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奇幻小说 陈果齐神秘的背后

第11章 第十一部:这个人

陈果齐神秘的背后 倪匡 4665 2023-02-05
这一部分,在切入正题之前,且说几句题外话虽然题外,也在题内。 我常被人问起:在你的生命之中,你自己感到最愉快的是什么事? 人生不如意的事十常八九我有一印,印文是岂止八九,愉快的事当真不多,但是我对这个问题,却想也不必想,就有答案,而且,每次答案都一样! 我一生中最愉快的是,我可以完全超越错综复杂,肮脏险诈,卑鄙无耻,无知愚昧的人际关系之外,不受这一类人际关系的任何羁绊。 人际关系自然也有十分美好的一面,例如各种各样的亲情等等,那也能使人感到愉快,不过,那是理所当然的事。而做人,居然可以完全摆脱人际关系的丑恶面,那才真是乐何如之! 能做到这一点的原因,当然是性格使然从来不喜欢,也不愿意在丑恶的人际关系中纠缠不清。而最重要的,还是我的工作性质。超过三十年,从事的工作,都是独力完成连写了超过四百部电影剧本,也是写了就算,每个字都不改,所以,常有编剧在诉苦说要如何改如何改,都感到那是咎由自取。

对付他人对一已的观感的态度是:你喜欢我得要命,我固然高兴;你恨得我要死脱,我也不当一回事,因为恨我的人,至多咬牙切齿,恨声不绝,造点谣言,于我何损?不关我事就算落降头,我自信正气凛然,也落不进,那就更加可以不瞅不睬。 当然,社会性质也十分重要,香港有自由,个人完全有权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他人的任何干涉,力量等于零,理所当然,可以享受我行我素的至高无上的乐趣,使生命变得愉快莫名。 好了,讲了那么多自己的事,和陈上师有什么关联呢?难道以陈果齐上师这样的身份地位,也会有人际关系上的困扰吗? 不能说是困扰,但总有一些人,基于各种原因在放冷箭,造谣言,企图对他不利这纯属生物力量的范围,和超自然力量无关。

陈上师能应付邪恶的超自然力量,他不应付无谓的生物力量是不应付,不是不会应付和不能应付。 陈上师的弟子,对这种情形,颇有愤愤不平者,那是功力修为不足之故,大可不必。 妒忌,是人际关系中丑恶的一面,也是最易出现的一种。由于妒忌而采取的种种手段,就有一些人(但愿不是佛门中人,不然更不堪),要达圣活佛别接受陈上师,这不是开玩笑吗?陈果齐曾接受达圣活佛的大灌顶,今生是正式的师徒相传关系,居然也有人会像瞎了眼的苍蝇一样去离间他们之间的关系,好玩不好玩? 还有一些说法,或出于无知,或是有目的中伤,或是出于怀疑,都可以置之不理。 不过,举几个例子来看看,也很有趣。 被传得最甚的是:陈果齐不是自行辞职,而是被警方革职,或是被廉政公署调查,这才去职的。

恕我愚鲁,甚至不知道这种传言的目的何在。 我一听到这种说法的直接反应,是哈哈大笑:就算传言属实,又有什么关系呢?怎么来怎么去的,又有什么重要呢?人世间的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和超自然力量相比,算得是什么呢? 传这种谣言的人,肯定目光浅,心胸窄,见识少,终其一生,都不大可能有接触超自然力量的机会,只宜放在一边,置之不理。 实际上,创作所有谣言的人,都可以把以上的一段话加在他们身上,十分公平,就是那些人的写照。 另一种相当厉害的攻击法,是说陈果齐借施法而敛财,生活豪奢,差点没说他婢仆如云(弟子如云倒是真的)。 这种攻击,好像正中要害,其实也可笑得很。不过也有一个好处,这种说法,至少承认了陈上师真的有法力,不然,凭什么去敛财,凭空口说白话乎!

陈果齐有没有凭他的超自然能力敛财呢? 他可以,但是他没有。 他直到最近,由于做法事要劳师动众,才酌量收费每次三千元左右,绝不强迫,愿者请来,嫌贵莫问。纯属自愿的行为,就算加价十倍,也不能说是敛财。 其他的施法,都是凭事后事主的供奉,供奉的数字多少,全由事主决定。事主若心甘情愿大量拿出来,旁人要眼红,除了滴眼药水之外,也没有什么办法了。 历来,高僧大德,都受善男信女的供奉。 不然,哪有和尚吃十方之说?吃十方,是敛十方的财吗?看来,只有本身财迷心窍的人,觉得有这样能力的人必然敛财,小人之心,才会有这样的说法。 我倒反而认为,以陈上师如今的神通,不妨有较高的收费标准,聚得财来,建寺供佛,光大佛门,有何不可?大屿山的大佛像,不就是聚各方之财而建造的吗?

很奇怪的是会有人认为佛门不需要钱财,试问,布达拉宫,西藏四大名刹,世界各地的佛寺大庙,一砖一木,佛像金身,没有钱财,能造得起来吗? 信徒,或受了佛法莫大恩惠的,甘心情愿的供奉,佛门从来没有一条道理是拒绝的。持这种说法的人,不但对佛学毫无认识,连人情都不通之至。 关于对陈果齐的说法,有趣的有的是,再择其要者来看一看。 这种情形,正好说明这个人是誉满天下,谤亦随之的典型。 在这一部分我把陈上师特别强调为人这好像是废话,因为他本来就是人,但是到了人而和超自然力量有了那么紧密的联系之后,人的地位也就有点特别,把他的身份,定位在人上来看,比较合理些。 另有一有趣的传言,是说陈果齐的妻子,不是正式结婚,而是什么什么的(自然难听得很电视剧中,常可见讲这种传言的人的嘴脸)。

有这种说法,倒也不可能全怪传言,陈夫人年轻貌美,和陈果齐站在一起,年龄上有显著的距离,难怪会有这种话传出来其实,就算照流言所说,也是普通之极的情形,但不是,就觉得滑稽了。 陈夫人展示她和陈汉荣的结婚证书,原来两人结妇已有十一年。我第一个反应是哈哈大笑,指着陈上师说:你当年,倒确然有诱拐未成年少女之嫌! 陈上师的姻缘圆满,陈夫人原来并非佛教徒,另有宗教信仰,后来所见所闻实在太多了,便自然皈依,也成了佛教徒。 两夫妇有一个男孩子,文文静静,却也奇怪,自幼不食荤腥,连鱼汁拌饭,吃了都会吐,只是茹素这种天然素食,有一个专门名词,称之为胎里素。 一般来说,只有前生大有来头的佛门中人,转世之后,一灵不昧,才会有这种情形出现。以陈上师的神通,应该可以知道这孩子的来历,时机未到,他当然也不肯作透露,只好肯定这个原则。

有妻子,有孩子,那自然有性爱行为,陈上师并不讳言,从当年未正式皈依佛门,身在警界时,女朋友自然少不了,陈上师微笑,不否认,他说:一宿之缘,都有前业,佛亦重恩果,前业不了,不能修成,必需一一清偿。男女关系,亦包括在其中。 藏传佛法之中,为人乐道的是有欢喜禅,佛像之中也有欢喜佛,都不讳男女结合,具体内容如何,十分深奥,不是佛教徒,难以理解,是佛教徒,也未必理解。 陈果齐并不是正式出家的和尚,而是在家的佛法行者,他的家庭生活,无碍于他和超自然力量的联系。 他自身并不禁食荤腥,只是不吃红肉,也不吃特地为他进食而杀生的生物例如在缸中捞一只龙虾出来,立刻做成刺身之类。 再举两个例子来看看,就可以知道陈上师的生活,无碍他佛法的修为。

藏传佛法的两大宗师之一,班禅,英年圆寂,不但有年轻的妻子,亦有下一代。班禅活佛的身份,并不因此有什么影响,圆寂之后,寻找转世灵童的工作,正在积极准备之中。共产党政府心中只怕一百个不愿意,但也不得不协助寻找。 这是近世的例子。 其他的例子是,在西藏著名的马尔巴大士(白教的创教宗师)当时亦是在家的行者,也不是有太太吗?他是密教中无人不知的及公认的大成就者。大士意学大菩萨和佛祖在世时著名的维摩诘居士,又称维摩大士,亦一样有太太的,但亦没有影响他的成就,佛祖更赞扬维摩大士的智慧神通,是修行方便的不可思议法门,至今亦受到各派大师的赞扬。宋朝的道济和尚,说道济和尚,知或者不多,说济公活佛,或济颠僧,则无人不知了。济颠僧在世时,异迹极多,超自然能力展示之多,都有记载,史称他是大菩萨乘愿再来者。

他临圆寂时有偈,十分著名,曰: 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倒西壁,于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 偈语都十分晦涩难解。六十年来狼藉,用狼藉一词,形容六十年在世之生,倒也有趣,狼藉一词的解释是错乱不整,行为无法纪。 济公的行为,确然不是很守法,他在杭州西湖,灵隐古刹之中,公然烧狗肉吃,他烧狗肉的山洞,至今犹存,是灵隐寺的名胜。游人瞻仰济公烧狗肉处,和礼拜大雄主殿上的佛像,都一样抱敬仰之心。 吃狗肉,也无碍济颠大菩萨的身份。佛理到透彻处,并不拘这种小节。 所以,有些对陈上师的诽诱,更是不值一提了,例如有说他在生活上喜欢用名牌的,乍一听,这真不明白这算是什么指责,要解释一番,才知道是指责他生活上物欲太强,时常用名牌汽车,也成了诽谤的题材,可知吃饱了饭没事做的人,真是不少。

什么名与不名,我看与陈上师无尤,二十元一只的手表,和数万元一只的,在他看来都一样。 或问:那为什么不戴二十元一只的呢。若是刻意去拣二十元一只戴,那又着相了,这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和时时勤拂扫,勿使染尘埃的分别,高下立判。两万多元的手表就在旁边,为何还要刻意去拣二十元的? 这种道理,其实极浅显,可是愚鲁的人,就不会明白,会纠缠不清。 至于何以会有名贵手表就在旁边,或为弟子所送,或为善信供奉,谁又理会得那么多,又何必去理会? 而利用汽车作交通工具,也成了不是,就更滑稽了。唐朝的玄奘法师,若生在今日,到西域去取经,或许他会走去,因为那是他许下的愿,而如今,连达赖喇嘛,傲游世界,都是搭乘飞机的了。 喜欢苦行僧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固定的模式,代入现代佛门弟子的生活之中持这种观念的人,其实不值得多说什么。 我其实不很相信会有人对陈果齐上师作出这类诽议,但据说,真有人出于妒忌或莫名其妙之目的,不断在散布这些说话。 对类似的话,其实根本不用解释,清者自清,浊者自浊。重要的是陈上师是否真的施佛法为众人解劫难,能,他就掌握超自然力量,不能,就算他吃米糠睡钉床,又对众生有什么好处?又和菩萨的慈悲心有什么关联?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情形,别的宗教中也有,例如基督教,凡教会中人,或牧师,或教友,都普遍要人有好的行为,把一个人的好和坏,看得十分重要,却全然无视于圣经之中,好几次提到人是不是能得救,不在乎他的行为,而在于上帝的恩赐。 (请勿夹缠为我在提倡基督教徒要有坏行为。) 我在初成为基督徒时,且曾被牧师告诫:倪先生,你信教了,不能再喝酒了! 确然曾有一个月酒不沾唇,后来读圣经,读到了耶稣基督在人世间的第一个神迹,就是把水变成酒,不禁大叫上当不已,若是基督徒不能喝酒,那么耶稣基督的神迹,岂非在使人犯罪了,真正岂有此理之极。 这种想法,多半是中国人深受儒家的君子固善,君子固贫这种观念影响而来。其实,儒家也不那么迂,孔子就曾说过,富若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这种话,孔老夫子不是不想富,是没致富的能力而已。 这一部分,又该告一段落了。 而在这一部分告一段落之后,这一本书也告一段落了。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