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历史烟云 日本史话

第4章 共立女王

日本史话 汪公紀 6687 2023-02-05
《三国志‧魏书》里的<倭人传>,有如下的记载: 其国本亦以男子为王,住七、八十年,倭国乱,相攻伐,历年,乃共立一女子为王,名曰卑弥呼,事鬼道,能惑众,年已长大,无夫婿,有男弟,佐治国,自为王以来,少有见者。 在日本历史里,找不出这位卑弥呼的女王来。 《魏书》完成的年代,大约在三世纪中叶。所记的卑弥呼,应在二世纪末期。根据所述,真实性十分可靠。奇怪的是约于三百年后,历史果然重演,日本又出现了一位女帝。这位女帝炊屋姬,确是因为倭国乱,相攻伐之后,共立为王,一样的年已长大,一样的少有见者,所不同者佐治国的,不是男弟,而是自己的胞姪兼姨甥,又成为女婿的厩户王子。 一代暴君雄略王之后,由于他大戮宗族的关系,王室式微,承继他王位的清宁王,在位仅五年,就一命呜呼,从此他这一支便绝了后。群臣把两位在逃的姪儿找了出来为王,但他们也不争气,不久也都纷纷下世,只好再在远亲里找王胤。好不容易在播磨地方,寻到了雄略王的远房姪孙,真的是起自田间,入登九五,号称继体王。继体者继统也。日本皇统万世一系才得以不坠。这班辛辛苦苦把他请出来的人们,实在是功不可没,不过也有他的特殊理由。那时日本的君主,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干头。古代日本以职业来分为姓,大概有八种姓,曰臣、曰连、曰君、曰别、曰直、曰首、曰造、曰史。各有专司,而以臣、连、君三者为最高层的阶级。臣大约是专司行政,连是军人,而君则管祭祀,事鬼神,这些臣、连、君的首长,则加一个大字。凡是有自卑感的人,往往也是自大狂,喜欢用大字,日本人至今不改,这一点和毛酋相同。毛酋有大鸣、大放、大力、大跃进、大革命。日本的日常语汇里,惯用的是大日本、大卖出、大至急、大痛手、大地主。在古时,他们有:大君、大臣、大连。一连串大字辈的人物,支配了那时的日本。大君是神的代表,主持祭祀,地位最为崇高。大臣是最高行政官,掌握实际政权,而大连则是军事首长。大家都大,所以也难分得出究竟谁大。大君出了缺,大臣或大连未必甘愿放弃现有的实权,而去就那空洞的神职,终日里叩头礼拜,耍那三宝玉、镜和剑,所以宁肯到处去访觅大君的后人,而不愿自来顶替。同时大君既然是大臣和大连所支持出来的人,大臣和大连当然也就更值钱了。

大臣和大连之间,则成为两雄不并立,他们和大臣一样也都是世袭的,所以也就是世代的仇敌,相攻伐,成为必然的结果了。 继体王时代大臣是由苏我一家担任。大连是由物部一家担任。苏我因为武力不如物部,所以常居下风。但是继体为王以后,苏我家里三个女儿都嫁到王室里来。大姊二姊都嫁给了继体之子为妃。最小的妹妹则嫁给了继体的孙子用明。这两位女婿,以后都继承为王,苏我成为皇亲国戚,更增加了他的地位和名望。苏我另外还有一种潜力,就是一批由中国渡来的技术人员,统归苏我接待和指挥,因此生产经济大权也等于操在苏我的掌中。除此之外,日本的宗教信仰也起了变化。由中国传来的佛教,大行其道,不论教义或仪式,都比原来固有的神道教,来得深奥、高明和庄严。佛教代表了新思潮,一班信徒也以苏我为中心。

继体王死后,子钦明即位。钦明王就是老苏我的女婿。他娶了苏我两姊妹为妃,两姊妹一共生了五男二女,可是钦明不幸短命而亡。长子敏达即位。敏达本有妻,但偏偏又看中了自己的异母妹炊屋姬。日本皇室传统,兄妹恋爱并不稀奇,可以说是史不绝书,而况炊屋姬又生得特别娇美,绝顶聪明,是个窈窕淑女,谁见谁爱的公主。这时敏达王便纳她为妃,但是佳人命薄,结缡不久,敏达也一病去世。当时日本的习惯,大君晏驾,不能立刻落葬,谅暗三年,停在殡宫。炊屋姬哀痛万分,守着棺柩,宁愿在殡宫里,度那凄苦的日子。谁知她还有单恋的弟弟穴穗部,是个色胆包天野心勃勃的小伙子。他看着姊姊又兼为嫂的炊屋姬,孤零零地独居在空殿,以为有机可乘。一天,蹑手蹑脚地闪了进去,居然想一施偷香妙计,不料炊屋姬死命不从,大声喊叫起来,惊动了敏达王生前宠臣三轮,闻声来援,把皇弟穴穗部赶了出去。本来乱闯殡宫,已罪在不赦,何况再对王妃横施强暴,更是罪上加罪。但是穴穗部头脑转得快,恶人先告状,他反硬指三轮无礼,控他显明地独霸朝廷,阻拦皇弟向大行皇帝行礼,其罪当斩。他这番话也振振有词,说得大臣苏我和大连物部都连连点头称是。这两人是因为敏达王在世时,特别宠信三轮,日本正史《书纪》里这样记载道:事无巨细,悉以资之。苏我、物部早已视三轮为眼中钉,此刻正是报复的好机会,连忙就听从了皇弟穴穗部的调遣,领兵搜捕三轮,结果在炊屋姬的海石榴市宫里捉到,就地把他处死了。

炊屋姬受了弟弟穴穗部的双重侮辱,尤其忠心耿耿的老三轮,无缘无故为她而死,更觉得此仇不报,何以为人。好汉报仇,三年不晚,总要找个翻身的日子。果然机会来了。敏达王的后继者,是他的二弟用明王,在位两年便生起病来。在以往的习惯,以弟承兄行之已久,万一用明王不豫,应该由穴穗部来继位。但是因为他行为不端,公意属向敏达王的长子,或者敏达王最小的弟弟泊濑部。野心家穴穗部闻风大急,那时老苏我已死,小苏我虽然是亲舅舅,但是却特别怜爱姊姊炊屋姬,所以穴穗部不敢去和他商议,而转向和舅舅的敌人物部密谋了。物部也正中下怀,由于近年来苏我的权势日益高涨,早已深感不安,马上答应支持穴穗部为王,想借机来消灭苏我,于是紧锣密鼓,暗暗布置起来。但是苏我的情报工作做得彻底,穴穗部和物部的阴谋,很快被苏我全盘知悉。用明王的病势一天比一天严重,到了二年的四月里,竟一病不起,苏我得讯较早,立刻由炊屋姬下诏,把皇弟穴穗部处死,同时拥立最幼弟泊濑部为王,一面又领兵直逼物部。物部因事出突然慌了手脚,原拟拥立的穴穗部已就戮,重心顿失,满心想名正言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如今局面一转,反而变成叛逆,真是一着迟,满盘错。他当然敌不住四面八方来攻的讨伐军而这时在苏我阵营,更出现了一名俊秀绝伦的小将,是用明王的嫡嗣,炊屋姬的胞姪厩户王子。他年仅十六,已经射得一手百步穿杨的好箭。他亲自刻了一块四大天王的木雕像,带在身旁,当双方鏖战正酣的时候,物部亲自驰马来督战,一眼被厩户王子远远望到。他拍拍腰间的四大天王像,挽弓搭箭,口中念道,请你们帮我这个忙,就对准了物部心口射去。说时迟,哪时快,果然一箭中的,物部翻身滚下马来。物部喽啰看见主将已死,呼啸一声,各自逃命,全军溃散。战后厩户王子为了还愿,在难波地方盖了一所四大天王庙。这所寺院,今天还巍然存在。

这次乱平之后,日本不再有大连的职位,也不再有连姓。泊濑部王子即位,史称崇峻,崇峻王也是苏我家的姑爷,他的处境十分可悯。苏我平定物部之后,更是气势凌人,唯我独尊,又身兼国丈,哪把女婿放在眼里。在崇峻王这边说,他是万分地不自在,暗忖既然可以杀我的哥哥,有朝一日他也能来杀我,因此终日里战战兢兢地过日子,盲目地想求出路。他想东国地区向来是大君的领域,王族子孙所聚集的中心,应该去联络、羁縻。所以他就不断派心腹人去抚慰、犒赏,东国的人当然也不断地来朝贡。这种举动,使得苏我起了疑心,对于崇峻更加戒备。事有凑巧,一天有人献上了一头活野猪,崇峻一时高兴,下得殿来,拔出宝剑对准野猪挥去,竟把野猪头斫了下来。他心花怒放,抚剑叫道:总有一天,我会把那讨厌的人,像这头野猪一样,把他斩了!青年人沉不住气,话出如风,说得痛快。怎奈隔墙有耳,偏偏被王妃听得清楚。她凛于父亲的威严,不敢不报告。苏我果然大怒,他想此人不除,后患无穷,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适东国又有人来朝贡,崇峻兴头兴脑地接见贡使。就在进贡的仪式上,苏我命他手下骁将直驹,当众把崇峻王刺死了。崇峻即位仅得六年便遭不测而亡。

弑君的逆贼直驹自恃有功。既然已经杀了皇上,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干犯起王妃来了。他居然偷偷掩进宫里,非礼了那出卖自己丈夫柔顺无能的河上娘苏我亲生的女儿。是可忍孰不可忍,苏我怒极,将直驹捉牢,绑在树上,百弩齐发,把他射成个死刺猬。 崇峻王死了,有资格做王的几位王子非夭即凶,次一代的主孙辈尚幼,在苏我看来也都靠不住,将来长大了可能成为和崇峻王一样的死敌。在这种情形之下,最妥当的办法,是由女人来继位了。炊屋姬是老苏我的外孙女,是个可怜虫,早年守寡,被自己的弟弟数度凌辱的柔弱女性。但是她聪慧善揣人意,知书识礼,对她大权在握的舅舅,老苏我的儿子,尤其十分恭顺,体贴入微。甚至有人传说他们甥舅之间,有着极特殊的关系。若论资格,她是继体王的孙女,钦明王的爱女,敏达王之后。拥立她为王,有何不可。于是炊屋姬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入继大统,成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帝。

在日本神话史上,女帝不少,有天照大神,有神功皇后。而在《魏书》上也有卑弥呼女王,但都不可考,不为小心的史家所采,所以要数炊屋姬为女帝之始。以后日本历史上有八代女帝断续地出场,不过都没有炊屋姬的朝代来得辉煌。 炊屋姬登基时,已是四十岁的徐娘,历经忧患饱尝人间苦乐,是个成熟的女性。她在位三十六年中,日本文化飞跃,经济丰裕,是个罕见的治世。 她首先安定了国内紧张的局势,苦劝她舅舅对于物部大连的旧人采取宽大政策,以消除互相仇视的情绪。她又取消了任那的远征计划。任那是日本在朝鲜半岛的桥头堡,但在雄略王时代失去了。历代的日本君主处心积虑力图恢复。崇峻王曾经动员了将近三万人的大军,预备渡海西征,只恨出师未捷身先死,而这批大军却被苏我所利用,作为讨伐物部的工具了。此时炊屋姬下令全部复员,与民休息,在她一朝之中虽然还有几次的军事动员,都不过是对百济或新罗外交上的虚张声势而已。她最大的功绩,是起用了厩户王子来摄政,自己退到幕后,实行了虚君政体,可以算得是日本虚君制的创始人。

厩户王子,是日本历史上最受爱戴的人物,史称圣德太子。对于他,有无数的传说,说他三岁就会诵佛经,说他是人间罕见的美男子,飘逸俊秀,肌肤如雪,并会发散香味。说他聪明绝顶,耳听八方,同时可以断十件复杂的疑案。不管传说如何,他毫无疑问是个饱学之士,尤其对于中国的经史更是精通。他笃敬佛教,兴建了很多寺院。除了四大天王寺外,有名的法隆寺、中宫寺、法兴寺、法轮寺、大安寺、广隆寺、坂田寺等等,都由他经手建造,而为了建造这些寺院,还由中国和朝鲜请了许多专家艺人来。总之,是他奠定了日本文化的基础。 那时中国已是隋炀帝时代。大业初,炀帝承文帝的余业,国势鼎盛,各国纷纷来朝,厩户王子自不能例外。他也派人渡海前来。 《隋书》里载道:大业三年,其王多利思比孤遣使朝贡,使者曰:闻海西菩萨天子重兴佛法,故遣朝拜,兼沙门数十人来学佛法。这是有史以来,日本第一次正式派人来和中国订交,是个文化访问团,极其高尚和平,倘若两国国交永远能停留在这一阶段上,该多么美满!多利思比孤,据考,多利思,读如TARASHI,可译为王,比孤,读如HIKO,是男子之美称,等于中国的子字,日本皇族究竟姓什么,无人知悉。当时的日本使者,也只好以王子来答覆中国方面的好奇心,而这王子当然是指厩户王子了。使者所賷的国书,和雄略王时代大不相同,已不再称臣,不但对等相待,并且还要抢个上风,居然这样写道: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炀帝看了之后,不悦,对鸿胪卿说:以后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但是炀帝还是雍容大度地第二年派了文林郎裴清,到日本去答访。 《隋书》的记载很有趣地描写裴清到了日本的一段写道:倭王遣小德阿辈台,从数百人,设仪仗,鸣鼓角来迎,后十日又遣大礼哥多毗,从二百余骑,郊劳。既至彼都,其王与清相见,大悦曰:我闻海西有大隋礼义之国,故遣朝贡,我夷人僻在海隅,不闻礼义,是以稽留境内不即相见,今故清道饰馆以待大使,冀闻大国惟新之化。 《通志》里也有同样的记载,不过下面还多一段:先时,其王冠服仍其国俗,至是始赐与衣冠,乃以彩锦为冠,饰裳皆施襈,缀以金玉。当时接待使臣的排场,也够庄严,比起今日有过之而无不及。这里所提到的小德阿辈台、大礼哥多毗,都是相当的高官,小德和大礼都是厩户王子手订的官阶。史书里说他订冠位为十二级,最高为大德,次小德,次大仁、小仁、大礼、小礼、大信、小信、大义、小义、大智、小智。他不取仁义礼智信的顺序,而取仁礼信义智,是要配合五行木火土金水相生的理论。

厩户王子除了官阶之外,他确定了日本元首的名称及国号。日本的元首以往称大君,尽管号为大,但是大字辈的等位很多,无以显其特别大。尤其那时大权旁落,身为大臣的苏我,不但把他的死对头大连物部灭了,并且把大君炊屋姬也收在他卵翼之下。三大之中,这时似乎变成大臣最大,是实际上的主宰。厩户王子在实力上,不能和苏我争胜,他也不去做那傻事,但在文字上,他却可以和苏我斗法。苏我是个白丁,胸无半点墨,对汉学尤其一窍不通。厩户王子抓住了苏我这一弱点,于是他索性把大君的名称废除不用,而在汉籍里挑选了两个字:天皇来代表元首。在中国的典籍里天皇用得很多,除了天皇、地皇、人皇以外,蔡邕说:天皇者,诸夏之所宗也。项峻的《始学篇》里天地立,有天皇。天皇这两个字读起来响亮干脆,日本音读法如田诺,比起大君的奥奥几米,或多利思比孤,要神气得多,同时在意义上与天同等,何等威风,两个汉字,压倒了任何音读的高贵名词。炊屋姬上了尊号,成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天皇,推古天皇就是她了。

日本的国号,也是厩户王子的杰作,他致隋炀帝的国书里,极力想避免再用倭字,倭在字面上,总免不了让人联想到矮字,而偏偏倭人是真矮,日本人哪里忍受得了,居然让他想出日出处几个字,以对日没处,自己占尽了便宜。旭日东升,照耀四海的日出,总比那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日没要来得活泼有生气。从此他便弃置了倭字,改为日本了。名正而言顺,厩户王子在文字的活用上获得了不朽成就。 对于历法,他也下了一番工夫,日本无历,根本不纪年,他由百济请来一位高僧,名叫观勒,把中国的历法传了来,这才有了甲子。日本因为无年,所以也无史,只有那断片的传说,这时他开始修史了。根据中国谶纬书,《诗泛历枢》认为周甲六十年内,每逢午亥之际为革命,卯酉之际为改正。 《易纬》认为辛酉为革命,甲子为革令,其中以辛酉年最为吉祥,恰巧推古九年,西历六○一年是个辛酉,于是倒指上去二十一个周甲的辛酉元旦,定为神武天皇即位之日,这就是今天日本的开国纪念日了。

厩户王子因为深受儒佛的薰陶,他要实现大同理想,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所以在他所建造的四大天王寺下附设了四院:施药、悲田、疗病、敬田,来实行他的社会慈善事业,又根据了儒佛的理想,订定了宪法十七条,重要的几条,让我来约略地介绍如下: 第一条以和为贵。 第二条笃敬三宝,三宝者佛、法、僧。 第三条承诏必谨,君则天,臣则地,天覆地载,四时顺行,以通万气,地如覆天必招败坏。 第四条群卿百僚,以礼为本。 第六条惩恶劝善,古之良典。 第十一条功过明察,赏罚必当。 第十五条背私向公,为臣之道。 第十六条使民以时,民安政和。 第十七条政勿独断,必与众谋。 这十七条也显示了他内心的郁闷。是在苏我氏的压迫下,一种不得已的呼吁。他苦口婆心地想苏我氏能就范,但是与虎谋政,永远没有成功的可能,推古天皇三十年,壬午,厩户王子抑郁而死,享年仅得四十有九。 《日本书纪》记载他逝世的消息传出后,天下百姓,老者如失爱子,幼者如丧慈父,哭泣之声,不绝载途,耕者辍耕,舂妇弃杵,日月无辉,天地崩析。形容也许过分,但客观说来,不能不承认他确是专制时代的贤主,死后谥曰圣德太子,圣德二字他足以当之。他忠事他姑母,尊她为天皇,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他仁民爱物,实现了儒家的理想,在权臣的威胁下,始终能与他和平无忤,并且能制订建国的大纲大法,更是难能可贵。在外交上,他开拓了中日邦交,以后唐宋两朝,日本的使者学人络绎于途,把中国的文化输送到日本去,今天我们已经失去了的旧文化,日本还能忠实地为我们保存着,使得我们还能够去求诸野,这也应该算是拜圣德太子之赐了。 推古天皇在圣德太子死后六年薨,已是七十六岁的老妪,此后日本又陷入内争混乱的局面里去了。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