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随身智囊 谜云密布的自然之旅

第50章 护珠塔不倒之谜

如果说义大利的比萨斜塔是因倾斜而不倒成为世界之谜的话,那么中国的护珠塔应是斜塔不倒的第一谜。因为比萨斜塔倾斜五度十六分,而护珠塔已倾斜达约六度五十二分。 护珠塔建于北宋元丰二年(公元一○七九年),坐落在上海市松郡九峰的最高峰天马山上。该塔是一座七层八角形砖木结构的楼阁式宝塔,也称宝光塔。在乾隆五十三年(一七八八年)时,因山上佛事燃放爆竹,引起火灾,烧毁了塔心木和各层木结构,引起塔身倾斜。现塔高约三十多米。 相传古代造塔时,为了使砖层平整,宝塔坚固,以及用来镇妖避邪的迷信目的,塔的砖缝里填有铜钱。因后来不断有人在塔砖中寻找铜钱,把塔砖拆掉,致使塔的底层1/3的砖已没有了,塔的底部被毁坏,逐渐倾斜。整个斜塔仅靠2/3不到的底层砖墙支撑,宝塔向东南倾斜达约六度五十二分之多。

千年古塔,在二百多年间,既遭大火焚烧,塔基又被破坏,塔身严重倾斜,却始终斜而不倒,屹立于天马山巅。这真是一个难解的谜。 护珠塔斜而不倒,在当地有这么个传说。塔的东南面有一株古银杏树,是五百年前松郡九峰的辰山仙人彭素云种的,树的枝叶都向西,树虽枯死,但它的神力仍在。由于这棵树的神力遥向支撑,才使倾向东南的塔始终不倒。这只是一个美好的传说,当然不足为信。不少人认为这与古代造塔的技艺有关。他们指出,古代用糯米饭拌以桐油石灰来黏合砖块,这种黏合剂的强度甚至超过现代的水泥砂浆。护珠塔用这种优良的黏合剂,加上古代砌砖技艺的精湛,使整座塔能够浑然一体,再加上这种黏合剂随着建筑时间推移会越来越坚固,因此残缺的塔砖不会一块块塌落。据一九八四年上海文物管理部门抢修该塔时发现,塔身上部虽已倾斜,埋入地下的塔基却没有松动。所以人们认为这是塔斜而不倒的原因。

但是,另据有关专家考察研究,古塔不倒是当地地质构造的关系。由于天马山护珠塔是建造在沉降不均匀的地基上,东南方向土质较软,西北方向土质较硬,所以塔向东南方向倾斜。但江浙一带多东南风,护珠塔建在天马山顶,四周空旷,所受东南风力更强。因此,塔的倾斜力与风力相平衡,风力还起到支撑作用,使护珠塔斜而不倒。 尽管解说众多,但人们了解到的事实是,在乾隆年间斜塔遭大火焚烧后的二○○多年中,无数次狂风暴雨,把山下的房屋都吹倒了;一九五四年刮十二级台风时,吹倒了塔下的大殿;一九八四年黄海地震,上海市区的房屋都受到了摇摆震动为什么护珠塔能在天马山巅屹立不动呢?这是不是同地球上的神秘地带有关呢?这只有揭开护珠塔斜而不倒之谜才能弄清楚。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