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小说园地 故事里的诡辩术

第39章 <情有可原与理无可恕>

故事里的诡辩术 于惠棠 892 2023-02-05
据说从前有一位法官判案,他原先写下的判语是:情有可原,理无可恕。 后来被告对他行贿,他在接受贿赂之后,拿起笔来,一字未改,只将原话的次序颠倒过来,变成:理无可恕,情有可原。 这样一来,这位贪官既可以用判语未变作理由掩盖自己的受贿行为,又表示了对行贿者的回报。这是为什么? 形式逻辑把情有可原,理无可恕看作是一个包含两个肢判断的联言判断,认为如果一个联言判断所包含的每个肢判断(联言肢)都真,则该联言判断就是真的。 在关于自然语言的逻辑学(简称语言逻辑)中,又把联言判断分为三种:并列联言判断、递进联言判断和转折联言判断。 认为并列联言判断的肢判断的先后次序可以变动。例如可以把这样一个并列联言判断小李是中学生,并且小王也是中学生变动为小王是中学生,并且小李也是中学生,这并没有改变原判断的意思。但是一个递进联言判断和转折联言判断,其肢判断的先后次序是不能任意变动的,因为变动了,就会改变原判断的意思。例如,不能把这样一个递进联言判断小刘不仅结了婚,而且有了孩子改为小刘不仅有了孩子,而且结了婚;也不能把这样一个转折联言判断西沙的岛子虽小,但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国的领土改为虽然西沙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国的,但西沙的岛子很小。

上面讲的那位法官最初下的判语情有可原,理无可恕,就是一个转折联言判断,只不过把联结词虽然但是省略了。这个判断的确切意思是:被告的行为虽然从感情上是可以理解和原谅的,但是从道理上或从法律上是不可宽恕的。显然,这个判断的重点是但是后面的那个肢判断。 根据这个判断,被告就要被判刑或判重刑。法官受贿后变动了原判语的先后次序,其意思就成为:被告的行为虽然从道理上或从法律上不可宽恕,但从感情上是可以理解和原谅的。判断的重点落在可理解可原谅上。 根据这个判断,被告就可以免刑或判轻刑。在这里,贪官的诡辩手法就在于偷换了判断的重点。这种根据自己的主观需要任意改变肢判断的先后次序的手法,可称之为颠倒语序或颠倒词序的诡辩。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