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分类 历史烟云 和珅全传:从御前侍卫到军机大臣

第11章 第三章一人之下人称二皇帝

连升迁飞黄腾达 和珅由于得到乾隆帝的青睐与宠幸,因此他的地位也就不断变化,平步青云,官运亨通;他的权力越来越大,管辖的部门越来越多,就好像借风起势的风筝,扶摇直上。 一年之间的快速升迁,使和珅都没有回过神儿来,这还不算完。乾隆四十二年(一七七七年)五月,乾隆帝下旨,令和珅、英廉、梁国治与刘墉一干人等,负责修改《明史》中有关蒙古人的记述部分,务必要将原本逐一考核添修,务令首尾详明,辞义精当。过了一个月,乾隆帝任命和珅任吏部左侍郎,同时兼任右侍郎,负责官员的任命、使用、检察及考核等。十月,再次命其兼任京师步军统领(即九门提督)。 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即便受到牵连,有皇帝的照顾,自然可保平安无事。乾隆四十三年(一七七八年),吏部尚书永贵等人上奏,有关京察降革司员参罚事件,免其随带;此事虽然也牵涉到了和珅,但既然乾隆帝看准了有意要栽培他,这些都是可以搪塞过去的。最后只是把他降官两级,仍继续留任,处罚可谓蜻蜓点水,和珅的仕途并为此受到任何影响。

没有多久,乾隆帝就让他兼任崇文门税务监督,总管行营事务。崇文门税务监督一职是个大大的肥缺,可谓日进斗金,这个差事一般均由祖上有大功的王公或者皇帝的亲戚担任。现在这个差事给了和珅,傻瓜都能看出皇帝的用意和对和珅的特意照顾,谁还敢提几个月前和珅受到的处罚?与此同时,乾隆帝还让和珅兼任了镶蓝旗满洲都统。同年六月,乾隆帝又授予和珅正白旗都统和领侍卫内大臣等职。乾隆四十四年(一七七九年)八月,和珅又被任命为在御前大臣上学习行走。短短几年,和珅把朝廷里里外外的大小官职做了个遍,足见乾隆对他的信任和喜爱,同时也是为了历练他,为以后更大的提升作准备。 果然没过多久,乾隆四十五年(一七八○年)三月,乾隆帝又授予和珅户部尚书之职,并正式擢升为御前大臣,同时还兼任正白旗都统、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和议政王大臣等职。这是和珅进入核心领导层的开始。同年十月,他又被任命为《四库全书》正总裁,同时兼任理藩院尚书,这又让和珅开始涉及文化部门的管理。乾隆四十六年(一七八一年),乾隆帝又让和珅兼任了兵部尚书,并命和珅兼任方略馆总裁,同时负责管理户部三库。乾隆四十七年(一七八二年),又被加封太子太保,同时兼任《钦定日下旧闻考》一书总裁。乾隆四十八年(一七八三年),乾隆帝赏赐和珅戴双眼花翎,并充任国史馆正总裁,兼文渊阁提举阁事、清字(即满文)馆总裁。这一段时间,乾隆主要让和珅负责文化部门的事务。为了锤炼和珅,可谓费尽心思,乾隆对和珅的关怀之情,由此可见一斑。

乾隆四十九年(一七八四年)七月,乾隆帝再次授予他轻车都尉世职,并任命他为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同时兼管户部事务。同年九月,乾隆帝授予他一等男爵。而此时和珅还仍然兼任正白旗满洲都统和镶蓝旗满洲都统的职位。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年)七月,乾隆帝授予他文华殿大学士职位,这样一来,和珅终于真正进入了核心领导层。乾隆五十三年(一七八八年)二月,和珅晋封为三等忠襄伯爵,并赐予紫缰。乾隆五十四年(一七八九年)四月,充任殿试读卷官,同年五月,充任教习庶吉士。乾隆五十五年(一七九○年),乾隆帝赏赐和珅黄带四开禊袍。乾隆五十六年(一七九一年),和珅又兼任篆刻石经的正总裁。 至此,和珅在朝中的地位仅次于领班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内阁首辅、一等诚谋英勇公阿桂,但是由于阿桂经常奉命外出督师、治河、勘察工程和查案等诸务,期间京城朝廷事务都交给和珅全权处理,军机处也由和珅代理领班。这样,阿桂就成了名义上的一把手,和珅才是真正掌握朝廷实权的第一人。当时来华的朝鲜使臣就曾经说:户部尚书和珅,贵幸用事。阁老阿桂之属,充位而已。

乾隆五十七年(一七九二年),和珅兼任翰林院学士。乾隆五十八年(一七九三年),乾隆帝又让和珅兼管了太医院和御药房,这样,和珅就先后涉及户部、吏部、皇宫侍卫、八旗都统等,可谓无所不至。乾隆六十年(一七九五年)九月初三日,乾隆帝决定把皇位禅让给自己的第十五个儿子永琰(即位后改永字为颙字,年号嘉庆),自己当起了太上皇。 然而乾隆帝让位不让权,一切实权仍然牢牢掌握在他的手中。这样,乾隆的宠臣和珅依然可以倚仗太上皇的名义发号施令,作威作福。正是因为大权还在乾隆手中,所以,直到乾隆去世前,和珅的升官之路仍然是一马平川。嘉庆元年(一七九六年)正月,和珅调任为正黄旗(皇族子弟所在旗)领侍卫内大臣。同年六月,又兼任镶黄旗满洲都统。这一年,领班军机大臣、大学士阿桂年已八十岁了,再加上疾病缠身,故请求辞官回家颐养天年,得到批准,不久后去世。和珅终于转正成了朝臣第一把手,虽然他早就掌握实权了。嘉庆二年(一七九七年),和珅奉命调管刑部,但仍然兼管户部。嘉庆三年(一七九八年)正月,奉命充任参赞机政,并兼管各部部务事宜,至此,他总揽了朝廷事务的一切大权。同年八月,和珅被晋封为一等嘉勇公。

从以上令人眼花缭乱的不同官职,我们便可以清楚地看出和珅的发迹史。他的升官之路一直没有停止,一般半年之内就会有所履新,而且官位是越做越高,权力也越来越大。其官路也很广,几乎是各种高官全都做遍,风光享尽,及至最后总揽各部事务,真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皇帝了。 从他的履历中我们很容易看出,他担任军机大臣就有二十多年,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以军机大臣、大学士、步军统领,又兼任户部尚书这样身兼数个重要职务的时间也有十五年之久,这等礼遇实属罕见。在升官的同时,其地位也是水涨船高。和珅从三等轻车都尉晋封为一等男,再晋封为三等忠襄伯,最后晋封为一等嘉勇公,可谓风光无限。 和珅不仅做的官越来越大,而且涉及的范围也是五花八门,四处开花。从侍卫擢升为军机大臣、御前大臣、领事侍卫内大臣、大学士,掌管吏、户、兵、刑部及内务府、三库、理藩院、圆明园、茶膳房、造办处、上驷院、太医院及御药房等事务,还曾涉及文化事务,可谓朝廷内外都是他的同事和属下。

总而言之,和珅一生不仅升官连连,而且遍及六部、朝廷内外,权势炎炎,是一个红透朝廷内外的人物。特别是他在乾隆晚年到去世之前的这段时间,更是任首席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并兼管各部事务,从而控制了官吏任免升迁、财政开支、诉讼裁判等大权,令人难以望其项背。和珅对清朝中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各方面均产生了一定影响,毫不夸张地说,他是清朝由盛而衰的推手之一。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