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随身智囊 牛奶可乐经济学

第125章 问题一一三

为什么新泽西一家电信公司宁愿奖励员工一辆免费的宝马汽车,而不是等位的现金呢? 倘若一家公司聘不到也留不住足够的合格员工,经济学家给出了一个现成的解决办法:提供更高的薪水。可一些雇主似乎采用了一种不同的策略。例如,新泽西赫尔英德尔(Holmdel)的Arcnel无线通讯公司,为在本企业效力一年以上的所有员工提供一辆免费的宝马汽车,希望借此降低招募和培训新员工的成本。其他几家使用了类似奖励制度的公司,据说也取得了成功。 当然,这些车并不是真正免费的。一辆车每年的租赁和保险费是九千美元;拿到车的员工必须向税务局申报这笔额外收入。于是我们碰到一个难解之谜:如果公司直接在员工年薪上多加九千美元,而不是给一辆车,没有人的利益会受损,有些人甚至还能得利。

毕竟,要是哪名员工真的想要一辆宝马车,完全可以自己花钱租一辆。再说了,虽说宝马是辆好车,可对于那些不想要它的人,总还可以拿着每年多出来的九千美元去干点别的事。那么,为什么公司宁愿给车,而不直接给现金呢? 从本质上来说,这很类似家人和朋友之间互送礼品。为什么你要送给表弟一条他恐怕一辈子也不会戴的领带,而不直接给他钱,让他把钱花在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上呢? 有人会说,这是因为给钱太容易,而特意花时间选礼物更能表达诚意。这个解释用在小礼物上似乎挺合适,可显然没法套用到豪华汽车上。 经济学家理查.泰勒给出了一个更合理的说法,根据他的观察,最好的礼物往往是让我们自己买的有点舍不得的东西。他问,妻子用跟丈夫的联名户头买了一套价值一千美元的钛钢高尔夫球具,可为什么丈夫还很高兴呢?或许因为他很想要这套球具,可自己买又觉得太奢侈。有别人帮他做了这个抉择,他就能开开心心地享用自己的高尔夫球杆,又无需愧疚。

从这个角度思考送礼的优点在于,它为送礼者提供了合理的建议。不妨看看这个假设实验:在以下若干价值相等的物品中,哪一个最适合送给亲密朋友当礼物? 花二十美元买一磅澳大利亚坚果或十磅花生; 送一张七十五美元的高档餐厅就餐券,只能吃一顿;或是七十五美元的麦当劳就餐券,可吃十五顿; 花三十美元买四磅野生稻米或五十磅本大叔速食稻米; 花六十美元买一瓶七百五十毫升装的珍藏干邑红葡萄酒或十加仑廉价白酒: 恐怕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前一项吧。 我们似乎可以用同样的逻辑,来解释Arcnet和其他公司时送宝马车的理由。说不定你觉得很难开口对大萧条年代出生的爸妈说,你买了一辆比丰田佳美贵两倍的汽车;或者你担心邻居们会觉得你这人装腔作势;又或者你一直想要一辆宝马,可妻子坚持要先重新装修厨房。

公司送你一辆礼物车,能打消上述所有顾虑。从公司的角度来看还有一个额外好处,给所有长期效力的员工一辆豪华汽车,比给新招募的员工加薪(这种做法如今也越来越普遍),招致的怨恨情绪更少。 美国劳动力市场会继续朝着以物代薪的方向发展么?不大可能,因为Arcnet的做法并不适合其他雇主。比如,汉堡王连锁店的老板们,碰到店员人手短缺,恐怕不会拿出辆二手福特车做奖励吧。需要非技术性工作人员的雇主,大概会继续采用提高薪资的老一套做法。 但以物代薪的薪资方式,很可能在需要熟练技术工人的行业发展开来。因为这些企业面对的是持久的劳动力不足状况,他们想要招聘和挽留的员工,对新款豪华品更为敏感。 随着这一趋势的发展,所送礼品也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一策略能够成功达到目的,取决于礼品能否让员工感到兴奋,而这一点,完全取决于当时当地的环境。一九九一年,畅销小说作家约翰.格雷森姆(John Grisham)在《黑色豪门企业》(Firm)一书中写到,年轻律师得到一辆崭新的宝马作为签约奖励,大多数读者恐怕吃惊不小,即便到了今天,同样的做法也会吸引媒体的注意力。可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采取这种做法,它最终不可避免地会丧失原有的冲击力,届时雇主们将不得不提高待遇。总有一天,才能出众的咨询师和投资经理,也许会因为雇主给的奖励不如保时捷跑车般贵重或不如到墨西哥度假般奢侈而心生怠慢吧。

在传统的经济模型假设中,人们有着明确的目标,并卓有成效地力求实现。可近来行为经济学所做的研究显示,在很大程度上,人们所做的选择,源于一种想要构建、保持个人或群体认同的心理动机。这一观察有助于解释不少从传统经济模型来看逻辑不太明显的选择。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