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历史烟云 和珅全传:从御前侍卫到军机大臣

第55章 为私利毒死福嵩

和珅在朝中的权势越来越大,为官也不像刚开始那么小心翼翼的了。他对自己的亲信极尽笼络之能事,而对冒犯他的人,公开的打击报复则是常有的事。 浙江巡抚福嵩为人正直,豪爽不羁。因不愿与和珅结交,也从来不去和珅府上拜会走动,和珅就衔恨在心,居然派人鸩杀了福嵩,其嚣张程度,令人发指。 福嵩是朝中老臣大将军阿桂的部下。乾隆四十六年(一七八一年),二十多岁的福嵩跟随阿桂出征,在一次战斗中,福嵩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就连敌人的火枪把福嵩帽子上的花翎打落下来,他也毫不惧怕,丝毫没有退却的意思。战斗胜利结束后,阿桂对他的英勇表现非常赞赏,有意抬举他。经过多年磨炼,乾隆五十五年(一七九○年),阿桂举荐他做了浙江巡抚。

福嵩为人正直,做事也非常果断明确、毫不含糊,下属都十分敬畏他。此时的和珅因为乾隆的倦勤而更加受到乾隆宠信,权倾朝野。外地的督抚大员每年回京述职,都要带着重礼前去拜会,以求和珅不找自己麻烦。福嵩身为一省巡抚,对这种事情也是见怪不怪了,可他就是看不惯贪得无厌的和珅,不愿与其同流合污。每次回京也不登门拜访,送礼更是没影的事,这就貌似福嵩在公然挑战和珅的权威。于是和珅对福嵩就怀恨在心,想报复又一时间难以抓住把柄。和珅就要求自己在浙江的耳目密切注意他的动向,一有对福嵩不利的证据,立即向他报告。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等到了机会。 事情是这样的,和珅有个亲信是两淮盐政,名叫全德。此人正是在和珅的关照下获得这一职位的,所以他向来对和珅感恩戴德,暗中给了和珅不少好处。

有一天,全德派人飞驰送给和珅一封密信,报告了福嵩在浙江的一件事情。全德是盐官,偶然发现两淮盐运使柴桢挪用了两淮课银二十二万两,悄悄调查后发现,其中牵连了很多人,他不敢擅自决定,于是飞马向和珅请教怎么处置。 原来这柴桢本是浙江盐道,没有什么政务能力,靠贿赂、溜须拍马才入仕做了官。他在浙江盐道上任不到一年,很快升任为两淮盐运使。离职前,还有二十二万两银子的亏空无法交代,柴桢肯定是拿去巴结上司了。他于是向福嵩求情,请求让他先去扬州就任两淮盐运使的新职,亏空的银两他随后筹集齐备,尽快将亏空补上。福嵩与他有些交情,就答应了他。 柴桢果然说话算话,到扬州就任后,发挥他贪墨挪用的强项,不到五个月就筹措了二十二万两银子,送回浙江补足了亏空。官府的银子也没有损失,此事按说已经了结。然而恰好被两淮盐政全德知道了。全德认为:柴桢只不过一个小小的两淮盐运使,到哪里筹措到那么多银两?觉得有贪污挪用的嫌疑,全德就留了个心眼,暗自打探,原来是商人王履泰等五人缴纳的钱粮被柴桢私自截留,以此挪用了二十二万两银子。

查到最后,全德为难了,因为他利用自己作为盐官的便利,悄悄查了盐道的旧档,查到有柴桢馈福公金一千两的记录。连户部尚书福长安都和柴桢有非同一般的关系,其实这事儿全省上下都知道,大家只是心照不宣都不说出来罢了。全德见此事涉及朝中一品大员,不敢随便做主。他顾忌到和珅与福长安的交情,于是把这件事情压了下来,不敢张扬,立刻派人去请示和珅下一步应该怎么办。 和珅与福长安向来走动密切,关系非常好。和珅见自己的老朋友遇到了大麻烦,没做停歇就来到福长安的府上和其商议对策。因为是老熟人,和珅也不客气,他自行屏退下人,然后问福长安是不是跟两淮盐运使柴桢交往甚密。福长安在和珅面前也不隐瞒,就承认确有此事,并说此人向来忠心,就是办事有些毛糙,不十分让人放心。

和珅表情严肃地告诉福长安,他估计得很对,这个柴桢现在已经出了问题,很快就要被弹劾。两淮盐政全德在盐道旧档中查到有馈福公金一千两的记录。他怕那个福公就是福长安,特意千里报信到京城。和珅今天就是来问清楚此事是否属实的。 福长安一听大惊失色,不仅告诉了和珅柴桢向自己行贿的事实,而且还请求和珅想办法救他,千万要把此事压下去,否则自己的前程就毁了,说不定连身家性命都要搭进去。 和珅对此见怪不怪,只是对福长安说如今皇上正在严查京官与地方官勾结,一旦被人抓住把柄,弹劾京官结交外地官员,那就等于是撞到墙上,麻烦就大了。如不能抓住真凭实据,则一切都还可以挽回。 福长安见和珅这么说,这才放心。原来他向来小心谨慎,与柴桢都是私下联系,从来没有书信联系,断不会留下把柄,估计这个记录也是柴桢私自记的,反正福长安这里是什么都没有。

和珅见福长安这般仔细,于是就告诉福长安,暂时压住此事,难免以后会爆发,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找个替罪羊,以绝后患。既然全德说福嵩也牵扯进来了,倒不如把一切罪过都推到福嵩身上。其实,和珅之所以有这种想法,也是有他个人的原因的这个福嵩对他傲慢无礼,从来不把和珅放在眼里,威震八方的和珅怎能让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生长着这么一个刺头,所以,他想趁此机会打击福嵩,杀鸡给猴看。 福长安是个带兵打仗的好手,说到钩心斗角,与和珅相比还差很远。和珅告诉福长安,福嵩卖给柴桢那么大的人情,那可是二十二万两银子的亏空,任谁一想都会认为这是送给福嵩的厚礼。把记录中的福公理解为福嵩也是很正常的事。 福长安这才明白和珅的想法,心中却是一阵发冷文化人就是不能得罪啊!与此同时,他还不忘奉承和珅一番,并表示了自己的担忧福嵩能那么容易承认吗?他要是承认了,就算朝中有人为他求情福嵩也难免会脑袋搬家。另外,他还担心柴桢的工作不好做,总之他对这个计划就是有些不放心。

和珅却说,柴桢这样在官场上没有立场的人是最好对付的;至于福嵩,他不承认是理所应当的,没有一个贪官会轻松认罪的。我们只管把证据做足,大刑伺候,不由他不就范。最好能神不知鬼不觉、不明不白地死去,这样就死无对证了。 福长安渐渐开始为自己能够解脱此案而高兴。但同为打过仗的将领,他又不禁为福嵩的命运担忧。福嵩是有过战功的,当年甘肃叛乱,福嵩第一个冲进华林寺,这才有了后来的大捷,大清武将中能有这种气魄的实在不多啊。 而此时关系到福长安自己的身家性命,他也顾不得许多了,开始与和珅密谋并仔细推敲了各个细节,将福长安与柴桢的关系剥离干净,认为万无一失后,和珅给全德写了一封回信。吩咐他马上写奏折,弹劾柴桢挪用公款,导致府库亏空,并弹劾福嵩监管不严、收受贿赂之罪。同时要一口咬定,柴桢的馈福公金一千两是贿赂福嵩。

全德按照和珅的意思写好奏折后,折子先被送到了军机处。和珅又把它递交给了乾隆帝,乾隆帝习惯性地征求和珅的意见。和珅就将早就背得滚瓜烂熟的那一套说了出来:微臣分析,柴桢任浙江盐道未及一年就离职了,怎么会亏空这么多银两?这必定另有缘故,他一个人不大可能贪污这么多。福嵩包庇柴桢,有可能插手这件事,说不定福嵩也有贪赃的行为,亏空的银两,不知道有多少流入了福嵩的口袋中。馈福公金一千两,这很可能是福嵩向下面的官员索要贿赂,才导致下面的人挪用公款。必须派一位能干的大臣,作为钦差调查此事。 和珅的分析条理清晰、有根有据,乾隆深为赞同。当然,乾隆不知其中缘故,也就相信了和珅的话。乾隆见和珅对此事有这么深刻的认识,于是又问和珅满朝文武谁可以担任钦差大臣一职。

和珅继续把自己没说完的话说了出来:福嵩是一省的巡抚,又是军伍出身,臣以为必须派一位能干的大臣。兵部尚书庆桂精明能干,又同是行伍出身,或可担此重任。 和珅推荐庆桂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理由看似很充分,推荐的人选也经得起推敲。庆桂是满洲镶黄旗人,历任内阁学士、副都统、参赞大臣、将军、都统等。乾隆五十七年(一七九二年),庆桂在西北战事中立了大功,以军功擢升为兵部尚书。乾隆对庆桂印象很不错只是有一点乾隆一直蒙在鼓里,庆桂早就与和珅沆瀣一气了。 乾隆即刻下令,福嵩、柴桢即日起停职,听候调查处理;派兵部尚书庆桂为钦差大臣,前往浙江查案。从这一刻起,福嵩的命运算是彻底被交到了和珅手中。 庆桂临行前,和珅吩咐他,此行的主要目标是福嵩,而不是柴桢。对柴桢要软硬兼施,一定要让柴桢承认,亏空是福嵩索贿、勒索,并承认贿赂福嵩。给福嵩定罪,一定要把罪名做成死罪,把案件办成铁案。庆桂有了和珅的指示,心中就有了底。他到浙江后,雷厉风行地调查起福嵩的案子。总体来讲,福嵩还是勤于政务的称职官员。但是当时官场潜规则成风,各级摊派也十分严重,国库开支巨大,朝廷账面上的银子远远不够用。福嵩作为浙江巡抚,要说他不收钱,那也是睁眼说瞎话,所以栽赃还是很容易的。

庆桂先从柴桢入手,处处暗示他和他的幕僚、家人,可以把责任尽可能推给上级福嵩。柴桢的幕僚赵柄是个墙头草,他很快就供认:二十二万两银子的亏空中,至少有一半是因为福嵩的索要产生的。柴桢到任浙江盐道后,福嵩命令他代买玉器、朝珠等物品就花了九万余两白银,福嵩只给了二万八千余两;其余的还有价值几千两银子的豹皮、狐皮褂筒等物。 此外,柴桢的家人供称:福嵩有一次进京,向柴桢索要三百两白银;福嵩孝敬母亲游玩,索要一百两银子,柴桢的家人又私吞了一百两银子。其余的亏空,有将近八万两银子是因为衙门的公事杂事而花的,花费动辄不予报销,承办的官员包赔,柴桢只得从府库中拿出银两。除此之外,剩下的四万余两银子是柴桢自己私用了。有了这些对福嵩的指证,庆桂这才决定收网。

庆桂对案情已经了如指掌,这才决定提审福嵩。福嵩对自己受贿供认不讳:我收受柴桢的银子物品,值二万八千两银子。剩下的亏空或垫付工程款、交议罪罚银,或支付欠缺的养廉银。接着列举了一笔笔开支。 在盐道旧档中查到的馈福公金一千两记录。庆桂屏退左右,单独提审柴桢,柴桢开始说是当年送给户部尚书福长安的厚礼,这当然不是庆桂想要的结果。他拐弯抹角地给柴桢做提示:福长安大人怎么会与他这种猪狗不如、贪财如命的地方官有交往?又警告他不要恶意栽赃。接着又暗示:如果承认受贿的是福嵩,尚有活命的机会;否则,柴桢难免脑袋搬家,并株连九族。柴桢这才明白,他们这次是冲着福嵩去的。如今他既无法自保,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只得按照庆桂的意思做了供词。 从审理过程的记录看,福嵩、柴桢只是按照官场规则收礼送礼,不算是特别好财贪污,有的行为事出无奈,实为官场来往所必须,虽罪责难逃,但罪不至死,无法达到和珅的要求。于是庆桂审理完后,勾结上下官员,改动了案卷。最终,庆桂在呈报朝廷的奏折中作出的结论是:福嵩蓄意包庇柴桢,并向柴桢索贿白银十一万两、黄金一千两,全部私用。按照这个数额,建议判处斩立决。 乾隆收到奏折,脸色大变,他没想到案情这么严重。消息传出后,京城哗然,很多官员都不相信福嵩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此时阿桂已死,和珅成了首席军机大臣,军机处都唯他马首是瞻,和珅理所当然地建议福嵩应该就地处斩。 乾隆虽然人老了,但是并不糊涂。他觉得既然福嵩是阿桂特意举荐的,而且屡立军功,不可随意处死。最好押回京城,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于是下旨把福嵩押回京城由刑部详加审问。 福长安知道乾隆的意思后,吓得魂儿都掉了福嵩一到京城,刑部可不像浙江那般容易摆平。万一柴桢把自己牵连进来,可就麻烦了。他立刻前去与和珅商量对策。 和珅却气定神闲,因为他对皇上最为了解,知道怎样让皇帝改变主意,只要福嵩还没进京,一切都还有回旋的余地。 和珅的办法就是激怒乾隆。他首先吩咐钦差大臣庆桂写一封奏折,快马送到京城,呈交皇上。奏折内容当然对福嵩非常不利,捏造事实说福嵩一路上不但不反省,反而口出狂言,对皇帝大不敬,趁机蛊惑人心,随行官员都很愤怒,建议斩立决。 乾隆帝收到奏折,还是习惯性地来找来和珅,问他的看法。和珅趁机在一旁撺掇说福嵩居功自傲,尤其是阿桂和福康安两位将军去世后,福嵩目空一切,轻慢同僚。皇上经常劝导朝廷大臣要团结一致。想不到这个福嵩如此不懂感恩,如今自己犯下大错,不但不知悔改,在钦差大臣的审讯中,还敢说出对皇上不敬的话来,就算阿桂老将军在世,恐怕也不会饶恕他。 乾隆对阿桂和福康安在战场上的贡献极为钦佩,对他们的去世也极为痛惜。如今听和珅这么说,一时间激起了乾隆的怒气。 和珅在一旁欲言又止,表现出进退两难的样子,故意撩拨乾隆的怒火。和珅诬陷福嵩在押回北京的路上狂妄之极,说自己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贪污一点儿银子不算什么。还说皇上的千秋功绩,大部分是他们这些大臣的功劳。军机处的大臣怕其回京后再口出狂言,气伤了龙体,都不敢将其言论如实跟皇上禀报,这才建议斩立决。 乾隆盛怒之下恍然大悟,以为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马上传旨,命庆桂就地处斩福嵩。后来考虑到福嵩屡立战功,还特意恩赐他就地自尽,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和珅的目的达到了,心里十分高兴,嘴上还一直劝慰乾隆不要气伤了身子,龙体要紧,安抚了乾隆后,和珅就忙不迭地传旨去了他可不想再生出其他枝节来。 和珅很快就将乾隆的旨意传给了钦差大臣庆桂,此时庆桂已经押着福嵩走了好几天,到了山东境内。这里是一个叫红花铺的地方,属于山东沂州。 福嵩对于自己的处境十分明白,知道一定是和珅捣的鬼,自己是被冤枉的。如今皇帝让自己回京受审,想来皇帝也是对此事有所怀疑,只要自己到了京城,在皇上面前把事情说清楚,揭发和珅在地方大员身上勒索、敲诈、贪污的种种罪行,请求皇上主持公道,相信皇上一定可以明辨是非,铲除奸臣。 谁想,皇上的圣旨在路上就传了下来,内容全部是斥责福嵩的话,福嵩越听心越凉,到最后竟然听到了途中恩赐自尽几个字。福嵩呆住了,很快就缓过神来,大叫冤枉。并高喊皇上受了小人的蒙蔽,不能冤杀了自己。 庆桂知道和珅在京城已经运作成功,让乾隆作出了杀人的决定。心中也是轻松了许多。福嵩怒骂庆桂是奸贼,皇上派他来是清查案件的,谁知道他却颠倒黑白,硬往福嵩身上安插罪行,这早已犯了欺君大罪。并表示自己上无愧于朝廷,下无愧于百姓。坚持要进京面圣,澄清事实。 庆桂本来就心中有鬼。若是真的让福嵩进京道出实情,恐怕自己也是性命难保。幸亏和珅对此早有防备,他也给庆桂下了死命令福嵩必须在路上消失,否则一到京城,大家都是死路一条! 谁知军人出身的福嵩一身的火暴脾气,就是不肯就范,庆桂没办法,只好给山东巡抚吉庆打个招呼,暗中表示自己是奉皇上的命令查案子,福嵩如今对他成见很深,他说什么福嵩都听不进去。如今皇上开恩,赐他自尽,他反倒不肯,这样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山东是吉庆的管辖范围,福嵩抗旨不肯自尽,双方都无法向皇上交代 最后,庆桂终于说:福嵩反正是必死的人了,不如用一壶毒酒,给福嵩一个了结,免得他回到京城更加受苦,而吉庆和他也都好给上面一个交代。 吉庆知道其中牵连到朝中各大关系,他不愿意多生事端,也不愿意得罪这位钦差大臣,加上皇上那里到时候不好交代,于是就同意了庆桂的建议。 吉庆悄悄准备了菜肴和美酒,酒里暗中下了毒。然后从囚车中放出福嵩,骗他说自己敬重他战功赫赫、是条汉子。如今虽然是戴罪之身,但既然路过自己的辖区,就给钦差大人求了个情。这样,福嵩就可以在山东暂且休息几天,吃喝、住宿都由山东府库出钱。吉庆还表示在此期间要给皇上上个折子,希望皇上开恩,改变主意,容福嵩进京面陈圣上。以查清事实真相,还福嵩一个清白。 福嵩向来直爽,不会拐弯抹角,看吉庆说得这般实诚,也就信了。于是放心地吃菜喝酒,结果立刻中毒身亡。 庆桂、吉庆虽然是奉旨做事,但毕竟还是鸩杀了朝中大臣,连忙吩咐下人给福嵩收尸,就地埋葬,又给在场的所有人一点赏钱作为封口费。随后上奏皇帝说,福嵩已经奉旨自尽。 庆桂回城后向皇帝禀报了福嵩案件的情况,由于他与和珅早就串通好了,所以乾隆也听不出什么破绽来。不仅如此,乾隆余怒未消,责怪浙江相关官员知情不报,一律加以严惩。浙江布政使归景照被发往伊犁、不准捐赎;杭州知府明保和现任浙江盐道张慎被撤职查办、充军;浙江按察使顾长绂充军。此外,京城中的杭州籍给事中、御史等官员也有连带责任,罚其两年内不准升职。 可以说,和珅出于一己私利,竟然冤杀朝廷二品大员,这又为他增加了一条人神共愤的罪证。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