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历史烟云 大太监李莲英

第39章 西逃献饼受重赏

光绪二十六年(一九○○年),八国联军向北京发动进攻。当炮火连天,京城告急的时候,李莲英和慈禧犹如惊弓之鸟仓皇出逃西安,跑了一天汤水未进,十分狼狈。李莲英虽说出逃在外,却时刻不忘伺候慈禧太后,而且表现得比在宫中更加殷勤,因为平时可没有这样的机会表现自己。 慈禧因为出逃时太过匆忙,什么吃的都没带,天过晌午,行进在崇山峻岭之间,更加饥渴难耐。正在此时,李莲英的侄儿李甫廷偷偷地给了李莲英两个发面大饼,内中夹有白糖。这对于西逃路上的人来说,真可谓雪中送炭。 李莲英觉得太难得了,问他从哪儿弄来的,李甫廷告诉他是头天晚上临出门时带在身上的。李莲英立刻满脸笑容,非常高兴,许诺以后会对他重重有赏,并立即问他还有几张。答案是没有了,就剩两张。

李莲英立刻夸奖他说:好小子,就是你有出息。说实话,李莲英当时饿得头昏眼花,二话不说就狼吞虎咽地吞下一张,喝了两口水。这才想着把剩下的一张献给同样饿了一天的慈禧太后,一定可以获得平时难以得到的嘉奖当然不是物质的,因为没带多少东西。能让慈禧太后记得自己和她共患难,这比什么都重要。 于是,李莲英三步并作两步,追上慈禧太后乘坐的车子,两手捧着这张大饼献上,并小声地说:老佛爷,这儿有一张大饼,是我侄子从家里带出来的,就这么一张,愿意奉献太后,不知可否进食? 烈日当头,颠簸摇晃了一路的慈禧太后早已口干舌燥,饥肠辘辘,看到李莲英来献大饼,哪里还顾得什么进食不进食这些话,抓过去就吃了。吃完后又喝了些水,这才恢复了一些精神。

有了精神的慈禧这才感念李莲英的好处,在这么艰难的时刻仍然想着她,给她献大饼充饥,便表示要重重奖赏献饼的李甫廷。虽然如今逃难之中,无法兑现,等大难过后,定会重重赏赐。 《宫中二年记》有详细记载,一九○四年慈禧太后自己对西逃这件事表过态:我最恨的就是这件事,所以不希望有外国人问起这件事,我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没人能和我相比我的生命尚未结束,以后将要做出些什么事来,也没有人能够料到。也许有一天我能够做出一番不寻常的事来,教洋人吃惊。所以,从来没有人敢在慈禧太后面前提起所谓庚子驾幸西安的这件事。 一九○五年,李莲英的侄子李甫廷因死了老婆,要续弦。李莲英想趁机跟慈禧太后讨赏钱,就说出了那年西幸路上献饼的事情来。慈禧太后却并不怪罪李莲英提起这事,而且慷慨大方,十分爽快地实现了当年的诺言:赏赐白银一千两,玉如意一对,还送了大福寿字一轴,并扣上御笔大印一方。

后来,慈禧太后又想起此事来,便告诉李莲英,说她生日那天要赏他们夫妻二人进园听戏。李莲英回去后连忙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们,并专门令一名司礼小太监教习李甫廷夫妻宫中礼节,如怎样请安问好、谢恩、下跪等。让他们专门学习了一个多月。 十月初十这天,李甫廷夫妻受诏入园听戏。据李甫廷的妻子后来回忆此事:进园那天,提心吊胆,恐怕失了礼节,惹出是非,慈禧太后怪罪下来不好办。当时见到太后,还没叩头,就吓出了一身汗。那天一大早儿就进了颐和园,先是到乐寿堂给慈禧太后请安问好,过了不大工夫,又随着格格、福晋、太太们一个接着一个地拜寿。拜完寿以后,慈禧太后说,你们夫妻初次进园,不懂得园中的规矩,可以随便一点,然后就去看戏。中午慈禧太后又赐筵席一桌。傍晚临回家时,又去给慈禧太后请安问好,慈禧又赏赐花旗袍一件,我们忙着磕头谢恩后方才退出来。慈禧太后很高兴,说以后你们可再进园来玩。她的这番回忆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慈禧太后,没有了平日的心狠手辣,只觉得是一个慈祥的邻家老太太。

不久,慈禧太后又降旨,赏赐李甫廷四品花翎顶戴,同知职衔。可以说,李甫廷在西逃路上献出的大饼,不仅给李莲英在慈禧面前挣足了信任分,也为自己谋得一个好前程,可谓回报丰厚。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