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历史烟云 靖康奇耻

第5章 一、坤宁殿夜语

靖康奇耻 王曾瑜 4074 2023-02-05
轶汉跨周曾漫诩,凤孙转盼陷龙沙。 两河遗老空啼血,半壁独夫自赏花。 百代浩劫循旧辙,千年雄气亘丹霞。 万竿恶竹终须斩,何日大同归一家? (注一:宋徽宗御制《艮岳记》,称宋朝世世修德,为万世不拔之基,足以跨周轶汉。(另注:艮岳,山名。位于河南省开封县城内东北隅。宋徽宗于政和七年兴建万岁山,以供游乐,因山在京城东北方,东北方位名为艮,故称为艮岳。)) (注二:宋代称当时的河北路和河东路为两河。) (注三:杜甫诗: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宣和七年(一一二五年)冬,新兴的金朝大举进攻宋朝。四十四岁的宋徽宗匆忙退位南逃,二十六岁的长子赵桓在十二月十三日继位,后庙号钦宗。 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年)正月,东路金军很快兵临国都开封城下。宋钦宗即位后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步迷信道教的父亲、教主道君太上皇帝的后尘,车驾南逃,却被尚书右丞李纲劝阻。李纲在危难时刻主持开封防御,几次打退攻城的金军。陕西的老将种师道(注:种,音ㄔㄨㄥ;种师道,西元一○六○︱一一二六,字彝叔,宋代洛阳人。累官京畿河北制置使。知兵而有谋,靖康中,金人南侵,师道将兵入援,人心为之一安。时年已高迈,天下号曰老种。然其所言多被阻抑,京师遂陷。卒谥忠宪。)率军入援。宋钦宗又希图发兵夜劫敌营,侥幸取胜。宋将姚平仲劫营失败后,宋钦宗慌忙与金人订立城下之盟,同意割让太原、中山与河间三镇。东路金军退走后,宋钦宗又翻悔割地。宋徽宗回到开封。

九月间,西路金军攻破了死守二百五十多天的太原城,守将王禀壮烈殉难,而宋朝的陕西精兵却在救援战中损耗殆尽,军事形势便急转直下。 北宋皇朝有四京,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今洛阳)、北京大名府(今属河北)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但只有东京作为国都。东京皇宫称大内,这大约是当时世界上最华丽、最庞大的建筑群和园林。光是朝会用的大殿就有大庆殿、紫宸殿、文德殿、垂拱殿、皇仪殿和集英殿,似乎比明清的故宫更为气派。其中皇后住所名坤宁殿。可惜整个大内如今已深埋在开封的地下水中,无法向人们展示昔日的壮丽和辉煌。 坤宁殿有东、西两个寝阁。宋钦宗即位后,与朱皇后住在东寝阁,东寝阁本是他的出生地,而西寝阁则住着他们的一儿一女。宋钦宗下令在东寝阁恢复自己母亲生前的陈设,特别是重新张挂了父亲宋徽宗为母亲所画的《鸳鸯沐春波》图,以表示自己的怀念之情。

原来其母王皇后,是在入主坤宁殿的当年,即元符三年(一一○○年)生下赵桓。王皇后秉性懦弱,其下有两个厉害的郑妃和王妃,王皇后险些遭受一场不白之冤。她在大观二年(一一○八年)病死时,才二十五岁,而留下了九岁的赵桓。郑、王两妃争宠的结果,郑贵妃在两年后入主坤宁殿,而王贵妃却在七年后病死。赵桓后来虽然当上皇太子,但一直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因为宋徽宗最喜欢的不是他,而是王贵妃所生的三弟郓王赵楷。宋徽宗破例地让郓王提举皇城司,不限早晚,自由出入大内,显示要废立的迹象。金朝的南侵,在某种意义上倒是帮了赵桓的忙,促使宋徽宗匆忙的传位。 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年)十月二十九日夜是本月的最后一夜。按照惯例,开封人应在十月初一便开始生暖炉,烧石炭取暖,石炭后来改称煤。当夜屋外虽然寒气逼人,而两个寝阁内各有两个大暖炉,烧着炽红的石炭,温暖如春。宋时的夜间照明,灯油是普通消费品,而蜡烛却是高级消费品。大内所用的蜡烛由河阳县(今河南孟县南)专造,又用龙涎香等灌入烛心。平时分列一百二十枝,如今已降为二十四枝,却仍然幽香袭人,使华丽的陈设生辉。

四更时分,在西寝阁内,九岁的太子赵谌和六岁的柔嘉公主睡得正香,而东寝阁内的宋钦宗却被恶梦惊醒,他轻轻掀开床帐,蹑手蹑脚地走到《鸳鸯沐春波》图前,徘徊移时,又蹑手蹑脚坐到几案前,翻看同知枢密院事种师道的遗奏,不免轻声长吁短叹。种师道正是在当天病死,享年七十六岁。突然,一件鹅黄盘龙百花蜀锦的薄丝绵袍披到了他的身上,原来皇后朱琏也起床了,说:官家,留心受凉。 宋钦宗看着烛光下的皇后,身穿一件绛红如意牡丹蜀锦薄丝绵背子,头发蓬松,在明晃晃的烛光下,别有一种妩媚,便拉着她的玉手,两人对坐在两张朱漆螺钿椅上。宋钦宗说:朕夜来梦见惠恭娘娘,还是生前底模样,对朕如泣如诉。不料又惊动了圣人。原来宋宫中称母后为娘娘,称皇后为圣人,惠恭是其母王皇后死后的谥号。

朱后说:官家孝思,惠恭娘娘大贤大德,可惜天年不永。太上官家与娘娘既已退居龙德宫,切望官家以孝道垂范于天下后世。朱后知道皇帝内心深处对父亲与郑太后的嫌恨,已是天长日久,根深蒂固,不免从旁劝解。 宋钦宗听皇后提到父亲,不免喟然长叹:朕哪有太上的福分。太上在端邸时,便是快活藩王,身登大宝后,又是快活天子。朕在东宫,整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登基于国难当头之时,又成天忧勤国事。 朱后想给皇帝稍解愁闷,便嫣然一笑,说:太上道君每五日、七日,必御幸一名处女。官家在东宫时,不近声色,只是埋头读书,臣妾倒成了个伴读的差遣。央求了太上阿家,方才纳十八妹入大内。如今臣妾为官家选定十夫人,又一个未得御幸。官家有福不享,倒叫他们一个个守着空阁。

宋钦宗瞧着皇后说:一个才、德、貌俱全的贤圣人,又有你表妹为娘子,朕复有何求? 朱后说:臣妾总有人老珠黄之时。官家宵衣旰食,也须一张一弛。依臣妾看来,郑夫人和狄夫人最惹人喜爱。官家明晚且去郑夫人阁分一回,也可散一散心。 宋钦宗说:难得圣人如此贤德。朕与尔恩爱夫妻十一年,年年岁岁,信誓旦旦,与圣人白头偕老,朕决不食言。国家患难,种师道薨逝,大宋又少一柱石,朕委实无兴味去夫人阁。 朱后说:臣妾守古人牝鸡司晨之训,从不敢妄议国政。如今国步维难,臣妾实不忍缄默。种枢相之遗奏,臣妾亦曾详阅。在廷之臣,老谋深算,熟知军事,唯种枢相一人而已。枢相奏请官家巡幸长安,避虏人之锋,以李纲为东京留守,宗泽为副留守,实为今日至计。

宋钦宗摇摇头,说:祖宗之制,有留守,而无副留守。朱后说:太祖官家开国时亲征,就以吴廷祚为东京留守,知开封府吕余庆为副留守。 宋钦宗说:难得圣人如此详熟国朝典故!然李纲徒有虚名,擅作威福。太学生陈东竟然扇摇无知小民数万,为此人伏阙上书,胁持君父,实为不臣之渐,此风不可长。何况李纲救援太原失律,已经罪废,何可再用!宗泽年纪老迈,生性迂拙,似不宜当此重任。 在今天看来,陈东领导几万民众,伏阙上书,请求复用被罢免的李纲和种师道,当然是天经地义的爱国运动。然而在专制君主眼里,却是有损皇帝权威的不轨行为。朱后深知皇帝因此事对李纲产生的猜忌,不敢再为李纲多说,只能为宗泽进言:宗泽乃臣妾阿翁(祖父)至交,阿翁生前常称道宗泽忠义慷慨,真社稷之臣。他年纪虽老,乃大宋之廉颇。

宋钦宗从不认为皇后会对军国大事有何真知灼见,听她引战国名将廉颇为喻,便说:须知廉颇为勇将,宗泽为文臣,朕从不知宗泽尚能统兵。朕已决意巡幸,待早朝时与群臣面议。 到此地步,朱后也不能再为宗泽进言,就转了话题说:官家自即位以来,日夜忧劳国事,敬天恤民。臣妾天天在惠恭娘娘所设大慈大悲观音像前焚香祷告,谅菩萨必能保佑官家。 宋钦宗也说:朕每三日、五日,便去太庙一回,敬告列祖列宗在天之灵。朕自问即位以来,以恭俭律己,并无失德,即便列祖列宗降罚于朕,亦当为大宋社稷江山消灾恤难。他不便说出口的话是父亲失德太多,招致列祖列宗降罚,如今自己是在代父受过。 尚服宫人周男儿、程巧、徐宝莲和尚食宫人何红梅、杨调儿进入寝阁,说:慎妃娘子与十夫人已至大殿,恭候官家与圣人。请官家与圣人梳洗换装,共进点心。

宋钦宗摇摇头,说:朕今早不用点心。 朱后连忙劝解说:官家,为社稷江山,亦当强进饮食,善保御体。 按宋宫制度,皇后以下的内命妇主要有妃、嫔两等。妃有贵妃、淑妃、德妃和贤妃四等,而嫔的等级达十七等,其下又有婕妤为一等,美人为一等,才人和贵人为一等。朱后的表妹朱璇才十七岁,封德妃,父名朱德材,是朱后父亲朱伯材的亲弟。按古人为长辈避名讳的习惯,就将德妃改称慎妃。至于国夫人、郡夫人之类,原来属于外命妇的封号,后来也用于宫内,而所谓十夫人,还是临时设置的不入等的封号。但当了夫人后,都已安排了单独的居所,宋宫称为阁或阁分。 宋钦宗和朱后来到大殿,朱慎妃和十夫人上前拜见。有趣的是朱慎妃同表姐依旧按朱家的排行,互称十二姐和十八妹。十夫人是十六岁的郑庆云、十四岁的狄玉辉、十七岁的韩静、十四岁的刘月娥、十六岁的卢顺淑、十五岁的何凤龄、十九岁的戚玉、十八岁的郑月宫、十五岁的蒋长金和十八岁的鲍春蝶。古时都计虚岁,用今人的眼光看,除戚玉外,都算是未成年的少女,而宋时都算达到了正常的婚龄。

原先慎妃和十夫人可以在各人的阁分就餐,宋钦宗为节省开支,改为在坤宁殿共餐。他和朱后居中就坐,慎妃和十夫人分坐两边。大内御膳按规定每日一百品,朱后与宋钦宗商议,减为三十品。宋人不重视早餐,所以称为点心。尚食宫人何红梅和杨调儿吩咐宫女们依次捧上三十个朱漆大木盘,其中盛放了各式馒头、面饼、糕团、粥、羹之类。宋朝起于北方,其宫廷肉食以羊肉为主。宋钦宗最嗜羊肉,便选了一个羊肉饼,一碗七宝五味粥。朱后选了四个蟹黄馒头,一碗虾蕈羹。郑庆云相当懂事,她只选了个羊肉饼,而贪嘴的慎妃和最不懂事的狄玉辉当着皇帝和皇后面,也毫无顾忌地挑三拣四,大吃大嚼。朱后从来认为自己应当母仪天下,对宫人一向宽厚,而娇憨的狄玉辉又在十夫人中最受她的宠爱。

宋钦宗却无心观赏这些如花似玉的女子,他匆匆吃过点心,就起驾前往紫宸殿。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