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随身智囊 街巷人物

第58章 几个外国人

街巷人物 也斯 1283 2023-02-05
那当然,你们中国人有最古老的文化呀。说到欧洲比美国有文化的时候,那个德国女子说。她在巴黎住了十年,她说自己一生最好的时光都在那儿渡过。她爱那儿,她刚来了一星期,但她说也喜欢香港。 为什么? 因为这儿这么多人,好像充满活力的样子。 那你去了什么地方呢? 大屿山?噢,没有。长洲,本来要去的。香港仔?还没有机会去,赤柱?我真渴望去,但你晓得哩 我们去了南丫岛,那真是个糟透的地方,我在那儿着了凉,结果一直没有痊愈,哪里也去不了 在一旁,那位外国驻香港的通讯记者叫大家起筷。他的筷子使用得不错,表演夹海参居然也活动自如。原来他在香港住了二十年,这次的北京菜都是由他点的。他在吃方面顶道地。 你会读中文吗?

不,太难了! 他让我看他的卡片,上面有人家替他起的中文名字。看着那三个古怪的字,我忍着不要发笑。 这是个很坏的名字是不是?我知道的,我要再改一个。他的中国朋友一定是跟他开玩笑,随便胡凑三个字,外国人在卡片上印上三个中文字,现在似乎也很流行了。 中国的食是世界最好的。每个人都似手同意。 这位记者内行地介绍食经。他在香港二十年了,会说中文吗? 只会说一句。他神秘地笑起来,压低了声音,用国语说:肚子不好! 这是什么?那女子夹着一块芝麻虾,问道。知道了答案:她哦一声,说真是美味。 她说她来了香港以后,试过北京菜、四川菜、广东菜,都觉得非常好。她想趁走以前多试一点。她过多一两个星期就要回去了。

回到德国? 不,当然是巴黎了。 话题始终环绕着饮食。说到花雕,花雕就来了。喝酒。饮食的笑话,一对英国夫妇带了一头狗到酒家去,结果端上来的是我可以猜到结局!那外国人忍不住笑。吃的东西,几乎喷出来了。 那边另一个外国人说:我不能忍受吃这个东西!神秘,古怪的东方。吃蛇或鸡脚。最好隔一段距离,不要真的吃进肚子里。我热爱中国文化。不是有本叫肉蒲团的什么?几乎是同一的语气:当代的,就不知道了。 那边,另一张脸,记不起是不是这张脸,在讨论时说:香港是一个荒谬的现实,他不明白何以这情况可以存在,他要求这个外国作者指出一个方向,让座上这些用中文写作的人改变它。奇怪。好像这问题有一个简易的答案。一枚灵丹。一服见效的药丸。这住在香港的外国人在旅游豪华巴士的窗口,在飞机上,向擦身而过的另一位外国人唤道:给他一枚灵丹吧!一服见效的。

桌上的一大尾鱼,已经所余无多了。肉都被人吃去,只冇难哨的骨头留下来。没有人动筷。 住在香港,真是有不少方便呀。香港通对另一个人说。 糖水都喝光了。也再没有花雕。 香港最好的是什么地方?最坏的是什么地方? 碟中只剩下一排骨头。这个人呆呆地望着它,好像认不出这就是刚才吃的一尾鱼。 (一九七八年三月)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