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随身智囊 马屁经

第40章 六不要在领导面前自吹自擂

马屁经 心悟 1369 2023-02-05
龚遂是汉宣帝时代一名循良能干的官吏。当时渤海一带灾害连年,百姓不堪忍受饥饿,纷纷聚众造反,当地官员镇压无效,束手无策,宣帝派年已七十余岁的龚遂去任渤海太守。 龚遂单车简从来到任,安抚百姓,与民休息,鼓励农民垦田种桑,规定农家每口种一株榆树,一百棵交白,五十棵葱,一畦菲菜,两口母猪,五只鸡,对于那些心存戒备,依然持带剑的人,他劝喻道:干吗不把剑卖了去买头牛?经过几年治理,渤海一带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温饱有余,龚遂名声大振。 于是,汉宣帝召他还朝,他有一个属吏王先生,请求随他一同去长安,说:我对你会有好处的!其他属吏却不同意,说:这个人,一天到晚喝得醉醺醺的,又好说大话,还是别带他去为好!龚遂说:他想去就让他去吧!

到了长安后,这位王先生终日还是沉溺在醉乡之中,也不见龚遂。可有一天,当他听说皇帝要召见龚遂时,便对看门人说:去将我的主人叫到我的住处来,我有话要对他说! 一副醉汉狂徒的嘴脸,龚遂也不计较,还真来了。王先生问:天子如果问大人如何治理渤海,大人当如何回答? 龚遂说:我就说任用贤材,使人各尽其能,严格执法,赏罚分明。 王先生连连摆头道:不好,不好!这么说岂不是自夸其功吗?请大人这么回答:这不是小臣的功劳,而是大子的神灵威武所感化! 龚遂接受了他的建议,按他的话回答了汉宣帝,宣帝果然十分高兴,便将龚遂留在身边,任以显要而又轻闲的官职。 作臣下的,最忌讳自伐其功,自矜其能,凡是这种人,十有九个要遭到猜忌而没有好下场。当年刘邦曾经问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说:陛下带兵最多也不能超过十万。刘邦又问:那么你呢?韩信说:我是多多益善。这样的回答,刘邦怎么能不耿耿于怀!

汉宣帝并不是一个雄猜之主,但,喜好虚荣,爱听奉承话,这是人类天性的弱点,作为一个万人注目的帝王更是如此。有功归上,正是迎合这一点,因此是讨好上司、固宠求荣屡试不爽的法宝。 韩擒虎是隋朝的开国功臣,统一南北的最后一仗平定陈国、他担任一路军的统帅,首先攻入陈国的都城金陵,陈国的末代皇帝陈叔宝,便是被他俘获的。胜利后,他将自己在战争中的种种谋略、战术加以总结,写成一本书,书名题为《御授平陈七策》,意思是说这些谋略战术都是由皇帝授予的。因此,平陈一战也就是在皇帝的亲自指挥和领导下取得的。他是名武将,在献媚讨好的功夫上也很到家。 好在隋文帝并不是一个与臣下争功的人,他谢绝了韩擒虎的好意说:你是想替我扬名,可我不求名,你留着写进自己家史中去吧!

不过隋文帝还是因此而增加了对他的好感,授以高官。有一年,北方的少数民族突厥来朝,文帝问突厥:你们听说江南有个陈国太子吗?对方回答:听说过。文帝便命人将突厥引到韩擒虎面前说:这就是俘获陈国太子的人!让他在国际友人面前露了一脸。 韩擒虎不足效法,隋文帝却颇值得尊敬。迨及后代,世风日下,掌权者可就不见得有这么好的品质了。后世掌权者手下有一批文人,专职为掌权者草拟各种文稿,这虽属于所谓职务作品,其实却是捉刀者个人智慧的结晶,那些掌权者却毫不惭愧地将其以个人的名义结集出版,名利双收,思之令人慨叹不已。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