方面魏也拔得头筹。蜀在刘备之下有关羽、张飞、赵云等猛将,但在三顾茅庐迎回诸葛孔明之前,并没有参谋。经营国家的幕僚也在进入蜀之后,仰赖当地人士。诸葛孔明虽然在丞相府里培养人才,终究还是来不及。孔明在五丈原以五十四岁的盛年故世,据说就是因为他事事都必须裁决。这并非因为他不愿把事情交给别人,而是就算他想交托出去,蜀的人才仍然不够。 吴也是除了英年早逝的周瑜以外,只有张昭、鲁肃、吕蒙等可用,人才寥寥可数。相较之下,魏则是济济多士。 张飞级的猛士在魏就多得不可胜数。山贼出身的许褚及任侠的典韦等,只因身在魏国,所以不是很醒目。从大学者到盗贼,魏拥有各式各样的人才,却不为此而满足,还要寻找看看是否有遗珠。这种殷切之心,我们读了前述建安十五年的诏令也能充分了解。 我认为曹操本来是一个激情的人。也许是为了能拥有众多的人才,他抑制住自己的感情。当赦免并任用那个辱骂自己祖先的陈琳时,即令是曹操,必然也是怒气冲天。但是,他却告诉自己:因为这个人有才能。然后克制住了。 《三国志》在对曹操的总评中写道: 矫情任算,不念旧恶。 算就是计算,亦即做个现实主义者,计算利害得失后才决定行动。值此关头,决不流露出个人感情。因为尽量抑制自己的感情,所以外人看来,就显得不念旧恶。 在三国时代,曹操也是最好的诗人。诗人中能与他并驾齐驱的,是他的儿子曹丕与曹植。曹氏一门可以说独占了三国的诗坛。 诗人的感情会触事而高涨,比起一般人,他们的情也应该是较激烈的。所以要抑制、扭曲这种感情,都不是很容易的事。压抑的感情也许就是透过诗这样的管道发泄出来的。 在曹操的诗中,最脍炙人口的大概就是<短歌行>吧!因为拥有众多读者的《三国志演义》在其最精采的部分,也就是赤壁之战的段落中引用了这首诗。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短歌行>的开头如右,是说要以酒消忧。后面的句子如下: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 沉吟至今 青衿是学生的服装,这是沿用《诗经.郑风》的句子。对学生寄予怀想,就是在吟唱自己经常为了得英才而心碎。下面则是<短歌行>的结尾: 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 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在星稀月明中鸟鹊向南飞,但它一次次绕着树的周围,难道是找不到可以筑巢的树枝吗?没有人是徒然怀着英才,而找不到可以投效的君主吧?这首诗怎么看都像求才若渴的曹操所作的。 山越高越好,水越深越好;同样的,人才也越多越好。周公一有来访的客人,立刻就赶着要会见,因为他认为对方或许是个人才。如果洗发的时候客人来,他就握着头发会晤;如果用餐的时候来,他就吐出正在吃的东西,匆匆去见客。所以才能收揽天下的人心。我也希望做到这样! 在《三国志演义》中,正当赤壁之战行将开始前夕,曹操横槊(编注:槊,古兵器,即长矛)赋了这首诗。然而,这不是战争的诗。小说家常在故事的高潮处写出上场人物最出色的诗。故事里甚至描述一个叫刘馥的干部,因说了一句在大会战之前咏叹无枝可依,是很不吉利的,结果激怒曹操而被刺杀。 在作求才诗的当下,就把一个人才杀了,这种事委实令人难以置信。刘馥确实是死于建安十三年,但他当时以扬州刺史的身分正在合肥。曹军屯驻合肥是为了牵制吴,所以刘馥似乎没有参加赤壁战。曹操与袁绍交战的时期,曾把东南之事一应交给刘馥,刘馥也极力回报曹操的信任。他召集离散的居民,兴建学校,开垦屯田,推动灌溉工程,是扬州不可少的一个人物。 不过,小说家的手腕也的确高明。这段描述可以说很鲜明地描绘出曹操的厌恶迷信。不是因为被人说不吉利才生气,而是因为那人相信这种事才大怒,这就是曹操。 前面曾提及陈琳的反曹操檄文中,曾攻击曹操设置发丘中郎将(掘墓司令官)及摸金校尉(搜索黄金的部队长)这种专门的官职,经常去挖掘古墓,夺取财宝以充作军资。 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祼尸,掠取金宝 曹操似乎亲自去看视士兵们挖掘巨大的坟丘。作风实际的曹操或许认为,让金银财宝长眠于地下是一点用处也没有,因此想把它们挖出来使用,这样更有意义。赦免陈琳的时候,曾经表示我的事怎样说都行,可见他不认为掘墓是不好的事。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二二○年)正月,曹操死于洛阳。在此之前,孙权送来了关羽的首级。有人说是关羽的首级作祟,但这恐怕就像已死的曹操所说的我已六十六岁,这不是天寿吗? 遗令如下: 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丧)。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入棺)以时服(便服)。勿藏金玉珍宝。 作风实际而酷似曹操的曹丕(魏文帝),也在遗诏中指示:死了便不知骨头痛痒,因此就在不食之地(不能耕作的土地)建墓,勿藏金银器物,一切以瓦器代之。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